登陆注册
4086600000004

第4章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蜼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曰,「何者为天理」?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曰,「天理何以谓之中」?曰,「无所偏倚」。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曰,「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曰,「偏倚是有所染着。如着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看。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曰,「虽未相着,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既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问,「『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恩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俉。颜子『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看为物。是如此否」?先生曰,「亦是」。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曰,「然」。

问格物。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日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至善者性。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定则不扰,不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先生曰,「大略亦是」。

问,「程子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何墨氏兼爱,反不得谓之仁」?先生曰,「此亦甚难言。须是诸君自体认出来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阳生。必自一阳生,而后渐渐至于六阳,若无一阳之生,岂有六阳?阴亦然。惟有渐,所以便有个发端处。惟其有个发端处,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发端处。抽芽然后发干。发干然后生枝生叶。然后是生生不息。若无芽,何以有干有枝叶?能抽芽,必是下面有个根在。有根方生。无根便死。无根何从抽芽?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爱物。便是发干生枝生叶。墨氏兼爱无苦等。将自家父子兄弟与途人一般看。便自没了发端处。不抽芽,便知得他无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谓之仁?孝弟为仁之本。却是仁理从里面发生出来」。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以下门人薛侃录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力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曰,「何谓知学」?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先生问在坐之友,此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二友惘然。请是。先生曰,「吾翡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力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工夫」。

朋友观书,多有摘议晦庵者。先生曰,「是有心求异,即不是。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之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若其余文羲解得明当处,如何动得一字」?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人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角,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此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煅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煅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看工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逃上此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煅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力,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着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悟』。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侃去花问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曰,「然则无善无恶乎」?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曰,「佛氏亦无善无恶。何以异」?曰,「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曰,「草既非恶,即草不宜去矣」?曰,「如此却是佛老意见。草若是碍,何妨汝去」?曰,「如此又是作好作恶」。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曰,「去草如何是一循于埋,不看意思」?曰,「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曰,「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曰,「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曰,「毕竟抑无善恶」。曰,「在心如此。在物亦然,世儒惟不知此,舍心逐物。将格物之学错看了。绛日驰求于外,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终身行不着,习不察」。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则如何」?曰,「此正是一循于理。是天理合如此。本无私意作好作恶」。曰,「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安得非意」?曰,「却是诚意。不是私意。诚意只是循天理。虽是循天理,亦看不得一分意。故有所念懥好乐,则不得其正。须是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曰,「此须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看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着,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忌。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忘人」?

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同类推荐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or Greater Things

    For Greater Th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实录仁宗实录

    明实录仁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般若经疏

    仁王般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y Whittaker's Place

    Cy Whittaker's 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倾国倾城之特工丑妃

    倾国倾城之特工丑妃

    她:夏迎雪,不仅才貌双全,拥有美国哈弗大学商学院和麻省理工大学工程学院的双学位,还是位身手不凡的优秀特工。她:端木傲曦,南玥国户部尚书府嫡长孙女。不仅又傻又丑,还是个死了亲娘,奶奶不亲、爷爷不爱、亲爹不疼,继母和弟妹随时可以欺辱,被未婚夫退了婚,堂堂一个嫡女变成庶女的杯具人物。让夏迎雪变成了端木傲曦,夏迎雪发飙了。开玩笑!凭老娘的本事,能活的如此憋屈?不搅得你天翻地覆,不让你后悔当初,不让你永生难忘,显不出老娘的能耐!傻子可以变得绝顶聪明吗?无盐女可以变成绝世美女吗?当曾经被未婚夫抛弃的、又呆又傻的端木傲曦,第一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答案揭晓了。。。情节一:人妖吴泽(武林盟主):“这脑袋里装的是什么?咋想一出是一出?”夏迎雪(端木傲曦):“哈哈。。。智慧、智慧。”情节二:呴犁湖(北夷国大单于)看着夏迎雪,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哈哈大笑,“小姐你输了,跟爷走吧。”夏迎雪摇摇头,轻启红唇说了句:“是吗??那可不见得。”情节三:夏迎雪朝他伸出藕簪一样的右食指勾了勾,吐气如兰地低声问道:“你能不告诉别人吗?”曹瑾瑜(东汝国太子)点头如捣蒜,“我能、我能。”情节四:三皇子一把抓住夏迎雪的手,满含期待地问道:“曦儿,我带你离开皇宫、离开京城好不好?夏迎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能到哪去?我不能陷你不忠不孝。”情节五:夏迎雪:“我是为你考虑,我离经叛道,实在不是你的良。唔。。。配。”萧腾熙(西汖国贤亲王,后来的开国皇帝):“你离经叛道,我大逆不道,我们俩正好是绝配。”本文家斗、宫斗,竞技,报仇,女主魅惑、聪明、强势,男主深情、冷峻,沉稳。结局一对一。这是小冰奉献给亲们的第二篇文文,渴望亲们的支持,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什么都求~~推荐小冰的完结文《弃妾
  • 余生予你路悠长

    余生予你路悠长

    沈晴予一直希望,能够嫁给陆泽余。可惜,陆泽余深爱的那个人,不是她。沈晴予觉得,她和陆泽余之间是存在缘分的。小学到高中,一直分在同一个班级里。他向来优秀,光芒万丈。她拼命地努力,拉进彼此的距离。然而,陆泽余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晴予,你是我唯一的女性朋友。”女性朋友,却不是女朋友。她看着陆泽余为那个并不优秀的女孩子付出;看着他改变自己,打破原则;看着他拥有再失去,深种情伤。“泽余,我们在一起吧。”“我们婚姻的起点并不是两情相悦,终点却是白头偕老。”多少人有着求而不得的爱情,却不意味着,他们找不到一辈子的深爱。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Chad's got the summertime blues: his parents want him to be home by midnight (no extra innings) and eat healthier (no corn dogs). His friend, Abby, has bobblehead issues. And then there's pinch hitter Sammy Solaris. But Sammy has problems of his own. He has a big swing but is too slow. If he can't speed up his running and stealing, he'll be off the team. 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Chad can do to save the day …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Dylan, a baseball card, and that porcupine!
  • 天上掉下个林姑娘

    天上掉下个林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我……我也不知道。”“你不知道你的名字,难道你没有名字吗?”“可能是吧。”“那我以后该怎么称呼你?”“随便你了,我反正也只是个用来交换的物品而已。”“你可不是一般的物品,你现在是我的珍宝……”她失忆以后,被当做珍宝交换给了那个魔头,没想到,却彻底地改变了他……而对于另一个男人而言,林儿是他对她的专属称呼——“她是我的人,除了我,谁也不能碰!”“冷吗?过来抱我,我替你暖一暖。”“我失去什么都不怕,除了你!”“我命令你,不许离开……”“我是你的男人,你必须对我负责!”他本来很温文尔雅,中了毒以后,从此变得很霸道……
  • 十日谈 (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 (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典藏)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青年男女在一所别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其中许多故事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中世纪传说。卜伽丘在《十日谈》中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对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作了有力的讽刺。作品采用了框形结构,把一百个故事串联起来,使全书浑然一体,作品语言精练幽默,写人状物,微妙尽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怪医杜立德

    怪医杜立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杜立德医生,非常喜爱动物,他的家里到处都有动物的影子,有住在钢琴里的小白鼠们,有住在食品储藏柜里的兔子们,地窖里还住着一只刺猬。杜立德医生有一只会讲话的鹦鹉波利,自从波利教会杜立德医生动物语言之后,杜立德医生便开始专门为动物看病,他甚至还为近视的老马配了副眼镜。从此,医术高明的杜立德医生口碑传遍了全世界。一天,一只燕子从非洲远道而来,告知杜立德医生非洲有一大群猴子生了病,希望他能前去诊治。于是,杜立德医生借来船只和粮食,带上几位动物朋友们一同开启了去非洲的旅程。一路上他们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都因医生的好口碑获得了陌生动物们的帮助,从而化险为夷。最终,他们来到了非洲,治好了当地的猴群。为了报答杜立德医生,猴子们邀请非洲的一只稀有动物“推来搡去”和医生一起回家乡。在回程路上,杜立德医生从海盗的手里救下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舅舅,并劝说海盗成为了农夫。
  • 精忠旗

    精忠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先生之旧忆夕阳迟

    王先生之旧忆夕阳迟

    难忆那年日薄西山,初遇你于河畔石子路上,你说阳光微暖,我却抬手遮住落日余晖,忽视那抹流光溢彩。几经辗转,流光不再彷徨,徒留一分模糊记忆,我循着记忆长河,寻找那年期许年华。不曾想,那一眼的慌乱无措,那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让我流失了记忆中的你,却还不自知。
  • 毒妃压寨:王爷请接招

    毒妃压寨:王爷请接招

    身怀异能之术的秦九月一朝穿越到了古代第一武候家的废物小姐身上。一道圣旨,秦九月被赐婚于玄幽王。传闻玄幽王身患恶疾活不过三年。无妨,谁让这王爷长得如花似玉,另人垂涎。……你想要财富?我帮你赚。你想要王位?我帮你抢。而我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