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8000000019

第19章 圣行品第七之四

“复次,善男子,坏诸行因缘异故,心名无常,所谓修无常心异,修苦、空、无我心异。心若常者,应常修无常,尚不得观苦、空、无我,况复得观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外道法中不能摄取常乐我净。善男子,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复次,善男子,心性异故名为无常,所谓声闻心性异、缘觉心性异、诸佛心性异。一切外道心有三种:一者、出家心,二者、在家心,三者、在家远离心。乐相应心异,苦相应心异,不苦不乐相应心异,贪欲相应心异,瞋恚相应心异,愚痴相应心异,一切外道心相亦异,所谓愚痴相应心异,疑惑相应心异,邪见相应心异,进止威仪其心亦异。

“善男子,心若常者,亦复不能分别诸色,所谓青黄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诸忆念法不应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读诵不应增长。复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应说言已作、今作、当作。若有已作、今作、当作,当知是心必定无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则无怨亲非怨非亲;心若常者,则不应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虽有所作不应增长。善男子,以是义故,当知心性各各别异,有别异故,当知无常。

“善男子,我今于此非色法中演说无常,其义已显,复当为汝说色无常。是色无常,本无有生,生已灭故;内身处胎歌罗逻时,本无有生,生已变故;外诸芽茎,本亦无生,生已变故。是故当知,一切色法悉皆无常。

“善男子,所有内色随时而变,歌罗逻时异,安浮陀时异,伽那时异,闭手时异,诸疱时异,初生时异,婴孩时异,童子时异,乃至老时各各变异;所谓外色亦复如是,芽异、茎异、枝异、叶异、华异、果异。复次,善男子,内味亦异,歌罗逻时乃至老时各各变异;外味亦尔,芽茎枝叶华果味异。歌罗逻时力异,乃至老时力异;歌罗逻时状貌异,乃至老时状貌亦异;歌罗逻时果报异,乃至老时果报亦异;歌罗逻时名字异,乃至老时名字亦异。所谓内色坏已还合故知无常;外诸树木亦坏已还合故知无常;次第渐生故知无常;次第生歌罗逻时乃至老时,次第生芽乃至果子故知无常;诸色可灭故知无常;歌罗逻灭时异,乃至老灭时异,芽灭时异,乃至果灭时异,故知无常。凡夫无知,见相似生计以为常。以是义故,名曰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是不净。善男子,我因迦叶先问是事,于彼已答。

“复次,善男子,诸行无我。善男子,总一切法,谓色、非色。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我者,不可破、坏、裂、打、生长,以是义故,知色非我。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

“善男子,若诸外道以专念故知有我者,专念之性实非我也。若以专念为我性者,过去之事则有忘失,有忘失故,定知无我。

“善男子,若诸外道以忆想故知有我者,无忆想故定知无我。如说见人手有六指,即便问言:‘我先何处共相见耶?’若有我者不应复问,以相问故,定知无我。

“善男子,若诸外道以有遮故知有我者。善男子,以有遮故定知无我。如言调达终不发言非调达也,我亦如是。若定是我,终不遮我,以遮我故,定知无我。若以遮故知有我者,汝今不遮,定应无我。

“善男子,若诸外道以伴非伴知有我者,以无伴故应无有我。有法无伴,所谓如来、虚空、佛性,我亦如是,实无有伴。以是义故,定知无我。

“复次,善男子,若诸外道以名字故知有我者,无我法中亦有我名。如贫贱人名字富贵;如言我死,若我死者,我则杀我,而我实不可杀,假名杀我;亦如矬人名为长者。以是义故,定知无我。

“复次,善男子,若诸外道以生已求乳知有我者。善男子,若有我者,一切婴儿不应执持粪秽、火、蛇、毒药。以是义故,定知无我。

“复次,善男子,一切众生于三法中悉有等智,所谓淫欲、饮食、恐怖,是故无我。

“复次,善男子,若诸外道以相貌故知有我者。善男子,相故无我,无相故亦无我。若人睡时,不能进止、俯仰、视眴,不觉苦乐,不应有我。若以进止、俯仰、视眴知有我者,机关木人亦应有我。善男子,如来亦尔,不进不止、不俯不仰、不视不眴、不苦不乐、不贪不恚、不痴不行,如来如是,真实有我。

“复次,善男子,若诸外道以见他食果口中生涎知有我者。善男子,以忆念故,见则生涎,涎非我也,我亦非涎、非喜非悲、非哭非笑、非卧非起、非饥非饱。以是义故,定知无我。

“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

文殊师利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于今临般涅槃,方更转于无上法轮,乃作如是分别真谛。”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云何故于如来生涅槃想?善男子,如来实是常住不变,不般涅槃。善男子,若有计‘我是佛’、‘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即是法,法是我所’、‘我即是道,道是我所’、‘我即世尊,世尊即是我所’、‘我即声闻,声闻即是我所’、‘我能说法,令他听受’、‘我转法轮,余人不能’,如来终不作如是计,是故如来不转法轮。

“善男子,若有人作如是妄计:‘我即是眼,眼即是我所’,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我即是色,色是我所’,乃至法亦如是;‘我即是地,地即是我所’,水火风等亦复如是。善男子,若有人言:‘我即是信,信是我所’、‘我是多闻,多闻即是我所’、‘我是檀波罗蜜,檀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尸波罗蜜,尸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羼提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毗梨耶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禅波罗蜜,禅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即是我所’、‘我是四念处,四念处即是我所’,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亦复如是。善男子,如来终不作如是计,是故如来不转法轮。

“善男子,若言常住无有变易,云何说言佛转法轮?是故汝今不应说言如来方更转于法轮。善男子,譬如因眼缘色、缘明、缘思惟,因缘和合得生眼识。善男子,眼不念言‘我能生识’,色乃至思惟终不念言‘我生眼识’,眼识亦复不作念言‘我能自生’。善男子,如是等法,因缘和合得名为见。善男子,如来亦尔,因六波罗蜜、三十七助菩提之法,觉了诸法;复因咽喉舌齿唇口言语音声,为憍陈如初始说法,名转法轮。以是义故,如来不名转法轮也。善男子,若不转者即名为法,法即如来。

“善男子,譬如因燧、因钻、因手、因干牛粪而得生火。燧亦不言‘我能生火’,钻手牛粪各不念言‘我能生火’,火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来亦尔,因六波罗蜜乃至憍陈如名转法轮,如来亦复不生念言‘我转法轮’。善男子,若不生者,是则名为转正法轮,是转法轮即名如来。

“善男子,譬如因酪、因水、因攒、因瓶、因绳、因人手捉而得出酥。酪不念言‘我能出酥’,乃至人手亦不念言‘我能出酥’,酥亦不言‘我能自出’,众缘和合故得出酥。如来亦尔,终不念言:‘我转法轮。’善男子,若不出者,是则名为转正法轮,是转法轮即是如来。

“善男子,譬如因子、因地、因水、因火、因风、因粪、因时、因人作业而芽得生。善男子,子亦不言‘我能生芽’,乃至作业亦不念言‘我能生芽’,芽亦不言‘我能自生’。如来亦尔,终不念言‘我转法轮’。善男子,若不能者是则名为转正法轮,是转法轮即是如来。

“善男子,譬如因鼓、因空、因皮、因人、因桴和合出声。鼓不念言‘我能出声’,乃至桴亦如是,声亦不言‘我能自生’。善男子,如来亦尔,终不念言‘我转法轮’。善男子,转法轮者名为不作,不作者即转法轮,转法轮者即是如来。善男子,转法轮者乃是诸佛世尊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

“善男子,虚空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为法。如来亦尔,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为法。如如来性,佛性亦尔,非生非出、非作非造、非有为法。

“善男子,诸佛世尊语有二种:一者、世语,二者、出世语。善男子,如来为诸声闻、缘觉说于世语,为诸菩萨说出世语。

“善男子,是诸大众复有二种: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我于昔日波罗奈城,为诸声闻转于法轮;今始于此拘尸那城,为诸菩萨转大法轮。

“复次,善男子,复有二人,中根、上根。为中根人,于波罗奈转于法轮;为上根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等,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大法轮。善男子,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极下根者,即一阐提。

“复次,善男子,求佛道者复有二种:一、中精进,二、上精进。于波罗奈,为中精进转于法轮;今于此间拘尸那城,为上精进转大法轮。

“复次,善男子,我昔于彼波罗奈城初转法轮,八万天人得须陀洹果;今于此间拘尸那城,八十万亿人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善男子,波罗奈城,大梵天王稽首请我转于法轮;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迦叶菩萨稽首请我转大法轮。

“复次,善男子,我昔于彼波罗奈城转法轮时,说无常、苦、空、无我;今于此间拘尸那城转法轮时,说常、乐、我、净。

“复次,善男子,我昔于彼波罗奈城转法轮时,所出音声闻于梵天;如来今于拘尸那城转法轮时,所出音声遍于东方二十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复次,善男子,诸佛世尊凡有所说,皆悉名为转法轮也。

“善男子,譬如圣王所有轮宝,未降伏者能令降伏,已降伏者能令安隐。善男子,诸佛世尊凡所说法亦复如是,无量烦恼未调伏者能令调伏,已调伏者令生善根。善男子,譬如圣王所有轮宝则能消灭一切怨贼;如来演法亦复如是,能令一切诸烦恼贼皆悉寂静。复次,善男子,譬如圣王所有轮宝下上回转;如来说法亦复如是,能令下趣诸恶众生上生人天乃至佛道。善男子,是故汝今不应赞言如来于此更转法轮。”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于此义非为不知,所以问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世尊,我已久知转法轮者,实是诸佛如来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

尔时,世尊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是名菩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所行圣行。”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复以何义名为圣行?”

“善男子,圣名诸佛世尊,以是义故,名为圣行。”

“世尊,若是诸佛之所行者,则非声闻、缘觉、菩萨所能修行。”

“善男子,是诸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开示分别演说其义,以是义故,名曰圣行。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如是闻已则能奉行,故名圣行。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得是行已,则得住于无所畏地。善男子,若有菩萨得住如是无所畏地,则不复畏贪恚愚痴、生老病死,亦复不畏恶道地狱、畜生、饿鬼。

“善男子,恶有二种:一者、阿修罗,二者、人中。人中有三种恶:一者、一阐提,二者、诽谤方等经典,三者、犯四重禁。善男子,住是地中诸菩萨等,终不畏堕如是恶中,亦复不畏沙门、婆罗门、外道邪见、天魔波旬,亦复不畏受二十五有,是故此地名无所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善男子,得无垢三昧能坏地狱有,得无退三昧能坏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坏饿鬼有,得欢喜三昧能坏阿修罗有,得日光三昧能断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断瞿耶尼有,得热炎三昧能断郁单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断阎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动三昧能断四天处有,得难伏三昧能断三十三天处有,得悦意三昧能断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断兜率天有,得黄色三昧能断化乐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断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断初禅有,得种种三昧能断大梵天有,得双三昧能断二禅有,得雷音三昧能断三禅有,得霔雨三昧能断四禅有,得如虚空三昧能断无想有,得照镜三昧能断净居阿那含有,得无碍三昧能断空处有,得常三昧能断识处有,得乐三昧能断不用处有,得我三昧能断非想非非想处有。善男子,是名菩萨得二十五三昧断二十五有。

“善男子,如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入如是等诸三昧王,若欲吹坏须弥山王,随意即能;欲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心之所念,亦悉能知;欲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内于己身一毛孔中,随意即能,亦令众生无迫迮想;若欲化作无量众生悉令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中者,亦能随意;欲分一身以为多身,复合多身以为一身。虽作如是,心无所著犹如莲华。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得入如是三昧王已,即得住于自在之地。菩萨得住是自在地,得自在力,随欲生处即得往生。善男子,譬如圣王领四天下,随意所行无能障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生处若欲生者随意往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见地狱一切众生有可化令住善根者,菩萨即往而生其中。菩萨虽生,非本业果,菩萨摩诃萨住自在地力因缘故而生其中。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虽在地狱,不受炽然碎身等苦。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可成就如是功德,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尚不可说,何况诸佛所有功德而当可说?”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住无垢藏王,有大威德,成就神通,得大总持,三昧具足,得无所畏。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菩萨所可成就功德智慧,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实不可说,我意犹谓故不如是大乘经典。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经力故,能出生诸佛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佛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善男子,以是义故,说言如来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赞《大涅槃经》,犹如醍醐最上最妙,若有能服众病悉除,一切诸药悉入其中。我闻是已窃复思念,若有不能听受是经,当知是人为大愚痴,无有善心。世尊,我于今者实能堪忍,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如是《大涅槃经》;书已读诵令其通利,然后为人广说其义。世尊,若有众生贪著财物,我当施财,然后以是《大涅槃经》劝之令读;若尊贵者,先以爱语而随其意,然后渐当以是大乘《大涅槃经》劝之令读;若凡庶者,当以威势逼之令读;若憍慢者,我当为其而作仆使,随顺其意,令其欢喜,然后当以大般涅槃而教导之;若有诽谤大乘经者,当以势力摧之令伏,既摧伏已,然后劝之令读《大涅槃经》;若有爱乐大乘经者,我躬当往,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汝甚爱乐大乘经典,贪大乘经,爱大乘经,味大乘经,信敬尊重供养大乘。善男子,汝今以此善心因缘,当得超越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大菩萨,在前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亦不久复当如我广为大众演说如是大般涅槃如来佛性,诸佛所说秘密之藏。

“善男子,过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尔时作婆罗门修菩萨行,悉能通达一切外道所有经论,修寂灭行具足威仪,其心清净,不为外来能生欲想之所破坏,灭瞋恚火,受持常乐我净之法,周遍求索大乘经典,乃至不闻方等名字。我于尔时住于雪山,其山清净,流泉浴池,树林药木充满其地,处处石间有清流水,多诸香华周遍严饰,众鸟禽兽不可称计,甘果滋繁种别难计,复有无量藕根、甘根、青木香根。我于尔时独处其中,唯食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禅,经无量岁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善男子,我修如是难行苦行时,释提桓因等诸天人心大惊怪即共集会,各各相谓而说偈言:

“各共相指示,清净雪山中,

寂静离欲主,功德庄严王,

以离贪瞋慢,永断谄愚痴,

口初未曾说,粗恶等语言。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欢喜,复说偈言:

‘如是离欲人,清净勤精进,

将不求帝释,及以诸天耶?

若是外道者,修行诸苦行,

是人多欲求,帝释所坐处。

“尔时,复有一仙天子,即为帝释而说偈言:

‘天主憍尸迦,不应生此虑,

外道修苦行,何必求帝处?

“说是偈已,复作是言:‘憍尸迦,世有大士,为众生故不贪己身,为欲利益诸众生故,而修种种无量苦行。如是之人,见生死中诸过咎故,设见珍宝满此大地诸山大海,不生贪著如视涕唾。如是大士,弃舍财宝、所爱妻子、头目髓脑、手足支节、所居舍宅、象马车乘、奴婢僮仆,亦不愿求生于天上,唯求欲令一切众生得受快乐。如我所解,如是大士清净无染,众结永尽,唯欲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提桓因复作是言:‘如汝言者,是人则为摄取一切世间所有众生。大仙,若此世间有佛树者,能除一切诸天、世人及阿修罗烦恼毒蛇。若诸众生住是佛树阴凉中者,烦恼诸毒悉得消灭。大仙,是人若当未来世中作善逝者,我等悉当得灭无量炽然烦恼。如是之事实为难信。何以故?无量百千诸众生等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见少微缘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便动转。如水中月水动则动,犹如画像难成易坏;菩提之心亦复如是,难发易坏。大仙,如有多人以诸铠仗牢自庄严欲前讨贼,临阵恐怖,则便退散;无量众生亦复如是,发菩提心牢自庄严,见生死过,心生恐怖,即便退散。大仙,我见如是无量众生发心之后皆生动转,是故我今虽见是人修于苦行,无恼无热,住于险道其行清净,未能信也。我今要当自往试之,知其实能堪任荷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重担不?大仙,犹如车有二轮则能载用,鸟有二翼堪任飞行。是苦行者亦复如是,我虽见其坚持禁戒,未知其人有深智不?若有深智,当知则能堪任荷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重担也。大仙,譬如鱼母,多有胎子,成就者少;如庵罗树,华多果少;众生发心乃有无量,及其成就,少不足言。大仙,我当与汝俱往试之。大仙,譬如真金,三种试已乃知其真,谓烧、打、磨;试彼苦行者亦当如是。’

“尔时,释提桓因,自变其身作罗刹像,形甚可畏,下至雪山,去其不远而便立住。是时,罗刹心无所畏,勇健难当,辩才次第,其声清雅,宣过去佛所说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说是半偈已便住其前,所现形貌甚可怖畏,顾眄遍视观于四方。是苦行者闻是半偈,心生欢喜,譬如估客于险难处夜行失伴,恐怖推求还遇同侣,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亦如久病,未遇良医、瞻病、好药,后卒得之;如人没海,卒遇船舫;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如为怨逐,忽然得脱;如久系人卒闻得出;亦如农夫炎旱值雨;亦如行人还得归家,家人见已生大欢喜。善男子,我于尔时闻是半偈,心中欢喜亦复如是。即从座起,以手举发,四向顾视而说是言:‘向所闻偈,谁之所说?’尔时亦更不见余人,唯见罗刹。即说是言:‘谁开如是解脱之门?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谁能于此示道生死饥馑众生无上道味?无量众生沉生死海,谁能于中作大船师?是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为作良医?说是半偈启悟我心,犹如半月渐开莲华。’

“善男子,我于尔时更无所见,唯见罗刹。复作是念:‘将是罗刹说是偈耶?’仍复生疑:‘或非其说。何以故?是人形容甚可怖畏。若有得闻是偈句者,一切恐怖丑陋即除,何有此人形貌如是能说此偈?不应火中出于莲华,非日光中出生冷水。’善男子,我于尔时复作是念:‘我今无智,而此罗刹或能得见过去诸佛,从诸佛所闻是半偈,我今当问。’即便前至是罗刹所,作如是言:‘善哉!大士,汝于何处得是过去离怖畏者所说半偈?大士,复于何处而得如是半如意珠?大士,是半偈义,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之正道也。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常为诸见罗网所覆,终身于此外道法中,初不曾闻如是出世十力世雄所说空义。’善男子,我问是已,即答我言:‘大婆罗门,汝今不应问我是义。何以故?我不食来已经多日,处处求索了不能得,饥渴苦恼,心乱寤语,非我本心之所知也。假使我今力能飞行虚空,至郁单越乃至天上,处处求食亦不能得,以是之故我说是语。’

“善男子,我时即复语罗刹言:‘大士,若能为我说是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大士,汝所说者,名字不终,义亦不尽,以何因缘不欲说耶?夫财施者则有竭尽,法施因缘不可尽也,虽无有尽,多所利益。我今闻此半偈法已,心生惊疑。汝今幸可为我除断,说此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罗刹答言:‘汝智太过,但自忧身,都不见念今我定为饥苦所逼,实不能说。’我即问言:‘汝所食者,为是何物?’罗刹答言:‘汝不足问,我若说者令多人怖?’我复问言:‘此中独处,更无有人,我不畏汝,何故不说?’罗刹答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饮者唯人热血。自我薄福,唯食此食,周遍求索困不能得。世虽多人皆有福德,兼为诸天之所守护,而我无力不能得杀。’

“善男子,我复语言:‘汝但具足说是半偈,我闻偈已,当以此身奉施供养。大士,我设命终,如此之身无所复用,当为虎狼鵄枭雕鹫之所啖食,然复不得一毫之福。我今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不坚身以易坚身。’罗刹答言:‘谁当信汝如是之言?为八字故弃所爱身?’善男子,我即答言:‘汝真无智。譬如有人,施他凡器得七宝器;我亦如是,舍不坚身得金刚身。汝言谁当信者?我今有证,大梵天王、释提桓因及四天王能证是事。复有天眼诸菩萨等,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修行大乘具六度者,亦能证知。复有十方诸佛世尊利众生者,亦能证我为八字故舍于身命。’罗刹复言:‘汝若如是能舍身者,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其余半偈。’

“善男子,我于尔时闻是事已,心中欢喜,即解己身所著鹿皮,为此罗刹敷置法座,白言:‘和尚,愿坐此座。’我即于前叉手长跪而作是言:‘唯愿和尚,善为我说其余半偈令得具足。’罗刹即说: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尔时,罗刹说是偈已,复作是言:‘菩萨摩诃萨,汝今已闻具足偈义,汝之所愿为悉满足。若必欲利诸众生者,时施我身。’

“善男子,我于尔时深思此义,然后处处若石若壁若树若道书写此偈。即便更系所著衣裳,恐其死后身体露现,即上高树。尔时,树神复问我言:‘善哉!仁者,欲作何事?’善男子,我时答言:‘我欲舍身,以报偈价。’树神问言:‘如是偈者,何所利益?’我时答言:‘如是偈句,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说开空法道,我为此法弃舍身命,不为利养、名闻、财宝、转轮圣王、四大天王、释提桓因、大梵天王、人天中乐,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舍此身。’

“善男子,我舍身时复作是言:‘愿令一切悭惜之人,悉来见我舍离此身。若有少施起贡高者,亦令得见我为一偈舍此身命,如弃草木。’我于尔时说是语已,寻即放身自投树下。下未至地时,虚空之中出种种声,其声乃至阿迦尼咤。尔时,罗刹还复释身,即于空中接取我身安置平地。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人大梵天王,稽首顶礼于我足下,赞言:‘善哉!善哉!真是菩萨,能大利益无量众生,欲于无明黑闇之中燃大法炬。由我爱惜如来大法,故相娆恼,唯愿听我忏悔罪咎!汝于未来必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见济度。’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众,顶礼我足,于是辞去,忽然不现。

“善男子,如我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无量功德,皆由供养如来正法。善男子,汝今亦尔,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已超过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菩萨上。善男子,是名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于圣行。”

同类推荐
  •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存余堂诗话

    存余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图说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赛花铃

    赛花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度世品经

    度世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命凰妃:拜见九殿下

    天命凰妃:拜见九殿下

    她想踏过千山万水,赏遍红尘蒹葭,看尽人世繁华······他愿放弃王权,舍下战神荣誉,甚至自残双腿,只为圆她此生一梦······可她却成了他的侄媳,而他则成了她的九皇叔。当失踪数年的他突然出现,凤天王朝将掀起怎样的一场血雨腥风?繁华落幕,烽火燃烬,她最终情归何处?倾城雪落,一眼一生,一世一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感谢我的祖国

    感谢我的祖国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小家连大家,大家连国家,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康。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的幸福美满,没有砥砺前行的人们辛勤付出,就没有人民百姓的安居乐业。张泽豫,一个小家的普通人,他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并为之奋斗着…
  • 悠长的告别

    悠长的告别

    布伦南一家刚刚从澳大利亚南部的塔斯马尼亚搬到北部的莫维伦巴。不同于常年干冷的南方,北方的这个小镇炎热多雨、湿气重重,遍地长着丰盛、高大的植物。一切看起来都生机勃勃,像是他们一家:父亲芬恩和母亲布丽姬特都有自己喜欢的工作,虽已年近中年(结婚十八年),有了两个儿子,却仍旧渴望着对方。全新的生活正要开始,小儿子托比却在自家后院意外溺亡。残酷的悲剧从此笼罩着全家,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像是被托比的死绊住了,陷在各自悲痛、内疚、怀疑和责备的孤塔中,难以自拔。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所写。这本书,她写了整整四十年。一部会深深陷入你骨髓里的小说:美丽,迷人又令人心碎。关于人生中那些让人无可奈何的缺憾所做的一次勇敢又温柔的探索。它打碎了你的心,又一点点用爱把它拼凑了完整。
  •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The Wife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影帝你老婆又向你表白啦

    影帝你老婆又向你表白啦

    我老公真好看【流口水】当下国民使用量最高的社交软件UFO上安茵茵发了这么一条动态,还配上了当下顶级影帝陆时淮的九宫格照片。安茵茵是个美妆博主,在UFO上也有不少人关注,此条一发出就立即有人回复:那是我老公,谢谢【抠鼻】不允许有人独占,说好了是大家的老公。安茵茵是个小有名气的美妆博主,风格也十分幽默招人喜欢,粉丝不少。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她是个追星少女,爱豆是……
  • 重生之二流剑士

    重生之二流剑士

    妹妹死亡使他堕入黑暗,5年后大仇得报,他却重生到了上一世妹妹死后的第二天。在这个他重生的世界,妹妹没有死亡,任然健康的活着,而他同时也失去了重生前5年的所有记忆。这一世,他只为了妹妹而活,为了赚钱他进入了名为《永恒》的虚拟游戏,脑海中陌生的记忆,让他在游戏中一步步变强,一个惊天的秘密随之揭开。
  • 末世小娇妻

    末世小娇妻

    我不过是高考没有通过而已,你们至于把我送到这个鬼地方来么?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啧,都末世了,居然还玩陷害这一套,有意思么?嫁给你?不好意思,没兴趣!喂喂喂!你这个老男人,还不快从我的身上下去,男女授受不亲啊喂!!——————————————————“有没有人告诉你,压在男人身上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压就压了呗,反正被压的又不是我。“居然敢给我出去沾花惹草,看我不好好教育教育你!”“………”到底是谁在外面整天沾花惹草啊喂!“漪儿,我将会是你一生中最坚实的依靠,所以,试着相信我好吗?”“……”相信?等你先处理了你的烂桃花再说吧!!
  • 总裁爹地太给力

    总裁爹地太给力

    狼狈归家,相恋一年的男朋友,却被自己捉奸在床。何子桑最终被逼远走国外。5年后,她从国外归来,身边却多了一个小可爱。
  • 误惹豪门:秦少的歌星娇妻

    误惹豪门:秦少的歌星娇妻

    她是当红歌星,却不小心开车撞到了湘城名门世家的千金大小姐;他深爱他的妹妹,不愿放过这个让自己妹妹半身不遂的歌星;他设计和她签下协议,她成为了秦家的仆人,从此便上了秦灏天的贼船;“秦灏天,你给我滚下去。”池烟一脚将秦灏天踢下床。他眸色深沉,眉头紧蹙,拍了拍身上的细灰,淡漠说道:“你就是这样对你的救命恩人的吗?”池烟冷笑:“呵,你确定你不是在害我,而是在救我?”秦灏天莞尔一笑,扯动嘴角浮起一抹邪笑,炙热的吻霸道的落在她的薄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