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8800000002

第2章 芝加哥的警与匪

芝加哥的警察是全美有名的。再通过好莱坞电影好意或恶意的夸张,警察们就闻名了全球。他们以庞大的体积、易怒的脾性、不苟言笑(近乎凶狠)的面容、对人性恶的广博知识而体现的冷嘲而倦怠的眼神等享有盛名。当然,还以他们同30年代两位著名黑社会大佬奥克鹏与迪伦哲数次枪战,以他们从这些战役中建树的传统而闻名,而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这类近乎狰狞的警察面目。

我第一次领教芝加哥的警察是在一九九〇年秋天,我刚刚到达芝加哥的第二周。我的学校在市中心,白天东南西北都是繁华。一到夜幕垂降,便只剩乞丐、酒鬼和警察了。偶尔见到一些行色匆匆的人,便是我们这类上晚间课的学生。这天我走出地铁,发现白天的东南西北此刻都不算数了,我这边突突,那边撤撤,最后完全陷入了迷失。这时我看见马路对面走来一位女士,下半截脸缩在竖起的大衣领子里,步子干脆迅捷。我马上朝这位女职员模样的年轻女子迎上几步,用我胆怯的英文说:“Excuse me !…”她倒退半步,大声道:“Leave me alone !”(“别打扰我”或“请走开”)我看着已成为背影的她,被她无来由的发作弄得很委屈。我说:“对不起,我只想……”她头也不回地说:“我也需要钱!我也还没吃晚饭呢!”原来她把我当作向她乞钱的人了。我洁白的羽绒服、浅蓝牛仔裤、黑发披肩,算不上时髦,可也不该像个乞丐吧?我还想追着她为自己平反,但想到就要开始的课,就作罢了。早听过人说芝加哥人的坏话,说他们暴躁无礼,这算有了验证。

原路又折回地铁,见一个晦暗的人影斜在墙角,我以更像倒霉蛋的理亏声音把我的问题向他提出。他说:“你已经在你的学校门口了,拐过这个街角就是。”我看见他两个银白的眼珠在一片暗淡中忽闪,心想好心人怎么都去做了乞丐。

我顺着乞丐指的方向往前走了几步,突然感觉有人跟了上来。回头,正是那影子般的乞丐。他对我说:“我能给你买个汉堡吗?”我非常惊异,说:“什么?!”他重复了他的话,也重复了那番快活语调。我告诉他我并不饿,谢谢他。他却锲而不舍了,追着我越来越快的脚步,话也越来越快。我想前面那位的不好客和这位的好客是否都正常?快到拐角处,两个彪形警察出现了,马上注视起我们这场荒谬的邀请和谢绝来。警察们真是高大呀,行走起来如两座移动的炮楼。

警察甲问我:“他想干什么?”

我说(一脸要哭出来的笑):“他一定要请我吃一个汉堡。”

警察们面无表情地拦下了他。我往前走了一截,听见后面一声金属碰击“咔嗒”。回头,那位乞丐已被铐上了。他还想解释什么,警察请他闭嘴。警察的声音不大,也不凶,是种被此类人和事烦透了的懒洋洋的语调。乞丐在两个庞然的执法者手里显得毫无重量,像一堆碎布扎的。我想这不太公道,便忙折回来为他说情。我说:“他并没有怎样我,只是想给我买一个汉堡啊!”

警察乙说:“他打扰了你。”

我开始为他抱屈了,提高嗓音说:“假如我不是急着赶去上课,说不定我会吃他一个汉堡呢!”

警察甲说:“那你就赶你的课去吧。”

他们开始搜他全身,似乎并没搜出一个汉堡的钱。现在我看清乞丐的面貌了。一个很瘦的人,眼睛大得不近情理,里面竟有种近乎快活的目光。

我想我怎么也不能让他就这么给铐走了,我要进一步证明他的好意。警察甲却说:“你闭嘴。我们可以决定他是否打扰了你。”我仍想强辩,但在他们那副杀人不眨眼的气概下立刻灰溜溜地走了。不久听身后传来乞丐的声音:“芝加哥欢迎你!”……“保重啦!”……“回见!”……

“噢!别弄疼我呀!”

这位乞丐居然看出我是芝加哥的客人,因此他那番未兑现的款待还是合逻辑的。比起那位叫我别打扰她的女职员,乞丐显得动人多了。我也同时理解了女职员歇斯底里的反应,在这个时分的芝加哥,任何打扰都带有点恐怖色彩。

一天傍晚,我结束了下午的课乘地铁回住处。我租的公寓离地铁站仅有十分钟路程,并且在傍晚时分并不冷清。我走到离公寓十多米的时候,发现有人跟上了我。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温和地冲我一笑。他个子不大,偏瘦削,气质中带一股文弱。我立刻打消了戒备,拿出钥匙打开公寓楼的大门。大门十分沉重,在我猛力拉它时,感觉自己的胳膊肘戳在了一个人身上。原来那个男孩也要进这座公寓。我想我大概碰痛了他,说:“对不起。”他微笑说:“没事。”非常礼貌的男孩。

这样我们就一同进了公寓,并一同步上昏暗的楼梯。我刚搬进此地不满一个月,没有闲暇了解左邻右舍。我在上到二楼时问他:“你也住这里?”

他含糊地“嗯”了一声。

然而他并没在二楼停住,一径跟着我往三楼去。三楼的人我大致熟识,便问:“你是跟那个画家学画的?……”未等我得到答复,我的脖子已被一条胳膊从侧后方扼住。我这才明白自己放进来的并不是个温雅男孩,而是个温雅盗匪。我十分冷静,拿出谈判态度说:“你是想要钱吧?”

他说:“是。”他将一件利器顶在我的腰上。大概是刀。我从书包里抽出一个信封,里面有五张二十元的钞票。我把信封递给他,说:“全在这儿了。回头你慢慢数。”他接过信封,那件利器又抵得深一些,说悄悄话似的对我说:“不许嚷,等我下楼以后再嚷。”

我说:“好的。”

他轻盈敏捷,一步三格地下楼去了。我当然不会等他逃远,马上大喊“救命”!此楼充盈着温暖灯光的家家户户全无反应。正是晚餐时分,每个家庭都围坐在餐桌边息声敛气地听着我凄厉的呼救声,同时用眼神相互制止援助行为:这图景是我事后想象的,它是我对芝加哥的一系列失望中较重大的一次失望。

年轻的抢劫者完成了逃亡之后,一位邻居带一丝羞惭对我说:“应该报警。”警察们在五分钟后到达,又是两个大汉,又是那副见多识广的慵懒模样。他们问了三遍前因后果。一个问,一个躬身在写字台上做记录。正常尺寸的写字台在他的身材对比下,顿时发生了比例差错。我一面述说经过,一面看那个伏在案上活受罪的巨人,那厚实庞大的臀部磐石一般,带有粉碎性的摧毁力,紧紧锁住它的裤子随时都有绽线的危机。

警察们认为错主要出在我这里:不该根据相貌、气质、衣着的体面程度来判断人的好与歹,因此他们对我缺乏同情是为我好。我想他们是有道理的,我对芝加哥的险恶远远没有觉悟。

第二天我来到邻里的警察站,从一本相册里辨认那个少年抢劫者。每一页都贴满了人的正面、侧面头像,密密麻麻的五官弄得我头晕眼花。我合上相册,对他们摇摇头。他们又拿来另一大册。几册看下来我要虚脱了。这个五官的海洋把我对那少年抢劫者最后的一点记忆淹没了。

那以后,我时而接到警方的电话,说新近逮捕了一批少年犯,问我可否配合他们,辨认出那个猎获过我的少年。我正为各门功课忙得不可开交,支支吾吾地推托了。我渐渐感到那一百元给我换来的是一连串不得清静的日子。抢劫者不知去向,警察们就只能逮住我。我第三次来到警察站,站在一扇玻璃窗后面看审讯,据说玻璃的那一面是看不见我的。这种所谓的“配合”使我忙碌的生活又添了许多忙碌。每次“配合”结束,我尽量让自己想开:我至少拿警察们练了英语。

学期进入了严冬,晚间课结束后已近深夜,脚步踩在厚雪上都有了异样的声响。一天夜里,四周静得诡异,我总觉得静谧中似乎不止我一个人的脚步声。我却不敢回头去证实是否有个心存歹意的人在和我暗中做伴。我开始奔跑,越是跑越感到另一双脚的足音。这时一辆汽车天降一般刹在我面前。两个巨人警察霎时出现在我身左身右。他们中的一个问:“你跑什么?!”

我这时发现那个跟踪者纯属我的臆想,警察们把一个无缘无故狂奔的人看成某种嫌疑者是很自然的。我大喘着说:“没、没跑什么。”

另一位说:“上车。”

我想,完了。他们冷漠地嚼着口香糖,为我拉开车门,我刚才一定跑得像个亡命徒在逃避捉拿,我知道跟警察犟嘴是讨苦头吃,只能招来更糟的待遇。我在车上坐得很乖,眼泪死噙在眼里:眼泪在他们看来不是眼泪,是伎俩。开车的警察突然问我:“你住哪里?”口气很硬。

我战战兢兢说出地址,不一会儿,车停了。我一看,竟是我的公寓门前。“押”我的那个警察先下了车,替我拉开车门。他一尊金刚似的站在那里,直到我走进公寓大门,他那不动容的面孔使我连句感激的话都难以启齿。

我离开芝加哥后,常对人讲芝加哥给我的感受。我突然发现在自己描述芝加哥时含有类似怀恋的情绪。尤其当电影《绝命追杀令》在美国轰动后,我这个仇恨动作片的人也被Tommy Lee Jones 扮演的警长震住了,他有着类似芝加哥警察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勇敢、冷酷、执法如山,还有那种为执法而杀人不眨眼的气概。还有,就是知道自己很不讨人喜欢而表现出的无奈的嘲意。

原来,我对芝加哥的感情,包括着我对于芝加哥警察的感情。

同类推荐
  •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古代怀人诗词三百首

    本书是一本集中体现中国历代悼亡诗词的作品。作者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精心选择出了三百首悼亡诗词加以评析。通过作者详尽的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此外,本书进一步扩大了“悼亡”诗词的范畴。自西晋文学家潘岳最早以“悼亡”为名作悼亡诗三首,后人便以“悼亡”作为专名来表示悼念逝去的妻子。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广义的悼亡诗,是指生者悼念亡者的诗词,亡者可以是亲朋挚友,可以是国君贤臣,甚至可以是凭吊先烈和悼念故国。本文的悼亡诗词,就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夫妻之间的抚存悼亡之作。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血脉与回望

    血脉与回望

    回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血脉与回望》,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梁实秋散文集

    梁实秋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梁实秋70篇散文随笔,共分为六个专辑。这些作品有写他写作的地方,有写他对于教育的忧虑,有写琴棋书画,还有写人们的吃相、评价,以及佛跳墙、狮子头、烧鸭这些美食。保罗生活万象,看似平淡,却分外有趣,这份“随想随写,不拘篇章”的随性淡泊,让我们更懂得欣赏生活。本书中的文章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有助于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记义

    记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亦音日

    心亦音日

    我们都长成了彼此喜欢的样子,但最终,我们还是把自己交给了一个不喜欢我们这个样子的人。
  • 都不错

    都不错

    一个有着真实原型的普通人的爱恨情缘:她只想找个可靠的人,好好过日子,粗茶淡饭柴米油盐在她的世界里都是歌。可是,在一个又一个看似“都不错”的面具下,掩盖的究竟是什么?一个普通女子的逐爱之旅,一个单亲妈妈的不懈奋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傅,追爱别使坏

    太傅,追爱别使坏

    2012年,方颖被导师童峥拿去做试验,坐着他的新发明的时光穿梭机穿越到南汉时期,刘岩还没有称帝的时期。这是一次有目的性的穿越,表面是牺牲小我,陪导师做实险,实际上方家与苏家每隔五百年,总会出现一对斗气冤家,他们爱了恨了,纠结了,最后都落得不好的下场。很不幸的,方颖和苏闲宁成了这一代的牺牲品。为了不走上这条不明白是诅咒使然还是碰巧的倒霉孽缘,方莹在另一个时空牵手她的腹黑太傅。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高而基考研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分册(专硕版)

    比邻学堂高而基考研心理学系列是针对心理学考研进行编写的标准的教辅书。本书对知识进行了深度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覆盖全部核心考点,同时在347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完善、充实,对自主命题的考生也同样适用。全书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有效学习。
  • 世界军事百科·第四卷

    世界军事百科·第四卷

    本书全面介绍军事学科中兵器的发展延革、历史上的典型战例、军事经典名著。内容包括:中外军种兵制的历史发展、现代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变化等。
  • 请叫我大BOSS

    请叫我大BOSS

    末世降临,所有生命踏入进化之路!庄有为重生归来,借系统快速进化,成为引领人族强盛的正派大BOSS!星球内部的种族之争,星空外敌入侵,过境毁灭的虫族,先后登临这个大舞台……
  • 心理师3:都市危机

    心理师3:都市危机

    疑云重重,人心难测,惊险刺激,多次反转,国内原创心理学推理神作,层层解开假死疑团背后的人心谜局。刚刚离职的孟新建,开始从事心理师职业,却莫名被卷入客户全家被灭门的刑案;与此同时,身为记者的大学师妹楚楚请孟新建帮忙调查一个骗财事件,调查逐渐深入后却陷入困境,于是二人找来大学校友警察秦剑帮忙。三人一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案子都与一个神秘组织有关,而这个神秘组织又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

    书中剖析了中国何以缺少工匠精神,也提出为什么工匠精神才是核心竞争力。笔者提出问题让人思考的同时,不忘给出方法和解决之道,这也是推荐《华夏智库·新管理丛书大国工匠:寻找中国缺失的工匠精神》的原因所在。无论办企业还是在企业做工,都该秉持这种工匠精神,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然后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从而改进和传承。如今可能有人觉得这种精神已经落伍。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缺一流的设备和材质,缺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情怀,就像书中笔者呼吁的那样,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匠心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