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1000000001

第1章

一、毋昭裔守素

蜀本九经最先出,后来孳乳到长兴。

蒲津毋氏家钱造,海内通行价倍增。

《宋史》:“毋守素性好藏书。在成都令门人句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镂板。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

《焦氏笔乘》:“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而已。蜀毋昭裔请刻板印《九经》,蜀主从之。自是始用木板摹刻《六经》。景德中,又摹印司马、班、范诸史,并传于世。”又云:“蜀相毋公,蒲津人。先为布衣,尝从人借《文选》、《初学记》,多有难色。公叹曰:恨余贫不能力致,他日稍达,愿刻板印之,庶及天下学者。后公果显于蜀,乃曰:今可以酬宿愿矣。因命工日夜雕板,印成二书。复雕《九经》、诸史,两蜀文字由此大兴。洎蜀归宋,豪族以财贿祸其家者什八九。会艺祖好书,命使尽取蜀文籍诸印本归阙。忽见卷尾有毋氏姓名,以问欧阳炯。炯曰:此毋氏家钱自造。艺祖甚悦,即命以板还毋氏。是时,其书遍于海内。初在蜀雕印之日,众嗤笑。后家累千金,子孙禄食,嗤笑者往往从而假贷焉。左拾遗孙逢吉详言其事如此。”昌炽案:《挥麈余话》亦载此事,云:“唐明宗平蜀,命太学博士李锷书《五经》,仿其制作,刊板于国子监。监中印书之始,今则盛行于天下,蜀中为最。明清家有锷书印本,后题长兴二年。”又按:王氏以母昭裔为母丘俭,则大误。母丘,三国时人。

[校勘记]王欣夫先生《补正》云,据《宋史》卷179《毋守素传》及《十国春秋毋昭裔传》,知毋昭裔、毋守素为父子,并非一人。叶氏误将二人合为一人也。

二、孙光宪孟文 丁顗 孙长孺

突兀书楼世姓孙,悍然竟夺谢公墩。

纳楹谁共陵川富,大室居然驷马门。

《宋史荆南高氏世家》:“孙光宪字孟文,陵川贵平人。高从诲署为从事,历保融、继冲,三世皆在幕府。太祖授黄州刺史。乾德六年卒。光宪博通经史,尤勤学。聚书数千卷,或自钞写,孜孜雠校,老而不废,自号葆光子。”

《宋史丁度传》:“其先恩州清河人。祖顗,后唐清泰初陷契丹,逃归,徒居祥符。父逢吉,以医术事真宗藩邸。然好聚书,与儒者游。”

《涑水纪闻》:“丁度祖顗,尽其家资,聚书至八千卷。为大室以贮之,曰:吾聚书多,虽不能读,必有好学者为吾子孙矣。”昌炽按:据此,则丁氏聚书不自逢吉始也。

《郡斋读书志》:“《孙文懿集》三十卷。皇朝孙抃,安梦得,眉山人。六世祖长孺,喜藏书,贮以楼,蜀人号书楼孙家。抃,天圣中进士,谥文懿。”

三、徐锴楚金 王锴鱣祥

道家藏室几蓬莱,建业文房与蜀才。

想见锦城朝罢日,白藤担子相公来。

陆游《南唐书》:“徐锴字楚金,会稽人,与兄铉号二徐。酷嗜读书,隆冬烈暑,未尝少辍。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答,无所遗忘,其博记如此。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江南藏书之盛,为天下冠,锴力居多。”

《焦氏笔乘》:“蜀相王锴,名同楚金,字鱣祥。藏书数千卷,一一皆亲札,并写藏经。每趋朝,于白藤担子内写书,书法精谨,二人风尚相似如此。”

《无事为福斋随笔》:“潼川城外有琴泉寺,即杜诗之慧义寺也。昔有塔,于乾隆年间为雷震圮。内贮《法华经》全部。皆鱣祥所书,笔法娟秀,真墨宝也。”

吴省钦《白华诗稿》:“蜀王锴书《妙法莲华经》第一卷残叶,三台郑尹出自琴泉寺圮塔下,同鱼门、璞函作。‘墨华香簇莲花青,伪朝平章工写经。教圆义正树功德,梓州窣堵牢藏扃。丙寅未月倒霹雳,梵夹灰烬啼刹零。令君好事拾残叶,纸色黯淡光晶荧。’”又云:“想当蚤朝暮归第,白藤担子平头拎。霞光百番出天府,眉砚安傍朱窗棂。毒恼已蠲苾刍佩,妙明顿见琉璃屏。伏梁暗槛庋藏永,谓仗白业贻欢宁。”

四、江正元叔

笏头方册由拳纸,一箧书还当一炊。

亦似江南新下日,念家山破不胜悲。

《挥麈后录》:“樊若水夜钓采石,世多知之。宋咸《笑谈录》云:‘李煜有国日,樊若水与江氏子共谋。江年少而黠,时李主重佛法,即削发投法眼禅师为弟子;随入禁苑,因遂得幸。法眼示寂,代其住持建康清凉寺,号曰小长老。眷渥无间,凡国中虚实尽得之。先令若水走阙下,献下江南之策,江为内应,其后李主既俘,各命以官。江后累典名州,家于安陆,子孙亦无闻。’郑毅夫为《江氏书目记》,载《文集》中,云:‘旧藏江氏书数百卷,缺落不甚完。予凡三归安陆,大为搜访,残帙遗编,往往得之闾巷间无遗矣。仅获五百十卷,通旧藏凡千一百卷,江氏遗书具此矣。江氏名正,字元叔,江南人。尝为越州刺史,越有钱氏时书,正借本誊写,遂并其本有之。及破江南,又得其逸书,兼吴越所得,殆数万卷,老为安陆刺史,遂家焉。尽辇其书,筑室贮之。正既殁,子孙不能守,悉散落于民间。火燔水溺,鼠虫啮弃,并奴仆盗去,市人裂之以藉物。有张氏者,所购最多。其贫乃用以为爨,凡一箧书为一炊饭。江氏书至此穷矣。然余家之所有,幸而仅存者,盖自吾祖田曹始蓄之,至予三世矣。于余则固能保有之,于其后则非余所知也。故记盛衰之迹,俾子孙知其所自,则庶乎或有能保之者矣。书多用由拳纸,方册如笏头,青缣为标。字体工拙不一,《史记》、《晋书》或为行书,笔墨尤劲。其末用越州观察使印,亦有江氏所题。余在杭州,命善书者补其缺,未具也。’明清案:马令《南唐书》及龙衮《江南野史》云:‘北朝闻李后主崇奉释氏,阴选少年有经业口辩者,往化之,谓之一佛出世,号为小长老。朝夕与论循环果报,后主因是襟怀纵脱,兵机守御之谋慌然而弛。及王师围城,后主乃鸩杀之。’观宋、郑所记,则知李氏国破之际,所鸩者非真。又以计免而归本朝,遂饕兵牧之任也。”

五、刘式叔度 张邦基 元申屠致远大用

国朝朱继暐

墨庄两字滥觞谁,最录遗文一考之。

公是公非家集外,鄂州诗与考亭诗。

阮文达《扬州文楼巷墨庄考》:“扬州文楼巷墨庄者,宋刘斁、武贤、滁三世之所居也。刘式者,李唐新喻人。生五子,其第四子立德,立德生斁,斁生武贤,武贤生滁,滁生靖之、清之。式字叔度,开宝中随李氏入宋,官工部员外郎,判三司磨勘司,赠太保、礼部尚书。妻陈夫人,既寡,以遗书教诸子,曰:‘先大夫秉行清洁,有书数千卷以遗后,是墨庄也,安事陇亩?’诸子怠于学者,则为之不食。由是诸子皆以学为郎官。孙廿五人。世称墨庄夫人。此宋初墨庄之在江西者也。立德官秘书监,赠太尉。斁官太中大夫,历守淮、扬、池、睦、温,始迁居于扬州文楼巷。武贤殁,妻李氏,当建炎时,识扬州将乱,与滁避地江西,故兵戈不能害之。滁妻赵氏,当建炎时,贤而文,夫妇手写经以课子。靖之子和,官赣州教授。清之子澄,判鄂州,与朱子、罗愿相友善。滁请徐兢、吴说各以所善篆、楷书墨庄字。此墨庄之在北宋及南宋初,而罗愿《鄂州集》所谓‘太中以来,居扬州文楼巷者也’。外此则集贤公是先生敞、舍人公非先生攽,皆立德仲兄之子,居抚之金溪。其八世孙与吴草庐、虞道园相友善。滁为武贤第四子。其第三子泝,亦奉母命由扬州避地豫章之新吴。沂生萧,罗愿代陈皋为萧传。岳鄂王绍兴六年曾为新喻刘氏写墨庄二字。此墨庄之在南宋江西者也。海陵胡安定先生载陈墨庄夫人事入《贤惠录》,此在扬州之事也。朱子《墨庄五咏》,一曰《墨庄》、二曰《冽轩》、三曰《静春堂》、四曰《玩易斋》、五曰《君子亭》。明杨廉《和朱子五咏》诗,序曰:‘刘氏静春与集贤、舍人各自为派,盖静春堂为刘敦专派,皲与敞、攽为从兄弟,故基孙曾清之等皆以静春自称。金溪公是先生等派,不袭静春之名。然则静春等堂轩五名,亦皆宜在扬州矣。’元居扬州文选楼侧,时方纂《扬州图经》,检旧志,但知有文楼巷,不知巷有墨庄事。乃旁考《宋史》、朱子、罗鄂州、刘公是、吴草庐、虞道园等集及江西地志、朱高安《墨庄石刻跋》,而述之如此。”

张邦基《墨庄漫录序》:“仆性喜藏书,随所寓榜曰‘墨庄’。”

《四库提要》:“《墨庄漫录》十卷,宋张邦基撰。邦基字子贤,高邮人。仕履未详,自称宣和癸卯在吴中见朱勔采石,又称绍兴十八年赵不弃除侍郎,则南、北宋间人也。”

《元史》:“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徒东平之寿张。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为杭州总管府推官。西僧嘉木杨喇勒智作浮图于宋故宫,欲取高宗所书《九经》石刻以筑基,致远力拒之,乃止。大德二年,佥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使事,行部至和州,得疾卒。致远清修苦节,聚书万卷,名曰‘墨庄’。”

刘将孙《申屠致远博古堂记》:“东平申屠公,往以御史出使江西,一日而斯文生气。吾先君须溪先生,尤为吾道世有斯人喜。山窗袁君自金陵归,言一家父子,讲贯琢磨,古书积叠,它无嗜好。名堂博古,客来终日,煮茗谈坐,前乔后梓,交发辉映。盖欣然未见如既见也。公名致远,字大用,以‘忍’名斋,人皆称忍斋先生。其子名伯骐,字子夔。”

李果《墨庄记》:“朱君愚溪,比部员外莘园公六子,博雅好古。居郡城之南,新治小轩于其堂后。藏书颇多,遂取宋人刘式事,以‘墨庄’名之,而揭岳忠武王书‘墨庄’二字,重摹勒石。”

又《朱刑部传》:“君讳成家,字宣之,又字莘园。其先新安人,祖台日家于吴。父启亮,字立庵。君卒年五十七。子八人:绪、继昭、继晖、继晟、勋、继暐、继暄、继暧。”昌炽案:愚溪为莘园第六子,则是名继暐矣。

六、朱遵度 朱昂举之 王师范

青州万卷一书生,灯灺篝香秣下城。

羡煞故乡杨从事,但司藏室不论兵。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朱遵度本青州书生,好藏书,隐居不仕。保大中,卜筑金陵。著《鸿渐学记》一千卷,《群书丽藻》一千卷,《漆经》数卷。”昌炽案:《书录解题》:“《群书丽藻》,崔遵度编。”焦氏崔作朱,未详。

《宋史文苑传》:“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父徒衡山。人称‘小万卷’,所得俸赐,以三之一购奇书,以讽诵为乐。门人私谥‘正裕先生’。”

厉鹗《借书》诗:“灯灺风宵亲勘处,篝香霜晓手钞时。里中今得小万卷,贫甚或惭无一瓻。”自注:“《东都事略》:朱昂笃学,人目为‘小万卷’。”

《五代史》:“杨彦询少事青州王师范,师范好学,取、聚书万卷,使彦询掌之。”

七、昌王宗晟 荣王宗绰

御府图书熸玉宸,清明无复上河人。

岂知潜邸龙飞后,好学依然数懿亲。

《宋史宗室传》:“濮安懿王二十八子宗晟,绍圣元年六月,以武安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嗣濮王。明年三月薨,年六十五,赠太师、昌王,谥端孝。宗晟好古学,藏书数万卷。仁宗嘉之,益以国子监书。”又“宗绰,官至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司徒。绍圣三年二月薨,年六十二,赠太师,追封荣王,谥孝靖。”

高似孙《史略》:“濮安懿王之子荣王宗绰,聚书七万卷。”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引洪景卢《随笔》云:“宗绰始与英宗偕学于邸,每得异书,必转以相付。宣和中,其子淮安郡王仲縻进《目录》三卷。忠宣公在燕得其中帙,云除监本外,写本、印本书籍计二万二千八百三十六卷。观一帙之目如是,所谓七万卷者为不诬,三馆秘府所未有也。”

八、赵文定安仁

不善刻书书一厄,永兴面目叹全非。

旧钞莫怪如星凤,三馆已闻传本稀。

《宋史赵安仁传》:“安仁字乐道,河南洛阳人。雍熙二年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会国子监刻《五经正义》板本,以安仁善楷书,遂奏留书之,直集贤院。历官御史中丞。谥文定。”又:“安仁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三馆旧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喜其好古,手诏褒美。”

严可均《书北堂书钞原本后》:“王伯厚云:三馆旧阙《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是北宋已极罕觏。明中叶,常熟陈庄靖瓒得胥钞本,其裔禹谟改补梓行。时人习气,好作聪明,变乱旧章。是谓刻书而书亡。”

九、赵元考彦若

肤如卵膜白如肪,潢纸先求辟蠹方。

腊雪更调寒食面,不须黄檗煮成浆。

《后山谈丛》:“澄心堂,南唐烈祖节度金陵之燕居也。赵内翰彦若家有《澄心堂书目》,才三千余卷,有建业文房印,后有主者,皆牙校也。”又云:“《建业文房书目》三千余卷,有金陵图书院印。”又云:“余于丹徒高氏见杨行密节度淮南补将校牒,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今士大夫所有澄心堂纸不逮也。”又云:“赵元考用寒食面、腊月雪水为粘,则不蠹。南唐煮粘用黄丹,王文献公以皂荚末置书叶间,然不如也。”

十、赵令畤德麟

早登元祐诸贤籍,晚作征南诫子书。

尽取九经束高阁,颍川士子是前车。

《简明目录》:“《侯靖录》,宋赵令畤撰。令畤晚节颓唐,而早年坐与苏轼游,入元祐党籍。所往还酬唱,皆一代胜流,故目染耳濡,典型终在。”又:“《德隅斋画品》一卷,宋李廌撰。记赵令畤家诸画凡二十二种,各为叙述品题。”

同类推荐
  • 山公九原

    山公九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律学发轫

    律学发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刘子遗书

    刘子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综漫之冰蓝

    综漫之冰蓝

    冰蓝在六个男友的帮助下穿到了综漫世界,她的实力超群,却性格多变。这样的她,在综漫世界里会发生什么呢?玖兰枢“冰蓝,我喜欢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舍去优姬,她只是妹妹而已。”蓝堂英“最喜欢冰蓝了。”手冢国光“不要大意。”(话说,你是在说你自己吗?)不二周助“好像很有趣呢,蓝。”幸村精市“蓝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塞巴斯蒂安“这个主人感觉和以前的不同。”夏尔“不错。”(喂,眼睛别乱瞟,看这就行了。)路西法“很有趣的主人啊。”市丸银“冰蓝她,真的很可爱啊。”朽木白哉:。。。(别,别开冷气,我跳过。偷偷告诉你们,他可是很喜欢冰蓝哦)阿亚纳米“小猫咪很不乖呢,应该考虑要不要把你绑在身边。”泰德克莱恩“很,很漂亮。”(阿拉,脸红了诶!)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一般认为是由明末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编著的,也有人说编著者是明代景泰年间的进士邱濬。到了清朝嘉靖年间,邹圣脉又对其做了一些补充,并更改书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对其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为四卷,包括天文地理、文臣武职、器用制作、释道鬼神、鸟兽花木、文事科第等3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还有许多名言警句,一直传诵不绝。其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人称“读过《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总之,这是一部蒙学百科全书。现在的孩子对其进行熟读、记诵、揣摩之后,可以掌握宇宙万象与古往今来。正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符合当时风俗习惯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或者称为糟粕的内容,还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辨别。
  • 雪中悍刀行(全集)

    雪中悍刀行(全集)

    电视剧2017年开拍!烽火戏诸侯开创奇幻武侠新世界,持续热销,再创高峰!魔窟北凉的草包世子徐凤年兀自觉醒,逐渐成熟,踏上了逆袭之路。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妖刀烽火颠覆传统用鬼斧般的文字创造了一个奇特而神秘的世界。这里有牵瘦马缺门牙见着歹人跑得比主子还快却是传说中的高手的老黄,有整日摇摇晃晃不求道却能一剑开天门,倒骑青牛的年轻道士,有刚出世便跌入武评第八,一声剑响成了陆地神仙敢叫天下第二劈海相送的断臂抠脚的老剑神,还有骑熊猫扛向日葵不太冷的少女杀手……
  • 她,久处不厌

    她,久处不厌

    春风化水,夏阳成光,雨后天晴,你是,彩虹味。——季墨 六月大风吹,吹来了眉眼若初的少年郎而且,少年只对叶笙一个人温柔少年会给叶笙讲题,给叶笙带早点,还会让她请吃糖。叶笙:“以后我的糖,都给你吃。”少年:“好,我要彩虹味。”(从校服到婚纱,涉及到前世今生的剧情,前世是架空,转世是现代,剧情主要是转世的)
  • 半步村叙事(中国好小说)

    半步村叙事(中国好小说)

    作者通过叙事,从不同维度展现一座村庄的虚构历史,是一代城市新移民的残酷乡村记忆,也是城乡变迁中对于乡村的缅怀和返照。作者通过对一座南方村庄的书写,力图挖掘在宏大背景之下小人物的生存感觉。陈崇正的作品以诡异的想象见长,擅长揉合传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叙事手法于一体,故事曲折,可读性强。
  • 江湖新武

    江湖新武

    天悦元年紫瑶女帝初登大宝,外有北蒙王庭虎视眈眈,内有权臣把持朝政,天下州府叛乱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登基之后紫瑶女帝诛杀权臣,平六王之乱,北破王庭,免边境之灾,消除宦官之祸,以大儒治世。天悦二十九年大夏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经过二十年修养生息,大夏的强盛已经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少年徐安南怀着心中的那个江湖踏出家门,走向了那个不一样的江湖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那些年的痛与乐

    那些年的痛与乐

    严舒欢大学毕业后和刘慧慧一起应聘到一家网络公司,在这里遇到了林晨,何应龙,齐铭,梁冰冰等好友,开启了一段美好时光......
  • 涅槃重生之爱在千禧年

    涅槃重生之爱在千禧年

    他一诺千金,重情重义,待归来时,初恋女友却已投入他人怀抱;面对女友的背叛、兄弟的出卖,他能否实现凤凰涅槃,一步步从优秀走向卓越?事业上的攻城拔寨,难掩情场一次次的失意,他的爱情应该是向左还是向右?她一世苦恋,穿越时空,只为和他再续前世未尽的情缘。再次遇到十七岁的他,她能否改变他这一世的命运,是永恒,还是昙花一现?这一世,他能否许她一世相依,执手白头?这是一个八零后群体成长的故事,故事里有你、有我、也有他,更有八零后的点滴记忆。虽无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却亦能让你寻到记忆中的片刻温馨。邀你重走青春旅程,重忆热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