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1700000006

第6章

五廕義第十二

義曰:五廕者,緣玆六識,生彼四心,想受既行,遂昏真性,廕蓋云殄,方曉道宗,此其致也。《昇玄經》云:已入無所入,識想心行滅。

釋曰:色、識、想、心、行為五廕也。色者,質礙五根是也。識者,識著造境心也。想者,想象追緣心也。心者,受領知違從也。行者,行緣生思量也。前之三心,唯是一念,往之一心,得有多念,通而為語,四心之各,更互相通。初心念是行緣,即可名行,亦復受緣,即可名心,亦是妄想,即可名想。餘三例然。通稱廕者,以廕蓋為稱,此明覆蓋真性,情不得開顯滅陰,廕蓋乃極道真然。五廕之法,正以色心為體,四心是心,五根是也。以此五廕,合成假人,假人御廕,有情塵入也。玄靖法師云:有識萬物,同以神氣二法為體,故五道不同,皆有神識炁象也。《本際經》云:從真父母生,展轉增長,而有身形,寄附胞胎,世間父母,而得生育,具足諸根,故名聚。六根成就於六塵,生六種識,是名識聚。既妄取塵,分別假相,是男是女,山林草木,種別名字,去來動轉,從心想生,故名想聚。倒想聚已妄生僧愛,分別討校,善惡好醜,領納在心,故名心聚。既生心已著,於所見而起貪欲、嗔恚、愚癡,諸惡過咎,造顛倒業,起罪福報,往反無窮,名為行聚。所言聚者,稍相聚合而得堅成,廕蓋眾生,令居暗苦,此即五廕義也。又五廕義例者,五廕之法,並因五常,四大六家所成。又云五塵造四大,四大造五根。今尋由大造,根由塵造,大塵復誰造?尋某本根,竟不可得,皆是顛倒,何有實耶?今順說者、萬法生成二炁,以成五塵,構於五塵,以成五常,四大六家等法,構於五常等怯,以成五根。故《消魔經》云:四大暫相寓,五物權時假。《西昇經》云:合會地水火風四炁時,往緣五塵之法,不取聲塵,餘之四塵,構成五物等也。故金木不生則已,生則洪塵。色自青黃,味自甘苦,然四大六家,並是隨方開義。故六家之內,具有四大之火風,四大之中,亦含五物之水土。此等諸義。並是四塵所成。又合此諸義以為義,以此色廕合彼四心而成人也。四塵者,色、香、味、觸。五物者,金、木、水、火、土。四大者,地、水、火、風也。以勝持為地,潤澤為水,溫煖為火,氣動為風,四氣體通,故稱為大,亦是成物力大。小#1家者,一甲寅木,主骸骨;二甲辰風,主氣息;三甲午火,主溫緩;四甲申金,主牙齒;五甲戌土,主肌肉,六甲子水,主血液。具如《玄妙經》所明。又諸法之體,莫不賴空。七竅五藏,資空為質,舟車屋宇,以無為用,而不以空成法者。今明空之為理,不可分別成壞,豈得用其成物體邪?今五根七竅有空虛者,是有法賴空為用,非取此空構為法體也?若以空成物體,物體既壞,空亦應壞,便是空有生滅,是故不爾。又有為法皆悉無常,生滅之時,不取此時成物體者。一、解時之為理,秪是遷此物體,令其不任,故不用成體,且二氣成色具。二、生滅豈非時成體邪?今明義意不同,不可為難,若言結氣成則便,若言結時語成則不便。至論說成不成,皆是為物,推其構與不構,何定實耶?又體上聲,詮不成體者,若言人無詮辯則不成人,非無此義,但廢興不恒,故不成也。先構法體,然後動聲,非是由聲,方成法體也。

六情義第十三

義曰:六情者,事符五廕,義假四微,既藉境以生心,亦因根而發識,塵昏漸熾,方之弊穢之流,惑染頓除,自復清虛之炁,此其致也。《定志經》云:六情一染,動之弊穢。《大戒經》云:六情恬夷,神自歸也。

釋曰:眼、耳、鼻、舌、身、心、情也。眼以見色,耳以聽聲,鼻以聞香,舌以知味,身以覺觸為義,心以知理為義。身情亦名手情,手是身家運用之要,故為名也。通情者,識之異名,謂有情靈,異於木石。又以成為義。《上元真書》云:情,成也。放六情者,凶惡自成,制六情者,吉善亦成,成名是同,故曰情也。然此六識,託根而生,從所託為名,故言眼等六情也,即以六識為體也。又六根義者,根以能生為義,謂能生於識。六根之中,五根是色,一根是心。五根能生五識,故名為根,五識則為心根,能生想志於心,故名根也。徐法師云:六根之法,並因五常、四大所成。若爾,彼師所有方寸為心根。又以五藏為內根。故《西昇經》云:形神合同,更相生成也。又六塵義者,色、聲、香、味、觸、理也。色者青黃五色,聲者角徵五聲,香者羶五香,味者辛酸五味,觸者冷熱諸觸,理者事理諸法也。通稱塵者,以塵染為義。明此六種,能染行人,亦如微塵,能染汙也。一師云:色香與味,各自有塵,此三塵中,並有觸塵。若其非味非色香等,異既同是,有則並皆有觸,俱發身識。如耳目等根,非直見聞,亦覺痛癢。一師云:此四種法,更無別塵,一塵之中,備有此四,其體則共,其義則殊。如一柱體是色,無非色處;亦舉體是香,無非香處;舉體是味,無非味處;舉體是觸,無非觸處。但逐根所取,義成異耳。此師云:若有兩塵,是則相礙一塵義,異不相礙也。今明唯彼四塵,講成萬法,順情說爾,究竟皆空。何者?若色等成,諸法色等為誰成?細色成麤色,細色復誰成?若更有能成,是則無窮已;若也無能成,何得有所成?故《定志經》云:三世之中,三界皆空,此其義也。又六入義者,徐法師云:六識之法,能受六塵,六塵之法,能發六識,既發既受,二義相交,以彼外塵,來入內識,是名六入。《本際經》云:六根成就,對於六塵,生六種識。今解六塵,並可更相涉入。何者?塵來發識,即是塵入於識,識起緣塵,即是識入於塵。但識法在內,塵法在外,外來入內,義為便也。入有二種:一者事入;二者義入。事入者,到根發識。義入者,不到根知也。須知塵入等怯,究竟皆空,宜在忘懷,勿生愛染。故《定志經》云:雖有我身,皆應歸空也。

三業義第十四

義曰:三業者,昇沈以之起滅,罪福於是從由,若三行果修,則遐登樂境,六根不淨,則俯墜苦源,此其致也。《本際經》云:先當修習三善行法,三業既淨,則六根淨也。

釋曰:一者身業,二者口業,三者心業。貪瞋等三元是意業,口亦有,但可議論,非為指的,故言身口造意業也。

十惡義第十五

義曰:十惡者,起於三毒,生彼七支,貪恚作其源,殺盜開其未,行則剋成惡業,止乃翻為善根,欲會清虛,事資除遣,此其致也。《本際經》云:起三毒心,作十惡業也。

釋曰:身有三,殺生,偷盜,邪淫。口有四,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有三,貪欲,瞋恚,邪見,一名愚癡嫉妬。用此七支三毒,為十惡也。《盟威經》云;破和合眾,亂尊卑,惡口罵詈,無端呵叱天地。又四緣義者,身口七支,具四緣成業,一緣不具,業則不成。何者?如雖具三緣,命根不斷,則不成殺,非是眾生,亦不成殺。不起想心,行心不成,故不成殺。無有殺心,理不成殺,唯少一緣,故自不成。此就小乘七支為語。若大乘為論,但有殺心,即為陰賊,故須防也。其殺生四者:一實是眾生,二起眾生想,三起有欲殺心,四令命根斷。偷盜四者:一實是他物,二起他物想,三有欲盜心,四使移本處。邪淫四者:一實是邪境,二起邪境想,三發邪淫心,四身受染樂。兩舌四者:一是所聞人,起前人想;二發相謗語,三起離間情,四發分構語。惡口四者:一是所罵人,二起前人想,三起惡罵心,四發惡罵語。妄言四者:一是所欺人,二起前人想,三有欺妄心,四成虛違說。綺語四者:一是所對人,二起此人想,三有綺語心,四吐非義語。凡七支四緣,其事如此。因貪起七業者,如為貪味,殊害眾生;貪彼資財,而為竊盜;貪迷邪境,行於耽欲;貪覓名利,興造妄言;貪佗親愛,遂起兩舌;貪取人財,而生惡罵;貪競稱譽,非時而說也。因瞋起七業者,瞋彼故斷命,分他而奪財;瞋於彼人,遂淫他婦;瞋恨彼人,故欺妄說;瞋彼和同,而生間構;瞋心於物,故起惡言;瞋恨彼人,吐非義語。因癡起七業者,不解因果,故行殺;不識道理,故橫取;乃至愚癡,故非義;邪說見,乃通靖。心緣理而生成,見之後僻生異,執導生七惡,其義易尋。

#1小:當作『六』。

同类推荐
  •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洞真上清龙飞九道尺素隐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宥坐

    宥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巍禅师竹室集

    大巍禅师竹室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肇论

    肇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舍尊

    舍尊

    漫漫人生路,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有的渴望权利,有的人渴望一个白头偕老的伴侣。而他们渴望的却是平凡一生。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出自一位年仅十四岁的犹太女孩,为了躲避德国纳粹党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迁徙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两年多的暗无天日的隐藏期,安妮用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对生活爱情的憧憬度过了痛苦压抑的日子。这本日记是作者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记录了25个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艰辛、战争时期人们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
  • 放开我的宝箱

    放开我的宝箱

    六月雪花飞舞,寒冷笼罩大地,万界融合后的地球,迎来第二次灾难,神州大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艳阳高照之地,却是凛冬将至…就在人们忙于生计之时,主角却在开着宝箱,以金乌取暖,以貂蝉暖床…以李元霸,关羽…开疆扩土,以沈万三范蠡…发展商业…此时,宝箱中一道金光闪过~“哇!九天玄女的肚兜~”
  • 重生之万界战场

    重生之万界战场

    前世社会底层的失意者林远重生后来到了波澜壮阔的万界战场,看他如何历经艰险,探索万界战场的奥秘。本书主角没有金手指,不种马,性格不扭曲,不反社会,不……
  • 土豪相公,来种田吧

    土豪相公,来种田吧

    起早贪黑,奉养公婆小姑,操持家务,供养小叔。夫君去县城赶考,一去不回,她被婆婆嫌弃,污为霉星。她是现代农作物研究生,为了最新一号稻谷研究,连开三个夜班,晕倒在试验室,再睁开眼,她成了她。她选择努力的生活。进山挖到宝,卖钱买田地。白天种种田,养养花,折腾几个新品种,弄点新糕点,晚上快乐的数数钱,——乔飞笑的嚣张,这日子才叫一个舒适惬意啊。嗯,为了她的幸福,为了她的银子,为了她的甜点,她要佛挡杀佛神挡诛神。——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自己爱自己。叔伯婶娘是极品,要抢钱?没事——关门,放美人儿,给我咬。呃,是打!(女主云,咱是淑女,打打杀杀这事,嗯,是男人干滴。)——什么,嫁个男人还得附赠家斗?大伯嫂狠心,欲夺家产谋她性命。她眸眼微咪,玉手一挥,先把你家的都抢光光再说!**********敢动我和美人相公的东西,一个字,死,两个字,找死!那个,管你们谁谁。铁揪扫把烧火棍齐上阵,统统拍扁!
  • 湖泊:自然佩戴的明珠

    湖泊:自然佩戴的明珠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一品傻妃:我本惊华

    一品傻妃:我本惊华

    前世,她是身经百战的特工,却被丈夫害死。穿越到古代,她成为一个被世人耻笑的痴傻王妃。前有王爷嫌弃,后有小妾暗害。从棺材里爬起后,她重生了这一回,定当活出惊世风华。管它妖魔鬼怪,害她者,定当十倍偿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低头

    不低头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角色,相同的是,他们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却不向命运低头,勇于直面悲苦,敢于与命运抗争,向幸福的生活目标前进。。。。。。
  •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惊人大发现(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优格奥特曼

    优格奥特曼

    本文为原创奥特曼的故事。不知何时,有一位被遗忘的蓝族战士,他或许是名奥特英雄,也或许是......几乎不被记住的他的后代——优格奥特曼从小憧憬着泰罗奥特曼并努力着,想要成为一名强大的奥特战士,原本其小队的队长接受了前往地球保护地球的任务,但却发生意外,之后优格前往了地球。来到地球后,他发现地球是那么的美丽,当然,危机,也伴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