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0000000008

第8章

众杂品第二十七

佛告舍利弗。有四救法。何谓为四。怖畏众生如来能救。入邪径者圣道能救。诸恶业者念处能救。在八难者菩萨能救。是名为四。舍利弗。有四安法。何谓为四。生得值佛名为大安。得无难处名为大安。能信佛法名为大安。具圣正见名为大安。是名为四。舍利弗。复有四法能成事业。何谓为四。四大调和令身得安。正见能生质直净心。见佛得信为众乐因。发无上心能灭无量无数众生诸烦恼病。是为四法能成事业。又舍利弗。世有四愿。何谓为四。诸病瘦者愿欲得活。饥渴所逼愿得食饮。苦恼所切愿欲得乐。行崄路者愿得安隐。是为四愿。又舍利弗。世界凡有四贪着处。以贪着故当堕恶道。何谓为四。一者贪身。二贪寿命。三利财产。四耽爱欲是。名为四。舍利弗。有七藏处。谓风藏生藏熟藏冷藏热藏见藏欲藏。舍利弗。是诸藏中欲藏最牢。此欲藏者为何所依。依于涕唾痰[病-丙+(企-止+(套-大))]脓血筋骨皮肉心肝五藏肠胃屎尿。尔时会中有一居士名曰撰择。居士有妻其名妙色。面貌端严姿容挺特。撰择居士深生爱着烦恼炽盛。闻佛所说。即白佛言。世尊。莫作是说。贪欲之心起于屎尿。何以故。我妻端严无诸臭秽。佛知居士贪垢情深。即时化作一妇人像。端严净洁状如妙色。整容徐步来入众中。居士见已即作是念。我妻何缘来入此会。作是念已即问之曰。汝以何故而来此耶。答曰欲听世尊说法。居士即牵自坐衣上。佛以神力令是妇人粪污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处。以手掩鼻顾视在右。谁为此者。时跋难陀在右边坐。语居士言。何故掩鼻而顾视我。答言是处甚大臭秽。以佛神力。令跋难陀及诸众会见此妇人便弃粪秽污居士衣。时跋难陀语居士言。且观汝妻所为臭秽。居士答言。我无所疑。我妻净洁身无诸秽。若有疑者自当观之。语跋难陀。我意谓汝为此秽污。时跋难陀即大恚怒。从坐而起语居士言。汝无惭愧。谁名字汝为居士耶。汝今应名屎居士也。何不自以手牵汝妻坐衣上耶。汝妻坐时便此粪秽。汝自坐上为屎所涂。而无羞耻反欲谤人。会中唱言。此屎居士可遣出众。便谓之言。不净弊人不应在众。即以手牵令出众外。撰择心惑语其妻曰。我敬汝故令坐衣上。汝为大人法应尔也。妻即答言。汝近屎囊自应尔也。居士尔时即生厌心。欲去衣粪更污身体。谓跋难陀。当何方便得离此秽。跋难陀言。非直此粪污染汝身。更有诸衰是汝之分。若欲离者当远逃逝。以汝妻粪令此大众头痛闷乱。居士答曰。诸释子等皆多慈愍。汝甚恶口乃如是耶。跋难陀言。如汝今者何可慈愍。佛之所语而敢违逆。作如是言。我妻端严无诸臭处。汝今自观为净洁不而欲谤我。尔时居士谓其妻曰。汝可还归。既遣之已语跋难陀。我今明见女人谄曲多诸过咎不净充满。心生厌离。欲于佛法出家为道。跋难陀言。汝今形体臭秽如是。若以香涂经历年载。然后或可堪任出家。居士答曰。我若涂香经历年岁。或身无常或佛灭度。坏我出家求道因缘。今若见听得出家者。我不复往城邑聚落。僧房精舍作阿兰若。乞食纳衣于空闲处。谁闻我臭。佛言。居士。汝欲于我法中出家。即白佛言。唯然世尊。佛言。善来。汝为沙门修行梵行。即时居士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执持应器如比丘像。佛为说法苦集灭道。闻四圣谛得法眼净成须陀洹。重为说法教化渐令得斯陀含阿那含果。过是夜已执衣持钵。诣王舍城次行乞食。遂到本舍在门外立。时妻妙色。自见其夫剃头法服出家为道。即语之曰。法应见舍为沙门耶。撰择答言。汝昨法应于我衣上便弃不净污我身也。妙色答言。汝为比丘应谤人也。我从父舍到汝家来未见外门。况诣竹园至彼会中。尔时比丘语妙色言。有跋难陀为我时人。于大众中见遣令出。时有恶魔随逐撰择。而语之言。汝昨见者非妙色也。是化所作眩惑汝心。今可还以五欲自娱。沙门瞿昙欺诳汝耳。汝今虚妄非实比丘。瞿昙沙门常以此术诳惑多人。令其出家如今诳汝。撰择比丘证真法故即觉魔为。谓言恶人。汝亦变化我亦变化。是妙色姊俱为变化。佛所说法皆空如化。尔时妙色闻此法已。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蠲除疑悔不随他语。于佛法中得无畏力。谓撰择言。所为甚善。能于佛法乐修梵行。我亦于法出家为道。佛告舍利弗。若人发心求菩提者应离四法。何谓为四。离恶伴党诸恶知识及不善行。是为初法。所应离也。又舍利弗。若人发心求菩提者。应当离于贪着女相。不与世人共处同事。是第二法。所应离也。又舍利弗。若人发心求菩提者。应当离于外道书论。谓裸形论。路伽耶论。末伽梨论。非佛所说不应亲近听受读诵。是第三法。所应离也。又舍利弗。若人发心求菩提者。不应亲近邪见恶见。是第四法。所应离也。舍利弗。如来不见更有余法深障佛道如此四法。是故菩萨应当舍离。又舍利弗。若欲疾得无上菩提。当修四法。何为谓四。菩萨应当随善知识。善知识者谓诸佛是。若声闻人能令菩萨住深法藏诸波罗蜜。亦是菩萨善知识也。应当亲近供给礼敬。又舍利弗。菩萨应当亲近出家。亦应亲近阿兰若法。离女色故。又舍利弗。菩萨应当亲近修习大空正见。离邪见故。又舍利弗。若诸菩萨欲疾逮得无上菩提。应当亲近如是四法。尔时世尊。欲明此义。而说偈言

远离女人事  及离恶知识

亦远外道论  并余诸邪见

若亲近女人  及诸恶知识

受外道论议  增长诸邪见

增长邪见故  速堕诸难处

难得离八难  亦难信佛法

若人欲为恶  即便造恶行

若作恶行者  则便堕恶趣

是故求道者  勿习近女色

常当生厌离  观之如溷猪

勿近恶知识  令住非法者

若近行非法  令人失心目

若亲近外道  尼揵诸论义

言辞虽严饰  能生诸过咎

悉舍是众事  则离诸邪见

我说此四法  往来生死本

远离下劣法  习近上妙行

我本所修习  当行如是法

出家修梵行  亲近善知识

诸佛及弟子  令我住佛道

我常修行空  空空及大空

虽行是空法  而不着于空

若法及所得  二俱不在空

是名为真空  世界所不测

我本为佛道  所修行诸法

是法甚微妙  非凡智所及

我求佛道时  诸所闻经法

内心自思量  不随他人说

我自了达已  而为他人说

是名正真道  空无碍寂灭

空中无有生  亦无有老者

空中亦无死  是名常住相

是名法实相  道场所了达

坏破诸魔兵  得无上菩提

我之所得法  即以为人说

令证无上际  而无所转相

若欲得佛道  及欲坐道场

欲破诸魔众  常修此空法

若有人欲转  无上妙法轮

度无量众生  当学是空法

欲住佛十力  及四无所畏

处众师子吼  当习是空法

欲得大名闻  广流布十方

当正心修习  了达是空法

诸菩萨智者  我随学空法

能得上菩提  是名最胜智

比丘比丘尼  若随学我行

亦当得菩提  如我今所得

非但是二众  能行此空法

一切众生类  亦学成佛道

我以八直道  修行是空法

了达诸法相  逮无上正觉

我修习是法  能得无碍智

是诸佛真道  谓常习空法

是故诸菩萨  为利众生故

应当学此法  所谓诸法空

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复有四法。世世转身不失正念能如说行。于诸法中得决定心。得无碍辩利辩深辩及无等辩。诸佛知已加其神力。当于后世拥护法城。何谓为四。常乐出家世世修习是出家法。为众生故。求法无厌说法无惓。习无依定坏诸法相。常勤修习念佛三昧。于诸缘中而无净相。是名初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自求佛道兼化众生令住其中。常乐称赞诸佛神德。是第二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成甚深无生法忍。是第三法不失正念。又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命终时心不散乱。常念诸佛及甚深法。以是深忍不失正念。是名为四。尔时世尊。欲明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求法  亦常行法施

是故于诸法  终不失正念

以化无量众  令住佛道故

世世转身时  常得不失念

习近佛所赞  甚深空寂法

是故此菩萨  疾得无生忍

亦不生无生  无生即无生

以是深忍故  常不失正念

是菩萨智者  不乱心命终

常专念诸佛  及诸佛深法

是人命终时  其心不退没

故世世转身  常不失正念

是故若有人  欲得无上道

当一切修习  如是诸四法

是法最第一  诸佛之所赞

我今亦称扬  汝等当修学

如来所说法  为利汝等故

佛为利益者  非强为汝说

若汝求佛智  当修学是道

修学是道故  从此生佛慧

若人怀懈怠  及生退没者

终不得佛道  当远离是法

若人计我心  及住众生想

若依止诸法  不能证佛道

当离是诸心  常修学空相

坏散一切法  及获甚深智

亦勿有所依  有依即动相

好乐动法故  往来生死中

众妙品第二十八

佛告舍利弗。菩萨有四法。能致一切最胜妙法。何谓为四。若人发大乘心见法欲坏。为久住故。勤加行进求法不倦若见如来塔庙毁坏。勤加修治令得久住。为乐法故不惜身命。见苦众生生大悲心。转加进行作如是愿。何时当得习修佛道断此诸苦而为说法。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求法无厌。为求法故发大深心而生大欲。菩萨摩诃萨。为求大智神德难胜坏慢心故。菩萨摩诃萨。常于众生乐行慈心为之求利。作如是念。此诸众生无有救者唯我一人。菩萨摩诃萨为无嗔恨。修大悲故。菩萨摩诃萨为无嫉妒。令众生得真智喜故。菩萨摩诃萨为无悭心。常以法施摄众生故。菩萨摩诃萨为大施者。能以深心乐佛道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心无所著。菩萨摩诃萨为善说者。颜色和悦言常含笑。见苦众生倍加勤进。菩萨摩诃萨喜乐佛法。菩萨摩诃萨为无所畏。于大众中师子吼故。菩萨摩诃萨为无惊畏。住佛法故。菩萨摩诃萨常勤行进。习善根故。菩萨摩诃萨于诸国界城邑聚落无所专系。菩萨摩诃萨常勤教化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聪明利根了达诸法。菩萨摩诃萨求真实义。如实思量一切法故。菩萨摩诃萨于佛法中求真实义。为欲自得无上菩提故。菩萨摩诃萨为觉悟者。善能知时化众生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法坏外道论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决定义者。菩萨摩诃萨为佛法性。菩萨摩诃萨为法宝田。生法宝故。菩萨摩诃萨为如大海。受一切法无厌足故。菩萨摩诃萨如铁围山。能障无量无数众生烦恼风故。菩萨摩诃萨如大海水。演法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其心净妙。如虚空故。菩萨摩诃萨为无尽者。等虚空故。菩萨摩诃萨如须弥山。积善法故。菩萨摩诃萨为如大地。受憎爱故。菩萨摩诃萨为如良田。种诸善根不散失故。菩萨摩诃萨为如猛日。能与众生法光明故。菩萨摩诃萨犹如净月。坏诸瞑故。菩萨摩诃萨为如密盖。障诸众生淫怒痴等烦恼热故。菩萨摩诃萨犹如云荫。为诸众生安隐息故。菩萨摩诃萨犹如大树。能为众生所归趣故。菩萨摩诃萨能为世界度者。归者所依止者。无畏施者。菩萨摩诃萨为世界师。于诸技艺悉了达故。菩萨摩诃萨为众生利。能与今世后世涅槃乐故。菩萨摩诃萨一切众生皆应礼敬。舍利弗。若诸众生。能知菩萨为之如是难行苦行求乐因缘而作重担。如我知者一切众生。皆应顶戴若肩荷负。从初发心乃至成佛。于是时中一切世界诸天及人所有乐具尽以供给。亦常顶戴令不在地。又是菩萨趣道场时。以已上服或以天衣众妙莲华。为敷高座上至有顶。以天宝衣而为轩盖障蔽风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以诸华香幢幡伎乐。亦以自身供奉给侍。是诸众生如是尊敬供养。犹不能报菩萨之恩。何以故。菩萨为与众生无漏净妙无上道乐。发大庄严。舍利弗。以世界乐欲比是者。百分千分百千万分尚不及一。乃至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众生所奉菩萨乐具。皆是世界有漏虚诳无常变异。菩萨所施众生之乐皆出于世。无漏真实无热无恼无量无限毕竟常乐。是故舍利弗。当知众生以一切乐具供给菩萨犹不能报。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于睡眠者而为觉悟。于放逸者而为勤进。于狂惑者常修正念。于盲冥者常为明日。于病瘦者为大医药。于邪见者为示正道。能于未起善法众生。起善法者。于未增善法众生。增善法者。舍利弗。取要言之。更无余人能为众生归者救者究竟道者。唯有诸佛。而诸佛法如来法自然法。非从余出。一切皆因菩萨道生

逆顺品第二十九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是菩萨道微妙甚深。能自严净亦净众生。譬如世尊。忉利天上波利质多拘毗罗树。其华开敷既自端严。亦能严饰忉利诸天。菩萨如是。具足佛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既自严净。亦为无量众生所归。成声闻乘皆得游戏根力觉道禅定背舍以自娱乐。亦如彼树其华开敷忉利诸天以为娱乐。世尊。何有智人不乘此乘。但为我等本以懈怠随信他语于所闻法生安乐心便谓得乐。今者乃知自无有力。能令一人住是道中。世尊。我从今已有所说法。先应开演是菩萨乘。然后当说诸声闻法。何以故。我如是者或报佛恩。谓令乃至一人发无上心速逮正觉。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发如是心。欲演大法教化菩萨。何以故。于当来世多有轻贱此大乘法。如是诸经无人信受。舍利弗。于尔时世。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善法者。当自正念依义依法勿处众中。何以故。尔时会众非行道者我声闻众修行道者。不轻菩萨毁坏大乘。况如是等佛之所说甚深经法而生违逆。何以故。若生违逆是非行者业。非是行者业。是凡夫业非智者业。舍利弗。是故当学起智者业离凡夫行。若有比丘。以我为师。应如是行。舍利弗。当来世中求佛道者。深信行进一心惭愧乐求善法。或为余人之所轻毁。作如是言。是懈怠者无方便力。不能现世得沙门果。为受五欲而作国王。现行法门自言菩萨。受他供奉称叹。如是大乘经法佛不说此名为行者。舍利弗。观是愚人以微少缘而谤毁我。我说此人为真行者。彼以为非。若如来说最胜行者得胜解者。彼乃以为非是行者非得解者。舍利弗。时有白衣为彼弟子信受其语。见诸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读诵信习如是诸经。生怨贼心。舍利弗。观是愚人何有持戒。我经中说。若见兀树似人相者尚不应嗔。况有识者。如是恶人常怀嗔恼。舍利弗。汝且观彼时世诸倒。法非法想非法法想。善非善想非善善想。于行者中生非行想。非行者中而生行想。于得解者生不解想。非得解者而生解想。当知是人不名行者不名解者。既不知法亦不知善。不能随顺佛所教法。如是痴人为嗔所蔽。悭贪嫉慢所覆。自赞矜高毁下他人。贪恚愚痴之所烧害。深入诸恶离于善法。舍利弗。若我具说此人过者。续增罪业不可救疗。如是痴人应当离之如避恶牛。舍利弗。如来为惭愧者师非无惭愧者。信受者师非无信者。顺法者师非坏法者。行进者师非懈怠者。摄念者师非乱念者。有智者师非愚痴者。舍利弗。是愚痴人非我弟子我非彼师。汝观斯人如是佛乘如来正智如来久远所修学处。久修学已了达大慧成无上菩提即以此法为菩萨说。作如是念。若有菩萨随学是法修习佛慧。便能逮得无上菩提。拔济众生令脱生死不断佛种。如来亦自尊敬此法。而是愚人轻毁不信。甚为不善第一不善。常奈之何。是故汝等。当依法行勿依于人。当自依止勿依于他。舍利弗。是则名为如来教法。云何比丘依法而行不依于人。当自依止不依于他。舍利弗。比丘随离随顺涅槃修四念处。何谓念处。于身受心常念不舍。又舍利弗。如实见法无所有性。于是法中正念不谬。是名念处。是为比丘依法而行不依于人。常自依止不依于他。舍利弗。若能如是修习念处悉断贪着。名阿罗汉。名漏尽者无烦恼者世福田者。名自在者无染污者。名为智者到彼岸者。为导师者婆罗门者。舍利弗。阿罗汉者。离于一切恶不善法。不乐有为灭除诸业更不令起。舍利弗。若阿罗汉起罪福业无有是处。何以故。舍三求故转九结故。于一切法心无所著。出过欲界色无色界无有渴爱。无热无恼心净如空。名阿罗汉。舍利弗。名满漏尽者。于一切法漏尽无余到毕竟尽。无诸结者。阿罗汉心本来常空。无垢净故。无染污者。于六尘中若好若恶若毁若誉心无有异。断戏论故。世福田者。断诸热恼能与第一净法施故。名自在者。见一切法空无所有。于空法中得到彼岸。离虚妄论故。名自在婆罗门者。障诸恶法离一切法无所染故。为导师者。能为人说无生死导师所。名智者。是人能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业缘果报皆从虚妄分别故起。于中得脱故。名智者。到彼岸者。能破众魔及一切结。能到一切诸法彼岸。已出淤泥安住陆地。是故名为到彼岸者。舍利弗。如来能随漏尽阿罗汉所有福德。说无增减。诸阿罗汉为大福田。无有秽恶亦无栽蘖及诸瓦砾。舍利弗。漏尽阿罗汉。若人谤毁而不生念。是人骂我。若人称赞亦不生念。是人誉我。无分别念无所疑阙。善摄六根住必定地。依于法行不依于人。能自依止不依于他。是故舍利弗。如是行者。终不违逆诸佛菩提。亦终不起非行者业。如是不为修梵行者之所呵责。亦深拥护诸佛菩提令得久住。舍利弗。阿罗汉者。于诸法中心无所疑。所作已办住正道中。舍利弗白佛言。世尊。阿罗汉者。终不违逆不住佛法。何以故。若违逆者。凡夫所为非罗汉业。佛言如是。舍利弗。违逆法者。凡夫所为非智者业。如来但为当来世。有耆年比丘多所知识心得暂住。独处离众不见女色。便自谓言。我是阿罗汉心生贡高。尔时众人多有信者。谓是阿罗汉尊敬供给是愚痴人。亦贪名利受是供奉。自谓我有阿罗汉法不起结使。是人不知无分别法。喜生分别。以结小息便谓得道。若入聚落执持仪法。若在独处便自纵逸。在众亦异。是人乐畜多弟子众多有知识。国王大臣大得供奉。名闻流布多人爱敬。诸结充溢而便自谓无有结使。得闻如是甚深经典空相应法。我好弟子爱重听受求解义趣。以尊敬心修行是法。而是痴人不肯信受。欲怀违逆便作是言。此非佛语非大师教非法非善。是人于法生非法想。于非法中而生法想。不善法中而生善想。于善法中生不善想。舍利弗。是诸痴人随所得法便自称赞。所不得法毁呰轻贱。自大贡高毁下他人。如是愚人但有持戒摄念一处。渐伏恶心博闻读诵。多畜弟子人所宗奉。称赞礼敬心生骜慢我慢上慢。随闻如是诸深妙经起重罪业。是愚痴人而不自知我有是罪转增骜慢愚痴之心违逆是经。起重罪已堕大地狱

同类推荐
  • 意拳拳谱

    意拳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宦游纪略

    宦游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Village Stradivarius

    A Village Stradivar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贪欣误

    贪欣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寂寞春江雪

    寂寞春江雪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遇见你,我便遇见了寂寞。从此,春江下的都是雪。
  • 魔神痞仙

    魔神痞仙

    踏过千辛万苦,跨过尸山血海,徘徊生死之间,见过流泪的神,遇到过哭泣的仙魔。只为寻找一条回家的路。孔阙说因为我不喜欢争,所以我要提前拿到,不喜欢打斗,所以,你们就安安静静的躺在脚下吧。我不喜欢麻烦,斩草除根还要撒上百草枯。曹明说,孔阙说的对。
  • 斗罗里的小僵尸

    斗罗里的小僵尸

    谁说僵尸青面獠牙,凶神恶煞。穿越后的夜柒觉醒了僵尸武魂,颜值照样能打。帅气的背后是实力,而在唐三眼里嘛……【滑稽】【滑稽】
  • 快穿之boss大大超级强

    快穿之boss大大超级强

    一块玉佩,夹杂着两人千年的情缘。她穿越各个时空,与他相识相知相爱,原来都是他一手操控。穿越世界里的虚无缥缈,使得她不敢去爱,只怕这一场全是梦。当一切真相大白,两人互知心意,无语泪千行。韩若初看着眼前的分外紧张,又极度想表达自己的小奶狗,“我……我……”本女主美眸一瞥,毫无考虑的说出来“你不会想说喜欢我吧”,小奶狗瞬间面红耳赤,羞嗒嗒的回答“这句话应该我来,你别抢答呀……”某boss受伤了住院,韩若初思考着该带些给他呢,思考了片刻,拎着一壶热水出去了,嗯……多喝喝热水好的快某狼人的嘴巴伸来向韩若初索吻,“打住,你今天还没刷牙呢。”狼人看着自家小女人,别破坏氛围好嘛。(超甜宠文,1v1,男主都是同一个人)
  • 捍帝

    捍帝

    肩负国家使命的捍卫者,误入东汉末年,成为东归逃亡途中的献帝刘协。蓦然回首:汉祚势微,诸侯割据,黄巾余孽如蝗虫过境,尸骨成堆,饿殍遍野……大汉十三州,堂堂天子竟无立足之地?东归洛阳又如何?刚出狼窝,又入虎口!走投无路,刘协终于雄起了……兖州牧曹操率领虎豹骑风驰电掣赶到洛阳,却发现城内早已人去楼空,只见残破不堪的宫门墙壁上留下几行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汉室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洛阳宫》——刘协。…………
  • 女仆战争

    女仆战争

    新书《破产魔王战记》,欢迎前来捧场。————格林穿越到了艾欧世界。原本格林以为知晓未来游戏历史的自己将会走上人生巅峰,但是知晓的第一个历史却是自己会死在自己的女仆手里……这个剧本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PS:好多人说我的书不错,就是书名自带劝退效果,来回看到好几次都不想点进来,但是编辑不准我改书名,我也很无奈啊o(T^T)o普通书友群:251576137,验证消息:女仆战争。VIP书友群:129720238,验证消息在小说后面的作者说中。
  • 冷情总裁下堂妻

    冷情总裁下堂妻

    喜欢本书的亲一定要点击【加入书架】收藏起来哦他是亚洲最大财阀的掌舵人,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却没有想到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这么大的玩笑因为一通交通意外徐子庚的弟弟徐子澈重度昏迷而始作俑者竟然就是叶阑珊的妹妹叶阑琪一气之下徐子庚将叶阑珊绑架到专属于自己的小岛上用残酷的手段凌虐着叶阑珊只是徐子庚并不知道在叶阑珊的心里一直都爱恋着他面对着狂怒的徐子庚叶阑珊保持着沉默是自己的妹妹的错,如果自己只要承受了这些残酷的屈辱便可以解救妹妹的话那么自己愿意用一辈子来偿还只是仇恨真的有可能因为她的柔情而化解么?她真的可以不在乎他的一次次的伤害么?与此同时,徐子庚的前爱人尤子弦的出现让他们的关系再次的复杂起来“我要无休止的折磨你,一直到你死!”徐子庚用残暴的眼神看着叶阑珊“我的爱对你来说……分文不值不是么?”叶阑珊背过身去不再看他“这一辈子,你都别想离开我!”贴出一张寻爱启事,让我们一起追寻爱情的千百种表达方式……
  • 先拨志始

    先拨志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理论上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形成、评价指标与经典理论等进行了综合探讨。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提出以及发展脉络。
  • 田园医女娉婷传

    田园医女娉婷传

    女医生重生古代农家俏萝莉,秀雅娉婷,冰雪聪明。奈何家中贫困,她在家做牛做马,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了随身空间,利用空间发家致富,斗极品亲戚,医好傻妹妹,带着妹妹分家做生意赚银子,置地买房,念书院,建马场,开医馆,姐妹俩的日子过的风生水起,金银财宝滚滚来,美男纷纷来求亲,好吧,那姐抛绣球择相公吧,那帅哥谁?抢到绣球了!他,国公府嫡子,丰神俊朗,腹黑冷酷,文武双全,乃敌军闻风丧胆的旷世名将,他对她说,我以真心宠她,爱她,娶她,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大楚太子,霸气慵懒,浅浅一笑间,杀人于无形,他踏上鲜血和白骨筑就的帝王宝座,回眸间只有她的倾城一笑才能暖他的心……他,楼兰太子,一颦一笑,风姿若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本想与她再续前缘,奈何她有空间在手,追求她的情路何其坎坷?他,或侯府公子,或神秘身份……他,他……爱!或被爱!几段宿世情缘,她又该何去何从?本文一对一!古代温馨种田文,甜宠、赚钱、过日子!偶尔斗斗极品炮灰!某抽风精彩片段:“启禀主公,刚才夫人让凝香搜集一兜的鸟粪往裴世子的脑袋上砸上去了。”鬼三下跪着禀报给某男听。“倒是娉婷的作风,就我说,娉婷这么做还不够心狠,这样吧,你们几个去多找些鸟粪,马粪,然后一股脑儿扔去归伯侯府,不把归伯侯府给弄个臭气熏天,都别给我回来。”某男闻言非但不生气,还宠溺的含笑道。妈呀,要怎么样才算心狠?鬼三无语望天。但是再怎么样无语,也得按照主公的吩咐去做。某男心道:我的媳妇儿做什么都是好的,你要用鸟粪对付渣男,我做你相公的怎么好落后,就用个鸟粪还便宜了那一家子。这样吧,咱再加个马粪还凑合吧。希望归伯侯府好好享受府内臭气熏天的“美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