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7400000003

第3章 造“微”入妙——“微家族”世系(1)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微家族”之诞生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微家族”之族谱

三、桐花万里丹山路——“微家族”之血脉

四、雏凤清于老凤声——“微家族”之声望

五、深入群众民为本——“微家族”之娱乐

六、兴利除害扬正气——“微家族”之忧患

2013年6月5日,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2 年共有585 条新词“诞生”,而“微某某”的词语模式继续走红。

如果我们将“微”视作一个姓氏的话,我们会发现,近年来一个规模庞大、族员众多的“微家族”已赫然加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众所周知,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对于“微家族”而言,“微文化”则是维系关联的血脉、造微入妙的根源。因此,尽管“微家族”子孙繁衍、房头林立,却仍是万流归宗、同气连枝。

本回书让我们沿着“微家族”的世系,溯流穷源,一探究竟!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微家族”之诞生

“微某某”的词语模式由来已久。微生态学、微环境、微表情、微板块、微流程、微动感、微气象、微天气、微喷灌、微命令、微睡眠、微画雕、微钉镶、微画、微刻……以“微”字起首的传统名词为数不少。因此,“微”可算是一个“古姓”,但在以往未成气候。

直至2010年,“微某某”格式的词语开始集体出现。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该词语模式的热度从2010年一直持续到2012 年,未有减退之势。一时间,以“微”字起首的新名词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说,一个热词背后就是一个热点事件,热词浓缩了时代,也记录了时代。[1]

就这样,忽如一夜春风来,一个树大根深的“微家族”诞生了,且子子孙孙繁衍不尽,成为“微时代”来临的鲜活标志。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阅读、微经济、微公益……可谓“微家族”中最为枝繁叶茂的几个“房头”。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美国的推特( twitter )是最早和最著名的微博。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09 年的中国微博注册用户只有800万,但微博开始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

2010年堪称中国微博的“勃兴元年”。国内微博迎来了春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7 500万注册用户,增速高达837.5%。

微博开始成为社交媒体中最为活跃、炙手可热的平台,也彻底改变了媒体信息传播模式。调查发现,80%以上的用户使用微博进行过信息搜索。微博中诞生的各种热词可以迅速走红网络,微博上的很多热议话题也能迅速成为社会热点。“微博效应”逐渐形成。

2010年也是微电影的“勃兴元年”。微电影,是“微型电影”的简称,又称“微影”,原是一种“电影短片”。目前多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映,适合人们在短时休闲状态和移动状态下观赏。一般具有“三微”的特点,即微播映时长(可短至几十秒钟)、微摄制周期(可短至一天之内)、微投资规模(可少至千元以内)。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牵头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于当年5 月在深圳举办。与此同时,各路人马也开始在微电影领域发力:

5月,台湾导演钮承泽监制的系列微电影《清蜜星体验》在网络首播;8月,优酷网与中国电影集团携手打造的系列微电影《11度青春》开始陆续上线播映;

10月,香港导演彭浩翔监制的系列微电影《4夜奇谭》的首部———由周迅主演的《指甲刀人魔》在新浪网首播;

12月,作为凯迪拉克定制的系列微电影的“头炮”,由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登陆央视;

……

短短数年间,微电影从一种草根式作品成长为传媒界的“新宠儿”,受到大众和商家的青睐,年产数万部。

同样是在2010年,腾讯公司于该年10月开始筹划打造一种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在产品策划的邮件中确定了这款产品的名称———“微信”。

2011年1月21日,微信被正式推出,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仅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截至2011年4月底,腾讯微信就获得了四五百万注册用户。而截至2013年1月,其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成为亚洲地区拥有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微阅读也在2010年更为流行。微阅读,是一种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盛行的新兴阅读方式,伴随着短消息、网文、博文及各种短文体的出现而兴起;网帖、微博、手机报、口袋书等都是其代表形式。

其中,“手机阅读”尤为活跃,成为通信行业的热点之一。智能手机的普及更为其流行推波助澜。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推出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共收到网友来稿23 万多条,其相关微博的讨论量也达166万条。

据Enfodesk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2.33亿,环比增长7.03%,同比增长幅度达44.60%。而中国图书商报与读书吧发布的报告则指出,2010 年,手机阅读市场的总收入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203%。

……

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纷纷涌现的“微家族”成员以新媒体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练为传播特征,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数量更大、内容更具震撼力、形式更有吸引力。它们以多元的信息和多样的内容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划分成诸多细小的片段。这些片段异彩纷呈,又在网络化基础上组合成一种以“短、平、快”为特点的“微生活”。每个人的“微生活”拼合起来,便构建出整个“微时代”的样貌。

而在对待“微生活”的态度上,人们也形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群体———“爱微族”与“微遁族”。

“爱微族”以年轻人居多。对于他们来说,微博、微信、微电影、微阅读等“微家族”成员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深受钟爱。“微博控”“微信控”堪称其中代表。

控,取自complex (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所谓“微博控”和“微信控”,则是指对微博、微信极度喜爱的人。

“破羊水了!我要生了!疼死我了!竟然在下班高峰期赶着出来,女儿啊,你真会挑时间!还马上要下暴雨了。”这是一位微博名为“吉云chloe”的准妈妈在即将临盆时发的微博,随即引发了151 万网友的关注。这位网友们戏称的“淡定妈”就无疑是一位超级“微博控”。

“微博控”们往往夜以继日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有些网友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每天至少上1至3次,发10 条以上;还经常毫无原因地反复打开微博,反复刷新页面。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其实已经患上了“微博强迫症”。更有甚者,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上厕所也玩微博,从早到晚时刻保持高度兴奋的状态,连休息时间也被微博挤掉。

而“微信控”们总把手机带在身边玩微信;否则就心烦意乱,就会感到不适应;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不时查看;还总有“铃声响了”的幻觉。

其实,“微博控”“微信控”们渴望表达、渴望社交,却又漠视现实社交场合中的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反而对网络社会寄予厚望,仿佛一分钟不刷微博就会与时代脱节,一分钟不看微信就会与朋友生疏;甚至将微博、微信的“粉丝”数量视作自己社交能力的体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刷微博、发微信、看微电影……当人们逐渐被网络裹挟后,往往忘记了目标,迷失了方向。对此,专家建议,面对庞杂的“微”信息潮,年轻人应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明确生活、家庭、事业所追求的目标,调适自我,使生活逐步走向常态化、有序化。

可以说,“微生活”为“爱微族”带来了无限欣喜,也带来了诸多焦虑。《人民日报》在“关注‘微时代’的社会心态”系列报道中曾分析道———

“一方面,网络世界中泛滥的各种资讯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段,使得资讯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的特点,让完整的表述、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每一个在‘微时代’网络世界中呈现的个体也是由无数个碎片拼凑起来的,不论是微博的140个字还是微信中的聊天及‘朋友圈’的状态描述,都经过了带有选择性和情绪化的加工,这使得以微博、微信等为载体的表达和认知只能在重重包装和多次塑造下进行。这种认知和社交上的片面化、模糊化在带来一定‘审美’效应的同时,也在认知和社交心理上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使得‘微博控’‘微信控’们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居无定所’的漂泊状态、焦虑状态。”[2]

与“爱微族”不同,“微遁族”对“信息密集”和“被动社交”心怀恐惧而选择拒绝,对“微时代”产物充满抵触而选择逃遁。其中一些人拒绝微博,坚持传统表达方式;拒绝微信,固守传统社交渠道;也很少接触微电影、微阅读等。那么,当周围的人都拿着手机“生活在别处”或对网络名人和话题津津乐道时,他们就会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

因此,一部分人开始尝试使用微博、微信。以一些微信用户为例,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一些“群”,渴望并享受着由此带来的集体认同感。但他们又害怕被海量的无用信息所困,从来不看群中聊天内容,也不发表任何意见;更担心退群会造成自动边缘化。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南京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周凯认为,“微”现象的流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折射。在今日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民众压力陡增的社会中,“微时代”让每个个体都有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间,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微而不恶”,也是每个个体需要面对的问题。[3]

如今,“微时代”的扩展已是大势所趋,其产物的普及和流行难以逆转。让人们回归传统的信息获取和社交方式,已然不可能。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步入“微时代”、拥抱“微家族”。对此,人们不可盲目痴迷,也不可一味排斥。而智者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引导这些“微时代”产物步入正轨;使人们既能满足个体需求,又可获得身心上的自由感和安全感。

二、千树万树梨花开——“微家族”之族谱

国家编史、地方纂志、家族修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构成了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清代学者张澍在其《姓氏寻源》中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通过修撰族谱,可以促进整个家族的团结与信任,形成认同感与凝聚力。即使后代子孙漂泊四海,也可凭此问祖寻根。

2013年8月31日,国际巨星成龙首次回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港镇房桥村的老家探亲。成龙回乡认祖归宗,一度备受社会关注。成龙的父亲房道龙早年离开沈港镇房桥村,辗转来到香港谋生。而房家自明朝初年迁居沈巷以来,已在此居住繁衍了600多年。

根据房家宗亲收藏的《历阳房氏宗谱》记载,房家先祖是唐朝著名宰相房玄龄。这套族谱修成于清嘉庆癸亥年(即公元1803 年) ,后经多次修订;而在1992年修订族谱时,成龙与其子房祖名的姓名就都已赫然在列。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知爱其身,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随着“微概念”的普及,“微名词”层出不穷,已然形成“微产业化”的格局。其中,有传统名词,也有新生名词。传统名词大多已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阐释,偶尔在新媒体中引发新关注而已。

例如,“微表情”就是心理学的传统专业术语,指的是人类不到五分之一秒的表情,却通常含有丰富的信息。2009 年热播的美剧《别对我说谎》掀起了研究“微表情”的风潮。网友“蓝色帆船”就总结出剧中对微表情的解释:“单肩耸动、撇嘴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眉毛倾斜代表着悲伤,眼眉向上抬表示发问的人知道问题的答案……”

同类推荐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教育何为?

    教育何为?

    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精彩导读。为了生存,人必须学习,但任何只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对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尼采150年前的教育观点,成为全球现代教育的超级预言,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冬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 商主天子所问经

    商主天子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毒医邪妃之王妃太妖娆

    毒医邪妃之王妃太妖娆

    身为21世纪的传奇人物,却败在了最信任的人手里,还好阎王不愿收她,重生归来,却遇到个不要脸的家伙“臭不要脸的家伙,你走开”某男邪魅一笑“我只对你不要脸
  • 反派他的小可爱

    反派他的小可爱

    【快穿1v1甜宠】自从神魔大战以后,天宫上的人都知道小仙女阿司养了一条小黑龙。那条小黑龙可娇气了,不仅吃饭要喂,就连睡觉也要抱着。直到,小黑龙长成了大黑龙。他把阿司推下了轮回台,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阿司,你不要我了吗?”“阿司,你抱抱我……”后来的后来,阿司轮回归来。魔尊上渊马不停蹄的杀上了天宫。“阿司你出来,我来娶你了!”
  • 我的梦幻林场

    我的梦幻林场

    (新书《我的人生重置了》已发布。求支持!)回到小山村的冯天策,意外得到了种植小空间。从此,他与各种珍稀物种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檀香紫檀的衣柜,百年沉香的手串,黄花梨木的沙发......低调的山间小屋尽显奢华。斗香、赏木、观花......最悠闲的生活只在他的梦幻林场。
  • 外婆变成了天使

    外婆变成了天使

    围裙妈妈总是站在窗前看远方的天空,她告诉小饼干,她在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变成天使飞走了。可是,小饼干怎么也看不到外婆,可能外婆太累了,正在沙发云上休息吧。
  • 爱在前世你未知

    爱在前世你未知

    清冷绝美文武双全堪比孙家尚香,前朝敌国重臣幸存遗腹之女穿越时空幻化静幽文弱寒门奋斗女孩,情愫暗生心碎苦恋花心倜傥集团继承人,却不曾想正是前世孽缘再续。身世迷离,纠结缠绕。误会连连,劫难重重;纯情柔弱却隐忍坚强,为财还债,为爱还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WWE暴君

    WWE暴君

    1995年,正是WWF老人被挖角,新人还没彻底成长起来的黄金年代,来自2018的摔跤狂热粉丝丁伟,获得了三国时期典韦身体的控制权。在这个伟大的摔跤擂台上,我是暴君,不管是死神,还是杀人机器,都不能阻挡我的脚步在这个擂台上,我是最伟大的反派。
  • 我欲成仙

    我欲成仙

    人世间纵有千般繁华,万种风情,也难留住我成仙的决心。我只是路过红尘的精灵,美丽高贵的仙子才是我的追求。可是,那灯火阑珊处,清风朗月间,谁独自神伤,谁对影憔悴?英雄意、儿女情。是谁让我心生不舍,是谁许下来世的盟约?情,究为何物,缚住我欲待飞的双翅?
  • 恩别离

    恩别离

    当乔恩遇见莫离的那刻起,本来以为是小混混和黑暗原生家庭小女生的穷酸戏码,谁知道一番神操作变成了总裁穷追在校女大学生?“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凭什么!难不成我还卖给你了!”莫离扬起嘴角:“三年前是谁和我说你想怎样就怎样的,你那时候不就卖给我了。”乔恩低头嘟囔:“可是你也没怎样啊。”莫离闻言轻笑,单手揽住乔恩的腰往怀里一带:“你想要怎样,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