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4200000010

第10章 萧乾(1)

雁荡行

萧乾

萧乾(1911—),字炳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长期从事记者、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一本褪色的相册》、《海外行踪》、《萧乾散文特写选》及译著多种。

雁荡行一雁荡序幕临到名山脚前,是摆架子呢,还是为了使香客们的心情肃穆下来,路已不再那么平坦了。

极目望去,没有了那齐整的地平线,却是一重重嵯峨的关山。当我们的车由小温岭的山根盘向顶巅的途中,那恍如做了一场又惊又险的噩梦。向车窗两旁探首,等待着你的永是壁立千仞的峭崖,缩头看看前面,嶙峋的山坡上爬着一条曲折如蛇,旋转如螺的公路。汽车呜呜震响着,奔驰着,如一匹激怒了的巨兽。遇到拐角处,有的乘客时常要脱口喊嚷出来:“司机,司机,慢点开哟!”然而这嚷叫早为马达声吞没了。喊的人只好无助地向车窗外看,越是怕越想看啊!窗外,田野阡陌尽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湖雾。湖心似还泊着一只帆船,细小有如一根孤生的芦苇。宁静的湖水闪烁着它那份澄静舒坦,似乎是安排来镇宁乘客们的心情的。它冲散了不少车里的恐怖。

像是结束了一口悠长的叹息,我们的车跨过了小温岭。车身的震响少了,我们的梦也醒了。然而抬头望望那始终警觉着的司机,那坚毅勇敢的背影,一种感激钦服的心情油然而生。

可是回首看看那如蛇如螺的艰苦工程,更应感激的不还有当日筑路的民夫吗?他们用臂膀凿出这条险路。便是在这样阴雨连绵的季节,也还那样坚固坦平。

车到白溪,载运汽车的摆渡已在伫候着哪。

这以后,我们便投入了雁荡的怀抱。

不须指点,突然你会觉得周围变了样。一路上尽管经过十八座山,高的有,险的也有,然而一个平凡的“山”的观念你脱不掉。但到了雁荡,置身于那幽奇浑庞的境界,你将不断地问着自己,这是哪里呀,这么古怪,这么怕人!汽车停在山口,那里离我们的宿处还有五六里地。

正像一出古典剧的序幕,这五六里地沿途的布置把我们整个引入另一种庄严境地。也正像序幕,雁荡的许多重要角色都闪出个侧影。它不要你洞悉,却要你洗刷为铜锈油腻淤塞住的心灵。忘掉沿途的辛苦,准备一具容得下瀑布山影的胸膛。

首先,你得惊讶山到了这里竟全然变了色,苍黑里透着绛紫。平里看见一座不毛之山,你会嫌它植树太少,你划算一座山可以辟作几块梯田,土质适宜种荞麦还是桃杏。一句话,你盘算山,支配山,你是山的主人。到这里,山却成为你的主人了。

埋伏在四周的,哪有一个驯顺家伙呀!有的象一只由天上击下来的巨掌,握得那样牢,似有无限重力蟠结在掌心。击下来倒也罢,它偏悬在半空,叫你承受那被击的疼痛感觉。迎面,矗入天空的,是一只拱起的臂肘,上面长满了积年的疤痕。臂肘旁边,不知谁在长长伸着两个秀细指头(双侠峰),及至你一逼视,手指下面还睁了一双骷髅般深陷的黑眼(老虎洞),对你眈眈怒视。左边又出现一面悬崖绝壁(云霞嶂),上面依稀布满了斑斓的朱霞。这一切,都像伏卧着的巨兽,岩上垂落着这巨兽的唾涎,有的地方还是悬空散下,如檐前细雨,当地人叫作雪花天。

沿着一道小溪,我们到达了旅社。一顿异常香甜的午饭后,我们各拄了根棍子,齐向灵岩拔步。

二永远滚流着灵岩寺算不得一座大庙,藏在无数奇形怪状的峰峦中,它却摆出极其宏伟的排场。

立在寺背后的是锦屏嶂,嶂下是一片疏疏朗朗的竹林。没缘分见过海市蜃楼的我,真不知那嶂石里面究竟还存在着怎样一个幻境。在那斑驳的黑影中,你可以清晰而又恍惚地辨出亭台楼阁来,没有真的清楚,却比真的景色更能引起你的遐思。

真像哼哈二将,只是体魄更要硕大多少倍,耸立在寺前的是南天门(又名白云岗),左展旗峰,右大狮岩,岩上便是拔地而起,不着寸土的天柱峰。这座矗立云表,高可达百二十五丈的巨岩,如果仔细端详,周身还有着棱角,宛若一块顶天立地的晶石。

天阴着。我们在寺殿前品着云雾茶,僧人便挥着长长衣袖,指点给我们:那酷似一个女人剪影的是“侧面观音”,两峰并立的是“双鸾峰”,细圆直起如古墓华表的是“卓笔峰”,两峰连起如一本展开的书册的是“卷图峰”;直是重叠竞举,形成一座壮巍的山城。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庞大家伙之间,还夹着些以精琢细雕惹人注目的“金乌”、“玉兔”、“美女梳妆”,它们那奇秀的姿态,恰好调合了四周险峨逼人的气势。

灵岩这小庙,便为这些奇峰怪峦重重围起,自成一个世界;蔽日遮天,好一个荒僻、幽暗的山谷。

我们走出寺的后门,沿了竹溪僻径,访问灵岩另一奇迹了。

拐过一块巨岩,我们为一种铿锵嘹亮的响声所惊骇。在幽暗的山谷里,发出隆隆回声。

我们低头寻找,还以为溪涧突然发了狂,可冤枉了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它依然冲刷着大小卵石,卷着凋落的竹叶,吟唱,缓缓向山下流着。

那响声越来越隆大了。渐渐地,深谷里的寒风竟夹着雨星向我们扑打。天阴,可还没落雨!当我们一面向前探着脚步,一面心下揣了疑惧猜测着的时候,突然一道由半山垂落下来的白光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小龙湫!”有人这样喊。

啊,瀑布,梦了多少年,今天我有福气看到了。我不甘心遥遥望着它。镀满青苔的乱石是泞滑的,然而我可以爬。

终于,我爬到了小龙湫的脚前。我仰起头来,由那石缝迸出的是一股雪白怒泉,滚滚泻下,待泻到半途,怒气消解,却又散为细碎银珠,抖抖擞擞,飘落而下。纷乱的银珠击在湫下乱石上,迸得更细碎,更纷乱,终于还得落在潭溪里,凝成更闪亮的洁白颜色,随注滚下,窜过乱石隙缝坠入涧溪了。

我是多么舍不得离开这白色奇迹啊,然而同行的朋友说:“还有更大的哪。”我随了旅行团,沿着那琮琮的涧溪,又返回灵岩寺。

说是“采石斛”表演还没准备好,我们又爬山去看“龙鼻子”。雨后的山路异常泞滑,然而仰头,那座山洞里却逼真地伏着一条细长多鳞的龙身,鼻水淋漓垂下。我们扶着那段铁缆,喘嘘地爬;在牌位后面,还看见一只“龙爪”,作为头部的那块奇石,据说许多年前已为人砍掉了。

站在洞口,我们发见天柱峰的半腰晃着一个人影,岩顶还似乎有人在嚷着,山谷里发出一种细微隐约的回响。

我有些莫名其妙。当我发现峰腰那小小人影是挂在由岩上垂下的一根细绳上时,我吓得几乎嚷了出来。人影如一只困在蜘蛛网上的小昆虫,悬在那里,踹着脚,嚷着。

“二十块钱卖一条命!”旁边有人这样叹息着。

领队招呼我们看山民的缒绳表演,并说明这不是为我们做的。我们还有更精采的“节目”!我们回到灵岩寺。僧人早在殿前放好躺椅,桌上盖碗里已泡好云雾茶,还有一碟碟瓜子。擦完一把滚热手巾,忽然,我发觉天柱峰和展旗峰峰顶之间系起一根绳,纤细隐约有如远天的风筝线。

我仰头张望着,正奇怪谁有这胆量爬到那“天柱”顶尖去系这绳子呢。突然,空中又起了一阵微弱的喊嚷。这里,我才看到这耸拔峭岩的崖角,蠕动着几个人影,直像是一片片为风吹动摇撼着的树叶。

于是,我们的节目开始了。

“节目”是怎样一个不符事实的名词,这是拿生命当把戏来耍啊!我几乎不愿再回想那蝙蝠般的黑影,因为那原是个人,却微小得象蝙蝠,四肢伸张挣扎得也像一只蝙蝠。

然而为了摹想那峰巅的高度,你还得记住这是只小蝙蝠。一声吆喊,这细小黑影由天柱峰顶巅滑下来了,滑到那细绳上,悬空挂起,而且,向对面山峰蠕动着了。

(这时,我才明白这“节目”的表演者是要由天柱峰沿了那细绳爬到展旗峰尖,不说那高险,这口气力也近于不可信了!)然而那小小黑影这时离天柱峰又远了些。天阴得那样惨灰,衬托着这在天空中挣扎的小生物,挥动在灰天里的四肢几乎连成黑黑一团,由那缓慢的蠕动,我几乎可以听到他的喘息,看到他筋骨的痉挛。也许他没心去嘀咕了,然而他的心就能不蹦跳吗?蹦跳的却是我的心。

爬出十几丈远,那黑影还“表演”哪。他在那根细绳上翻跟头,侧身作安卧状;更骇人的是,他喘蹬着他的脚了。我虽看不见那绳子巍巍颤动,却感到半空坠落下来的粉碎。

他又蜷起双腿,向细绳中腰移近。边爬着,还边顺手掷下一些碎片。那碎片依恋地陪着他在半空盘桓一阵,随后向下飘落,不知什么时候才坠到地面。

那只小小蝙蝠这时攀到细绳中腰了。像生在青癯脸庞上的一颗黑痣,灰灰天空停留了这么一个黑影。我以为他疲倦了呢,他却还向我们嚷着。僧人唯恐我们听不清,告诉我们空中那个人问:“拍照不拍”!他想得多周到啊!他又翻起跟头来了,并且点放爆竹。訇地一声,山谷里发出清脆的回响。他放一只,还向我们招招手。

连响几声,他又有了新主意。他悬空假装憩坐势,还用极安闲的姿势吸着烟卷。他是用装出的闲逸来陪伴安坐在地面上观者的真实闲逸啊。

过后,他又唱一阵似乎军歌一类的调子,声音细微辽远得不易听清。然而不吉利啊,我即刻想到了葬歌,甚而赴刑场途中囚犯的狂歌,也是那么硬凭胆量表现出的一种镇定。他外表做得越是安闲豪迈,旁观者的痛苦越加深重。

摆弄了一会儿,突然,空中发出一阵连续的响声。他把一挂鞭炮系在绳上,燃放了。鞭炮越响越短,谁能想象一个“假使”呢?为了取悦地面上嗑着瓜子的观众,他直是把生死当成两颗石球,玩在手里,抛掷着,戏耍着,永远溜在二者的边沿上。

好容易,他滑近展旗峰了。我眼看他一把把抓到绳端,看他拽住崖角一棵松树,我才松释地喘出一口气。

三十分钟,时间像是在我神经上碾了一场磨,我头痛,眩晕,我倒真像是才由半空落下,脑际萦绕着刺骨的摇晃的回忆。

我们在山脚等着,等着,终于看到这位英雄了。他有二十多岁,短打扮,满身是栗色的健实肌肉,一脑袋疤痕,一脸的淡漠笑容;腰间系着一个铁丝缠的围圈,肩上背着一束绳子。他告诉我们,自己叫万为才,又指指身旁一个吧哒着烟袋,沉默不语的老人,说是他的师傅周如立。还说这两峰的高度有人测量过,都是一百二十五丈零五尺。

归途,山道上迎头走来一个不到十岁的幼童,肩上也背了那么一束绳子。一问他,说是才拜师傅的小徒弟。“采石斛”原是乡民为了采这种药材而攀登悬崖,如今竟成为用来换饭吃的绝技了。

三灵峰道上天色近晚,谷里尘雾迷蒙,一片冥冥的白烟由地上腾起,向着峰顶凝集,且有一股狰狞的乌云,四下散开,山雨眼前将要扑来。

面着那低低压下来,诡诡谲谲的重云,不免望而生畏。然而我们人多,终于还是全副雨装,各个怀揣电筒,迈出了旅社的门槛,沿着那涧溪东进。

走过响岩,一位旅伴抱了块山石,涉着溪流,去敲一下那巨岩,真好像巨岩发了怒,小小的山石竟能击出隆隆的声响。

我们走过许多古怪山峰,将军抱印、朝天鲤、听诗叟、睡猴、卧蚕,道旁有栽好的箭头,上面指明那些奇峰的方向;但是到现在,我仍能记得起形状的,却只有那老猴披衣了。

出了净名寺,我们便踏上诸峰的夹缝。矗立在我们左右的净是盘踞起伏的层峦叠嶂:莲房、金鼎、蝙蝠、玉杵,把阴沉沉的天空遮得更晦暗、更低矮了,而且,遮得只剩那么小小一块。山坡上遍是桐树,粉色的花,衬着苍黑的岩石。

转过帽盒峰,忽然,我们头上那块灰天变得更暗了,而且成了窄长的。这是哪里啊?壁立在我们左右的是两座高入云霄的岩,黝黑、斩齐、耸拔,真像是一斧劈成的两道巨墙。

我们夹在这蔽天的巨墙中间,仰头望望那嵘的峰头,忽然忆起屠格涅夫散文诗里那篇阿尔卑斯山双峰的对话来了,同行的人发现了这巨墙的名字。还得谢谢那箭头,我们知道它叫“铁城阵”。

深山里的洞窟最引人缅怀原始生活。我们蹑手蹑脚地走过维摩洞,幽深,僻静,心里默默地摹想着史前时代。

中折瀑的地势有点像一只大瓮,四面为参差岩石所怀抱,瓮口还有灰暗云雾蒙盖着。瀑布不算大,瓮口距瓮底却极高,下有碎石小潭。瀑布倾注而下,隆隆震出一种郁闷浑圆的响声,至为怕人。这时瀑布又为瓮口外面的风吹得忽东忽西,飘摇不定,真像是在逞本领。

归途,山雨终于赶到。摸着黑,我们文明的手电筒权充作原始人的火炬了。

次晨,去散水岩的道上,转过玲珑岩,沿着鸣玉溪前行。横在天边的是一簇奇特剪影,嵯峨环列,直想吆呼一声截住我们的去路。有的拔地而起如幼笋(蜡烛峰),顶尖处还安着个朝天龟。在这丛起伏的冈峦上,还矗立着鸵鸟峰、宝印峰、金鸡峰、伏虎峰、犀牛望月;名称虽是当地人起的,那奇形怪状也太逼人起实物的联想了。

由此跨过谢公岭便是去石门潭的路。这座纪念谢康乐曾攀登过的名山,本身是没有什么希罕的。但爬到山尖,下眺山脚田野阡陌,黑绿相间,真是一幅别出心裁的图案。

越过山脊,老僧拜石的远影渐渐出现在眼前了。雁荡许多“象形的”山名我都不服气,单独老猴披衣和这老僧的形状,真酷似一尊石膏模型。谁个大手掌拿一座高山做泥团,捏得这么惟妙惟肖啊!下了谢公岭,隐在一片茁茂竹林里的是东石梁。洞幽深而且阴冷,岩缝涔涔滴水。上面筑有三层楼阁,突出洞外。石梁便婉蜒横在洞口,如一巨蟒。

同类推荐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接近一种本质

    接近一种本质

    周语,散文家,安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靛蓝小孩》(indigo children)书系的主编。他在自我精神领域里踽踽前行,执着而坦然,他自诩自己笔名意为“一册周易,半部论语”,也只有对历史文化持有如此的敬畏与热爱,才能成为真诚的书写者与解悟者。周语的文字,就是他用“指尖流水”描绘的心灵史,因其为人的赤诚与为文的热诚,让他的文字比天空更加澄明透亮。
  •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

    你在烦恼什么呢?人生里值得烦恼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真实的世界里,过得幸福美好的人,常常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慧,而是因为比较幸运。惨痛的经验,有价值的教训,往往是从那些不怎么顺遂的人生中来的。我自己,就是一个烦恼多多的人。历经烦恼,也恰逢奇遇。然后,我才获得一些平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挽救的能力,放下的能力,愿赌服输的能力。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仅此一次的人生,我们瞪大眼睛,看清楚烦恼。让它滚蛋,或者消化它,成为养料,丰富我们珍贵的三万天左右的生命。
  •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创意写作的兴起:纵观创意写作(1975—2008)

    美苏冷战以苏联瓦解美国的胜利告终。美国之战胜苏联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创新。本书重点研究高等教育写作训练体系转变与文学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把美国战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史作为作为理解战后美国文学线索,解读创意写作的奥秘。来自于爱荷华写作工坊和斯坦福大学以及其他大量不断成长中的超过350个创意写作工坊的大量实例,汇成一部文学史巨著,让您开卷有益。
  • 愿你活得通透又自由

    愿你活得通透又自由

    何为通透?意为通彻、明白,也为干净透明。女人最为可贵的是:历经千帆却依旧保持一颗简单剔透的心。看得清楚,活得简单;知进退,不纠缠,不与自己较劲;自爱,自我,却不自私。爱来了,锦上添花;爱未至,享受孤独。无论身处何境都不会舍弃底气与温柔。愿你在复杂善变的世界里,依旧拥有自己最初的真心。
热门推荐
  • 清宫娇宠日常

    清宫娇宠日常

    大婚当晚,苏雅对福临说:“你我两相生厌,不如做一对表面夫妻!”福临想去坤宁宫,苏雅说:“来什么来,多个人多双筷子太麻烦,你别过来!”福临想要见她,苏雅又说:“宫中那么多姐妹,排着队想见你,找我干嘛啊?!”终于,某人怒了!冲到坤宁宫,将人往怀里一拦:“朕一生独宠的,从来就只有你一人。”苏雅却懵了,不是说好福临一生独宠董鄂妃一人么?可是,她不姓董鄂啊?福临再次强调:“是你,只有你,从来都只是你一人。”(书友群:551326159)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保幼新编

    保幼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明宫嫣

    汉明宫嫣

    汉惠帝皇后的真实身份……魏忠贤当时权倾朝野,却不觊觎皇位?懿安皇后怀孕十月,皇上却不管不顾,被魏忠贤所害,胎死腹中?……我张嫣透过烽火连天的历史迷雾,叙述“历史”、告知“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竹溪缘

    竹溪缘

    孟竹溪是蜀国的公主。和别的公主不同,她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不是嫁个好夫婿锦衣玉食荣华一生,而是当个行走江湖的乡野女郎中,每日诊脉瞧病,游山玩水,踏遍云隐大陆。天不遂人愿,母国在战乱中衰落,成了魏国的附属,除了都城再无其他管辖之土地。皇族的身份对她而言成了莫大的桎梏,即便行医,也只能整日蒙着面纱。直到那天,她在望江城外救下了魏国的储君魏子默...
  • 裂隙

    裂隙

    尽管邱杰一无所有,梅一一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梅一一的女友宋娟做了最后的努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连劝带骂,也没有改变梅一一的决心。无奈的宋娟离开梅一一家时,连连叹气,你啊,天生就是吃苦的命。有你后悔的时候。梅一一没有说话。第二天,梅一一还是嫁了。说是嫁,其实什么仪式也没有。邱杰帮着把梅一一的衣服从娘家搬到了租来的民房里,婚就算结了。邱杰那时候只是一个工人,每月只有四十多元,还得给农村老家寄钱,不但没有办酒席的钱,连个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 系统君又要坑我了

    系统君又要坑我了

    【1v1双洁】【穿成刚被自己写死的女配】女主能医擅毒,会炼丹御兽,拥有十项全能。她只会码字编故事,穿书做女配,入戏学本事。女主踩白莲斗极品,活得肆意潇洒。她无极品可斗,无白莲可踩,磕着瓜子静看好戏,偶尔串串角色。女主有金手指,一路开挂走向人生巅峰。她有系统君,天天逼她演女配,一路坑她走向作死的老路。女主光芒四射,追求者无数,更俘获高能男主的心。她……未婚夫男主被夺,美人师兄变心,就连疼她的哥哥也被拐走……所以:打扮打扮换个装,追男主小叔,做前任小婶。
  • 奈姝

    奈姝

    我奈姝,21世纪一名金牌杀手兼政府医生。然而因一次执行任务时的意外爆炸。毫无意外的像小说里写的一样——穿越了!我很庆幸我不是如小说里写的一般穿越到什么世家废物小姐的身上,而是我本体毫发无伤的穿越了!这不,我从天而降到一条大街上……
  • 徐少逼婚之步步谋心

    徐少逼婚之步步谋心

    不言新文开坑《顾先生的金丝雀》【我徐绍寒这辈子没有离异只有丧偶】【离婚?你做梦】【即便是死,你也只能入我徐家祖坟】他是首都商贾权贵长子嫡孙,神秘帝国企业接班人,摧枯拉朽横扫千军的商界大亨。某日,当这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以迅雷之势拿下国际大案时,被记者围堵:“徐先生,您在商场上功成名就,大刀阔斧横扫千军可谓是商界霸主,请问此生,您有没有失败过?”男人前行前行步伐一顿,猛然停住脚步,:“有、婚姻。”推荐不言完结系列文:《权少抢妻:婚不由己》《总统谋妻:婚不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