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8400000006

第6章

北齊

北齊置昭元寺。設大統諸員。以掌佛教 按隋書百官志後。齊昭元寺。掌諸佛教。置大統一人。統一人。都維那三人。亦置功曹。主簿員。以管諸州郡縣沙門曹顯祖天保二年。詔稠禪師至鄴都。建寺居之。帝請受菩薩戒 按北齊書顯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北齊文宜帝天保二年。詔稠禪師。至鄴都。建雲門寺以居之。師宴坐一室。未甞送迎。帝至弟子勸之。師曰。賓頭盧迎王七步。致王失國。吾德雖不逮。儀相似之。所以不敢自欺。冀致福於帝耳。帝惑左右。以師慢己。欲躬加害。師但出寺二十里。拱立道旁。帝怪問之。師曰。恐血汙伽藍耳。帝即悔謝。謂僕射楊遵彥曰。如此真人。何可謗耶。遂同輦還宮。問曰。弟子前身何人。師曰。曾作羅剎王。今猶好殺。祝盆水使視之。見羣剎在後。帝大敬信。請受菩薩戒。永不食肉。盡停五坊鷹犬傷生之具。及境內屠殺。

天保十年。帝如甘露寺禪居深觀 按北齊書顯祖本紀。天保十年春正月甲寅。帝如遼陽甘露寺。二月丙戌。帝於甘露寺。禪居深觀。惟軍國大政。奏聞。

世祖大寧二年。夏五月壬午。詔以城南雙堂閏位之苑。迴造大總持寺。秋八月辛丑。詔以三臺宮。為大興聖寺 按北齊書世祖本紀云云。

後主天統二年。春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三臺施興聖寺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云云。

天統三年。太上皇詔。悉蠲諸寺雜戶。一准平人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天統三年秋九月己酉。太上皇帝詔諸寺署所綰雜保戶姓高者。天保之初。雖有優勅。權假力用。未免者。今可悉蠲雜戶。任屬郡縣。一准平人。

天統五年。春正月辛亥。詔以金鳳等三臺未入寺者。施大興聖寺。夏四月甲子。詔以并州尚書省。為大基聖寺。晉祠為大崇皇寺 按北齊書後主本紀云云幼主承光元年。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又起大寶林寺 按北齊書幼主本紀。帝每災異寇盜水旱亦不貶損。惟諸處設齋。以此為修德。甞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然油萬盆。光照宮內。又為胡昭儀。起大慈寺。未成。改為穆皇后大寶林寺。窮極工巧。運石填泉。勞費億計。人牛死者。不可勝紀。

高祖開皇四年。建興善寺。居僧靈藏。勅僕射參起居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隋開皇四年。靈藏律師。始與帝為布衣交。及即位。建大興善寺以居之。勅左右僕射。每旦參問起居。甞陪駕洛州。歸之者眾。帝手勅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師是道人天子。有欲離俗者。任師度之。由是度人至數萬。有疑之者。帝曰。律師化人為善。朕禁人為惡。意則一也。

仁壽元年夏六月。頒舍利於諸州 按隋書高祖本紀云云。

煬帝大業二年。詔沙門致敬王者。以僧明膽等不從而止 按隋煬帝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大業二年。詔沙門道士。致敬王者。沙門明膽等。抗詔不從。帝詰之。對曰陛下若使準制罷道。則不敢不奉。如知大法可崇。則法服之下。僧無敬俗之典。帝默然而止。

高祖武德七年。傅奕上疏。極詆佛法。帝善之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傅奕傳。高祖拜奕太史令。武德七年上疏。極詆浮圖法。曰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塗六道。[日*赫]愚欺庸。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至有身陷惡逆。獄中禮佛。口誦梵言。以圖偷免。且生死壽夭。本諸自然。刑德威福。繫之人主。今其徒矯托。皆云由佛。攘天理。竊主權。書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國。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至漢明帝。始立胡祠。然惟西域桑門。自傳其教。西晉以上。不許中國髠髮事胡。至石苻亂華。乃弛厥禁。主庸臣侫。政虐祚短。事佛致然。梁武齊襄。尤足為戒。昔褒姒一女。營惑幽王。能亡其國。況今僧尼十萬。刻繪泥像。以惑天下。有不亡乎。陛下以十萬之眾。自相夫婦。十年滋產。十年教訓。兵農兩足。利可勝既邪。昔高齊章仇子他言。僧尼塔廟。外見毀宰臣。內見嫉妃嬙。陽讒隱謗。卒死都市。周武帝入齊。封寵其墓。臣竊賢之。又上十二論。言益痛切。帝下奕議。有司唯道源佐其請。中書令蕭瑀曰。佛聖人也。非聖人者無法。請誅之。奕曰。禮始事親。終事君。而佛逃父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繼體悖所親。瑀非出空桑。乃尊其言。蓋所謂非孝者無親。瑀不答但合爪曰。地獄正為是人設矣。帝善奕對。未及行。會傳位止。太宗即位。常問奕。卿拒佛法奈何。奕曰。佛西胡黠人爾。欺訹夷狄以自神。至入中國。而孅兒幻夫。摸象莊老以文飾之。有害國家。而無補百姓也。帝異之。

太宗貞觀十六年。幸弘福寺。為穆太后追福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貞觀十六年。上幸弘福寺。為穆太后追福。自製疏稱皇帝菩薩戒弟子。謂寺主道懿曰。朕頃以老子是朕先宗。故令居釋氏先。卿等能無憾乎。對曰。陛下尊祖宗。降成式。詎敢有怨。上曰。佛老尊卑。通人自鑑。豈一時在上。即以為勝朕宗自柱下。故先老子。凡有功德。僉向釋門。往日所在戰場。皆立佛寺。太原舊第。亦以奉佛。初未甞創立道觀。存心若此。卿等應知。

貞觀十九年。沙門元奘等。自西域歸京師。詔於弘福寺。翻譯諸經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方技傳。僧元奘。姓陳氏。大業末。出家博涉經論。甞謂翻譯者。多有訛謬。故就西域。廣求異本。以參驗之。貞觀初。隨商人往遊西域。元奘既辯博出羣。所在必為講釋論難。番人遠近咸尊服之。在西域十七年。經百餘國。悉解其國之語。仍採其山川謠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記十二卷。貞觀十九年。歸至京師。太宗見之大悅。與談論。於是詔將梵本六百五十七部。於弘福寺翻譯。仍勅右僕射房元齡。太子左庶子許敬宗。廣召碩學沙門五十餘人。相助整比。

貞觀二十二年。勅有司寫元奘新譯佛經。御製序文。頒賜九道總管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貞觀二十二年。上幸坊州玉華宮。召奘法師。既至。上曰。朕在京苦熱。故就此山泉石之涼。憶見法師。故遣相屈。此日所翻何經。奘曰。近譯彌勒瑜伽師地論。帝宣論親覽。謂侍臣曰。佛教廣大。猶瞻天瞰海。莫極高深。九流典籍。猶汀瀅方溟渤耳。世言三教齊致者。此妄談也。因勅有司。寫新譯經論。頒賜九道總管御製大唐三藏聖教序。以冠其首。詔皇太子。撰菩薩藏經後序。上自是平章法義。不輟於口。敬侍法師。親於家人。

高宗永徽二年。九月癸巳。廢玉華宮。以為佛寺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顯慶元年。詔左僕射于志寧等。潤色元奘所定之經。御安福門。觀元奘迎御製慈恩寺碑文。詔皇子於奘師寺。授歸戒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元年夏四月戊申。御安福門。觀僧元奘。迎御製拜書慈恩寺碑文。導從以天竺法儀。其徒甚盛 按方技傳。高宗東宮。為文德太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經院。內出大幡。勅九部樂。及京城諸寺幡蓋眾伎。送元奘及所翻經像。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顯慶元年。高宗又令左僕射于志寧。侍中許敬宗。中書令來濟。李義府。杜正倫。黃門侍郎薛元超。共潤色元奘所定之經。國子博士范義頵。太子洗馬郭瑜。弘文舘學士高若思等。助加翻譯。成七十五部上之。後以京城人眾。競來禮謁。元奘乃奏請逐靜翻譯。勅移於宣君山故玉華宮六年。卒時年五十六。歸葬於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數萬人 按佛祖統紀。元年十一。月武皇后生皇子。神光滿室。賜名佛光王。踰月詔於奘法師寺。出家落髮。授歸戒。

龍朔元年。幸天宮寺。度僧二十人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高宗本紀。龍朔元年九月。幸天宮寺。是高祖潛龍時舊宅。上周歷殿宇。感愴久之。度僧二十人。

中宗嗣聖六年(即太后永昌元年)。五月己巳。白馬寺僧薛懷義。為新平道行軍總管。以繫突厥 按唐書武后本紀云云。

嗣聖七年(即太后天授元年)。頒大雲經於天下。令諸州各置大雲寺 按唐書武后本紀。天授元年七月。頒大雲經於天下 按舊唐書武后本紀。有沙門十人。偽撰大雲經。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頒於天下。令諸州各置大雲寺。總度僧千人。

嗣聖十七年(即太后久視元年)。斂天下僧錢為佛祠大像。以張廷珪諫罷役 按唐書武后本紀。久視元年八月庚申。斂天下僧錢作大像 按張廷珪傳。武后稅天下浮屠錢。營佛祠於白司馬坂。作大像。廷珪諫以為。傾四海之財。殫萬民之力。窮山之木為塔。極冶之金為象。然猶有為之法。不足高也。填塞澗穴。覆壓蟲蟻。且巨億計工員窮窶。驅役為勞。饑渴所致。疾疹方作。又僧尼乞匃自贍。而州縣督輸。星火迫切。鬻賣以充。非浮屠所謂隨喜者。今天下虗竭。蒼生彫弊。謂宣先邊境實府庫。養人力。后善之。召見長生殿。賞慰良厚。因是罷役。

景龍囗年。盛興佛寺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 按辛替否傳。景龍中。盛興佛寺。公私疲匱。替否上疏曰。今疆場危駭。倉廩空虗。卒輸不充。士賞不及。而大建寺宇。廣造第宅。伐木空山。不給棟梁。運土滿路。不充牆壁。所謂佛者。清淨慈悲。體道以濟物。不欲利以損人。不榮身以害教。今三時之月。掘山穿地。損命也。殫府虗帑。損人也。廣殿長廊。榮身也。損命則不慈悲。損人則不愛物。榮身則不清淨。寧佛者之心乎。昔夏為天子。二十餘世。而商受之。商二十餘世。而周受之。周三十餘世。而漢受之。由漢而後。歲代可知已。咸有道之長。無道之短。豈窮金玉修塔廟。享久長之祚乎。臣以為減彫琢之費。以賙不足。是有佛之德。息穿掘之苦。以全昆蟲。是有佛之仁。罷營構之直。以給邊垂。是有湯武之功。回不急之祿。以購廉清。是有唐虞之治。陛下緩其所急。急其所緩。親未來。疏見在。失真實。冀虗無。重俗人之所為。而輕天子之業。臣竊痛之。今出財依勢。避役亡命。類度為沙門。其未度者。窮民善人耳。拔親樹知。豈離朋黨。畜妻養孥。非無私愛。是致人毀道。非廣道求人也。陛下常欲填池壍。捐苑囿。以賑貧人。今天下之寺無數。一寺當陛下一宮壯麗。用度尚或過之。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雖役不食之人。不衣之士。猶尚不給。況必待天生地養。威動雨潤。而後得之乎。臣聞國無九年之儲。曰非其國。今計倉廩。度府庫。百僚共給。萬事用度。臣恐不能卒歲。假如兵旱相乘。則沙門不能擐甲冑。寺塔不足禳饑饉矣。帝不省。

睿宗先天元年。西天沙門婆羅。請然燈供佛。帝臨觀燈輪 按唐書睿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睿宗先天元年。西天沙門婆羅。請然燈供佛。帝御延熹門。臨觀燈輪。高二十丈。點金銀燈五百盞。望之若華樹元宗開元二年。詔檢責天下僧尼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姚崇傳。元宗時。崇封梁國公。遷紫微令。中宗時。近戚奏度僧尼。溫戶彊丁。因避賦役。至是崇建言。佛不在外。悟之於心。行事利益。使蒼生安穩。是謂佛理。烏用姦人。以汩真教。帝善之。詔天下汰僧。偽濫髮而農者二萬餘人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二年春正月丙寅。紫微令姚崇上言。請檢責天下僧尼。以偽濫還俗者。二萬餘人。

肅宗至德元載。詔沙門。諷頌祈福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肅宗至德元載。帝在靈武。以軍需不足。宰相裴冕請鬻僧道度牒。謂之香水錢。時宼難方盛。或勸帝宣憑佛祐。詔沙門百人。入行宮朝夕諷唄。帝一夕夢沙門身金色。誦寶勝如來。以問左右。或對曰。賀蘭白草谷。有新羅僧無漏。常誦此名。召見行在。既而不空至。遂并留之。託以祈福。

上元二年。皇后以帝不康。刺血寫佛經。百僚復於佛寺。齋僧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肅宗本紀。上元二年正月甲午。上不康。皇后張氏。刺血寫佛經。九月上不康。百僚於佛寺齋僧。

囗囗囗年。以南陽為國師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 按學佛老訓。唐肅宗。志慕禪宗。禮南陽。為國師。晨夕問道。

同类推荐
  • 梵网经古迹记

    梵网经古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便溺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便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夕堂永日绪论

    夕堂永日绪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清指玄集

    紫清指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树五明论

    龙树五明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家青梅超甜的

    我家青梅超甜的

    “你救了我,我长大了一定会嫁给你的!”小时候,她意外落水被救,缠着要“哥哥抱”,惹上竹马大魔王。18岁,终于长大的青梅醉酒告白,“可爱迷妹在线放电,哥哥给撩吗?”失控的竹马大魔王直接把人摁住壁咚,“叫老公”“哥哥,我错啦!”第二天,结婚证甩到她面前,大魔王故意诱惑,“乖!你要对我负责!”【独宠专情√超软青梅小迷妹vs腹黑电竞大魔王√】
  • 三界无上红包群

    三界无上红包群

    抢万界红包,盘阐教神仙,为震兴截教!红包刷不停,抢抢抢!要仙丹?简单!一包香烟,招鬼神?简单!一包辣条,要仙火?简单!一瓶哇哈哈。逆天道,证圣人,超脱万界,一切都从这里——《三界无上红包群》开始!!!
  • 南下追寻的极光是你

    南下追寻的极光是你

    南下:“季浔,我要向我喜欢的人表白了!”季浔:“……”南下:“喂喂喂,你给点反应嘛!”季浔:“…哦,给你。”南下:“啊啊啊?啥,给我啥?”季浔:“反应啊…”南下:“你是猴子派来的逗比吗??”季浔:“所以,谁?”南下:“啊?什么谁啊。”季浔:“你想要表白的人。”南下:“你这个问题很无聊耶,除了你还能有谁?”季浔:“……”南下:“喂喂喂,你怎么又没有反应了。”季浔:“哦,拒绝。”——————“听说最近有流言说我喜欢你,我澄清一下。”“那不是流言。”——————“听闻,你有喜欢的人了,我想我知道是谁。”“我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你叭。”——————“你不就是一块闷木头吗?”“千年铁树都熬的开花,你等着吧。”【甜腻宠文】【女主不要脸】【男主傲娇】【细水流长的那种甜】
  • 异世重生争霸

    异世重生争霸

    意外穿越的秦轩,重生异世大陆。强势崛起,咤风云,诛邪魔,战遍八荒六合。水滴石穿,雨花石开!强者之路,荆棘林立!乘风破浪,鹰击长空!纵横天下,唯我独尊!
  • 雪压轩词

    雪压轩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力之种

    魔力之种

    很不好意思做了个太监,但是还是得到了一部分想要的结果。新书正在构思中,希望下一次有一个善始善终。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稿是针对我国著名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进行全方位解读分析的社科读本。作者将哲学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试图跟着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以中国哲学问题为核心,来讲哲学。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离之往之

    离之往之

    大龄情窦未初开兽医女和高大帅气精英投行男,先婚后爱,双向暗恋的可爱酸甜故事。从不知“喜欢”为何物,理智周全的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冲动,就是和他相识不久就结婚。为何结婚,是谁先爱上,如何才能确认心意,这些谜题,逐一解开。
  •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

    这是一本青春成长读物,城市追梦指南。许多人都希望找到喜欢的生活状态,使自己过得自由、充实、快乐和满足,但一些人在找寻的途中放弃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在为寻找这种状态而努力。他们也会在跋涉的途中遇到荆棘和泥泞,也曾遭受跌倒和伤痛,但并没有人轻易地选择放弃。因为他们觉得,既然选择了远方,哪怕前路横着刀山火海,也要尽力奔赴。因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抵达,是关于脱胎换骨的修行。21个故事,21种不同的生活和经历。每个故事都像一束光,点亮人生中某段黯淡的低谷。我们不必赢得世俗的认可,但一定要获得内心的笃定,这才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 Isaac Bickerstaff

    Isaac Bickerstaf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