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90400000081

第81章 沃尔登第二(一)

那个如同梦魇一般的夜晚,我记住的最后一眼,是“苏郁”的泪水。

之后,我就感觉意识变得昏昏沉沉,恍惚间去了另一个世界。

或许就像是“时震”案例中,病人所想的那样,平行宇宙是的确存在的,否则我眼前的景象怎么会这样真实。

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小镇。

奇怪的是,这个小镇一片死寂,就连丁点生气都没有。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讲应该是陌生的,但我却隐隐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这个镇子雾气蒙蒙,能见度不高,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座死城。我沿着道路前行,在路旁看到了一个路标,上面写着“沃尔登镇”。

沃尔登……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写过一本书,就叫做《沃尔登第二》。

不得不承认,他的教育理念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讲是非常超前的,他认为利用自己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把孩子和家庭塑造成任何样子。

于是他寻找了一千户人家组成了沃尔登镇,这个小镇的构成类似合作公社。这意味着小镇里不存在私有制,成年人会居住在公寓里面,而儿童则统一住在托儿所,而后转移到集体宿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儿童不被父母抚养,而父母也没有抚养单独某个孩子的义务,斯金纳认为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儿童都和每一位父母建立亲密关系。

这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沃尔登第二的世界里面没有金钱,没有监狱,没有事业,没有吸毒者,没有战争,也没有犯罪,这是一个由人类亲手建立起来的完美社会。

但是,真实情况……谁都不得而知。

我所在的沃尔登镇,或许就是来自沃尔登第二吧?但令我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地方出现在我的潜意识当中。

我按捺住心里的疑惑和淡淡的恐惧,沿着街道继续前行,我能够在街角处看到非常详尽的地图,而且这个小镇的建设也非常整齐,就像是豆腐块一样。

当我将视线放在一片地图上的时候,一个叫做“托儿所”的地方吸引了我的视线。

不知道为什么,我情不自禁的向着托儿所走去。不过既然我现在身处意识世界里,那么随着直觉行动也没什么不可以。

不久之后,一栋矮小的房屋映入眼帘。通过浓雾,我走到小屋门前敲了敲门,但是并没有人理会我。无奈之下,我只好选择擅自闯入托儿所,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托儿所的门并没有锁。

我轻轻用力就推开了门,看到了一条长廊。而在长廊两侧还有着无数间小屋子,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想起了安定医院。

托儿所,为什么会和安定医院那么像?

就在我走神的时候,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似乎是有小孩在嬉戏打闹,他们的笑声回荡在托儿所里面,显得有些渗人。

一时间,笑声回荡在托儿所里面。

我皱起眉头,走到了托儿所门口的登记处,这里没有人上班,只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资料簿。我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人,于是好奇的翻开了资料。

想不到,出现的第一张面孔就几乎让我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安清竹。

我绝对不会认错这张面孔,尤其是在我记忆苏醒之后,这张脸明明就是安安的脸,也是简小水的样貌。

如果说安安是八岁,简小水是十八岁,安清竹是二十三岁,那么这三个的脸就像是阶梯状的成长图一样,虽然有些地方不同,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在我的意识里面,安清竹会成为沃尔登镇的孩子?

难道说,有关安清竹的事情我还是忘记了很多关键的地方吗?

我自己观看着资料,上面写着“安清竹,女,八岁,房间号212。”

我绝对没有记错,安清竹在安定医院的房间号也是212,这些真的只是巧合吗?

拿起有些厚重的资料簿,我迅速沿着楼梯去了二楼,发现这里的房间布置和安定医院几乎一模一样,于是很快就找到了212房间。

房间的小木门上着锁,看起来打不开,但是,我貌似听到门里面有声音。

就好像是心跳声,但却无比清晰。

我感到非常疑惑,不过当我转过身的时候,却看到了更加令人惊讶的一幕。在212的对面,就是我曾经住过的202。

“嘎吱”一声,202的门并没有锁,我很轻易的就走了进去。

屋里空无一人,到处都是灰尘,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人住过了。不过这间屋子的布置和我在安定医院居住的202房间很相似,一张简单的床,一个衣柜,一面镜子,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奇怪,为什么202可以打开,而212却偏偏打不开呢?难道是安清竹的缘故?

我仔细想了想,决定去找一下开门的钥匙,直觉告诉我这扇门一定要打开。于是我重新回到了一楼前台,在抽屉里面翻到了所有房间的钥匙,之后我就拿着钥匙再度回到了二楼。

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手里的这串钥匙完全无法打开212的小木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冷静的思考着,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只存在于自己大脑之中。或许这个房间无法打开,是因为时候不到。就像是在我记忆失去的时候,胡院长不愿意为我进行催眠,就是害怕我提前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导致精神崩溃。

或许在212那扇门后,隐藏着一些令我震撼的东西吧。

放弃打开这扇门之后,我又开始翻看资料簿,这一次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个叫做501的房间里面,竟然住着一个名字叫潘帅的小男孩。

这个潘帅,会是那个潘帅吗?

而且在我和潘帅进行搏斗的时候,我清楚记得“苏郁”提醒过我,潘帅就是罗宁。

通过他的眼神催眠,我也大致可以确定,潘帅的确就是罗宁。

那么为什么托儿所的资料簿上,却写着潘帅呢?

我重新仔细翻看了一下资料簿,想要寻找一下罗宁的名字,但却找不到。唯一的发现就是,202号房间没有任何人居住,那里是一个非常突兀的存在。

带着心中的疑惑,我沿着楼梯向着五楼走去,但是又有一个难题出现了。这个托儿所压根就只有三层,根本没有什么五楼。

这个充满了疑点的地方,到底隐藏着什么呢?

三楼作为托儿所的最高层,貌似是一个练习舞蹈的教室,里面放着一面偌大的镜子,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面孔。

我盯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却发现越来越不像是自己。我的五官开始扭曲,貌似变成了另一个人。

就在关键时候,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阵声音。

那是一条广播。

“晚间九点到了,请所有人住户回到公寓,请所有孩子回到托儿所,夜间请勿外出。”

广播不停的播放着,说话的音调越来越快,而且带着迷幻的氛围。我感觉眼前突然开始发花,更加恐怖的是。

通过眼前的镜子,我看到身边的景象开始发生了改变。

刚刚走上来的那条楼梯,上面的木板忽然开始剥落,露出了一条由铁丝纠缠而成的通道。而这间托儿所,也逐渐变得破旧起来。

镜面不再是光滑整洁,而是蒙着一层灰尘。地板和墙皮也破碎不堪,屋子的角落里还挂着随处可见的蜘蛛网。

除此之外,还有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从我脚下传来。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这阵笑声会是关键,我必须追赶它们!

于是我沿着铁丝阶梯向下奔跑,发现路过的所有地方都变得破旧不堪,就好像已经几十年没有人使用过了一样。

而且当我往下跑了三层之后,按理来讲应该是来到了托儿所的第一层,可是铁丝楼梯却仍然在通往下面。

那下面没有光,只有孩子的笑声。

恐惧,忽然笼罩了我的全身。

“淡定,淡定。”我安抚着自己的情绪,鼓起勇气,继续向下走。

托儿所的负一层,是和正一层完全一样的场景,只不过这里陷入了黑暗之中。而负二层也是和正二层完全一样,甚至也有202和212号房间。

走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会不会我手里拿着的钥匙是能够打开这间“-212”房的?

想到这里,我把钥匙插入了锁孔里面。

然后,轻轻转动。

门开了!

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古老破旧的房间,还有一个抱着膝盖蜷缩在角落的小女孩。

我说:“喂!”

她听到声音抬起头来,眼眶通红。更令我心惊肉跳的是,这张脸再熟悉不过。

安清竹!

我激动的喊道:“清竹?”

她可怜巴巴的说:“我叫安安……”

安安?怎么会?

突然,她冲到我的身边一把拉住了我的手,说:“快关门啊!快关门!”

我赶紧将身后的小门关了起来,有些好奇的问:“你看起来在害怕什么?”

“这里有鬼,好多好多鬼!”

同类推荐
  • 寻魂记灵

    寻魂记灵

    五个原本互不相识的少年少女因为同一场阴谋相聚在一起。神秘的邮件、记载灵异事件的笔记本、神秘的寄件人……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
  • 万事书屋

    万事书屋

    比邪祟更难对付的,是人心。在被誉为“东方巴黎”的不夜都——S城,也有这样几条鲜为人知却秀雅非凡的僻静街道。万事书屋,一家看似普通实则并不普通的百年书店,坐落于瑶海区香樟路海林街109号。传闻书屋不单对外出售书籍,还另外受理一些稀奇古怪的委托,为人们解决各种不能以正常思维应对的烦恼。然而,身为店长的沈策却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故事由此开始。
  • 秘踪笔记

    秘踪笔记

    对这些靠打米为生的人来说,最期许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希望自己下黄泉时起码保留一双能走过去的腿吧。
  • 舞姬花

    舞姬花

    平安时代。妖魔当道,怨灵肆虐。天皇贴于告示,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斩妖除魔。一时之间,各方术师,山中隐士,纷纷涌入京城平安。夕阳渐落,暮色四合。庭院花圃中,一位女子身着流云舞服,伫立在百花中间。淡黄色的余光落下来,犹如一幅安和雅然的图画。
  • 悬灵图

    悬灵图

    我是心理医生欧阳少杰,在我度过了那段黑暗与孤独后,我又成了一名上班族。就在我上班第一天那个夜里,医院里的电梯跟我开了一个惊魂玩笑,我知道,我又要陷入黑暗与孤独了……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绝世狂妃:嚣张二小姐

    前世,她是四大家族之南宫世家的接班人,综合实力世界排行前十的高手,驯兽除恶,守护着天朝;今生,她是不会一点玄力的庶女二小姐,懦弱无能,逆来顺受!当她因故穿越到了废物小姐的身上之后,将会发生怎么样的传奇呢?
  • 姐儿门前一棵槐

    姐儿门前一棵槐

    这是一部战争情感小说,是一个将军惊心动魄的情爱史,是一个女人感天动地的美德书。在战争中荣升为将军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她们是中国革命最高贵的牺牲。本书温婉细腻地讲述了将军(牛儿)和妻子郑秀云与前妻凤儿之间的恩爱情仇,在苦难和尊严的人性挣扎中,一番儿女情长,几多尘缘未了,母性的自尊和宽容之美,读来催人泪下,扼腕叹息,如一幅优美的风俗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你的猫系女友已到请签收

    你的猫系女友已到请签收

    女孩一夜之间从一只软萌可爱的喵变成人,然后就变成了主人的妹妹,女孩表示可以,有钱花还有人收拾烂摊子,但是!身为哥哥,擅自把她的男神赶走,女孩愤怒的表示哥哥我不要了男人勾唇一笑,扯了扯领带,看来,自己很有必要重振一下夫纲了,免得有人被惯的连自己老公都不认识了
  • 楚河惊梦

    楚河惊梦

    作者有感于《金阁寺》一书,改编一艘游船上的故事。在这场故事中,作者虚造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笔触哀美,犹如黑暗泥潭中开出的一朵抚慰人心的花。当一切过往消散如梦幻苏醒一般,我们该如何自处?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

    本书选取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外交活动,如尼布楚会谈、《辛丑条约》的签订、柏林——罗马轴心的形成、苏伊士运河问题的谈判解决等等,这些外交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反映了重要的历史问题,值得我们去详细了解。
  • 精灵时代的降临

    精灵时代的降临

    真实版的宠物小精灵!一觉睡醒,江白发现自己旁边竟然有只耿鬼在看着自己。“什么情况?耿鬼?难道我穿越了?”江白非常的疑惑。不学语,英,数,等课目了,不,对,是跟本上不起学了,只有贵族才上的精灵学院。挑战道馆参加联盟大比,混乱……ps:关键词: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
  •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是张天翼先生的童话作品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作为一部带有浪漫梦幻色彩的作品,小说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喜爱,并因其积极、健康的教育意义,而得到了家长、教育工作者和成人读者的热情推崇。这部作品的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并一再重印、再版,累计印量数以百万,先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海外。
  • Mary Barton(V) 玛丽·巴顿(英文版)

    Mary Barton(V) 玛丽·巴顿(英文版)

    Mary Barton is the first novel published in 1848 by English author Elizabeth Gaskell. The story is set in Manchester, and deals with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Victorian lower class. It is a subject of some debate whether the first person narrator in Mary Barton is synonymous with Gaskell. The story begins in Manchester, where we are introduced to the Bartons and the Wilsons, two working-class families. John Barton is a questioner of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rich and poor. Soon his wife dies—he blames it on her grief over the disappearance of her sister Esther. Having already lost his son Tom at a young age, Barton is left to raise his daughter, Mary, alone and now falls into depression and begins to involve himself in the Chartist, trade-union m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