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000000008

第8章 别开生面的音乐评论——略谈傅雷佚文《乐曲说明》

一代译坛巨匠傅雷也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音乐评论家,这早已有一册脍炙人口的《与傅聪谈音乐》为证。最近新发现的此书失收的《乐曲说明》是傅雷为1956年9月21日上海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所写的说明书,再次清晰地显示了傅雷在古典音乐鉴赏上的精湛造诣和音乐评论上的深刻见解。

1955年3月19日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是个重要的充满光彩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傅雷长子傅聪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荣获季军并演奏《玛祖卡舞曲》最优奖,这是中国演奏家首次在国际著名音乐比赛中获奖,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翌年金秋,傅聪回国探亲,于9月21日在上海美琪电影院举行独奏音乐会,演奏从古典到现代七位名家,即斯卡拉蒂父子、巴赫、亨德尔、德彪西、肖邦和中国作曲家桑桐的钢琴曲,向故乡听众汇报。傅雷也满怀喜悦,亲自为这场音乐会撰写了《乐曲说明》。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著名音乐家丁善德称赞傅聪以“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完满表达肖邦乐曲中的丰富的感情”,而傅雷写的这份说明书同样热情洋溢,引人入胜,与傅聪的演奏可谓相得益彰。现把《乐曲说明》全文迻录如下:

1.意大利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家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一六五九—一七二五),也是一个古钢琴曲的作家。这一首《托卡塔》的主题非常有力;处理的方式,运用的技巧,对每个变奏曲掌握,都别出心裁,有许多节奏与情绪的变化。

2.亚历山大的儿子,陶米尼谷·斯卡拉蒂(一六八五—一七五七)的古钢琴曲,一反当时法国乐派偏于华丽纤巧的风气,而重视对称;不但结构谨严,旋律也更活泼生动,他在键盘乐方面的写作技术完全是创新的,首先发挥键盘乐器独特的个性,发明许多新的演奏技巧,从而丰富了表现的内容,这里的六首“朔拿大”各有不同的面目:或是轻盈活泼,或是妩媚多姿,或是光华鲜艳;便是在同一乐曲之内,也常常从天真佻达的游戏一变而为富于戏剧意味的口吻,证明他受到歌剧的影响。

3.降B大调随想曲是巴哈(一六八五—一七五〇)的古钢琴曲中唯一的“标题音乐”。

第一段以恳挚婉转、絮絮叨叨的口吻,描写朋友的劝阻;第二段以比较严重的语气猜测旅中可能遭遇的不幸,作进一步的劝谏;劝谏无效,便进入第三段双方的哀泣——时而号恸,时而呜咽,有泣不成声的痛苦,有断断续续的对白与倾诉。最后在两人一致觉得无可奈何的、沉痛的叹息声中结束了第三段。当然,这些感情都是经过深自抑制而后流露的。

第四段是全曲情绪的转折点:先用一组和弦暗示双方的诀别,然后是上车与互道珍重的情境。接着听见马车夫的喇叭声(第五段)。他一边骑车一边拿乐器玩儿,有时好像吹走了音,有时好像吹不出音,调子始终轻快而诙谑:行人的悲欢离合,对他终日在旅途上过生活的人是完全不相干的。第六段是以模仿喇叭的曲调作成的“赋格曲”,仿佛描写登程以后路上的景色,掺杂着车子的颠簸和马蹄的声音。

送行惜别的情绪与马夫的快乐的情绪的对比,其实也是从两个角度看待人生的对比。愉快的终局还暗示作者希望征人归来,而且抱着必然会归来的信心。

4.“夏空”原是从墨西哥流入西班牙的一种犷野的舞曲,到了欧洲以后,却变成器乐乐曲的体裁,变奏曲的一种特殊形式:往往在低音部以一组连续进行的和弦为主题,作为全曲的骨干;高音部则绣出种种花色,形成一幅线条交错的画面。韩德尔(一六八五—一七五九)的这支“夏空”,兼有豪放、细腻、温婉、堂皇、轻盈等等的不同的意境。全曲气魄雄伟,一气呵成。

5.特布西(一八六四—一九一八)的序曲,写的是瞬息即逝的境界,与富有诗意的灵动画面;主要是用暗示的手法,给听众的想象力以一个自由舒展的天地。

《雾》——由音响构成的一片烟云,回旋缭绕,忽而在空中逗留了一会;几个不同的“调性”交融在一起,把旋律和幽灵式的幻境化为迷迷濛濛的景色。旋律还是想竭力挣扎出来。几道短促的闪光从雾中透出,好似灯塔的照射;闪光消逝了,整个气氛更显得飘忽不定。

《灌木林》——密林中间,地下发出浓烈的香味,赤红的泥土光彩夺目,蛱蝶在林中飞舞……这是一首亲切的田园诗。

《帆》——一条条的小船,泊在阳光照耀的港湾里。帆轻轻的在漂动……微风过处,小舟往天际浮去。夕阳西下,片片白帆在水波不惊的海面上翱翔。

《水中仙子》——要是你能看到她,她会像出水芙蓉般露出腰来,滴着水珠,那么迷人……要是你能在记忆中回想到她,她是那么温柔,那么娇媚,她会用喁语般的声音,说出水晶宫中的宝藏和她甜蜜的爱情。

6.这五首乐曲都以东蒙民歌为主题,但有些主题是经过作者加入变化处理的。其中有几首是以一个民歌构成,有些是以两个民歌构成的。

《悼歌》——采用东蒙民族《丁克尔扎布》的音调及体裁,运用独白与合唱相呼应的方式写成。

《思乡》——是一首对位化处理的抒情小曲。

《草原情歌》——描写草原上一对恋人的絮语。

《哀思》——对于遥远的爱人的怀念。

《舞曲》——有愉快的气氛,由慢而快;中段描写单独的舞蹈,与主要的集体舞蹈形象形成显明的对照。

7.B大调夜曲是肖邦(一八一〇—一八四九)最后写的两首夜曲之一,与早期同类作品的感伤情调完全不同;富于沉思默想的意味,亲切而温柔,但中间也有悲壮的段落;结尾时一声声的长叹。

8.“玛茹加”所以成为肖邦最独特的创造,是因为它把民间的舞曲提炼为极精致的艺术品,以短小的体裁作为一种抒情写景、变化无穷的曲体。我们不妨说玛茹加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肖邦把诗的意境寄托于舞蹈,把舞蹈的节奏化成了诗的节奏。作品五十之三,是肖邦少数大型玛茹加中的一首,主要表现对祖国的怀念;通篇都散放着玛茹加舞曲所特有的波兰的泥土味。濒于绝望的心境和悲愤的呼号,成为全曲的最高潮。

肖邦十五岁时制作的降B大调玛茹加,乡村舞蹈的气息特别浓厚,写出波兰农民的欢乐与奔放的热情。

9.在肖邦所作的三大波兰舞曲中,这一首是变化最多、情绪起伏最大的一首。虽然从头至尾都有波兰舞曲那种雄壮的节奏,但还是幻想曲的成分居多。他用了近乎“主导主题”的手法,和“半音阶进行”,以时而悲欢、时而温柔、时而激昂慷慨的口吻,说出波兰民族数百年来多难的命运,顽强的斗争,善良的天性,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有波兰风光的写照。整个作品是一首伟大的史诗。悲壮的胜利的结局,说明了肖邦坚信波兰民族是不朽的,必然有一天会获得解放的。因此,某些批评家以为这首乐曲表现出肖邦的双重面目:他一方面是个忧郁、痛苦、悲愤的人,一方面是波兰民族的先知。

有必要说明的是,文中之六所说的五首乐曲即出自桑桐之手,之八所说的《降B大调玛茹加》是当时波兰肖邦学会刚刚发掘出来的。笔者之所以推崇这篇乐评,不仅因为它是首次披露,更因为它是如此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非优游出入于音乐和文学之间的高手无法为之。傅雷长期浸淫于博大精深的西方古典音乐天地,反复聆赏和领悟历代作曲大师的杰作,因此他的乐评处处闪烁着艺术的真知灼见和灵光华彩。如他对特布西四首序曲的解说,音乐感受多么细腻敏锐,又多么幽远畅适。傅雷以自由舒展的想象力,将德彪西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境界幻化成飞扬灵动的画面,转换成诗一般的文学语言,简直是一种再创造。对肖邦和巴哈的品评,也莫不如此,独具慧眼,时有神来之笔。这样优美的音乐评论,可以直追舒曼、罗曼·罗兰、萧伯纳等大手笔了。

三十年前,1966年9月3日,傅雷不堪红卫兵的凌辱,与夫人朱梅馥一起在其上海寓所自尽身亡。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用生命对文化大革命发出的最强烈惨痛的抗议。三十年后的今天,笔者向海内外读者推介傅雷这篇佚文,作为对这位人格高尚忠于知识和良心的译坛巨匠的一个纪念,同时提醒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文化大革命这次人类20世纪的大浩劫。

(原载1996年9月4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同类推荐
  • 一颗土

    一颗土

    山东郊县傅二虎一家闯关东谋生,碰到“九一八事变”,傅家回到山东。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一个偶然的机会傅二虎参加了革命,先后当过地下党员、游击队员、武工队员、八路军独立团战士,凭着一腔热血和对人民的忠诚,与日伪军做特殊斗争。九旬抗战老兵口述的纪实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年轻的王子在德国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其父突然惨死,叔父抢夺了原本属于他的王位并且娶了他的母后。这让哈姆莱特深感羞耻和愤怒。一天深夜,他遇见父亲的鬼魂诉冤,终于得知这一切都是叔父的阴谋。于是,他决定为父复仇……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峨眉天下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旅客众多,管理不力,峨眉山的脏乱差竟也成为顽症,引起了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强烈不满。1992年,一位共产党员受命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铁腕治山。在他的统帅下,峨眉山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并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位铁腕治山人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遭遇车祸,三根肋骨骨折,颈椎错位;一次被歹徒用自制的炸弹炸伤手掌、脸颊和眼睛;去年身患肝癌,却还曾放弃难得的肝源和拯救生命的机会,与生命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不热爱生命吗,他到底哪儿来的精神力量,这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员呢?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家有妖孽夫:驱魔王妃不好惹

    家有妖孽夫:驱魔王妃不好惹

    一次不小心闯进温泉里,看见美男沐浴,结果那个美男就追着自己狂喊爱妃?“爱妃,杀人这体力活,为夫代劳。”上官紫聆无语。“爱妃这个小家伙哪里来的?”某妖孽男指着一个完全是自己翻版的小男孩陷入石化状态。“妈咪,这个人是我爹地?”小家伙指了指石化中的男人,质问自家的妈咪。上官紫聆看了看陷入石化的男人,再看了看小家伙,勉强开口,“应该是吧。”某男人从石化状态中回过神来,咬牙切齿的说着,“什么叫应该是吧?”新书【皇叔狂宠:邪魅大小姐】以发,期待跟各位再见!
  • 贪腐败国

    贪腐败国

    我国长江下游南岸有座古老的城池,春秋属吴,战国楚置金陵邑,秦称秣陵。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孙权巡视长江,看到秣陵东有钟山,西有石头山,不禁发出了“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的慨叹。孙权称帝后,以此为吴国之都,改名为“建业”。西晋愍帝时更名“建康”,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史称东晋。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恭帝而称帝建宋,历八主。479年,萧道成废宋顺帝自立,创建南齐。永泰元年(498)七月,齐明帝萧鸾辞世,临终遗诏,传位十六岁的太子萧宝卷。令六位顾命大臣辅政,时称“六贵”。次年正月,改年号永元。
  • 快穿之冥王大人追妻记

    快穿之冥王大人追妻记

    “主上,你确定要这么做吗,圣女的命格是真的不合适,你逆天道,为她改命格这怎么行。”忘川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他看着洛思沉睡的面容,“你不必在多说了,我自有决定。”洛思补完神魂归来,却意外发现一个人一直在背后默默付出,抓着忘川去寻问那些被遗忘的过往。一个女神经VS冥王殿下
  •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莫让韶华付了流年

    墨韶华的娘亲曾经告诉过她,凡事要忍让,莫争莫抢,她照做了。可是为什么自己都这么低调了,还是有那么多的麻烦上身呢?不过是一个填房而已,又有什么资格在自己的面前炫耀?不过是在雪天的时候救了一个小子,这小子还赖上了不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论宿主一百种作死方式

    快穿之论宿主一百种作死方式

    晨曦觉得它可能绑定了个假的宿主,别人家的宿主大多乖乖听话做任务,各种吊炸天,偏偏它家的宿主各种怂,关键是怂就算了还各种作死。安静表示人在江湖飘,该怂就得怂。来呀~造作呀~
  • 奔涌的呼兰河

    奔涌的呼兰河

    在以往有些关于萧红的记述里,都把她离家出走的原因说成是逃婚。真是这样的吗?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深入,历史的真实情况越来越明晰了。老天之所以塑造出一个萧红,除了她的天赋,还有她的命运走向,使她在坠到命运的深渊之际,幸运地结识了萧军、舒群等一批仗义执言的人,把她从厄运里拯救出来。而造成她悲剧大于喜剧的命运,与她的早慧和倔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呼兰县城张氏人家。祖父张维祯,有房产和地产,是呼兰县城一位很有名气的乡绅。其一生对书情有独钟,除了书籍,再没其他嗜好。
  • 我夺舍了修罗

    我夺舍了修罗

    叶云夺舍修罗,王者归来,屠尽天下负他之人!至尊重生?兵王穿越?系统在身?神帝归来……你们,装逼可以,不要惹我!修罗一怒,赤血千里,伏尸百万!
  • 朝野佥载

    朝野佥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鬼修

    绝世鬼修

    六道皆可修真,唯我鬼修独尊!冥界是死者的国度,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荒野与黑暗浑浊的冥河,但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里没有草木,没有动物,有的只是躺在荒野之中,数之不尽的遗骸白骨,以及被冥河吞噬,不断挣扎,哭喊的死者亡魂。而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死气森森的冥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