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600000010

第10章 建筑(2)

我在信中反复倾诉了乡野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前途未卜的烦躁,泄露了心里的全部想法,主要对她的想念、祝福以及再次相见的愿望。之前,我们在化州短暂相聚。我的措辞委婉、含蓄,热情的字句充斥着一些爱恋和想念迷津般的隐喻。我想她能读懂,在她内敛、冷静的书信中,同样隐藏着雷管般猛烈的力量,一触即发。这一对情窦初开的小恋人,将隐喻艺术用到了极致而克制着内心烈火般的激情和爱欲。我还不懂得爱恋。我从来就不懂得谈恋爱或爱情的奥秘,至今仍无多大改观。我没勇气说出对她的朝思暮想,更不敢说出那个赤裸裸的字眼,爱,或我爱你。尽管我相信她对我也怀有纯真而赤诚的感情。也许,我被胸中熊熊燃烧的情感搞得头脑发热而心怀恐惧。我知道就要迈入一片未知而神秘的领域,我二十岁了,仍没有做好爱恋的准备。我们终究没有走到一起。当时,我坚信很快就会见面,事实上,我们此后再无机会相见。我一直当她是我的初恋情人。

我见过她一次,在高考结束后的县城中学里,在开始狂热通信之前。我故作深沉地说,也许我们明天就相见,也许要十年之后。没想到一语成谶。我俩的纸上交往持续一年多后,终结于莫测高深而威严冷酷的命运中。我搜罗这个小店铺的记忆时,她从我的脑海跳了出来,她的面容依然如此纯美,如此清晰。一个天才的乡村女诗人,她似已辍笔多年。我们渐近中年。距离我写这篇文章,时间过去了十七年。这个数目约等于她当时的年龄。据说她在粤西的一所乡村学校教书,我们失去了见面的理由、方式乃至其他可能。我想念她。

铺子不是第一次装电视的,却是第一个在村子拉上程控电话的,既有利可图,又方便村民。在过去,有急事只能去石湾墟的邮电所拍电报或拨打电话,不能直拨,只能转接,我见过那台装着无数线圈和金属按钮的庞然大物,像一面衣柜伫立在漆黑的房子里,不是一般村民所能操作及消费得起的。尽管也向群众开放,很少有村民去使用。铺子的电话就方便多了,由于长途话费太贵,村民很少去打,却可以在外头打工的亲人打入时接听。每次店主收五毛钱,此乃双赢之举。对方先打一次,约好时间,由店主通知亲人,然后再打一次。店主其实起到了沟通传呼的作用,有时干脆只传口信。店主装电话时耗费不少,话费无须付出而有收入。

后来,村子的店铺由一个增至三五个,之后又随着村子的人越来越少而相继倒闭。那个店主不在人世已有多年。那间泥砖屋亦塌掉了,跟坍塌的戏台及淤塞的古井相对应,并渐成遗迹,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3.晒坪

在夏日,烈日和暴雨交替进行。有时一天之中下数场大雨,仿佛是前一场雨的重复或翻版,其降临的方式、规模、长度及雨量都难以区分。雨常突如其来,这让晒谷子的人非常头痛。在晒坪(村子的人称之为禾地,乃主要用于稻谷脱粒及晾晒之所,偶尔也晒一下豆类、花生、番薯干乃至柴草诸物),为了应付突袭似的夏日雨水,安排一些人看守晒坪上的谷子就很有必要。看守者通常由老人或小孩担任,大点的孩子还担负起照管弟妹的责任。看守者还得驱赶吃谷的家禽和鸟类,当然,偷谷贼也得防备。村庄很少出现明目张胆的偷谷子行为,这也跟严防死守有关。

有必要介绍一下村子的几个大晒坪。在生产队时期,有一个集体的大晒坪,就修建在过江埠旁边、荔枝园旧址的对岸上。它由石灰混凝土浇铸而成,在混凝土变硬之前,用竹片反复敲打使之结实,凝结后牢固而光滑。

由于晒坪是稻谷脱粒的主要场所,要经受连枷的拍打。连枷在村子叫禾把子,一种类似于双节棍似的农具,手执的长柄部分有两三米,将老竹连头挖下,中间穿孔眼,另一截是长达一米的木头,两截由“弄子”拴紧。一起一落间,短的那截棒槌重重落在稻穗上,谷子迸溅,禾叶稀烂,直到将饱满的谷子全跟禾叶分离,方才罢手。配套的农具还有禾叉(一种铁制的两股叉,装在木柄或竹柄上,作翻秆之用)、畚箕和扫把、笊篱、耙趟等。而盛装稻谷的容器主要是箩筐,这是一种常见竹器,细密,结实,筐口宽大,上有四耳,耳系绳索以利于搬运,乃村庄搬运稻谷的工具,跟竹扁担有如配偶,常出双入对。稻谷晒干后,还得搬来木头风柜扬场,采其精华,弃其糟粕,将混迹其中的秕谷及砂石清除、吹掉,方算是完成粮食的收割及晾晒之任务。至于碾壳烹食,还有贮藏于谷仓,那是下一步了。

晒坪除了晾晒谷物,首先是作为打谷场。由整块巨石凿制的石碌也是脱粒的农具,怕有两三百斤,乃由石匠采制于深山。那是一具直径近一米、高半米的圆柱体物什,表面溜圆、光滑,两边的平面上凿着四方孔眼,装着两段方形楔子,以固定于“牛轭”(类似于套车的辕驾,以让牛拉动石碌在稻穗上来回辗动,以达到脱粒之目的)。

牛拉着石碌在铺着厚厚稻穗的晒坪上绕圈子,驱赶耕牛的农夫手执鞭子,这根鞭子跟他牵着的缰绳,确定了牛行走的方向和速度。他手上的鞭子确保牛不敢擅自停顿,为了防止牛趁机偷吃稻秆,在牛嘴罩了一个“牛笠”。那是一个圆帽状的竹篾编织的“口罩”,孔眼有利于牛呼吸,却无法吃食。牛绳的另一端系着穿过牛鼻子的铜制“牛剑”,稍一用力,牛疼痛无比,不敢不从。牛拉动石碌的景象,犹如北方拉磨的驴,其工作方式及命运如出一辙。

当时,大晒坪被分割成若干区域,每户占用一块。稻穗脱粒后,就将稻秆清除,剩下湿漉漉、黄澄澄的谷子,遂摊开在晒坪上晾晒。有时是晚上或凌晨脱粒,待太阳升起再晒谷。倘若将晒坪晒烫了再晒谷子,将事半功倍。这就有烘烤的味道了。随着岁月增长,村子人口繁衍日渐增多,就如大树分丫,新的小家庭不断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独立成户。山地和稻田也被分割出去,晒坪就显得太小了,僧多粥少。有人就觅日照充足的空地或在家门口修建晒坪,既属私人所有,就不必跟他人争夺集体的大晒坪了。

我们家族在生产队成立之前,曾有一个老旧晒坪。其表面略有沆洼,倒是结实耐用,除了扫谷子有点费劲,倒也不错。曾被生产队收归公有,分单干后又还给我们。

晒坪处于门星岭脚下,旁边有一丛桉树、相思树混合林,树荫茂密,有利于我带弟妹驻守在此看谷子。另一头有一棵龙眼树,夏日乃龙眼成熟之际,正好一边摘果,一边看谷,弟妹们乐不思蜀。龙眼略有甜味,就被采摘殆尽。六七月间,门星岭上的山稔子漫山遍野皆是,稔果熟时由青转红,继而发紫发黑,甜味弥漫于空气中,略为走动,就能采摘半篮。稔果熟透后,涩味尽除,清甜软绵,是山野仅能采摘到的几种野果之一了。孩子任务艰巨,有东西吃,也就好过了。我又带领弟妹扎稻草人,玩捉石子、过家家、买卖诸游戏,孩子们乐不可支,时间也就飞逝而过,熬到收割水稻的父母归来,也就松一口气。

而看守谷子,除了驱赶鸟雀及鸡鸭外,最紧张的莫过于得注意雨水空袭。看云识天气,若天色突然暗淡,乌云密布,压顶而来,风由热变冷,那十有八九必有降水。村庄的人大呼小叫,相互提醒,仿佛消息树上放哨的人在大叫鬼子来了。大家紧张不迭地去收谷子。若东南角的中火嶂顶聚拢着乌云并不断扩大,村庄必有豪雨,屡试不爽。有时乌云聚拢,距离下雨尚有一段时间,经过紧张的收谷,总能抢在大雨倾降之前将谷装入箩筐并用塑料雨具及稻草遮掩,待雨过天晴再来晾晒。有时一天反复多次,累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最可怕的是天上阳光灿烂,毫无征兆,却突然下起大雨。无论如何拼命,弟妹齐上阵,有人用耙趟收拢,有人用笤帚扫,有人用畚箕倒入箩筐,谷子都不可避免被雨水淋湿。倘若瞬间又有烈阳,水影渐被蒸发,谷子就免了发芽之虞。

大伯父开头跟我家共用那个老晒坪,两家各用一截,或者视需要轮流使用。他家里土地较多,稻谷丰产,就颇有不便。

于是,他在门星岭东南面的向阳坡上,新建了一处晒坪,有两三百平方,彼处无大树遮蔽,光照充足。他又带领堂哥堂姐们掘了一条新路,由山脚通向晒坪。建成后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要挑着一担稻禾爬到山坡上的晒坪,或者挑着稻谷返家,都十分费劲。小堂姐瘦小,她挑着满满一担稻穗,只见到圆滚滚、黄澄澄的两团物事在山路上艰难地移动,却看不到她的半点身影,就如屎壳郎推粪球似的,异常艰难。待伯父发现这个难题时,晒坪已投入使用。人力物力均耗费甚多,只得硬着头皮用下去了。

通常,晒坪旁侧都建有一间小房子,俗称禾地屋,平时可供装放稻谷、稻草之用,亦可供看谷者歇息。在下雨之际,将谷搬运到屋中,就凸显其用途。冬春二季,晒坪多闲置不用,屋子自然无须动用,那就成了山鼠的乐园,又暖和,稻秆又有余谷。既有老鼠,亦偶见猎狗出没。流浪汉(主要是外地来的乞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无衣御寒,倘若觅得野外的一间禾地屋,那是人间至乐之美事。主人也不去管他。

某年,有两个流浪汉为了争夺某处禾地屋的暂时居住权,在晒坪上大打出手,翻来滚去,搅作一团,犹如两团肉球,从晒坪上滚到路边,又坠入稻田中。目睹者团团围观,大声起哄、发嘘,却无人阻止。一人头破血流,鼠窜而去;胜利者鼻青脸肿,却咧嘴傻笑,露出一嘴肮脏黑牙。他的衣服不成样子了,本来还庶几能遮掩身体,如今成了一束束烂布条挂在身上。没过几天,胜利者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为何要离开,又到了哪儿,乃至他是死是活。

4.谷仓

稻子晒干之后,通常要好好贮藏,作为过冬的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膳食。当然得先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公购粮之类名目繁多),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实已所剩无几)。凤凰村人多地少,实行计划生育之后,部分迟到人世的孩子属超生之列,在分田时没份。我们家七口人,只有一亩多水田、半亩坡地,所打粮食不多,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只好将谷子严格控制,在吃饭喝粥之前,先杂以南瓜、番薯诸杂粮,以度饥荒。尽管如此,杂粮所收亦少,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让父亲伤透脑筋。

在我们家,谷仓是用不着的。父亲买的几张锡皮谷卷,只望丰收时贮藏粮食,但从未动用过。所收的几担谷子,暂时存放于瓦缸之中,很快就消耗殆尽。

家境殷实的人家,才用得上谷仓。他们专门辟了一间房子放稻谷,黄澄澄如金子的稻谷堆放在那里,一直堆到屋顶,四面均用石灰将墙缝抹得死实,只有一个玻璃小窗,略为透光。我估计老鼠仍不时光顾。这些善于掘洞的家伙,形容猥琐,内心狡黠,说不定已从地底或墙壁找到了通达谷仓的暗道。大多数人家都用那种锡皮或苇草编织的谷卷,将谷子贮藏起来,需要碾米时就用畚箕搬运到谷箩中去。谷卷底部连着地面,腰部呈圆筒状,顶部有一个圆锥状的盖子,看上去俨然是谷仓的模拟,只是小得多。

我曾跑到生产队时期的谷仓看过,尽管尚未倾塌,屋瓦被风吹掉了一半,有两根横梁断裂。阳光长驱直入,粉尘及霉味直喷鼻孔,里头暗黑,发霉。墙角处结着几道银光闪烁的蛛网,堆放着铧犁头、耙齿之类的铁制农具,锈迹斑斑,还有朽坏的木头风柜、畚箕和谷箩。那个风柜的外形有点像《三国演义》小人书上画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里头有一把大木秤。秤杆由大人手臂粗的树干制造,上面的铜漆秤星已被磨损,模糊不清,那个秤钩由生铁铸成,形如弯月,秤砣像打铁铺的大铁砧,将地底砸出了深坑。这样的杆秤称得起两百多斤。还有一块圆形木板,用阴文反刻着“丰收”二字,在过去要印在装满谷子的箩筐上,谷子会留下清晰的字迹,据说有防盗之用。

这个谷仓废弃了,两扇木门只剩下一扇,门脚也毁坏了。里头当然没有一粒谷子,只有过去年代的证物。尽管生产队结束的时间未及十年,那些器物朽坏之迅速却让人不可思议,连谷仓也在坍塌和消逝,仿佛要迫不及待地抹去那个年代的记忆。看来不用多少年,它就能达到目的。

5.土地庙

在粤西乡下,每个村庄都有土地庙。土地是镇守此地的神灵,是农民的靠山。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要拜神,人有三灾六难,都求神保佑,指点迷津,觅得生路、财路乃至灭绝仇人之法。土地庙就坐落于园山及黄栌山之间,中间隔着一道长滩,实乃牛洼山之山嘴处。土地庙不大,隐身于一处苍郁林莽中,那个小树林不大,却有古树名木,里面树种多样,古藤如龙蛇缠绕,有一两株巨木,数人合抱而不得。村庄自大炼钢铁的年代之后,只见速生林,没有巨木。林木常受集体斫伐,这些树木乃仅存之硕果。以个人之力,再贪婪亦不敢伐取土地神的树木,在集体迷狂症驱动下的人群,双眼血红,则不在此论。破“四旧”那阵,连庙宇也敢拆,连神像也敢砸。那处小树林古意纵横,有原始林莽之气象。它确是原始林莽残余之一角,可惜如今成了孤岛,正被时代的大潮所冲刷、缩减。它的面积越来越小了,仍有几分神灵之所的气象。那座树林遥望更像是一座法度森严、不同凡响的庙宇,那庙前的两株古樟树如巨人把守着门户。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最短的情书,是你的名字

    最短的情书,是你的名字

    本书是女作家庐隐与清华大学学生李唯建之间的书信集。庐隐同李唯建于1928年相识,当时庐隐已经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作家,而李唯建当时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书信记录了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守的心路……民国时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表达爱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然而像庐隐、李唯建这样的情书作品百年内仍屈指可数。
  • 黄金之声

    黄金之声

    进入新疆的第一站,就是哈密。王洛宾和哈密,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九四九年,王洛宾随着王震部队进入新疆,在哈密的一个小巷子中,一个女人推开门朝路上泼水,溅在了他的毡靴上。女人羞得没有道歉,慌慌张张关上了门。这一场景激发了王洛宾的创作冲动。
  •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

    《战后日本文学史》一书对纷繁的六十年的日本文学做了自己的梳理,把文学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分别论述日本小说、诗歌、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发展,为读者阐释和解读了战后派、无赖派、第三批新人、现代派、社会派、内向的一代等不同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坚持了文学评论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全书数据翔实,引证丰富,文字流畅,论见独到。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侯府庶女之逍遥公子

    侯府庶女之逍遥公子

    京都俊安候生有九女,前八女要么送进宫中嫁为帝妃,要么配与王孙贵族,又或是嫁入商贾之家。待与这第九女定亲时,只见这九女大手一挥,“这就是尚书府的小公子?府中已有侍妾,不要。”“这就是那什么世家传人?年纪轻轻就有了几个通房?退了。”“这就是那什么王爷?本小姐不嫁皇家子弟,不嫁。”俊安候九小姐三番退了亲,惹得侯爷大义灭亲将其赶出侯府,本以为这侯府九小姐会哭哭啼啼的反省错误,哪知这九小姐笑嘻嘻的连包袱都不拿的走出了侯府。自此,京都再无这九小姐的消息。而在这同时,京都出现了一个俊美潇洒的公子哥,人称逍遥公子。.............ps:网页更新不及时请查看原网址............
  • 病友哈马阿蒂

    病友哈马阿蒂

    两个月前,王四屁股沟里莫名地长了一个红疙瘩,黄豆般大小,开始不痒不痛,只是觉得长在那里有点怪怪的。这样的事多了,不同的是,以前更多的时候是长在脸上,或者身上,那些可以堂而皇之亮出来而不觉得害羞的地方。公然长在脸上的,再早,说是青春痘,不青春后,就叫它痤疮。长在身上的,好发于手臂、胸前或肚皮上,星星点点的,有点红,有点痒,就不叫青春痘而叫它湿疹。用中医的说法,是内里湿热重了,发散出来的疹子。这些事,每个人都会有,随便弄点消炎的药搽搽,几天过后也就平复了。实在顽劣的,弄点鱼石脂敷上,就像如今给半生的水果施点催熟与膨大的药剂。
  • 最强穿越:霸道王爷深深爱

    最强穿越:霸道王爷深深爱

    她,云家七少爷,自小女扮男装,却受人欺凌,亦是无情,终是一日她杀了他们,可也了结自己的性命,一朝重生异世,异世的一切都是崭新的让有了她活下去的念头,相同的都是女扮男装,不同的有了父母的爱和一个男人的宠爱。他,夜国三王爷,除皇帝外最为尊贵的人,自从遇见她,一朝失心,在发现她真实性别时,日日宠爱不断,直到相厮相守(1V1身心干净)
  • 嫡妻攻略

    嫡妻攻略

    阴错阳差,她嫁入司家,举步维艰,只能逆境求生。姨娘阴险,弟妹狠毒,外室相逼,小姑子更是个能折腾的主,面对婆婆心机,为保性命只能借互斗来谋生。心思过深的夫君,又藏着什么秘密?她好不容易制造一次次的机会,自然不能让他们如愿。撕下他们的伪装,定要将他们狠狠的踩在脚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来痛快。
  • 灭鼠纪

    灭鼠纪

    后瘟疫时代,救赎之旅,探寻生命意义所在,成长之路。
  • 三月温暖

    三月温暖

    人的一生有部而叁月的一生却只有一个人三月很奇妙,处于冷热交替的时候,让温暖用尽一生带给她温暖
  • 网游之天王无双

    网游之天王无双

    《天玄》开服,沉淀三年的云凡,再次踏入游戏,凭借巅峰操作,处处领先,霸绝世界。“10级就非法建国,就是这么骚,服不服。”“世界第一帮,我的!”“天王之位,我的!”……(较真党勿入,免得浪费时间,您看的还不痛快,谢谢了。)
  • 地球的终结

    地球的终结

    《地球的终结》,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地球所能面临的各种天外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