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6400000008

第8章 矫正不良的考试心理与情绪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青少年时期,考试的压力时时存在。面对不断的考试,有人焦虑紧张,有人马虎粗心,有人弄巧成拙,等等。矫正不正常的考试心理需要自信和放松,需要调整和坦然。如此才能考出理想成绩。

1.有效地克服考试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症,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指考生面临考试情境时出现恐惧心理,无法自控,同时伴随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时矫治,可形成恶性循环。

她来自农村,是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村里的高三学生中只有她是补习。家人很关心她,经常给她买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里争光。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注意力无法集中。她想到自己已经比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果考不上大学,简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于是她整天都在考虑着怎样才能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拼命学习,下了晚自习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因为睡眠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不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因为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

高考临近,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她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一定能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不能集中,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

考试焦虑症表现为考前经常对考试担心和紧张,生怕再次考试挫折,尤其是有过多次考试失败经历的考生。通常会出现睡眠差、多梦或噩梦、困倦无力、学习效率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女生可能伴有月经紊乱、痛经或无原因低热等症状。

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现行教育体制是选拔教育,属于淘汰制。特别是高考,一次考试定终生,给很多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压力。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关爱也逐渐增加,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尚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子女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寄予不同程度的期望,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期望更大。所以很多学生每当考试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和教师的殷切期望,担心考不好会带来“严重后果”。

引发考试焦虑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心理素质不良,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基础,如胆小、敏感等。有的学生有认知缺陷,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实力,总担心自己不行。有的学生缺乏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体育锻炼,造成过度疲劳,或者由于食欲不振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大脑供血不足,身体不适。

考试焦虑心理是一种情绪反应,当意识到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

(1)调整自我认识法

调整自我认识法最适于调节轻度考试焦虑。认知评价是影响考试焦虑的首要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

[1]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考试

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真的失败了也没什么,有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2]正确认识考试的难度

就学业考试来说,基本上都是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少会有特别的难题、偏题;至于选拔性的考试,会考试面广一点,深度大一点,但你觉得难,别人可能会觉得更难,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

[3]正确估计自己的应试能力

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复习情况、弱点和漏洞、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等做一番系统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实力、特长和薄弱环节,还可以征求老师、家长、同学的意见,请他们帮助自己进一步分析,从而制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2)自信训练法

考试焦虑者在考前总是不知不觉地对自己进行消极的暗示,如“我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这次考试”,“要是考糟了,我的前途就完了”,“我担心其他同学在考试中都比自己强”,等等。这些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在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认识活动。如果你在考试前,便预料考试结果一定很糟,那暗示会使你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减少你本来可以付出的努力,以至最后无意中实现了你自己的预言。自信训练就是对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挑战。

首先,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清晰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坐在桌前,静下心来,在一张白纸上把自己对考试的所有担忧逐条写下来,使你清楚意识到自己当前消极的自我暗示究竟有哪些。

然后,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反思,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以及由此对个人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通过向消极的自我暗示挑战,可以帮助考试焦虑者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象,增强考试的信心,克服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使考试成绩得到提高,经常进行这样的自信训练,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仅对于克服考试焦虑有帮助,而且可以改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使你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主动,更加自信,更加乐观。

(3)放松训练法

常识和实验研究表明,焦虑和放松是不会同时存在的,当你感到焦虑时,就不能放松;而当你完全放松时,就不会焦虑。因此,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状态,克服考试焦虑,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常见的放松法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1]意念放松法

学习者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想象着在丹田有一股气。此时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象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百会”处;吐气时,想象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学习者逐渐达到排除一切杂念、心静神宁的境地,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2]肌肉放松法

这是通过循序交替收缩和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会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最终达到缓解身体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式。放松时松开个人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与上身轻轻后靠。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至上的原则:

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腿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

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并注意体验放松时的感觉。每次放松训练20~30分钟,可安排在晚上睡觉之前进行。如果能持之以恒,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附:考试焦虑的自我测试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是否有考试焦虑,以及这种焦虑的程度如何,是否严重到了影响自己考试成绩和身体健康的地步,请你做一下下面的考试焦虑程度自我检查表,测试时间最好能安排在一次较重要的考试结束之后。

测验说明:下面有33道题,每道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较符合自己的情况;C-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D-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题选择一种答案,将所选答案写在题号之前。

(1)测试题

[1]在重要的考试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

[2]临近考试时,我就泻肚子了。

[3]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会发僵。

[4]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5]在考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变坏。

[6]在紧张的温课期间,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到个坏分数怎么办?”

[7]越临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集中。

[8]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劲。

[9]在考试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

[10]在考试前,我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11]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

[12]当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响了,我的心马上紧张地急跳起来。

[13]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变得比平时迟钝。

[14]看到考试题目越多、越难,我越感到不安。

[15]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16]在考试时,我感到十分紧张。

[17]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

[18]在紧张的考试中,我却会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19]在考试时,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都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20]在考试中,我会沉浸在空想之中,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21]在考试中,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些。

[22]考试时,即使不热,我也浑身出汗。

[23]在考试时,我紧张得手发僵,写字不流畅。

[24]考试时,我经常会看错题目。

[25]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就会痛起来。

[26]发现剩下的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我就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

[27]如果我考了个坏分数,家长和老师会严厉地指责我。

[28]在考试后,发现自己懂得的题没有答对时,就十分生自己的气。

[29]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之后,我腹泻了。

[30]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31]只要考试不记成绩,我就会喜欢进行考试。

[32]考试不应当像在现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进行。

[33]不进行考试,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计分方法和结果分析

统计你所选的各个答案的次数,每选一次A得3分,B得2分,C得1分,D得0分,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你的总分。

总分3×选A的次数+2×选B的次数+选C的次数

根据你的总分查下面的评价表,就可了解你的考试焦虑水平。

评价表

总分

0~24分

25~49分

50~74分

75~99分焦虑水平

镇定

轻度焦虑

中度焦虑

重度焦虑通过该量表测查,属于“镇定”和“轻度焦虑”水平的青少年,是很正常的。许多实验表明,轻度焦虑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只要把焦虑感控制在这一水平之内,就不会影响到心理健康。若焦虑水平处于中度或重度以上,就需要引起重视。

2.别让“马虎”心理偷去你的考分

在考试中“马虎”,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成绩,还会带来许多遗留的心理问题。

她是班里的中队委员,平时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错,可是每逢重要考试都不能取得很理想的成绩。虽然试卷上的每一道题目她都会做,但是却总是因为粗心而看错题目或漏做题目。结果初中三年,她竟然连一次满分也没拿过。

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任课老师反复叮嘱她要细心点,可收效甚微。题目本来是默写古诗《江雪》,可她却莫名其妙地看成默写古诗《山行》,一下子失去8分。这个错误让她后悔莫及。

“马虎”是指学习、考试时,不细心,疏忽大意草率行事。马虎现象是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来这道题会做,但还是做错了,就因为马虎,写错了公式;本来这个英语单词记得,但由于马虎少写了一个字母,结果刚好不及格。马虎往往会影响青少年的考试成绩。如果马虎形成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将会有很大影响,中考、高考落榜,就差那么几分,就因为他马虎,做错了几道题,也许中考或高考就是他们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克服马虎心理对提高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

心理学家在调查中发现,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特别是平时学习比较努力的学生,在考试中“马虎”现象出现得更多一些。考试结束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解答比较顺利,应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可试卷发下后,却发现自己的成绩很低。但并不是说其他同学不存在这类现象,只是在马虎的数量上没有成绩处于这一位置的同学多而已。

面对这一问题,多数家长和教师是通过让学生解答试题时“认真”进行克服“马虎”,但是却收效甚微。原因是,“马虎”现象是由于学生的复杂的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认知方式导致马虎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方式是有差异的,冲动型的认知方式在学习中表现为缺乏认知策略,知觉没有顺序,急于求成,赶速度而忽视质量,考虑问题粗糙、急躁,易过早地下结论,解题中不愿按步骤逐层做,经常跳过一些看似简单的环节,答题后又不愿仔细检查。

(2)心理定势造成马虎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有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态势的倾向。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定势常使人的知觉出现错误,妨碍问题的解决。考试中的错题,有些是由知觉定势而导致的。

(3)不良情绪造成马虎

情绪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绪对学习具有激发、维持和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妨碍、中断和削弱学习活动的进行。如焦虑、恐惧、紧张、担忧、烦躁等不良情绪,都能破坏学生良好的心境,干扰正常的认知活动,形成心浮气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常开小差等心理状态。情绪干扰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容易出现误看、误写等现象。

此外,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及不良的环境干扰等也都可能引起马虎。

如何克服“马虎”心理呢?心理学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1)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是造成马虎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学习中要注重阅读教材,加强对教材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比如在阅读教材时,对教材中的各陈述性知识的要素进行分析,提高对陈述性知识习得的质量。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有计划地训练提高辨别事物或现象之间细微差别的精确性品质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2)加强自我监控能力

有些容易马虎的同学是属于做事比较急躁、解题之后不怎么检查的那类性格,从根本上说是自我监控能力较弱。这样的同学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如题目做完后,要检查核对,确认没错后才算完成。每次都检查,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固定下来,这会杜绝马虎行为。考试的时候,可以这样自我暗示:细心,一定要细心,否则,我就会出错,我要反复检查,直至确信无疑。

(3)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检查是防止答题遗漏、纠正错误不可缺少的环节。检查一要仔细,二要耐心。要先检查题目要求,对照原题,验证是否抄错了字、词;再检查答题过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检查答案是否正确,有无错抄、漏抄的情况,答语是否完整。另外,还要检查题目是否有丢漏,特别是一题多问的情况,还有,前面跳过的题目是否都已补做,等等。通过对每次课外作业的检查,就可以强化自己良好的检查习惯。

(4)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有的同学平时做作业是经常边讲话边做,这是不好的。“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注意力集中是学习成功的基础,也是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保证。如果你不能管住自己,不妨专门请一位同学监督、督促自己一心不能二用,正确率就能提高了。

(5)化解考试中的紧张和焦虑

很多学生的“马虎”问题可以说是因为考试焦虑导致的。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情绪出现紧张与焦虑的原因很多。有些同学由于担心自己不能解答出所有的试题,在考试过程中一直好像有一个人一直在对他说:“快点!不然你就做不完了”,于是,在解决每一个问题过程中,往往是伴随着因此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使其对问题情景或是检索、监控、指导解决该问题的所需的知识时,很容易出现马虎问题。解决这类“马虎”问题,必要时通过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临床技术干预解决。

马虎是青少年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青少年深恶痛绝的顽症,它耗费学习时间,干扰学习思路,降低学习成绩,有的青少年甚至因马虎而形成了学习中的不良心理障碍。仅靠教师一味地说教,强调作业、考试要细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学习心理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马虎,提高考试成绩。

3.考场上身心不良的自我调整与处理

(1)记忆卡壳的心理调整与处理

在考场上,遇到记忆卡壳,首先要镇定下来,徐缓而深沉地呼吸,让空气平缓地呼出体外。同时对自己说“放松”,然后再来考虑思索那些你想要记起来的事。如果还是想不起来,就先放开这道题,以后再回头来答。也可利用联想,回过去想想你的课本和笔记,试着去回忆那些与你眼前记不起来的事实有关的内容。把记起来的概念写下来,看看是否从它们中间能够得出一点联想的启发线索来。甚至去回忆与问题有关的那些内容在笔记本或课本中的位置。

还可利用试卷上的其他试题内容作为记忆卡壳部分的下段。在由是非题、选择题等组成的测验考试中,你会看到大量的试题。这些数量众多的试题内容很有可能给你提供出一些有关联的启发和线索,引发你想起那些因记忆卡壳一时记不起来的事实。

此外,应付记忆卡壳的最好办法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它的发生。在答卷的过程中,如果记起了一点点与解答其他试题有关的可用材料,就要马上把它写在试卷旁边的空白处。否则,随后万一想不起来,后悔莫及。

(2)惊慌失措时的心理放松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放松,保持呼吸徐缓而有规律,还可休息活动片刻。

(3)书写痉挛时的应对措施

一连坐几个小时不停地紧张书写着,对多数人来说是会感到疲劳的。在时间的压力下,加上竭力要使笔迹清楚,这就会导致因书写疲劳而引起手腕痉挛。

应付这种麻烦出现的最好办法是平时加以训练从而得以预防。在考试时,则要经常做点短暂的休息。可把手垂于身体的两侧,稍稍摇晃;或者手掌做握拳与放松的交替动作,这都是很有帮助的。

(4)身心疲劳时的身心调整方式

在答卷过程中,要不时地做点短暂的休息活动,如伸展四肢,活动颈、背等,也可以闭目养神一会儿,还可以做做深呼吸。若确实感到疲劳已经妨碍你的答卷效率时,可请求监考人同意你去厕所,用凉水洗洗脸,再做几下肢体伸展运动。这样离开考场几分钟,会使你在返回考场时精神振作地投入答卷。

4.作弊手莫伸,伸手误终身

现在,学生作弊的现象司空见惯。一些学生不仅想方设法自己作弊,甚至花钱请同学代考,或者花钱贿赂老师套考试题目。

她17岁,在学校的实验班读书,是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标准的好孩子,一直被老师认为极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学生。

她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因为查看复习用的地图,被监考老师抓住。事后,她主动请老师将自己的处分公告贴到学校的公告栏中以警示其他同学。让老师感到意外的是,她的作弊动机并不是为了分数,仅仅是为了要让自己跳出从前在人们心目中认定的好孩子的印象,感受一次刺激。她曾经坦言:作弊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早晚的事儿。“虽不能说是蓄谋已久但也是必然。因为我一直是规矩惯了的好孩子,就想做出点出格的事。”

据老师讲:作弊被抓后,她也并没有表现出悔意,反而感到了一分轻松和兴奋,下午还去逛了街,事后对于将处分公告公布于众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她说:“这样做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不想再做好孩子了。”事实上,她也曾有所悔意,说:“只是后悔处分要放到档案里,对于作弊本身并不后悔,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想法,比如现在特流行染黄头发,作弊好像是一种时尚,别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而我没有,觉得特难受。”

现在她生活平静,旧事重提,也难免有些伤心。“当时觉得挺对不起父母的,应该补偿他们,实际上自己心里的触动并不像老师想象得那么强烈,只是有点压抑。算不上犯了什么错误,但毕竟不是件好事,在本来很不错的简历上加了一件不光彩的事。”她说,事后同学们很同情她,认为因这件事而影响将来不值得。“但是作弊在学校不是每次都能被抓到,被抓到后,要求老师拿到学校公开可能是当时有点赌气,心想,有那么多人在作弊,自己却总在老老实实答卷。”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快。他们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自尊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伙伴和成人中获得一定的地位。但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念尚未成形,价值取向不够准确。往往以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尊重、老师的表扬为最大光荣,由此产生虚荣之心。面对考试成绩,优等生希望锦上添花,中等生希望更上一层楼,差生不图虚荣,却希望摆脱同学、师长的冷遇。于是,“必要时刻”,只要有机会作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达到目的的“捷径”。

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但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还明显不够,在活动中表现为感情用事,容易受暗示,容易改变决定等特点。许多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并未想过要作弊。然而一旦考试中发现有同学作弊,而监考又不够严时,就会一改初衷,加入作弊者的行列。若是发现许多同学作弊,不想作弊的同学则会难以承受群体作弊的巨大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盲目从众。

很多青少年对考试作弊有着错误的认识。比如非重点科目是可以作弊的;帮助同学作弊不能算是作弊;差生的作弊行为可以谅解;甚至有同学认为作弊是“英雄行为”,表明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

从客观上说,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造成学生作弊的重要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智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乎成了空话。成绩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唯一标准。结果,在学习的重压下,学生往往会迷失方向,一旦成绩不好,更会雪上加霜。为了避免这些后果,学生们宁可冒险作弊。

家庭教育的失误给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学生作弊的又一重要原因。孩子们都具有极强的模仿性,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在不便于讲实话的时候,父母们对邻居、朋友,甚至亲人任意撒谎。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而巨大的。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作为青少年,必须明白一个事实——许多成功人士只有平常人的智慧和能力。可是当他们在完成一项工作时,在遭遇重大困难时,在工作极其繁忙时,却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毅力,这就是意志的作用。当然,意志不会与生俱来,它需要培养。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制、果断、持久性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而从根本上清除考试作弊现象,需要教育部门研究科学的教育目标,恰当认识文化课成绩的地位。

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必要的,这是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必须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会合作的人将寸步难行;理解运动的意义,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是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所必需的;能够体会美,发现美并创造美,这是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之一;学会认识自己,调节自己,教育自己是人生永恒的课题。青少年不应该只重智育,只看成绩,而忽略了其他的学习内容。要合理确定文化课学习成绩的地位:文化课的成绩仅是一种尺度,而不是全部的或者唯一的尺度。

5.中、高考落榜后产生心理失衡怎么办

对于以读书为本的青少年来说,人人都渴望“金榜题名”。因此,中、高考落榜就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难以承受的失败和挫折。一些落榜的考生在此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面对社会议论,更是懊丧难受,几乎无法面对未来。

2003年夏季的一个上午,有个小伙子脱光衣服跳进河滨公园的湖里,拔湖里的彩灯电线,情况非常危险。派出所民警和公园保卫科的人及时赶到现场,将小伙子救起。小伙子看上去20来岁,嘴里一直嘀咕个不停。别人问他多大了,他说自己是1983年出生。当问其家在哪儿时,小伙又糊涂了,说起了化学,不时又冒出一串数字,说“你上网查去”。有围观的群众说,这名小伙子是因高考落榜而精神错乱了。

经过调查了解,他的父母都是工人,家里几代人中从没有出过大学生,因此父母平日的谈话间总是有意无意地盼望着儿子能够考上大学。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从进入高中起便把目光盯在考大学的目标上。为此,他辛辛苦苦学了三年。虽然他所在的学校升学率并不算高,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凭他在班里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是完全有把握的。

从高考考场一出来,他便感觉发挥得不大好,可毕竟心里还存着一线希望。发榜的那天,这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他真的难以接受眼前的这一事实。三年多的辛苦和汗水就这样付之东流了,他觉得像天塌下来一样。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学校回到家里的。

总之,他的感觉就像身陷在一个泥潭之中,而又难以自拔。连日来的担心成了现实,他悔恨、懊恼、忧伤、悲痛。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就那么不声不响地坐了一整天。后来就得了精神病。

中、高考落榜后出现的短暂心理失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即使再超脱的人,精神上也不可能是轻松、愉快的。问题在于这种心理失衡状态会持续多久。许多落榜考生待时过境迁之后,心理状态会逐渐恢复平衡,能够找到自己新的起点,并继续开始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但是,也有不少落榜生沉湎于悔恨、懊恼、忧伤、悲痛之中,总是觉得自己的未来是灰暗的,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甚至产生厌世或轻生的念头。这就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还有可能会引发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最终可能会毁掉自己的一生。

中、高考落榜有各种原因,但是有的考生不能对他们考试的结果进行正确归纳原因。一个人如果把失败仅仅归于内部原因——能力和努力,就会产生内疚、冷漠、压抑、失望和无助感;如果把失败仅仅归因于外部原因——任务困难、运气不好,则会使人消极、被动、不努力、假装积极、气愤、敌意。有的考生把落榜看成是自己能力的问题,所以愧疚、悔恨的情绪油然而生;有的考生认为自己落榜是运气不好、倒霉,所以容易怨天尤人,以致把愤怒、敌意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期望过高、压力过大是引起落榜考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过高的期望来自于家长、教师和考生自己,家长和教师有时候不顾考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的目标定得过高,加之家庭和社会对考生考试的过分关注,这都会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他们在考前就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对不起家长的辛劳哺育,对不起老师的悉心教育,带着压力上考场,考得不好之后就越发悔恨和内疚。有的考生由于考试结果与所报考的院校存在差距,因此产生很强的自卑感,郁郁寡欢,在沉重的阴影中无法自拔。有的考生生来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抑郁质类型,遇到挫折后,不愿向别人倾诉,把不愉快的事情埋藏心里,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各种消极情绪。

如何及时调整中、高考落榜后的心理失衡呢?

面对人生的失败和挫折,考生要面对现实,自己给自己一种安慰,自己给自己一条出路。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正是一种对人生的超脱、潇洒的态度,这也是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人生要经历无数成功和失败,不要沉醉于一时成功的喜悦,也不沉沦于一时失败的沮丧,要学会以一种潇洒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自我肯定是在失败中驱逐自卑感的有力武器。如果我们能把失败看作是人生中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坚信自己能战胜新的挑战。不要把什么都看成是唯一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就在你的脚下。

当驱散掉心头的种种不快,转移开低落的情绪之后,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对现实对自我进行一番冷静的分析,找出高考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理负担过重,总是患得患失;可能是由于临场心理调节不佳,前一门发挥不理想后面一门受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复习不全面,或功夫不到家;还可能是由于求成心切,粗心大意等等。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亡羊补牢”,来年再到考场一试。

要明白: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但是也不能只因为一次高考失败而放弃第二次尝试。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把压力变为动力,为自己设立新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全部力量都倾注到实现新目标的努力之中。无论选择的新目标是什么,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会更成熟、更坚定,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性心理的出现,是青春期带给青少年最大的变化。由懵懂无知到意识潜流,“性”成了青少年人生中最难以拒绝的诱惑,也造成了他们最大的烦恼。这是青少年发育中必学的一课,也是成长中必经的考验。

性爱的吸引力,让很多青少年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我,其中还有人品尝到了苦果。教育青少年闯过青春期这一关,首先要关注他们性心理的变化,帮助他们端正心态,克制冲动,用理性疏导欲念,在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走向性心理的成熟。

同类推荐
  • 暗示心理学

    暗示心理学

    不管你的意识做出任何的假设和默许,你的潜意识都会接受,并且会实现这样一个意向。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想法都能转化成实现。如果你的想法足够强烈——通过心理暗示,它就会变成现实。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
  •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超级催眠术:不可思议的灵魂之旅
  •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告诉人们,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在满足愿望的过程中,又会有一种审查机制,这种审查机制使得有些梦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通过伪装才能表达。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那么弗洛伊德具体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有什么样的梦例可以佐证?本书《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将一一为您解答。文聘元教授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来解读弗洛伊德的解梦大法。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及其思想,我们还附加了对弗洛伊德生平及其思想的简述,相信读者们读过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思想,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梦。
热门推荐
  • 冷酷校草霸上瘾

    冷酷校草霸上瘾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陆珺瑶在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救下了一个被黑社会混混打得半死的男生,意外的发现男生居然拥有逆天的颜值,可惜偏偏是个“哑巴”。缘分就在这一天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开始今后人生的互相羁绊,“陆珺瑶,你没经过我的同意就出现在我人生当中,所以......你要对我负责!”“怎么负责?”“用最快的时间喜欢上我,然后在我身边一辈子。小事随你怎么闹,大事往我身后靠。”“......”
  • 重生小甜妻别惹

    重生小甜妻别惹

    重生前,南宫星尘各种花样作死喜欢着极点渣男,和帝戚结婚后还想着怎样和渣男一起私奔,却不知这是渣男和她好妹妹的一场阴谋,借她的手害死了最爱她的人直到死才瞑目。重生后,南宫星尘立誓绝不让上一世的悲剧重演。从此以后南宫星尘和帝戚携手虐渣男挠贱女,开启高糖分,各种花式撒狗粮。“帝戚戚,撒浪嘿哟~”“南尘尘,别闹!”“小帝帝,快来呀~”“南尘尘,你没事儿吧!”本书高甜宠文男主绝对没有白月光之类的人。
  • 豪门千金:天涯海角总相逢

    豪门千金:天涯海角总相逢

    他们曾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她以偷盗家财的名义被扫地出门,在所有人都不信她说的话,不听她的解释的时候,他们用那弱小的肩膀将她挡在身后,他们都以为他们会永远在一起,可是谎言永远不会成为事实,当事实揭露,她毅然决然的离开,当千金归来,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有坑,勿入】
  • 新中国往事:改革纪事

    新中国往事:改革纪事

    本书收录了《宝钢的决策背景、建设历程和示范效应》、《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等20余篇文章,均为历史亲历者自述。
  • 青春骗局之等你原谅我那天

    青春骗局之等你原谅我那天

    “他教会别的女孩大胆追爱,可自己喜欢的女孩此时却只敢缩在这里偷偷看着他,连唤他的名字都没有勇气。”“我可不是他喜欢的女孩,他现在已经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与他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久别重逢老套路,虐中带甜,玻璃渣掺蜜糖,喜欢看的伙伴欢迎入坑。喜欢的话,可以投投推荐票哈。
  • 时空旅行之女配逆袭

    时空旅行之女配逆袭

    席静穿成了悲催的席微微。席微微是是男主的白月光替身,是男主的星期六床伴,是男主全天候的家政佣人。呵!白月光归国后,她秒成男主的干妹妹……席微微替原主咽下一口老血,对炮灰女配的身份表示满意。她来到这个年代可不是为了花前月下,她的任务是刺杀王木,那个创造出智能合成人军队首领——薇娅的科技天才,从而阻止70年后造成她,家破人亡的那场大战。王木一直下落不明,席微微盯上目标嫌疑人家族的太子爷,意图深入卧底调查,没料掀起男主的十级醋火。男主:“我给你个机会回到我身边!”席微微:“滚!”卧底行动受阻,席微微又发现她的杀父仇人薇娅,穿成了男主的白月光,在作天作地,而男主还很有可能就是王木。男主冷然:“你不是要我滚。”席静谄媚:“万事好商量。”
  • 全球争宠

    全球争宠

    全球进入宠战时代,怀胎是个技术活,生宠是门专业课。——【怀胎有风险,生宠需谨慎】……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一觉醒来杀手穿越成怨妇。情同手足的好姐妹竟无时无刻想置她于死地?一改往前的懦弱无能,从此教渣渣如何做人!身处冷宫又如何,照样玩转风云!渣男人,徒手斗!虚伪女,伸手即扳!遇弱,即强。遇强,她更强!看身为二十一世纪顶端杀手的她,如何玩转古代!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