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9200000017

第17章 宗教是他们的精神发动机

印度文化与印度商人性格:

印度与中国一样,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同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泰姬陵与中国的长城一样壮美,贝叶经上的古老哲学与竹简上的诸子百家一样深奥。如果说,中国商业文明的核心是儒教伦理的话,印度商业文明的核心则是佛教文明。

古代中国人称印度为“身毒”和“天竺”。到西天取经的我国著名僧人唐玄奘曾这样描述,在那里,虽然人们的肤色有黑有白,他们都是印度人;虽然小国众多,土邦林立,它们都属于印度。这个时候才有“印度”这个称呼。在1947年以前,印度的历史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后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相继独立。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土有近300万平方公里,人口10亿,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今天印度的10亿人口中,其中印度教徒8.2亿,占总人口的82%,穆斯林1.1亿,占11%,基督教徒2700万,锡克教徒2300万,佛教徒600万。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谈印度文化必须从它的宗教说起。在印度,99%以上的人都是宗教信徒。在纷繁复杂的印度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它贯穿了印度文明史的始终。

宗教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更是如此。印度教主张,人的灵魂永生不死、万物有灵、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生命无穷无尽,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决定的。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生。这样印度教在文化上就表现出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它同时也决定了绝大多数印度人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种文化取向决定了印度人对财富的追求不像西方人那样执著。可以说,印度国父圣雄甘地主张以东方精神文明战胜西方精神文明,著名诗人泰戈尔的精神圆满、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精神境界,都是这一价值观的具体反映。

这种重精神轻物质的经济伦理是典型的印度商人的经营智慧,是宗教在经营上的体现。印度商人与其他民族不同,他们轻蔑外在的、物质的东西,崇尚内在的、精神的东西。美国人崇拜经济大鳄和娱乐明星,中国人崇尚才子佳人和民族英雄。印度人不是这样,他们把那些隐居于森林之中半裸体的圣者视为最崇高的人,就连帝王和英雄也崇拜这些人。因为人们相信在圣者身上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内在的精神已经与宇宙的无限精神合二为一,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统一。印度人说,对于我们来说,衡量伟大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内在的东西,而不是看外在的东西。因此,轻视外在物质、注重内在精神是印度民族性格中的重要因素。即使在印度现代社会的大人物、大知识分子,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仍然蔑视物质,把内在的精神追求置于最高的位置。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和平民百姓更是如此。

印度人所独有的其他特质,如敬神观念、再生观念、达摩观念、种姓观念等,也是在宗教信仰和思想的长期熏染下哺育出来的。敬神观念起源于印度教的偶像崇拜和“祭祀万能”思想,再生观念发源于奥义书的“业报轮回”学说,达摩观念发源于印度教的伦理和法律制度,种姓等级观念起源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

虔诚的印度人一生有三大愿望:一是到圣城朝拜,二是到有“圣河”之称的恒河中浸泡沐浴,饮圣水;三是死后能在瓦拉纳西火化,并将骨灰撒入恒河。因此,在印度虽然属于上等人的印度商人精于计算,而一般印度人,尤其是至今仍无法摆脱种姓制度阴影的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一副逆来顺受的心态,心甘情愿忍受饥饿穷困,他们似乎生来就是与世无争,没有什么进取心和拼搏精神,也许加上天气酷热缘故,终日懒洋洋的,只求填饱肚子混过一天算一天,把一切希望寄托在至高无上的神上。一般印度人安于现状,应当说,宗教在印度民族性格的形成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度民族性格中许多观念、嗜好、习俗和行为方式,都是长期以来宗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历史积淀。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些观念、嗜好和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仍然保存着。

在这种宗教文化的带动下,形成了印度民族性格热情奔放、善于言辞、长于思辨、富于幻想和时间观念差、动手能力不强的特点。

进入近代以后,印度长期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9世纪50年代,棉织品占英国对印输出品的2/3。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印度的大批原料运往英国,主要有棉花、黄麻、靛蓝、羊毛、粮食等。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从印度输往英国的原料增加了3倍,其中棉花和谷物增加了6倍,黄麻增加了63倍。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1914年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为5亿英镑,1933年增至10亿英镑。一些英国大公司利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关税保护政策、廉价的劳动力和有利的市场,在印度发展了一批子公司。

印度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新德里是印度首都,人口有1200万,是世界上颇有名气的大城市。到过新德里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在这里几乎很少有像样的现代新型建筑,到处是小商店、小作坊,补衣服补鞋的、打铜打锡打铁的、剃头刮胡子的、刻图章修钟表的、染布的、修车轮子的等等,应有尽有。在印度到处见到的巴士都这个样,车窗全开着,常有人塞在窗口,有的把头手伸在窗外,甚至坐在窗架上把屁股露在车外。

进入新德里的繁华市区,你会失望地发现所有的建筑通常只有二三层,全城最高的建筑也只有四五层楼高,实在不像一个大国的首都。后来,经过当地人确认,得知整个德里的最高建筑为9层。

尽管城市如此残破,但是物价却高得令人咋舌,一般生活用品的价格都是中国国内的2至3倍,甚至高达10倍。洗发水要50多元一瓶,矿泉水瓶空瓶要6元,香皂10元1块;大白菜要10元钱1斤。原因很简单:当地的穷人用不到这些东西,这些都是给外国人用的。

而且,很多必要的生活用品在这里仍然买不到,比如餐巾纸、洗洁精、一次性纸杯等。

很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印度人所谓的“上厕所”,就是在大街上解决问题,不论男女。街边的公共厕所没有屋顶、也没有四面的墙。

另一方面,印度先进的地方也有很多,由于这里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这里的成年人大多会说英语,像尼赫鲁大学等是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印度的高级尖端新技术更是迅速发展,一跃成为IT大国和世界软件中心,据说世界上80%的电脑软件都是由印度生产的,核工业也相当发达。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先进与落后并存的国度。

由于历史的缘故,中国与印度双方贸易始于1951年。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贸易规模很小,发展缓慢。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双边贸易发展较快,贸易额以平均每年超过30%的速度递增。现在,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1998年双边进出口总额为19.2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0.16亿美元,进口9.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0%、8.9%和0.9%。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包括电视机、计算机及音响等的电子元件、机械设备等产品,焦炭及煤,生丝及纺织品、医药品、钢材、化工及染料中间体、耐火材料、轻工业品、及豆类等。中国自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有:铁矿砂、铬矿石、成品油、钢材、植物油、氧化铝、机电产品,钻石及宝石等。

印度的企业家精神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它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的竞争力。近几年,在印度出现了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如在纽约上市交易的软件公司Infosys

Technologies和Wipro等。这些印度公司大多是外向型企业,产品大部分出口。

如印度汽车零部件生产商Bharat

Forge有60%的销售收入是出口,其中半数来自美国。像制药生产商Ranbaxy大约50%的收入来自于海外,其中大部分都来自美国市场。而在中国,即便是华为、TCL、联想也还不能在国际市场具有足够的影响力。难怪中国的企业家们惊呼:印度成了世界级企业家的摇篮。

在印度政府所提供的2005年《企业家竞争力报告》中,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印度企业家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们从宗教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从家族世系中获取力量。这就是印度的企业家精神。

总结起来,印度的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是印度企业家有着永久的精神发动机,那就是精神的力量。

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信念和内心的成熟度。在这一点上,印度企业家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相比毫不逊色。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悠久的印度传统的强大延伸。

在寻求信念支持时,多数印度企业家都会转向自身的文化传统。位于印度南部千奈的纺织品公司Fashion。

International的CEO克里斯蒂安·法布尔是一位印度教苦行圣人。信仰要求他不穿衣服,远离一切世俗牵挂,包括他的工资待遇。尽管Fashion。

International每年为Kenzo、Lee Cooper和Galeries。

Lafayette这样的品牌生产价值1亿美元的服装,法布尔自己却只领每月200美元的工资,并且没有任何股票或期权。

他说:“除了合作伙伴对我的信任,我一无所有。”他管理着遍及印度的35家工厂的6万名工人,可他的大多数交易是凭着诚意来完成的。他说:“合同是合作伙伴间不信任的条款。”Infosys的董事长穆尔蒂也是一名印度教的瑜伽行者。

二是印度的企业家擅长于处理人脉,用中国话来表达,就是印度的企业家相信:关系就是生产力。他们在人际关系上花去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同行。在印度,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边界管理”。这个词特指对与企业相关的政府关系和媒体关系的处理,以及从特别渠道获得所需的信息等等。尽管印度政府的经济改革已经实施10多年,但许多产业仍处在政府的高度管制之下,国际贸易和投资也存在着诸多限制,经营企业需要申请各种名目繁杂的许可。在其他国家往往可以由一些低层员工办理的许可申请等事项,在印度却占去了CEO的大量时间。

可以说,印度最成功的企业,一定是“边界管理”最为成功的企业。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Reliance,就是凭借其创始人德鲁拜·安巴尼在政商两界强大的关系网络得以建立。典型的Reliance式扩张战术,一位印度反腐官员指出,“先是无视和破坏现有政策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通过左右政府部门重写政策,使政策最大限度地对自己有利。”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安巴尼家族熟悉所有政界要人和高级官僚——无论他们的政治派别,甚至知晓他们每个人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凭借这些深厚的上层关系,在任何简单申请都要经过庞大的官僚机构冗长审查的印度,Reliance却可以在数周内轻易获得批准。

三是家族式管理。印度企业家如何激励自己的团队?毫无疑问,许多普适性的原则,诸如创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有效的沟通、给予属下充分的空间等等在印度企业也依然适用,不过,印度企业的管理层常常是在家庭成员之间形成。在印度声名显赫的Reliance、塔塔、贝拉、马辛德拉、兰巴辛等巨型企业,都是家族生意,其中许多企业拥有可以追溯至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而根据Synovate的调查显示,65%的印度中小企业也是家族生意,或有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并且家族成员对所进入的行业非常了解。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印度的家庭多为多代人联合组成的大家庭,子女成年后仍与父母居住在一起,家庭对印度人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印度有着悠久的工商业传统,因此为数众多的印度家庭对商业活动并不陌生。Synovate公司的调查显示,2004年有63%的印度中小企业完成了自己的预期增长目标,而它们几乎全都是家族企业。可以认为,家庭的支持给它们的成功带来直接的帮助。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印度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缺少融资渠道、高税率使它们更多地求助于家庭而不是外部社会。

印度人心目中的财富英雄

在印度企业家的心目中,拉丹·塔塔、纳拉亚那·穆尔蒂和拉克什米·米塔尔是榜样性的人物。

拉丹·塔塔是塔塔经济帝国的新一代家族继承人,这个集团除了塔塔钢铁以外还控股着分布在能源、化工、通讯、汽车、IT服务等众多行业中的90家企业,它们的变迁是整个印度历史与未来的缩影,在过去的10年里以技术与印度的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把一个已有150年传统的家族生意转变成为现代的企业帝国。

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拉丹·塔塔27岁回到印度,1962年加入了塔塔集团在掌管塔塔汽车的日子里,康明斯发动机公司的前任董事长亨利·沙驰(Henry Schacht)对拉丹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可能是我所见过的最出色的三四位企业领袖中的一个”,Bose音响公司的CEO阿玛尔·博世认为“拉丹了解自己身处于一个封闭的社会,他找到了使之变得开放的办法”。

通过“震惊疗法”,拉丹·塔塔最终成功了。1993年,塔塔钢铁在未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量,从而避免了亏损。塔塔钢铁的震惊疗法在随后的日子里成为整个集团的规范。拉丹·塔塔宣布:集团旗下的各公司必须成为所在行业的前三,否则就会被出售。

现在,拉丹·塔塔面临的新挑战是做一个全球空中飞人。在普通的一个星期里,他要从孟买飞去塞舌尔群岛,旋即再飞往毛里求斯——两家泰姬宫酒店将在海外开业。泰姬酒店集团是印度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现在,塔塔已经不满足于在印度次大陆上的统治地位,开始了全球扩张,这是他的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将塔塔集团变为一个出色的跨国巨头的一部分。

纳拉亚那·穆尔蒂是印度新经济的代表性人物。软件业是印度领先于世界的产业之一,而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纳拉亚那·穆尔蒂。当年,他与6位同事用250美元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今,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2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IT巨人。

他的公司同时在纳斯达克和孟买证交所上市,公司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其中70%来自美国,其余绝大部分来自欧洲——与此同时,公司的员工则几乎全都在印度工作。Infosys几乎就是IT服务外包的同义语。

Infosys初创之时的1981年,为了安装一部电话,穆尔蒂不得不等上一年,为了获得政府批准进口一台价值1.5万美元的电脑,他不得不往新德里跑了15趟。也许正是深感政府的低效率,Infosys才在IT领域创造了这场外包革命。“我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穆尔蒂这样形容自己,“在印度教里,我就是从事所谓行动瑜伽的人,我相信行动和奉献能带来好的结果,因此我做事的时候好像没有明天,我是完全的行动论者。”

2002年,全世界的信息产业都在压缩技术开支。然而穆尔蒂则认为,由于公司产品成本较低,因此新一轮的节俭之风恰恰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有鉴于此,Infosys公司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加紧招兵买马,并且在海外发起了咄咄逼人的销售和营销攻势。结果,IT寒流肆虐、纳市指数自由落体的2002年,却成了Infosys业绩最辉煌的一年:利润额同比增长24%,销售额提升了45%。

拉克什米·米塔尔从1970年继承父亲在加尔各答开办的一家小钢铁厂,几年后将业务发展到了印度尼西亚,进入1980年,他开始在世界各地收购老旧的国营钢铁厂——从墨西哥、罗马尼亚到阿尔及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逐步打造自己的钢铁王国。90年代中期,米塔尔渴望成为全球大王的雄心已非常明显。2004年底,米塔尔在伦敦宣布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再合并其现有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拉克什米·米塔尔钢铁公司与伊斯帕特公司两家钢铁企业的资产,从而组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商。

2005年初,拉克什米·米塔尔来到了中国,并引起了企业界的震动。米塔尔斥资25.99亿元收购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旗下华菱管线37.17%的股份,成为华菱管线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A股市场向外资开放以来最大的一宗股权收购案,也是外国钢铁公司参股中国国有钢铁公司的第一例尝试。

现在,他一手打造的钢铁帝国横跨14个国家,而且还在增加中。他低价买进资产,利用廉价劳力,运用最新科技实施规模经济。

同类推荐
  •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思维方式是策划的源泉,一般是不传之秘,但这本书却合盘托出;案例文集是策划的经典,一般是难以求全,但这本书却涉及面广。她,获得过几乎所有中国策划的最高奖:1996年当选“中国十大策划人”,2000年获“博奥策划元勋奖”,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人”,2004年荣获“中国策划最高奖”(当前策划界唯一获奖者),2005年获“中国策划业12年杰出功勋奖”。她,就是本书作者崔秀芝。在本书中,作者精选了自己近30年策划的经典案例,揭示了策划的基本规律、核心理念、思想体系和最高境界。作品通过全国23位名家精准点评,使读者更准确、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策划的真谛。
  •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选股,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对了股票,投资者才有获利的机会。如果选错投资对象,那么再高明的投资者,也只能感叹“无力回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信任而且习惯的选股方法,那么,即使选出了黑马股,也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过早斩仓出局,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一种好的选股方法,不仅能够告诉投资者应该买进什么股票,还能告诉投资者在何时以及何种价位买进股票。如果还能够提示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公司希望员工忠诚,却吝啬于提供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空间。员工们一边表着忠心,却在更好机会到来时说走就走。里德·霍夫曼认为,一旦雇主和雇员之间没了信任,公司就将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危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培育的不是众多经理,而是众多的领导者。 互联网时代雇佣双方的关系改变了,如何维持与人才的雇用关系成了企业要操心的事儿。
  • 汽车营销的十大关系

    汽车营销的十大关系

    本书站在营销人的角度和用户的立场来审视汽车市场营销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并结合作者自身丰富的营销实践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是一本朴实、深刻、严谨、务实的营销经验总结与升华的专著,体现了三个明显的特点。站在哲学和全局的高度思考汽车营销问题,才能认清矛盾关系的本质,才能把握营销先机和主动权,从而破解营销难题,提升营销质量,助力企业升级发展。
  •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造就精英管理者的11条杰克·韦尔奇经验

    杰克·韦尔奇在任期间,通朋电气的收益从25亿美元增加到1005亿美元,净利润从15亿美远上升为93亿美元,该公司的股价也从最初的大约94美分上升到40美元。凭此惊人的业绩和他创立的崭新的经营理念与不凡的人格魅力,他被誉为“全美头号经理”、“全球第一CEO”。每位年轻人都有着无尽的潜力,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如书尔奇一样杰出傲人,那么从现在开始仔细阅读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并学以致用。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会慢慢地接近他,直至超越。
热门推荐
  • 我在宇宙当老大

    我在宇宙当老大

    身怀复制天赋,拥有建造系统,秦天穿越千年来到了公元3019年,既然来了,就混个宇宙老大玩玩吧…
  • 世界科技与发现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科技与发现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痴吃的爱着你

    痴吃的爱着你

    婚后的一次采访中——记者:“墨先生,请用简洁的话语评价一下您的妻子。”某男勾唇邪魅一笑:“花痴,路痴,小白痴。”辛雨保持微笑着的表情,离墨先生坐的更近了一些,悄悄将不安分魔爪伸向墨先生的腰。“其实呢,我家先生没什么优点,唯一的优点呀,就是爱说笑。墨、先、森!你说呢?”某男任然不为所动的看向记者,摆出一脸无奈的样子。想了想墨先生又开口:“哦,忘了说一点,我也有一点痴。”继而转头看向身旁的小女人,“我痴(吃)心于你。”记者:我能选择踢翻这碗狗粮吗(内牛满面)
  • 我有一个无敌的胃

    我有一个无敌的胃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拎起来;割完动脉割静脉,一动不动真可爱……”“这只兔子不是白的。”“emmm”异世为兔,可是却一直饿肚子怎么办?于是他下定决心决定把这个世界吃穷!
  •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多年来,报告文学已经很少有像《木棉花开》这样使人感到震撼和动情的作品了。因此,报告文学就不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屑眼光和言语攻击,甚至有人对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存在的可能性也有了怀疑。出现这种现象,固然同某些人传统的文学观念有关,与他们对报告文学阅读了解的局限肤浅有关;但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报告文学在独特接触观察理解现实热点矛盾事件和文学艺术地表现这些对象上存在问题有关。尽管会有人对报告文学表现出固执的排斥,但是,只要是优秀的作品,总能够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本问题是我们报告文学作家是否为人们提供了热烈关注的阅读对象,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诱惑和感动。
  • 都市之鸿蒙掌控者

    都市之鸿蒙掌控者

    【最火热新书】 天降一缕鸿蒙气。从此,秦宇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修炼道路。别人练武修仙,他修天地大道。一念万物复苏,一念雷霆万里。一念,定天地乾坤!
  • 神秘总裁冷情妻

    神秘总裁冷情妻

    温宁的十八岁生日礼,是一场长达十年的牢狱之灾,为了复仇,她应下了魔鬼的要求,嫁给植物人老公,却不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女皇陛下,威武!

    重生之女皇陛下,威武!

    前世冷秋作为杀手为保自己唯一的亲人安全而香消玉损。机缘之下她绑定了穿越系统带着前世的记忆再次为人。这一世她作为女皇注定统领天下,这一世她有了牵绊有了所爱之人,拼尽全力只为护其安全。面对水月国再次卷土重来的战争冷秋集结各路群雄。随着战争的推进事件的原委浮出水面……
  • 重生之随身庄园

    重生之随身庄园

    快要奔三的李思思是一个生活单调,整天和小说为伍的剩女,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突然被手上的玉镯改变,于是她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话说你不回去就翘辫子了还不回去么。这下不仅能够重来一回还赠送了随身空间,摩拳擦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刻不容缓,可是冷静下来她才发现自己一不会炒股二不会点石成金,于是只能努力生活尽量表现了可是重生后才发现生活这么多姿多彩啊,喂你个小三,什么自己也是小三?
  • 恐怖微信

    恐怖微信

    红包不能乱抢,任务不能乱接!工作微信群里多出一个叫"鬼王”的家伙发布红包任务,抢到完成可以获得红包,但是如果不能完成,那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