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4200000012

第12章 戒坛赞述辨德

开壤创筑戒场之坛文

维唐干封二年仲春八日。京师西明寺沙门释道宣。乃与宇内岳渎诸州沙门。商较律仪。讨击机务。敢于京南远郊澧福二水之阴。乡曰清官。里称遵善。持律众所建立戒坛。原夫戒定慧法众圣之良筌。摄律善生三佛之津导。是知戒为入圣之本。为出俗之基。皇觉寄此而开权。正法由兹而久住。所以四依御宇。必祖戒而启蒙泉。五乘方驾。亦因戒而张化首。自法流东渐居七百年。戒场之坛名实乖爽。律论所显场坛两驰。各备机缘随事便举。有晋扬辇南林戒坛。德铠圣士厥初基构。中原正伪蔑尔无闻。有以大界为戒场。有以平场为坛上。斯由法被三废后兴在于羁縻。或由师心独断讨论绝于经教。若夫创置戒坛。专弘戒本。良由律仪所摄用统有空。约情充仞于大千。论法该通于六位。阴入界处莫匪戒缘。上圣下凡咸资戒护。遂使小戒大戒开行业之始终。有愿无愿显因心之渐顿。经叙菩萨戒聚。非白四而不生。律明声闻正禁。因十僧而克果。若欲行斯羯磨。要假坛场。故以戒法为名。全是净行之本。大界初兴僧法两设。至论作业。戒场则多。此则僧住法住各有其致。今立戒坛之场。备依教旨。竖三标而分两界。围空地而绝错疑。先结小界为场坛之本。依自然而集僧。晓同别之殊致。三述戒场之外相。白二约而结之。故使三阶肃而峙列。委登降之接足。四维晏而在隅。识辰晷之斜正。后结大界。僧出戒场。随相各集。别唱别结。因使四处僧事无乖别之踪。六和显德有乘权之务。作业成遂。七万之岁不亡。德僧自在。三灾之变无没。由斯以言。戒场之举不徒设也。成则佛法常住。坏则正教沦亡。此言匪妄。又弥慎也。是知受随二戒寄斯地而克隆。持犯两仪亦因兹而还净。故经云。若无此戒。诸善不生。谅是定慧之本基。诚即业惑之良药也。比人行事轻斯者多。不筑坛基。随宜授受。或妄结小界。曾非难缘。或辄居佛殿。僧皆背像。或在空回。或在村坊。迷昏别众。诵文徒结。斯涂纷糅无足叙之。故僧传云。中国僧来欲受戒者。扬都行事并在江舟别结而受。有问其故。答曰。结界法本同别难知。故于舟中相绝非难。说戒等法不成乍可。夫欲住持正法弘护圣仪断绝烦恼。非戒不得脱。非界地戒业无依。虚承剃染。心无圣法。徒丧一生。终沦万劫。岂不累于自他虚为释尊之种也。故彼梵僧勤勤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此。弥天所诫可不思哉。有人闻结惊而私诮。余告之曰。非敢立异。斯乃一同经教具周。人不行尔。窃以。净教所诠依法为本。文明四说之印。遗诰三藏之功。顺则扬三宝之初秋。违则灭四僧之后辙。文云。戒场极小容二十一人。明坛上之广量也。应至舒手及处。明坛非覆障之内也。应留中间。明二界非相接也。先结场已大界绕之。明初后之轨仪也。但置佛殿。明僧宝之所依也。若有僧住有惭剔除。明有羞僧弘崇戒护易成就也。文有临坛师。坛上僧则非场地之恒度也。此坛唯存戒住。今则多有僧住。固可详诸诚教。若斯义难隐忍。所以状白叙构。业业兢兢。晨夕仇校。仰遵遗寄。辄备通引。永垂无昧云尔

大唐雍州长安县清官乡净业寺戒坛之铭

原夫戒坛之兴其来久矣。肇于祇树之始。流渐淮海之阴。开佛化之羽仪。扇仁风于寰宇。遂得定慧攸托。非戒无以成基。业行是依。必律仪方能堪济。其德既广。非恒地之所任持。其绩既高。岂常务而能构克。故使于僧院内别置戒场。又于场中增基列陛。阶除四布。坛塔高严。幽明之所监护。凡圣于焉景仰。集僧作业经三灾而莫亏。登降受行历万古而长骛。是则慈化弘远。诚资戒德之功。烦惑廓消。咸假场坛之力。统其绩也。岂不盛哉。若不式树旌铭。将何启其津径。略述所缘。其辞曰

幽关未启。妙兹弘导。匪藉能仁。谁其覆焘。覆焘伊何。谅惟戒力。三圣位隆。四生仰极。昏谷作梗。烦劳莫息。緜兹长往。于何取则。在昔给园。皇觉顾命。创筑场坛。开敷嘉令。金河既竭。玉门高映。道流淮海。南林一盛。周发灵台。汉彻明堂。事遵往帝。缔构余皇。戒坛式绪。时惟法王。用隆化本。永永无疆。爰有英达。厥称僧杰。德懋时雄。智包髦烈。齐梁作[簐-欠+几]。缁素垂节。广树法场。横张像设。是号文国。山夷海截。有惑斯宗。人坑法灭。中原失绪。三犯凶咽。仁祠奄室。法侣兴悲。考定斯咎。明坛靡基。敢遵往则。式表离辞。永镇终古。兹文在兹

终南山北澧福之阴清官乡净业寺戒坛佛舍利之铭

维大唐干封二年岁在丁卯孟夏朔日。京师西明寺沙门释道宣。与诸岳渎沙门。会于前乡之道场。平章法律。仰惟三圣垂教以戒为先。四生归德遵涂莫绝。遂使住法六万之寿。作化在于律仪。时经三变之秋。启务资于定慧。所以敢承余烈。克构场坛。陈瘗灵躯。镇兹福地冀愿皇觉慈照。景业统宇宙而无疆。垂裕含光。神功谅堪济而逾远。序之不足。略为短铭。其辞曰

皇矣正觉。作化在三。戒为良导。万善攸谈。冰凉于水。青更逾蓝。非斯组织。余则谁甘。岳渎法俦。乘时蔚峙。板筑福坛。犹登岵屺。戒护是升。幽明咸履。悠哉后裔。则为高轨。敢述时缘。遍流芳纪

荆州等界寺沙门无行。观化秦川。遇兹盛集。赞而述之

大唐干封二年四月朔日荆南渚宫沙门释无行戒坛舍利赞

余等登趾荆岑。搜玄秦岭。承律谟于上德。闻所未闻。禀清范于灵坛。日新日损。是以皇觉慈训弘之在人。祇树高风幽心祥感。幸逢嘉会。瘗灵骨于福坛。玄纲载维。想德铠之非远。不胜手舞。景仰神光。敢述玄猷。乃为赞曰觉智圆明。应物唯灵。非灭示灭。无生现生为人演法。三学开津。场坛肃穆。戒德氤氲。金河晦影。鹤树澄神。能仁散体。多宝全身。奇光昭晢。嘉瑞攸陈。二端尚在。八斛犹均。厥后无忧。爰初启信。近护分光。灵坟是镇。灵坟现奇。震岭标基。扶风散彩。淮海腾辉。粤自荆岫。寻真太一。希世之风。载扬兹日。坛模山像。登顿有秩。镇以遗身。幽诚云毕。愿言遐旷。克念崇尚。识镜澄明。心河静浪。庶劫石之方消。觌神珠于妙相

大唐中原关辅戒坛仪

余以。干封二年二月八日。创筑戒坛。四方岳渎沙门寻声远集者二十余人。至于夏初。众侣更集载受具戒。多是远人。京寺同学咸来观化。余以法利希行。恐有乖忤。和悦上下。务成为先。有京师西明寺真懿律师。今之律匠也。彭享勇锐。最所忌情。恐东回左绕。伤俗之行事也。余谕之曰。律师勿见东回左绕以为非法耶。此天常之大理也。人惑左右。习俗罕分。深愿体之。勿虑非咎。便答余云。此不敢怪也。吾昔见大庄严寺大德恭禅师若行道时。必东回北转。此为右绕。彼告吾云。子不见俗中城门耶。东入西出。咸言左出右人也。如是云云。行事之家观时制度。余方不为清净。则不行之。余七十暮年。脚疾摧朽。顾求法者。不远关山。今秋气已清。客心飞举。将事终天之别。必爽载面之期。力疾集之。用为送终之赠也。言此饮泪。穷独可悲。干封二年二月十四日。于清官结大界净地。并出净厨诰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

吾祖之道。犹羲和升于隅夷。则何物不明矣。幸于早年寻师问津。探赜其奥旨。时为节度僧道。而传演之道难矣。遂守愚于开元昭庆。会证悟依止。重筑戒坛。忝预校量制度。坛将成。因思。吾祖戒坛图经真悟记主虽曾镂板。缘兵火煨烬。深虑湮没其道。遂遍募同袍。仍将旧本校刻。流通永彰不朽。使末代知坛制之殊胜耳

同类推荐
  •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One

    The Early Short Fiction Part 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像法决疑经

    佛说像法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斌雅禅师语录

    斌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魔法是这样炼成的

    天元大陆上一个有着人类,精灵和矮人混合血统的男孩富兰克林创造了自己的魔法世界,一个身负全系魔法的小家伙是如何得到的呢?每一系别的魔法之间的关联是怎么样的,是如何的创造自己的魔法世界的?地下神奇的侏儒文明,一切的一切都在天元大陆,最后的结局都在意料之外。
  •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

    《润物无声——人文中国十三讲》从文学艺术、文化历史、新闻传播等专业课程中提炼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的有效教学载体,从文化、历史、伦理等视角切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当今中国文化的活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读者进行理想、信念等精神指引,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书十三讲包括:“山水诗词中的‘自然’情结”“唐诗金曲排行榜”“乡土中国与鲁迅的启蒙——以《阿Q正传》为中心”“沈从文小说与中国儒道人格理想”“汉字文化例说——从汉字构形看汉字文化蕴涵功能”“中国古代文化产业的历史脉络”“从抒情到叙事:中国传统文学结构的衍变”“审美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国家相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新媒体时代的交往革命”“民以食为天: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略讲”“先秦文献中的传播伦理与沟通智慧”“‘孝’的文化诠释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内容有“好的时候非常好”、与中国有关的、不曾苟且、重读韩素音、焚烧舞台的演员、新井一二三眼中的八十年代、读董小记、香的文化史、谈笔记、岭南故纸寒香、活埋八卦里、管风琴,书生活等。本书为戴新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
  •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弘治十三年夏末秋初,宅男理科生张昭穿越来到明朝。瑰丽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在这繁华,美好,欣欣向荣又潜藏着王朝危机的时代,张昭一路青云直上,手持权柄,上佐天子,外镇四夷,书写属于他的华彩乐章。五千年的治乱循环,明亡后华夏文明的沉沦,我来了,这一切都将改变!推荐九悟完本的老书,均订过万,《奋斗在红楼》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借阴命

    借阴命

    为了活下去,我选择了和阴灵交易,我会遇到什么,有什么未知的东西会闯入我的生活……
  • 剖心

    剖心

    下了飞机,扑面而来是清凉的风。故乡,秋天已经开始了。我没有在F市停留,打“的士”直接奔赴长途汽车站,坐上通往春谷县的空调客运巴士。又是一年了。今年的公休假我一个人去了云南,准备圣诞假期再回老家。现在却不得不提前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全程高速。这条路与20年前大不一样。那个时候,从春谷到F市,真是麻烦,火车、汽车、轮船,交通工具全部用上,时间要耗去一天。现在便捷多了。科技迅猛发展,拉近了时空的距离。然而,任是最强悍的科技,面对阴阳阻隔也无能为力。世间再无外公,也再无小姨父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末途

    乱世末途

    一个国家就如同人会逐渐腐朽,终有走向毁灭的一天,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勤奋进取,才能永远保持其生命力。 那么这个乱世的末途,又会成为一个怎样新世界的起点呢?(PS:本书取名极为随便,所有的一切全为虚构,有胡乱套用历史名称之嫌,但这只是一个纯虚构的世界与故事。) —————————————————————————— 续作《大秦乱世录》会对空白内容进行补充,同时尽可能的去想更多的东西写,不会出现逻辑跳跃的情况。
  •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