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4200000005

第5章 戒坛高下广狭(并引图相)

检别传云。比丘受具戒坛初结之时。释迦如来召十方诸佛。时须弥灯光明王最居其长。身长五丈。欲立戒坛三重。重高佛五肘。表五分法身。释迦如来云。娑婆世界众生少见少闻。若依佛五肘为量。恐生疲怠。无由可成。减同迦叶佛二肘半量。则易成就。所以取佛肘量者。以诸佛肘骨并是金刚。阇维之时肘骨不灰全坚。舍利所在流化。故坛身量取佛肘以定之。欲令比丘持戒坚固如金刚而不坏也。戒坛亦尔。虽经劫坏。而常存故。检释迦如来一肘。则中人二肘。如来在世倍人。人肘长唐尺一尺五寸。则佛肘三尺。佛肘既长二肘半。则唐尺七尺五寸也。又云。准迦叶佛肘为量者。则又长于释迦肘矣。依今北天竺东石戒坛。纵广二百步。高一丈许。此则随时不定。今且从释迦丈六为言。其下层从地起基。高佛一肘。则唐尺高三尺也。谓在色道下座身为言。余亦同之。然此色道上三下四。唯多出为佳。以在露地。色道广覆。而风雨不至。诸窟神王久而得固也。如今浮图出檐。可不然耶。不得过于一肘者。恐地裂故。又表比丘于坛受戒制心专一而不散乱也。其第二层高佛一肘半。则唐尺四尺五寸也。同转轮圣王初登坛上受灌顶之时坛度也。其第三层高二寸者。以佛指二寸为量。则当中人四寸也。今北印度乌仗那国东千余里。度铁索桥至乌仗那旧都。其地平坦名果皆备。即古转轮王之果园也。有大石戒坛焉。佛灭度后三百年时。有大阿罗汉优楼质那者。威德巨胜。于园北山石崖造大寺。南北周院五十余里。僧所住处一十五里。请弥勒尊者。为指挥之役。使工匠。经三百年。以大神力住诸人寿。五重精舍纯石为之。最上重者高三百余尺。中安栴檀像。相亦如之。乃至下重安赤铜像。今上四重皆闭。非凡所幸。而石若琉璃。内外映彻。人从边过。照见藏腑。其下重者今人受用。四周华果列植充满。东有石坛。纵广二百余步。四周石栏雕饰难言。基上平镂奇态转势。高可一丈。上坛中心安佛舍利。覆釜在上。如前所述。受戒之日如上集僧。别施高座。先诵遗教经。诸比丘闻皆悉涕泣。及受戒讫。又诵遗教。其事见在。往往有僧。从彼而来。玄奘法师西域传中。略述大栴檀像事。而不辨其缘由。至于戒坛。文事盖阙。岂非行不至彼随闻而述。不足怪也。今约祇树园中。总有六十四院。通衢大巷。南有二十六院

三门之左右

大院西门之右六院(初三果学人四谛院。二学人十二因缘院。三他方三乘八圣道院。四四天下我见俗人院。五外道欲出家院。六凡夫禅师十一切入院)

东门之左七院(初大梵天王院。二维那知事院。三大龙王院。四居士清信长者院。五文殊师利院。六僧库院。七僧戒坛)

中门之右七院(初缘觉四谛院。二缘觉十二因缘院。三菩萨四谛院。四菩萨十二因缘院。五无学人问法院。六学人问法院。七佛香库院)

中门之左六院(初他方俗人菩萨院。二他方比丘菩萨院。三尼请教诫院。四教诚比丘尼院。五他方诸佛院。六诸仙院)

绕佛院外有十九院(在通衢外。巷北自分五门。二巷周通南出)

中院东门之左七院(初律师院。二戒坛院。三诸论师院。四修多罗院。五佛经行院。六佛洗衣院。七佛衣服院)

中院北有六院(初四韦陀院。二天下不同文院。三天下阴阳书院。四天下医方院。五僧净人院。六天下童子院)

中院西有六院(初无常院。二圣人病院。三佛示病院。四四天王献佛食院。五浴室院。六流厕院)

正中佛院之内有十九所(初佛院门东佛为比丘结戒坛。二门西佛为比丘尼结戒坛三。前佛殿。四殿东三重楼。五殿西三重楼。六七重塔。七塔东钟台。八塔西经台。九后佛说法大殿。十殿东五重楼。十一殿西五重楼。十二三重楼。十三九金镬。十四方华池。十五三重阁。十六阁东五重楼。十七阁西五重楼。十八东佛库。十九西佛库)

余以。恒俗所闻唯存声说。附事经论。则纷然莫举。岂非信文诵语不存行事。徒丧生涯。于道何益。所以每事研核文质相师。随有作业名实非爽。虽加砭石。久弊膏肓。空费言时。卒未悛革。故示见图开张视听。更有广相。如别所存。今略显之。且救恒要。庶或值者知其致焉。原夫戒坛之场随依大界僧住。不可恒准方隅。不定东西。多以东方为受戒之场。由创归于佛法之地也。西方为无常之院。由终没于天倾之位也。从多为相。余则随机。其初坛下层纵广二丈九尺八寸。中层纵广二丈三尺。上层畟方七尺

余所撰只桓图上下两卷。修缉所闻统收经律。讨仇诸传极有踪绪。然五大精舍佛所常游。只桓一代最住经久。故二十五载弘化在兹。四藏五部咸称舍卫。故一佛化相事迹极多。备在本图。故此存略致。诸教中。树立只桓开化元首。总而会之。大有科要。如贤愚经。初构只栖。在八十顷地。中布金买地。舍利弗角神通力伏外道。六师与须达捉绳经度精舍。或喜或忧。如常闻见。又曰。汝于毗婆尸佛乃至迦叶。为佛起寺。而蚁生不绝。生死长远。唯福为要。以栴檀涂佛窟。别房住止千二百处。百二十处别打犍稚。如是云云。广文如彼。又检圣迹记云。绕只桓园有一十八寺。并有僧住。又别图云。只桓一寺十字巷通于外院。又云。寺有二门。一南一东。又云。寺有五门。又云。七日所成。大房三百口六十余院。案北齐灵裕法师寺诰述只桓图经。具明诸院。大有准的。又案别传。只桓一寺顿结三坛。今虽荒毁。不妨初有。自尔至今千七百载。前后重造凡二十返。形相不同。不足可怪。且据元始。如前略存。今明东夏创立戒坛之源。梁僧传云。昔宋文帝元嘉七年。有罽宾国沙门求那跋摩者。梁曰功德铠也。越自南海来达杨都。文帝礼异恒伦。号称三藏。译出经戒。尝游南林寺。见竹树扶疏。便有终焉之志。乃于寺前园中立戒坛。令受戒者登坛上而受也。人有疑其得道者。密以华布诸僧座下。唯跋摩所坐者。华更鲜荣。预知亡日。端拱而卒。手出遗文云获二果。仍于戒坛上焚之。咸见一物。状若龙蛇。冲烟上天。至元嘉十一年。有僧伽跋摩者。时号三藏法师。与前三藏同至杨都。为诸僧尼等。于南林寺坛重受具戒。于时只桓寺僧慧照等五十人。影福寺尼慧果等三百二十三人。同从重受。有慧义法师。禀性刚烈不耐諠黩。谓三藏曰。大法东流传道非一。先贤胜哲共有常规。岂独改异何穆众望。答曰。五部之异自此常理。相与弃俗。本为弘法。法必可传。何忤众情。又问曰。夫戒非可见之色也。顷见重受戒者。或依旧腊次。或从后受为始。进退之间足致深疑。答曰。人有二种。故不一类。若年岁不满胎月未充。则依今受为初。若先年已满便入得戒之位。但疑先受有中下心。理须更求增胜而重受戒。即依本腊而永定也。又问。自誓不杀。身口已满。有何不尽更重受耶。答曰。戒有九品。下为上因。至于求者心有优劣。所托缘起亦自不同。别受重发有何障碍。五戒十戒生亦各异。乃至道定律仪并防身口。不同心业有一无二也。如是云云。又问。三藏昔存之日。布萨僧事常在寺内。及论受戒。何为独出邑外等。咸是善法。何以异耶。答诸部律制互有通塞。唯受戒法重不同余事。以余法不成。唯得小罪。罪可忏悔。夫绍隆佛种用消信施。以戒为本。若不成就。非出家人。障累之源断灭大法。故异余者。于是慧义欣然无言。遂令弟子慧基等渡蔡州岸于船上受戒(云云)。今通检别传诸记。南国诸方戒坛非一。宋都一坛如上已辨。东晋法汰道安法师之同学也。生知天授。先于杨都瓦官寺立坛。晋支道林于石城[泛-之+友]洲各立一坛。晋支法存于若耶谢敷隐处立坛。竺道壹于洞庭山立坛。竺道生于吴中虎丘立坛。宋智严于上定林寺立坛。宋慧观于石梁寺立坛。齐僧敷于芜湖立坛。梁法超于南涧立坛。梁僧祐于上云居栖霞归善爱敬四寺立坛。今荆州四层长沙二寺刹基下大明寺前湖中并是戒坛。以事核论。自渝州已下江淮之间。通计戒坛三百余所。山东河北关内剑南事绝前闻。经传不录。故使江表佛法经今五六百年。曾不亏殄由戒坛也。以戒为佛法之源。本立而不可倾也。故使中原河之左右既不行之。由此佛法三被诛除。诚所宜也。又江汉之间英灵间出。山川秀丽。见便忘返者。土地之使然也。人依外报。故使外报既胜。内智亦奇。致诸贤达之士通鉴辅臣。详度佛教深有可归。必无败坏之理也。可谓江汉滔滔。南国之纪事虽闻于往代。语迹见于今乎。中原两河晋氏南渡之后。分为一十六国。以武猛相陵。佛法三除。并是獯鬻之胤。本非文国之后。随心即断。故其然乎。所以戒坛之举即住法之弘相也。余则略之(云云)。善见云。戒坛上不得立房。纵使王立。有惭比丘剔坏。余材草送住寺比丘。唯置佛殿及树木也。据斯以言。明是法住之处。非人所宅。(两位别也)

同类推荐
  • 荡寇志

    荡寇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八义记

    六十种曲八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imes

    The Ch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战演义

    台战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唐新语

    大唐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是继承人

    我是继承人

    刘凯在与客户谈合同的时候,客户却“意外”死亡了,更意外的是,刘凯竟能看到他死后的灵魂。客户:“我的女儿美若天仙,性格温婉可人,求你娶了她吧。”刘凯:“...这么恨嫁,莫非是个恐龙?我得好好想想...”客户:“只要你七天之内和我女儿扯证,我的一亿遗产就归你继承了!”刘凯:“还在等什么,你女儿现在在哪?”客户:“......”刘凯:“其实我不是为了你的钱,我就是喜欢恐龙那样儿的。”
  • 路人男主的自我修养

    路人男主的自我修养

    【前略——这是一本以幻想乡为主题的超自然同人】这是关于某个少年的特别日常——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所以少年能够在理所当然地在梦中挥洒他的青春,前提是他青梅竹马的少女能够好好工作的话!“所以赶紧给我去退治妖怪啊你这个懒惰的巫女!”“退治妖怪?我?为什么?又没有钱!”【希望大家支持~已有完本作品,节操保证!】
  • 名宅故梦

    名宅故梦

    十里洋场,锦绣浮华,她舍却惊艳才名一头栽下。风云激荡,岁月波折,他拨开层层迷雾坎坷峥嵘。 这是一场权力的角逐,一段人心的戏目,一代红颜的过往,一座名宅的前世。她是锦衣玉食的名门闺秀,曾是蜚声沪上的女作家,却不得不踏入雪月风花;他是身份成谜的年轻将领,留洋归来意气风发,凭借无双智谋立于乱世烽火。世人记住倾城红颜的风流罗曼史,殊不知,她心心念念唯有一道明月光影,永驻流年。
  • 山里城外

    山里城外

    出生在贫穷落后山区农村的向杰,自幼聪明过人,立志长大后一定要考上大学,脱掉农衣,做一名国家干部,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乡面貌。然而,因为父母双残,家境特别贫寒,他要面对的是重重的困难,他要走的是一条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道路。那么,他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他最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用心灵倾听,学会跟自己比赛,可贵的赞赏,把对手扶起来,做最好的那个自我,向自己约稿,十分钟赢得成功人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虚掩的门。
  • 晨光已熹微

    晨光已熹微

    青春这场盛宴,相聚过后,即是离散他是她久违的温暖与光他是她最执着的信仰可当有一天,温暖冷了,光芒灭了,信仰也崩塌了她开始学会接受,试着习惯……然而,她却没料到,经年之后,会再次遇见他一如当初,披着灼眼的光,锐不可挡,闯进她已然晦暗的世界……
  •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洪水灾害是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和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会造成淹没灾害。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的形成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成是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五种类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不渡彼岸止归墟

    不渡彼岸止归墟

    彼岸花让人忆起前尘,孟婆汤令人忘却往事。孟婆在奈何桥畔守候了千年,渡过众人,可唯不渡己。纵是日日嗅着彼岸花的气息,对于前尘往事,她竟是一点记忆都无,她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亦不知自己为何在此。直到那日,他出现了,记忆的锁扣似乎有了些许松动……
  • 快穿之我还没挂啊

    快穿之我还没挂啊

    前世的经历如同那些穿越杀手小说般而过,也拥有了一个逗比金手指001.48二系统,每一个位面不同的任务让她,嗯,一不小心变病娇了。“....我遇到了个假宿主,别人家宿主咋好好的。再不济也只是..变态....”“警告!警告!系统程序在被外来病毒篡改中!”“唔...二狗蛋,你们系统也太好侵入了吧,下个位面我要玩末世的,好久没玩尽兴了,顺便做个实验体。”大哥你这是要玩垮位面的节奏好吗。【各位可爱勿入内坑,病娇变态已出没,只差一个你来让女王大人宠爱了(在不变成尸体收藏品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