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1200000004

第4章

次观六作行檀者。观未念行欲行行行已。四运迟速皆不可得。亦不见不可得。反观觉心不外来。不内出不中间。不常自有。无行无行者毕竟空寂。而由心运役故有去来。或为毁戒或为诳他。或为眷属或为胜彼。或为义让或为善禅。或为涅槃或为慈悲。舍六尘运六作。方便去来举足下足皆如幻化。恍[怡-台+兩]虚忽亡能亡所。千里之路不谓为遥。数步之地不谓为近。凡有所作不唐其功。不望其报。如此住檀摄成一切恒沙佛法。具摩诃衍能到彼岸。又观一运心十法具足。一不定一故得为十。十不定十故得为一。非一非十双照一十。一念心中具足三谛。住坐卧语默作作。亦复如是。准前可知。故法华云。又见佛子名衣上服。以用布施以求佛道。即此义也。前约十二事共论檀。今约一一事各各论六。行者行时以大悲眼观众生。不得众生相。众生于菩萨得无怖畏。是为行中檀。于众生无所伤损不得罪福相。是名尸。行时心想不起。亦无动摇无有住处。阴入界等亦悉不动。是名忍。行时不得举足下足。心无前思后觉。一切法中无生住灭。是名精进。不得身心生死涅槃。一切法中无受念着不味不乱。是名禅。行时头等六分如云如影梦幻响化。无生灭断常。阴界入空寂无缚无脱。是名般若。具如首楞严中广说。又行中寂然有定相。若不察之于定生染贪着禅味。今观定心。心尚无心定在何处。当知此定从颠倒生。如是观时不见于空及与不空。即破定相不生贪着。以方便生是菩萨解。行者未悟或计我能观心。谓是妙慧。着慧自高是名智障。同彼外道不得解脱。即反照能观之心不见住处亦无起灭。毕竟无有观者及非观者。观者既无。谁观诸法。不得观心者即离观想。大论云。念想观已除戏论心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大集云。观于心心。即此意也。如是行中具三三昧。初观破一切种种有相。不见内外即空三昧。次观能坏空相。名无相三昧。后观不见作者即无作三昧。又破三倒三毒越三有流。伏四魔怨成波罗蜜。摄受法界增长具足一切法门。岂止六度三三昧而已矣。若于行中具足一切法者。余十一事亦复如是。次更历六尘中竞持谨洁。如擎油钵一渧不倾。又于六作中。威仪肃肃进退有序。但名持戒。持戒果报升出受乐。非是三昧不名波罗蜜。若得观慧于十二事尸罗自成。谓观未见色欲见见见已四运心。种种推求不得所起之心。亦不得能观之心。不内外无去来寂无生灭(其一)能如是观身口七支净若虚空。是持不缺不破不穿三种律仪戒。破四运诸恶觉观。即持不杂戒也。不为四运所乱。即持定共戒也。四运心不起。即持道共戒也。分别种种四运无滞。即持无著戒也。分别四运不谬。即持智所赞戒也。知四运摄一切法。即持大乘自在戒也。识四运四德。即持究竟戒(其二)心既明净双遮二边。正入中道双照二谛。不思议佛之境界具足无减(其三)色者色法受者不可得。三事皆亡即檀。于色色者安心不动名忍。色色者无染无间名毗梨耶。不为色色者所乱名禅。色色者如幻如化名般若。色色者如虚空名空三昧。不得此空名无相三昧。无能无所名无作三昧。何但三谛六度三空。一切恒沙佛法皆例可解。观色尘既尔。余五尘亦然。六受六作亦如是。法华云。又见佛子威仪具足以求佛道。即此义也。次历忍善者。还约作受皆有违顺。顺是可意。违不可意。于违不嗔于顺不爱。无见无见者。无作无作者。皆如上说。次历精进善。旧云。精进无别体但笃众行。义而推之应有别体。例无明通入众使更别有无明。今且寄诵经勤策其心。以拟精进。昼夜不亏乃得滑利。而非三昧慧。今观气息触七处和合出声如响。不内不外无能诵所诵。悉以四运推检。于尘不起受者。于缘不生作者。烦恼不间诵说。念念流入大涅槃海。是名精进(云云)。次历诸禅。根本九想背舍等。但是禅非波罗蜜。观入定四运尚不见心。何处有定。即达禅实相。以禅摄一切法。故论第五解八想竟。明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法。诸论师不达玄旨。咸谓论误未应说此。此是论主明八想作摩诃衍相。故广释诸法耳(云云)。次历智慧者。释论八种解般若。今且约世智用观六受六作。四运推世智叵得。皆如上说。约余一切善法亦如是。问。若一法摄一切法者。但用观即足。何须用止。一度即足。何用五度耶。答。六度宛转相成。如被甲入阵不可不密(云云)。观如灯止如密室。浣衣刈草等(云云)。又般若为法界遍摄一切。亦不须余法。余法为法界亦摄一切。亦不须般若。又般若即诸法。诸法即般若无二无别(云云)

三以随自意历诸恶事者。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堕三涂已复是恶。何以故。蔽度俱非动出体皆是恶。二乘出苦名之为善。二乘虽善但能自度。非善人相。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知生死涅槃俱复是恶。六度菩萨慈悲兼济。此乃称善。虽能兼济如毒器贮食食则杀人。已复是恶。三乘同断。此乃称好。而不见别理还属二边。无明未吐已复是恶。别教为善。虽见别理犹带方便不能称理。大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邪岂非恶。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如此论善恶其义则通。今就别明善恶。事度是善。诸蔽为恶。善法用观已如上说就恶明观今当说。前虽观善其蔽不息。烦恼浩然无时不起。若观于他恶亦无量。故修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时。则不见好人无好国土纯诸蔽恶而自缠裹。纵不全有蔽而偏起不善。或多悭贪或多犯戒。多嗔多怠多嗜酒味。根性易夺必有过患。其谁无失。出家离世行犹不备。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恶是其分。罗汉残习。何况凡夫。凡夫若纵恶蔽。摧折俯坠永无出期。当于恶中而修观慧。如佛世时在家之人。带妻挟子。官方俗务皆能得道。央掘摩罗弥杀弥慈。只陀末利唯酒唯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若诸恶中一向是恶。不得修道者。如此诸人永作凡夫。以恶中有道故。虽行众蔽而得成圣。故知恶不妨道。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嗔。于其无漏有何损益。譬如虚空中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即此意也。若人性多贪欲秽浊炽盛。虽对治折伏弥更增剧。但恣趣向。何以故。蔽若不起不得修观。譬如纶钓鱼强绳弱不可争牵。但令钩饵入口。随其远近任纵沉浮不久收获。于蔽修观亦复如是。蔽即恶鱼。观即钩饵。若无鱼者钩饵无用。但使有鱼多大唯佳。皆以钩饵随之不舍。此蔽不久堪任乘御。云何为观。若贪欲起。谛观贪欲有四种相。未贪欲。欲贪欲。正贪欲。贪欲已。为当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为当未贪欲不灭欲贪欲生。亦灭亦不灭欲贪欲生。非灭非不灭欲贪欲生。若未灭欲生。为即为离。即灭而生。生灭相违。若离而生。生则无因。未贪不灭而欲生者。为即为离。若即即二生相并生则无穷。若离生亦无因。若亦灭亦不灭而欲生者。若从灭生不须亦不灭。若从不灭生不须亦灭。不定之因那生定果。若其体一其性相违。若其体异本不相关。若非灭非不灭而欲贪生。双非之处为有为无若双非是有何谓双非。若双非是无无那能生。如是四句不见欲贪欲生。还转四句不见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不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亦如上说。观贪欲蔽毕竟空寂。双照分明。皆如上说。是名钩饵。若蔽恒起此观恒照。亦不见起亦不见照而起而照(其一)又观此蔽因何尘起。色耶余耶。因何作起。行耶余耶。若因于色。为未见欲见见见已。若因于行。未行欲行行行已。为何事起。为毁戒耶。为眷属耶。为虚诳耶。为嫉妒耶。为仁让耶。为善禅耶。为涅槃耶。为四德耶。为六度为三三昧耶。为恒沙佛法耶(其二)如是观时于尘无受者。于缘无作者。而于尘受根缘双照分明。幻化与空及以法性不相妨碍。所以者何。若蔽碍法性。法性应破坏。若法性碍蔽。蔽应不得起。当知蔽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蔽息即法性息。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切尘劳是如来种。山海色味无二无别。即观诸恶不可思议理也(其三)常修观慧与蔽理相应。譬如形影。是名观行位。能于一切恶法世间产业。皆与实观不相违背。是相似位。进入铜轮破蔽根本。本谓无明。本倾枝折显出佛性。是分证真实位。乃至诸佛尽蔽源底名究竟位。于贪蔽中竖具六即横具诸度。一切法例如上(云云)。次观嗔蔽。若人多嗔郁郁勃勃相续恒起。断不得断伏亦不伏。当恣任其起照以止观。观四种相嗔从何生。若不得其生亦不得其灭。历十二事嗔从谁生。谁是嗔者。所嗔者谁。如是观时不得嗔。来去足迹。相貌空寂。观嗔十法界观嗔四德。如上说(云云)。是为于嗔非道通达佛道。观犯戒懈乱邪痴等蔽。及余一切恶事亦如是

四观非善非恶。即是无记[夢-夕+登]瞢之法。所以须观此者。有人根性性不作善复不作恶。则无随自意。出世因缘奈此人何。大论云。无记中有般若波罗蜜者。即得修观也。观此无记。与善恶异耶同耶。同则非无记。异者为记灭无记生。记不灭无记生。记亦灭亦不灭无记生。记非灭非不灭无记生。求记不可得。何况无记与记同异耶。非同故不合。非异故不散。非合故不生。非散故不灭。又历十二事中为何处生无记。为谁故生无记。谁是无记者。如此观时同虚空相。又无记一法生十法界及一切法。又无记即法性。法性常寂即止义。寂而常照即观义。于无记非道通达佛道。无记为法界。横摄诸法竖摄六位。高广具足。例如上说。复次但约最后善明随自意。此是次第意。若善恶俱明随自意。即是顿意。若约襵牒之善明随自意。此则不定意(云云)

复次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但三行方法多发助道法门。又动障道。随自意既少方法。少发此事。若但解方法所发助道。事相不能通达。若解理观事无不通。又不得理观意。事相助道亦不成。得理观意事相三昧任运自成。若事相行道入道场得用心。出则不能。随自意则无间也。方法局三。理观通四(云云)。问。上三三昧皆有劝修。此何独无。答。六蔽非道即解脱道。钝根障重者闻已沉没。若更劝修失旨逾甚。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者。今当说之其先师于善法作观经久不彻。放心向恶法作观。获少定心薄生空解。不识根缘不达佛意。纯将此法一向教他。教他既久或逢一两得益者。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便以为证谓是事实余为妄语。笑持戒修善者谓言非道。纯教诸人遍造众恶。盲无眼者不别是非。神根又钝烦恼复重。闻其所说顺其欲情。皆信伏随从。放舍禁戒无非不造罪积山岳。遂令百姓忽之如草。国王大臣因灭佛法。毒气深入于今未改。史记云。周末有被发袒身不依礼度者。遂犬戎侵国不绝如綖。周姬渐尽。又阮籍逸才蓬头散带。后公卿子孙皆敩之。奴狗相辱者方达自然。撙节兢持者呼为田舍。是为司马氏灭相。宇文邕毁废亦由元嵩魔业。此乃佛法灭之妖怪。亦是时代妖怪。何关随自意意。何以故。如此愚人心无慧解信其本师。又慕前达决谓是道。又顺情为易。恣心取乐而不改迷。譬如西施本有心病多喜嚬呻。百媚皆转更益美丽。邻女本丑。而敩其嚬呻可憎弥剧。贫者远徙富者杜门。穴者深潜飞者高逝。彼诸人等亦复似是。狂狗逐雷造地狱业。悲哉可伤。既嗜欲乐不能自止。犹如苍蝇为唾所粘。浪行之过其事略尔。其师过者不达根性不解佛意。佛说贪欲即是道者。佛见机宜知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若任其罪流转无已。令于贪欲修习止观。极不得止故作此说。譬如父母见子得病不宜余药。须黄龙汤凿齿泻之。服已病愈。佛亦如是说当其机。快马见鞭影即到正路。贪欲即是道。佛意如此。若有众生不宜于恶修止观者。佛说诸善名之为道。佛具二说汝今云何呵善就恶。若其然者汝则胜佛。公于佛前灼然违反。复次时节难起。王事所拘不得修善。令于恶中而习止观。汝今无难无拘。何意纯用乳药毒他慧命。故阿含中放牛人善知好济。令牛群安隐。若好济有难急不获已当从恶济。恶济多难百不全一。汝今无事幸于好济善道驱牛。何为恶道自他沉没。破坏佛法损失威光误累众生。大恶知识。不得佛意其过如是。复次夷险两路皆有能通为难从险。善恶俱通审机入蔽。汝弃善专恶。能通达非道。何不蹈蹑水火穿逾山壁。世间险路尚不能通。何况行恶而会正道岂可得乎。又不能知根缘。直是一人。即时乐善即时乐恶。好乐不定。何况无量人邪。而纯以贪欲化他。净名云。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二乘不观尚自差机。况汝盲瞑无目师心者乎。自是违经不当机理。何其愚惑顿至于此。若见有人不识机宜。行说此者则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无令毒树生长者宅(云云)。复次检其恶行事即偏邪。汝谓贪欲即是道陵一切女。而不能嗔恚即是道害一切男。唯爱细滑触是道。畏于打拍苦涩触则无有道。行一不行一。一有道一无道。痴闇如漆偏行污损。譬如死尸秽好花园(云云)。难其偏行如前。或将水火刀杖向之其即默然。或答云。而汝不见我常能入。此乃违心无惭愧语。亦不得六即之意。所以须说此者。上三行法勤策事难宜须劝修。随自意和光入恶。一往则易。宜须诫忌。如服大黄汤。应备白饮而补止之(云云)。问。中道正观以一其心行用即足。何须纷纭四种三昧。历诸善恶经十二事。水浊珠昏风多浪鼓。何益于澄静耶。答。譬如贫穷人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若一种观心心若种种当奈之何。此则自行为失。若用化他。他之根性舛互不同。一人烦恼已自无量。何况多人。譬如药师集一切药拟一切病。一种病人须一种药治一种病。而怪药师多药。汝问似是。烦恼心病无量无边。如为一人众多亦然。云何一人。若人欲闻四种三昧闻之欢喜。须遍为说。是为世界。以闻四种次第修行。能生善法。即具说四。是各各为人。或宜常坐中治其诸恶。乃至随自意中治其诸恶。是名对治。是人具须四法。豁然得悟。是第一义。秖为一人尚须四说。云何不用耶。若为多人者。一人乐常坐。三非所欲。一人欲常行三非所乐。遍赴众人之欲。即世界悉檀也。余三悉檀亦如是。又约一种三昧。亦具四悉檀意。若乐行即行乐坐即坐。行时若善根开发入诸法门。是时应行。若坐时心地清凉喜悦安快。是时应坐。若坐时沉昏则抖擞应行。行时散动疲困是则应坐。若行时恍焉虚寂。是则应行。若坐时湛然明利是时应坐。余三例尔(云云)。问。善扶理可修止观。恶乖理云何修止观。答。大论明根遮有四。一根利无遮。二根利有遮。三根钝无遮。四根钝有遮。初句上品。佛世之时身子等是其人也。行人于善法中修止观者。以勤修善法未来无遮。常习止观令其根利。若过去具此二义。今生薄修即得相应从观行位入相似真实。今生不得入者。昔无二义。今约善修令未来疾入。次句得道根利而罪积障重。佛世之时阇王央掘。示其人也。逆罪遮重应入地狱。见佛闻法豁尔成圣。以根利故遮不能障。今时行人于恶法中修止观者。即此意也。以起恶故未来有遮。修止观故后世根利。若遇知识鞭入正道。云何而言恶法乖理。不肯修止观耶。次根钝无遮者。佛世之时周利槃特。示是其人。虽三业无过根性极钝。九十日诵鸠摩罗偈。智者身口意不造于诸恶。系念常现前不乐着诸欲。亦不受世间无益之苦行。今时虽持戒行善不学止观。未来无遮而悟道甚难。后句者。即一切行恶之人。又不修止观者是也。不修止观故不得道。根钝千遍为说兀然不解。多造罪恶遮障万端。如癞人身痹针刺彻骨不知不觉。但以诸恶而自缠裹。以是义故。善虽扶理道由止观。恶虽乖理根利破遮。唯道是尊。岂可为恶而废止观。大经云。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乃名为缓。应具明缓急四句合上根遮义也(云云)。又经云。宁作提婆达多不作郁头蓝弗。即其义也。应勤听思修初无休息。如醉婆罗门剃头戏女披袈裟(云云)

第三为明菩萨清净大果报故。说是止观者若行违中道即有二边果报。若行顺中道即有胜妙果报。设未出分段。所获华报亦异七种方便。况真果报邪。香城七重桥津如画。即其相也此义在后第八重中。当广分别。问。次第禅门明修证。与此果报云何同异。答。修名习行证名发得。又修名习因证名习果。皆即生可获。今论界报隔在来世。以此为异。二乘但有习果无有果报。大乘具有(云云)

第四为通裂大网诸经论故。说是止观者。若人善用止观观心。则内慧明了。通达渐顿诸教。如破微尘出大千经卷。恒沙佛法一心中晓。若欲外益众生逗机设教者。随人堪任称彼而说。乃至成佛化物之时。或为法王说顿渐法。或为菩萨。或为声闻天魔人鬼十法界像对扬发起。或为佛所问而广答顿渐。或扣机问佛。佛答顿渐法轮。此义至第九重当广说。摄法中亦略示

第五归大处诸法毕竟空故。说是止观者。夫胶手易着寱梦难惺。封文齐意自谓为是。竞执瓦砾谓琉璃珠。近事显语犹尚不识。况远理密教宁当不惑。为此意故须论旨归。旨归者文旨所趣也。如水流趣海火炎向空。识密达远无所稽滞。譬如智臣解王密语。闻有所说皆悉了知到一切智地。得此意者即解旨归。旨者自向三德。归者引他同入三德。故名旨归。又自入三德名归。令他入三德名旨。故名旨归。今更总别明旨归。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示种种像。咸令众生同见法身。见法身已。佛及众生俱归法身。又佛说种种法。咸令众生究竟如来一切种智。种智具已。佛及众生俱归般若。又佛现种种方便神通变化解脱诸缚。不令一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既灭度已。佛及众生俱归解脱。大经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自住其中。是名总相旨归。别相者身有三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三者实相身。若息化论归者。色身归解脱。法门身归般若。实相身归法身。般若说有三种。一说道种智。二说一切智。三说一切种智。若息化论归。道种智归解脱。一切智归般若。一切种智归法身。解脱有三种。一解无知缚。二解取相缚。三解无明缚。若息化归真。解无知缚归解脱。解取相缚归般若。解无明缚归法身。以是义故。别相旨归亦归三德秘密藏中。复次三德非三非一不可思议。所以者何。若谓法身直法身者。非法身也。当知法身亦身非身非身非非身。住首楞严。种种示现作众色像。故名为身。所作办已归于解脱。智慧照了诸色非色。故名非身。所作办已归于般若。实相之身非色像身非法门身。是故非身非非身。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此三身无一异相。是名为旨。俱入秘藏故名旨归。若谓般若直般若者非般若也。当知般若亦知非知非知非非知。道种智般若遍知于俗故名为知。所作办已归于解脱。一切智般若遍知于真故名非知。所作办已归于般若。一切种智般若遍知于中。故名非知非非知。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达三般若无一异相。是名为归。说三般若无一异相。是名为旨。俱入秘藏故名旨归。若谓解脱直解脱者。非解脱也。当知解脱亦脱非脱非脱非非脱。方便净解脱调伏众生不为所染。故名为脱。所作办已归于解脱。圆净解脱不见众生及解脱相故名非脱。所作办已归于般若。性净解脱则非脱非非脱。所作办已归于法身。若达若说。如此三脱非一异相。俱入秘藏故名旨归。复次三德非新非故而新而故。所以者何。三障障三德。无明障法身。取相障般若。无知障解脱。三障先有名之为故。三德破三障。今始得显故名为新。三障即三德三德即三障。三障即三德三障非故。三德即三障三德非新。非新而新则有发心所得之三德。乃至究竟所得之三德。非故而故则有发心所治之三障。乃至究竟所治之三障。新非新故非故。则有理性之三德若总达三德非新非故而新而故。无一异相。为他亦然。即是旨归秘密藏中。又说者。无明先有名为故。法身是明破于无明名为新。无明即明明即无明。无明即明无明非故。明即无明明则非新。取相先有名之为故。无相破相无相名新。相即无相无相即相。何新何故。无知先有名之为故。知破无知知名为新。无知即知知即无知。何新何故。若达总别新故无一异相。若为他说亦复如是。是名旨归入秘密藏。纵横开合始终等例皆如是。复次旨归亦复如是。谓旨非旨非旨非非旨。归非归非归非非归。一一悉须入秘密藏中。例上可解。旨自行故。非旨化他故。非旨非非旨无自他故。旨归三德寂静若此。有何名字而可说示。不知何以名之。强名中道实相法身非止非观等。亦复强名一切种智平等大慧般若波罗蜜观等。亦复强名首楞严定大涅槃不可思议解脱止等。当知种种相种种说种种神力。一一皆入秘密藏中。何等是旨归。旨归何处。谁是旨归。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是名旨归。至第十重中当广说也

同类推荐
  • 西升经集注

    西升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唐诗补编

    全唐诗补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牝之门赋注释

    玄牝之门赋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宁王冷妃

    宁王冷妃

    他是李煦,大权国的宁王殿下,手握重兵觊觎皇位,却无法保护自己的爱妻幼儿,韬光养晦多年,他一步步计划了阴谋,要致害死自己挚爱的皇权于死地她是钟楚颜,大权国皇太后的侄女,美貌单纯却倔强的桢颜郡主,她出现在他痛失挚爱的生活里,只是来自皇权的一场交易,她不可遏制地爱上了她的新婚丈夫,却发现自己只是皇权与王权所利用的棋子他恨她,恨她的家族,她的皇帝兄长,他以折磨她的方式来缅怀另一个女人,终于当他爱上他的时候,阴谋已经一步步把他逼上绝路,情感与欲望,复仇与爱情,到底该何去何从?她爱他,仿佛出生到此就是为了与他相爱相知,可是当他加冕为皇接受全天下臣民的顶礼膜拜时,当她发现身边的家族因为他的存在而消失殆尽时,当他曾拥有的挚爱鬼魅一般的复活,她还有什么样的理由再去爱他?她逃开,流离,可是命运钦定的血液又在她的身体中不安分的流淌,什么时候,这谜一样的爱情能够揭开真实的面纱?###########################################“你清楚了吗,这是你要的,我不缺。。不缺女人。。多你一个,不算多。。”她看见他眼中的疯狂,不是欲望,却是仇恨“你知道你做了什么。”“一个男人,一个丈夫该做的事而已。”“你做好王妃的本分,我做好我该做的事情,不就是这场交易的最佳结果吗?”“放心,钟楚颜早已不是颜郡主了。”“还不退兵,你就死路一条了”“我知道,但是我要找到楚颜,不管是活人,还是死尸。”“虽然我当你与我一样重要,可是楚颜却让我明白,她,比我的生命还要重要。”“看来我们注定生死纠缠,跟我来吧。”#######################################宁踏凡尘崎岖路王者天下任我行冷面温情红尘展妃进东宫舞翩翩P:本文男主的感情经历和个人性格是由有缺陷到逐渐弥补至近似完美的,所以期望十全大爱型男主的读者慎入。。########################################翩翩又开新文了哦,地址是穿越小说,《前穿帝姬后为囚》欢迎亲们前去捧场哦
  • 重生抄动漫

    重生抄动漫

    姓名:陆格外貌:女性别:男(万幸)重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倭国,那就抄抄漫画,制作几个恋爱文字游戏,写几首相关的音乐吧。......新书《女友有个系统》
  • 行星实验场

    行星实验场

    星空之下,宇宙之中,决定人类命运的是人类自身,还是那不可力抗的未知?
  •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本:《穿过森林的男孩》、《刀锋》、《爱的边境》、《你是我一切的一切》、《长夜漫漫路迢迢》、《夜莺书店》、《树上的时光》、《寻找更明亮的天空》、《个人的体验》、《圣诞男孩》。
  • 我真的会刷钱

    我真的会刷钱

    【还在戒网瘾?反正戒不掉,不如进服玩一玩!】【一刀999,装备回收秒到账!】【刷钱全新版本等你来战!】“叮!恭喜您砍死一个小兵,账户到账10块……”“叮!恭喜您推倒敌方一座塔,账户到账50块……”“叮!恭喜您摧毁敌方水晶,账户到账100块……”除了游戏内可以刷钱,就连喝水、吃饭、喘气和睡觉等日常都可以刷钱。当金钱积累到200块就可以免费提现,或者兑换各类物品。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就连上厕所也……
  • 遇情故纵:冷妻,请入瓮

    遇情故纵:冷妻,请入瓮

    【全文完结,放心入坑】出门被人纠缠,她随手扯过一个“丈夫”。却不想,惹上最难缠的男人!“黎维默,你究竟想怎么样?我都说了,和你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颜未欢气急败坏的说着。男人邪笑:“房间里好像有监控器,我需要公开昨晚拍好的带子,来证明我们的关系么?嗯?”“你无耻!”“要娶你,必须改头换面,毫无廉耻!”
  •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真实的亲身抗癌经历;作者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却有对生活浓烈的热爱和眷恋;《Hi 亲爱的: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是一位癌症病人分享的亲身抗癌经历,既描述了癌症病人所经历的心理建设过程,也提出了在治疗中的方案分享和经验教训。文字平实质朴、娓娓道来,写出了患者本人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以及一位职场女性在罹患重病之后对自身角色的再次审视和思考。书中有对生命浓烈的热爱,有对家人不舍的眷恋,也有对病因理性的分析,对其他患者真诚的告诫。而生活本身,也因为她独特的视角变得更加从容和美好。
  • 天香

    天香

    生在公卿之家,自幼不得父母喜爱,就算不能呼风唤雨、改朝换代,能够不愁吃穿、自在享乐,也算投个好胎了吧。然而事实上,生活永远比她想象中要跌宕起伏、惊险刺激。作为短命的太子妃,哦,不,前太子妃,怎么可能违逆本心,忍辱苟生?别人越希望她过得不好,她就越要与命抗争。总有一天,比所有人都好!
  • 异类之黑暗天幕

    异类之黑暗天幕

    在狂蟒之灾里吞食血兰,在小丑回魂中释放邪恶,见识了格林德沃的强大魔法,与哈利波特并肩学习,奇门遁甲中力战邪魔,以格兰芬多之剑逆转最终命运,在穹顶之下追寻上古遗迹,与女巫天团共抗恶魔天灾,当诸神隐退,恶魔消散,蛰伏已久的力量开始崛起。
  • 八零年代好时光

    八零年代好时光

    前世,顾忧当牛做马四年,供出了杨建伟这个大学生,待她珠胎暗结,杨建伟却另娶他人,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直到她惨死雨中,血流成河才明白这么多年来她只不过是杨建伟光明前途的一个塌脚石!重新归来!有幸得到神医系统相助,她要把渣男在她身上犯下的种种恶行一一奉还。“还想拿我当牛做马?做梦!”“还想拥有锦绣前程?让你站得高摔得惨!”“你学医,我也学医,没有医德老娘来教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