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6700000008

第8章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

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

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王子方曰。干为父。坤为母。刚主化。柔主变。)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着也。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

故曰治病必求其本。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天地者。阴阳之道也。)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浓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

当法天地阴阳之理。)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

病之从逆也。(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 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之体位。各有上下。)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

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此篇言天地之阴阳。与人之阴阳相合。是以一节言天地阴阳水火。一节言清浊脏腑精形。以天人相间而言也。)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之清阳。本乎天而出上窍。人之浊阴。本乎地而出下窍。言人之阴阳。犹云之升。雨之降。通乎天地之气也。)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

理者。皮肤脏腑之纹理。言清阳之气。通会于腠理。而阴浊之精血。走于五脏。五脏主藏精者也。)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四肢为诸阳之本。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言饮食所生之清阳充实于四肢。而混浊者归于六腑也。夫脾主四肢。

又曰手太阴独受其浊。盖浊中之清者。由脾之转输。而充实于四肢。浊中之浊者。归于六腑也。首言清阳之在上。次言发于外内之腠理。此言充实于四旁。盖阳气者。若天与日。位居尊高。而运用于六合九州之外内者也。)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水性润下。故为阴。火性炎上。故为阳。清阳上升。故为气。浊阴下降。故为味。盖以水火而征兆气味之阴阳也。)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阴为味。阴成形。地食人以五味。以养此形。故味归形。阳化气。

诸阳之气。通会于皮肤肌腠之间。以生此形。故形归气。阳气生于阴精。故气归于精。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故精归于化也。)精食气。形食味。(水谷之精气。以生此精。精、食气也。五味入胃。以养此形。形、食味也。)化生精。气生形。(水谷之精气。以化生此精。诸阳之神气。以生养此形。盖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化生此精气。以生养此形也。)味伤形。气伤精。(夫形食味。精食气。如饮食之气味太过。则反伤其精形矣。)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为元气之本。气乃精之化也。形食味而味归形。味伤形则及于气矣。此节论饮食之阴阳气味。以生精气之阴阳而养此形。)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王氏曰。味有实。故下流于便溺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吸之门。)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为阴。而味浓者为纯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为阳。而气浓者为纯阳。薄者为阳中之阴。此阴阳之中而又分阴阳也。)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味浓为阴中之阴。降也。故主下泄。

味薄为阴中之阳。升也。故主宣通。气薄为阳中之阴。降也。故主发泄。气浓为阳中之阳。升也。故主发热。此节论气味之阴阳升降。)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夫气为阳。火为阳。合而言之。气即火也。少阳三焦之气。生于命门。游行于外内。合于包络而为相火。然即少阳初生之气也。归于上焦而主纳。

归于中焦而主化。纳化水谷之精微。而生此精。以养此形。故承上文而言。五味太过。则有伤于气。而阴火太过。亦有伤于气矣。盖气生于精。而精之所生。由气之所化。形食其味。而味之入胃。亦由气化以养此形。是气之不可有伤者也。

故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盖阳亢则火壮而生气反衰。阳和则火平而气壮盛矣。如火壮于内则食气。气盛于内则食火。食、犹入也。言火壮则气并于火。气盛则火归于气。气火之合一也。如火壮于外则散气。火平于外则生气。故曰相火为元气之贼。欲养此精气形者。又当平息其火焉。王子方曰。壮火之气。少火之气。是气即火之气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味。皆能上涌而下泄。故酸苦涌泄为阴也。)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马氏曰。用酸苦之味。至于太过。则阴胜矣。阴胜则吾人之阳分。不能敌阴寒。而阳斯病也。用辛甘之味。至于太过。则阳胜矣。阳胜则吾人之阴分。不能敌阳热。而阴斯病也。所谓阳胜则阴病者。何也。以阳胜则太热。彼阴分安得不病乎。所谓阴胜则阳病者。何也。以阴胜则太寒。彼阳分安得不病乎。)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苦化火。酸化木。久服酸苦之味。则反有木火之热化矣。辛化金。甘化土。久服辛甘之味。则反有阴湿之寒化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阳化气。阴成形。寒则阴盛。故伤形。热则阳盛。故伤气。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此以下论天之四时五行。人之五脏五气。外感六淫。内伤五志。亦有阴阳寒热之为病也。风性动摇。故风胜则动。热气伤阴。故热胜则肿。燥伤津液。故燥胜则干。

寒气伤阳。故神气乃浮也。湿淫所胜。则脾土受伤。而为濡泻之病矣。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也。乃四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在地为木。

在天为风。天有四时五行之生长收藏。而化生阴阳之六气也。此言天之四时五行。成象成形者。而应乎阴阳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化五气者。化五行之气也。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脾志为悲。肺志为忧。肾志为恐。以五气而生五脏之志也。此言人之五脏。化生五气五志。有形无形者。而应乎阴阳也。)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由内发。故伤阴阳之气。外淫之邪。由皮毛而入于肌络脏腑。故寒暑伤形。马氏曰。举喜怒而凡忧思恐可知矣。举寒暑而凡燥湿风可知矣。王子方曰。四时之气。总属寒暑之往来。五志内伤。亦归重阴阳之二气。故下文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本神篇曰。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是以五行五气论阴阳可也。以寒暑喜怒论阴阳亦可也。若胶执于文本以论阴阳。则固矣。)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喜属阳而怒属阴也。

是以卒暴而怒。则有伤于阴矣。卒暴之喜。则有伤于阳矣。阴阳之气。厥逆上行。则五脏之气满于脉。而离脱于真藏之形矣。此言寒暑伤在外形身之阴阳。喜怒伤于内藏气之阴阳也。张兆璜曰。伤阳则气厥于上。伤阴则血满于脉。)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若喜怒不恒。寒暑过度。则表里阴阳俱损。生何可以固久乎。此总结上章之意。)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承上文而言。天有四时之寒暑。人有五气之阴阳。合而论之。在天阴阳之邪。又由吾人之阴阳气化也。是以受天之阴邪而必阳。受阳邪而必阴。王子方曰。此篇论天之四时五行。合人之五脏五气。是以有言天节。有言人节。有分而论者。有合而论者。)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 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冬、时之阴也。寒湿、气之阴也。冬伤寒。

秋伤湿。谓之重阴。冬伤寒而春必温。秋伤湿而冬咳嗽。乃重阴而变阳病也。春夏、时之阳也。风暑、气之阳也。春伤风而夏伤暑。谓之重阳。春伤风而飧泄。夏伤暑而秋病 疟。乃重阳而变阴病也。夫寒邪伏藏。春时阳气外出。化寒而为温热也。暑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化热而为阴疟也。此天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变化也。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变为飧泄之阴病矣。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变为咳嗽之阳证矣。此四时之阴阳。又由吾身之阴阳而升降也。 疟、三阴疟也。王子方曰。故曰者。引生气篇之文以证明之也。)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有信然乎。(帝言人之脏腑形身。与天之四时阴阳。外内相应。惟上古圣人。能论理人形。与天地参合。是以岐伯论天之五方五气五色五音。地之五行五味。以应人之五体五脏五窍五志也。六合、谓十二经脉之合也。足太阳与足少阴为一合。足少阳与足厥阴为二合。足阳明与足太阴为三合。手太阳与手少阴为四合。手少阳与手厥阴为五合。手阳明与手太阴为六合。各从其经正而相通也。气穴者。经气所注之穴。

有三百六十五穴。以应一岁。而各有定处。各有定名也。溪谷者。大小之分肉。连于骨而生起也。分部者。皮之分部也。

皮部中之浮络。分三阴三阳。有顺有逆。各有条理也。言天地之四时阴阳。尽有经纬纪纲。应人形之外内。皆有表有里也。)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乃东方春生之气。故主生风。)风生木。(寅卯属木。春气之所生也。)木生酸。(地之五行。生阴之五味。)酸生肝。(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酸生肝。此言内之五脏。外之筋骨皮肉。皆收受四时五行之气味而相生。故曰。外内之应。皆有表里也。)肝生筋。筋生心。(肝之精气生筋。筋之精气生心。内之五脏。合五行之气。

而自相资生也。)肝主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故目为肝所主。)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承上文而言。在天之五方五气。在人之五脏五体。在地之五味五行。皆阴阳变化之为用也。阴阳变化之道。其在天为玄。玄、幽远也。玄生神。神者。阴阳不测之谓。是以在天为六气。而在地为五行也。其在人为道。道者。阴阳五行不易之理也。道生智。智者。五脏之神志魂魄。因思虑而处物。是以人之五脏。生五神。化五志也。

同类推荐
  • 佛说咒齿经

    佛说咒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探玄记

    华严经探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十种曲西厢记

    六十种曲西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国轨

    山国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吾剑灭天

    吾剑灭天

    被抛弃,被被判,被当做棋子。经历了一切以后的陆乘风告诉这个宇宙,天当灭,而我犹在,我在则天不生。我要告诉这个宇宙中所有的人,你们欠我的,我会让你们一个不漏的还回来。
  • 念柒传

    念柒传

    最后熟悉的人都时不时会想起一声念叨和低嘲:人这一生真的好短,可是又好长。短的好像只剩下今天,却又长的仿佛还有明天。
  • 明星心跳事件簿

    明星心跳事件簿

    十七岁的她成为了新人偶像,与同样十七岁的少女秋川瞳组成了ISEA组合。然而想要成为巨星的路途遥远艰难,中途杀出的超人气天团,荣登新人榜销量王的少年南野律带领队友打破了她梦想成功的美梦。明明是敌对,明明下定决定要超越他,但是为什么她会渐渐觉得那个叫南野律的少年开始带给她最为重要的信心与温暖?
  • 一颗小星星呀

    一颗小星星呀

    A市医院心内科的医生的尹暮云,对人冷淡,不近女色,林元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按在更衣室。“尹……尹医生。”她探出一个眼睛,目光灼灼的望着他。“嗯?昨晚你叫我什么。”他修长的手指抬起她的下巴,清列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再叫一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国的篮球

    三国的篮球

    这是一部关于三国名将打篮球的篮球教练文三国篮球联盟(TBA)开打,究竟是刘备的蜀汉真龙队称霸还是曹操的曹魏虎豹队或者是孙权的东吴巨鲨队?亦或是群雄无双队?主角表示,带着一些其他时代的名将以及三国的无名小卒和一帮三国名将打篮球,很激动(虽然是三国的篮球,但还是会出现一些其他不是在三国里的角色哦)
  • 渡舍

    渡舍

    古言传渡是为有横过水面的意思而其中又分渡河,渡船,渡桥,摆渡,强渡。而这渡舍又好比这船,可为人渡,渡情而这情又不是事物就已相思之物而替些为寄物。所以这渡舍为“寄物,渡情”的地方些为渡舍。
  • 苍旻祭

    苍旻祭

    “我看见远方的云在海面蒸腾,潺潺的清流在山间奔涌,白马在无边旷野上飞驰,花溪旁杨花满天,塞上风尘携砾,还有你,深邃眼眸,白衫依旧,笑若春风,向我走来。”
  • 拜见魔帝大人

    拜见魔帝大人

    魔帝石轩异世纵横,意外回到地球的少年时代,面对着地球的神话传说、各族天骄、仙门精英、他只想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