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9400000004

第4章

撰吏五帝三王傳政乙第五

撰,具也。吏者,為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布政施令,其在博求於良吏也。賢者舉之,不賢者不預,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傳行者。乙,次於甲,以此明政之次也。

政曰:

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之政事,以為法教可稱也。

君子不與人謀之則已矣,

言君子修於內,理於外,端其形,正其影,體真德之要,守沖妙之機,言出以成教方,謀事叉為法則。苟於政而不預,豈妄為之哉?所以止也。

若與人謀之,則非道無由也。

君子不以人謀,則已矣。若與人謀,務存大道而言之,不以違道飾非,不以苟命求正。由,用也。

故君子之謀,能必用道,

君子終日言而不離體要,謀於政事而感由於道。故同於道者,道亦得之;非道之言,君子不用也。

而不能必見受;

衆目視於偽,不留視於真;衆心耀於名,不能察於實。夫庸主叉惑於衆,豈能受於道教哉?故君子之道,不叉見納也。

能必忠,

盡心論道而必竭忠盡道。言不邪譎也。

而不能必入;

盡忠論道,聖君叉納,庸主所難。故有道之君,上下親愛,忠讜進用,智衛無隱。以石投水,何齟齬哉。而不明之主,君臣疏忌,小人侍側,端正棄遺,諂佞是親,忠信不用,掩目而視,豈不惑歟。鈴忠言之不入。

能必信,

言君子不苟合,不妄言,正色端辭,澄清真實,必存之於信也。

而不能必見信。

信言不美而合於道。庸主惑於衆邪,豈信用君子之言乎?言不以見信也。

君子非人者,不出之於辭,而施之於行。

言君子但為善,將以攻惡,善不自是,惡不非人,施之於行,不顯之於言說也。

故非非者行是,

言是非於人,是所同也。非於人者,人亦非之。君子將非於人,終不以非非人;自行是道,以論彼之非。

惡惡者行善,

善惡在身,是所共也。君子務善以攻惡,不以惡惡於人,所以彰惡於行善道也。

而道諭矣。

謀事鈴忠,出言叉信,行善以攻惡,顯是而明非,不苟求所以知,而道德自明也。

大道文王問第八

夫道者,覆天地,廓四方,斥八極,高而無際,深不可測,綿六合,橫四維,不可以言象盡,不可以指示說,應無問之逶,終政教之端,包萬物之形,彰三光之外,為而不有,行而不見。有道之王,動而同之,妙用無窮,故謂之大。文王因用無窮,故謂之大師問道,可為永則,因以名篇也。

政曰:昔者文王問於鬻子:

昔者,言往日也。雖臨馭億兆而不獨專,從師問道以求政衍之門。

敢問人有大忘乎?

尊師道,故曰敢問。文王思存大道以終政事,心述在於經遠,所以先問於大忘也。

對曰:有。

鬻子前答文王,言有大忘也。

文王曰:敢問大忘奈何?

鬻子前不即以指答者,故引成文王之問。文王欲然終大志之理,故曰其事奈何矣。

鬻子曰:知其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

過則勿憚改,終日不為惡。惡去於身也,豈但墨面髡髮是為形餘哉?故其蚩尤見誅,四凶就戮,夏癸絕祀,商辛覆宗。賊身害軀,破家失國,其行如此,是為大忘也。

其行如此,是謂之大忘。

終成所答之事。

貴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

夫為政以德,必貴於道,為化國之福焉。當文王之時,而通稱三王者,據近以及遠,明道以同也。周者,合也,備也,言五帝三王貴道,其政能合若一也,而無所不備也。

昔之帝王,

昔者,在昔貴道德之帝王。稱昔者,以遠喻近,為之勸也。

所以為明者,以其吏也。

言帝王而有聖明之稱者,皆委賢吏,使在顯職,故道化興而萬國寧,明聖不獨運也。

昔之君子,其所以為功者,以其民也。

人惟邦本,得衆斯昌;建極乘時,必資兆庶;人皆效力,以成其功也。

力生於神,

王者有國,叉先靈祐;皇天上帝,社稷山川,神逵玄符,無不來會。成湯降神,受夏大命;武王夢神,遂大戡殷。夫冥運兩儀,鼓動萬物,豈有使之然哉。莫不大化於自然玄應而義用造之非我,理自相符,故曰力生於神者也。

而功最於吏,

王者度政施令而不自為,叉屬賢能以任使之,故天下和平,人知所保。此賢史善最之功也。

福歸於君。

俊德在官,盡心竭力,人敦其道,俗順其教,上下相親,而德交歸焉。國土平康,而為君之福者也。

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

五帝謂黃帝、顓頊、高辛、唐、虞也。

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晝代夜然。

日月運明,明不私照,叉須幽顯,始終不息,故昭昭然所不舍也。夫聖人與天地合德、日月齊明,道大不淪,可以崇遠也。

故其道首首然。萬世為福、萬世為教者,唯從黃帝以下、舜禹以上而已矣。

首者,始也,言五帝之道常為萬代之始,後之不能加也。夫黃帝始垂衣裳,造書契,置史官,為舟楫以濟不通,服牛乘馬,立棟宇重門,擊柝以待暴客,為杵臼以利萬姓,作弧矢以威天下,造律管,興封禪。顓頊平九黎之亂,人神不雜,萬物有序。高辛氏作鞠轉、鐘鼓、莞席。帝堯茅茨不剪,土階三尺,夏日葛衣,冬日鹿裘,蕩蕩乎人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帝舜少而至孝,堯聞聰明而用之。舜乃舉禹為司空以平水土,棄為后稷以播百穀,卨為司徒以教百姓,皋陶為士師以理獄訟,垂為共工以典衆作,益作朕虞以育草木,伯夷為秩宗以典三禮,夔為樂政以和神人。舜彈五絃之琴,歌《南風》之詩。夏禹櫛風沐雨,冠履不顧,敷九土,乘四載,鑿龍門,闢伊闕,導百川,建萬國。微禹之功,人皆魚矣。帝王之功,莫此為盛,故百代不易,為福為教也。

君王欲綠五帝之道而不失,則可以長久。

言君王但因循五帝之道而常行用,無所為替,則可以長保宗廟社稷,以為人始也。

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執大象而天下往,明道不往,則道不可暫離所也。

聖人在上,賢士百里而有一人,則猶無有也。

言聖王在上,化被蒼生,德周萬物,雖百里而有一賢士,以聖道廣宣,賢跡不見,其賢雖多,則若無有也。

王道衰微,暴亂在上,賢士千里而有一人,則猶比肩也。

王道衰微,暴虐亂政,人皆思德,雖千里有一賢士,其若比肩。言賢人不可得也。

撰吏五帝三王傳政乙第三

帝王所以安國家,行政教,其在良吏乎。言必博廣以取也。

故曰:民者,賢不肖之杖也,賢不肖皆具焉。

賢者,德行之名;不肖者,頑囂之謂。夫賢與不肖見於行,此二者同出於性而異名,皆杖於最靈,各有定分矣。天下之廣,黎庶之衆,賢與不肖自皆具焉。

故賢人得焉,不肖人休焉。

言賢者不自求進而村為時須,王者必任,賢人所以得也;不肖者非自求退而行無所取,不登政事,是以休廢也。

杖能側焉,

有過人之智,叉矜其能;恃能矜智,必違常道。輕躁所至危僻,故曰杖能側焉。

忠信飾焉。

懷盡忠之節,必修於道。修身貴真,履行務實,由於正路。禮、義、仁、信以文飾其身也,故曰忠信飾焉。

民者,積愚也。

冥然無知,愚之謂也。

雖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興焉。

言明主推心於人,以取良史而不獨任也。

士民與之,明上舉之;

得於衆心,善於政事,上所以舉用之也。

士民若之,明上去之。

若如人者,賢愚之間、政既不與,所以斥去之也。

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後和。

人主總羣謀以觀衆,知明以探風聲,察於下言以求得失,取賢人以宣政化。推己取賢,唯聖者能之。

民者,吏之程也。

程,法式也。知之在下,是故取吏之法式,察之於衆庶人者,若之也。

察吏於民,然後隨。

人與之,主舉之;人若之,主去之。此隨之也。

政曰:民者,至卑也,

極卑下也。

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愛。

聖主不違人以獨用也。

故十人愛之,則十人之吏也;百人愛

之,則百人之吏也;千人愛之,則千人之吏也;萬人愛之,則萬人之吏也。

自此已上,皆言人之情好之德行,各有所愛樂之,多少殊別也。

故萬人之吏,撰卿相矣。

人愛之多,則必堪為政事。赫赫師尹,民具爾瞻。主之所拔,不可失賢也。

卿相者,諸侯之丞也。

卿相者,人主之杖,故為諸侯之丞也。

故封侯之土,秩出焉。

賢者得之,列土封疆。得自家臣,故曰秩出焉。

卿相者,侯之本也。

政之興亡,在於卿相。得賢者和輯,失賢者離散,故為侯之職,在卿相也。

『要』,《四庫》本作『安』。

『妄』,《四庫》本作『安』。

『正』,《四庫》本作『王』。

『言』,《四庫》本作『言之』

『感』,《四庫》百子本作『咸』,是。

『問』,《四庫》本作『聞』。

《道藏》本原脫『求』字;今據文義及《四庫》本補。又,《道藏》本『門』一字下原有『曰』字,疑原文『文王問於鬻子』後當有『曰』字,錯衍至注文中;今據《四庫》本刪。

『然』,《四庫》本作『熊』。

『餘』,《四庫》本作『食』。

『人』,《四庫》本作『民』。

此句《四庫》本作『人效其力』。

『王』,《四庫》本作『生』。

『度』,《四庫》本作『發』。

『土』,《四庫》本作『士』。

『崇』,《四庫》本作『耑』。

『故』,《四庫》本作『政』。

『若』,《四庫》本作『苦』。

此句《四庫》本作『如苦人者』。

同类推荐
  • UNDINE

    UND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般若经

    金刚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整饬皖茶文牍

    整饬皖茶文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案汇录甲集

    台案汇录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阳杂记

    广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惊奇百货道具店

    惊奇百货道具店

    我叫张伟,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在异界开了一家道具店,靠着卖老干妈和卫龙发家致富了。
  • 沼泽少女与黑袍法师

    沼泽少女与黑袍法师

    兽人与精灵,德鲁伊与游侠,剑与魔法,阴谋与冒险沉浮着微光的翡翠森林,诡谲暗涌的神秘教廷当生长于沼泽的纯血人类少女遇见寡言而强大的黑袍法师一场属于自由与幻想的奇幻旅途,由此启幕。非穿越,非后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世烟花

    盛世烟花

    连若水一脸清高孤傲的牵起了儿子的手就要离开,皇甫修却一把抱走了连若水的儿子,霸气难挡的警告连若水道:“这是我的儿子,本王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流落在外!”“皇甫修,能不这么不要脸吗?这是我的儿子,而我,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连若水满脸黑线的强调着,与皇甫修僵持不下。你的确是和本王一点关系也没有,本王也不认得你,但,这就是本王的儿子,你若是觉得你和本王之间毫无关系,那你便走吧!”皇甫修一边下着逐客令,一边心里不要脸的想着,现在这种时候敢要脸吗?一要脸了,老婆没了,孩子也没了,这损失太大了,所以,还是不要脸的好……
  •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降仙子姐姐

    天降仙子姐姐

    听说九天玄女死了,方任然不怎么在乎!听说自己要相亲了,方任然有点在乎!听说自己媳妇是死掉的九天玄女,方任然异常在乎!
  • 故居

    故居

    下午快三点半的时候,进来了几个游客,具体讲是一对夫妻携两个小男孩。夫妻俩看上去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男方比女方稍老,但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粗糙(虎背熊腰毛发粗重),以及没有化妆。相反女方则化了极为浓厚的妆,仿佛为了增厚那张极度削瘦的脸,而在外围裹上了厚重的粉。这张脸让张超想起他妈妈做的炸虾,那些虾的身上也裹满了面粉,只要扔进油锅就会炸出一身臃肿的金黄。两名男孩肯定是双胞胎,因为长相极度相似完全无法分辨。而且身高肯定在1.2米以下,因为他们的头并没有高过那条用于评判是否可以免票的黄色横杠。
  • 崩坏之律者

    崩坏之律者

    崩坏伴随着文明而出现的一种未知物质和能量,同时文明的等级绝定着崩坏的强度,文明发展到一级文明,在巨大的崩坏能下,律者出现的机律大大增加。而律者一共有十四位。每位侓者是规律的究极体现,并撑控着相应的规律。我们的故事从第二次崩坏开始!但会有巨大的改动。
  • 行者风云录

    行者风云录

    携萌宠,踏青峰,行者孤胆闯天下。为红颜,敢上九天摘星;为苍生,敢下九泉喋血。天下乱,山河变,一身修为捅破天;闯妖界,入魔道,直叫天地换新颜。
  • 星徒

    星徒

    一个胆小懦弱并且毫无雄心壮志的男孩,却偏要控制着哆哆嗦嗦的身体,即使含着眼泪也要挺起胸膛去保护那些他在意的一切。帮助他活下来的,是敌人们留在自己背后的光能引擎。伴随他成长的,是拥有24重人格和24段记忆的寄生怪物。当男孩变成男人,当这个好孩子在凄惨的成长环境中染上残忍、自私、狡猾、粗鲁等一大堆恶人习性以后,他却登上了那台12米高的机甲,用一双冷眼俯视着联邦星域上演的幕幕肮脏丑剧。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和一个多重人格的兽,将把联邦星域这片规规矩矩的天穹撕开一道什么样的口子?一切尽在《星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