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1800000004

第4章 毗尼後集問辯

問。梵網云。於未受戒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若謂但遮誦時。不遮講時者。誦時僅宣文句。講時備解義理。重筌輕魚。有何意旨。

答。比丘戒法。關係僧輪。為防賊住。故一切俱遮。菩薩戒法。普収五道。解義發心。事非所禁。但誦戒時。恐有發露懺悔之事。不合令未受者知。故云不得說也。

問。菩薩戒本。止列四重。梵網廣明十重。詳略不同。又梵網犯十重者。必見好相。方許更受。戒本但云失菩薩戒。應當更受。寬嚴有異。此二經典。一是本師和尚宣揚。一是授戒闍梨親述。不應互相違反。畢竟如何會通。

答。戒本出於地持。地持合殺盜婬妄。共名出家八重。善生問經。列殺盜婬妄酤酒說過。名優婆塞。六重。梵網備二經之義。總為十重。瓔珞亦同。良繇所被之機不等。故詳略之致有殊。今戒本止列四事。復有三義。一者在家欲受此戒。必已先受五戒。出家欲受此戒。必已先受十戒具戒。殺盜婬妄。既是根本性重。不須更列。故惟列此增上戒法也。二者菩薩戒法。逆順無方。為眾生故。容可少分現行性罪。此之四戒。理無開許。故獨列之。三者根本四罪。一犯永墮。受五戒十戒具戒時。已明斯義。大乘教門。雖通懺悔。必以見相為期。此之四法。犯雖失戒。猶堪更受。恐濫前四。故獨列之。若梵網謂犯重必須見好相者。正繇釋迦是大戒和尚。一往立法。不得不嚴。而彌勒既作授戒闍梨。輕重開遮。理須詳悉。今應准諸經論。參合發明。當知殺盜等四。隨犯一種。諸戒並失。得見好相。大可重受。而比丘法中。仍無僧用。酤酒等六。隨犯一種。失菩薩戒。具戒以下。不名為失。故殷勤悔過。許其重受。此二經所以互相影略。非相違也。

問。比丘法中。遮罪難緣乃開。今大士律儀。為利他故。性罪有開。遮罪無文。此義云何。又逆順二行。若階聖位。則自他能益。倘凡夫初學。身心力弱。自尚有虧。安能利人。或駕言菩薩。藉口悲心。順情所作。為有罪否。

答。遮罪為護眾生。大士皆應同學。惟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不共學之。若難緣所開。既已同聲聞學。何須更開。惟此性罪。一向但遮。故須開也。就開聽中。不揀凡聖。但令果出悲心。願代他苦。深生慚愧。不以為功。則戒身無恙。倘駕言藉口。率意任情。止成自欺。必虧戒體。莫貪大士之虗名。而招長夜之苦報也。

問。受戒羯磨文中。若無授者。聽佛像前自受。梵網自誓受戒。必須要見好相。不得好相。不名得戒。復云何通。

答。受戒一事。須論因緣。因是內心殷重。緣是授受分明。約修證則貴因深。約教道則藉緣具。是以比丘律藏。嚴住持僧寶之體。專重眾緣。瓔珞地持。開趨向菩提之路。但觀因地。梵網最初結戒。理須二法並扶。故雖許自受。必以見相為期也。又復應知。如起信所明。或有眾生。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復有見佛色相而發其心。今梵網制令求見好相。所以使其發趨菩提。地持許其像前得受。則但指彼已發心者。是則梵網嚴於立法。地持嚴於擇人。亦互為表裏也。復次瓔珞經云。諸佛菩薩現在前受。名上品戒。法師相授。名中品戒。千里無師。像前自受。名下品戒。亦無求見好相之言。然猶一往約外緣分別耳。復有論云。發增上心。得增上戒。又云。心無盡故。戒亦無盡。是則亦可約內因分上中下也。今人求戒。大須自審。果能念念與悲智相應。上荷正法。下憫含生。便可直遵瓔珞地持。設不遇師。亦得自受。如或雖希佛道。悲智未深。則須秉持梵網法門。千里無師。必求好相。更或現有明師。心存憍慢。不從求受。別向像求。斯則兩經咸所不聽。五悔終不成功。既欲遠趨極果。豈容因地不真。豪傑之士。斷不宜自欺自誑矣。

問。大乘重在內因。今時律師。與人受菩薩戒。可知其內因真否。如或不真。名得戒否。如不得戒。則設犯十重。還以十重定其罪否。

答。菩薩戒羯磨文中。具有觀察當機之法。若不能知其內因而妄相傳授。不免無解作師之過。彼受戒者。不善無記心中。雖不發戒。然既濫膺菩薩之名。自當依法判罪。非若比丘戒中。竟以賊住論也。

問。懺罪羯磨中。許向小乘悔過。梵網經中。不得向未受菩薩戒者前說此千佛大戒。尚不應向說。況可向悔過耶。又云何通。

答。小乘雖未受菩薩戒。而是住持僧寶。堪受懺悔。又聲聞人。雖未識長者是父。實是長者真子。非餘一切未受戒者可比也。至於半月說戒。遣之令出。則是布薩常規。亦是彈斥微旨。不可執此而難彼矣。

問。梵網初輕戒中。見上座和尚阿闍梨等。應如法供養。四十一戒中。教誡師應教請二師。又五逆加弒二師成七。今授菩薩戒。云何止有一師。既得戒已。稱誰為和尚耶。

答。若准經文。似須二師。然瓔珞地持。並止一師。又梵網受法。傳自什師。載於義疏。亦止一師。所云請二師者。恐即是請佛菩薩耳。所云應如法供養二師。及弒二師成逆。則徧指比丘戒等二師亦可。

問。重定受戒法中。初時問答。既已發菩提願。云何悔罪之後。復令發於四弘。豈不招重繁之過。

答。菩提心者。非止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況前是審因。今是秉法。前是發心向道。今是誓鎧莊嚴。豈云重複。且如先已請師。像前復請。又如授比丘戒。屏問遮難。僧中復問。亦可云重繁耶。

問。既謂機感有殊。授法不一。則若簡若繁。俱無乖舛。既謂增設科條。義因文隱。則直宗一轍。更為痛快。何必會三家成一式。方為契理契機。

答。理無多致。機貴隨宜。直宗一轍。其說甚當。但根器不同。習性各別。始予獨遵慈氏羯磨。往往有嫌其太略者。既法可融通。何妨參酌。乃敢折衷。會三為一。但用經論成言。更不別加文飾。三典現並流通。想是機宜有在。聊順一時之機。匪敢執今非古。可用與否。一任後賢。

同类推荐
  •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Cumberland Vendetta

    A Cumberland Vendett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湿门

    湿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上清太微帝君结带真文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神医传人在都市

    神医传人在都市

    徐哲,华夏四大神医之首张松千晚年的得意门生。神乎其神的五行针术,绚丽多彩的快意人生,且看小小乡医如何在花都闯荡出属于自己的神医之路。
  • 轮回者苏离

    轮回者苏离

    纵横万界,唯我独行!群号:937200707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隔壁住了个奇怪的人

    隔壁住了个奇怪的人

    “小白……嗯……我觉得我这里有点难受……”苏秋逸手按着自己的胸口,脸上痛苦难耐,靠在门框,可怜兮兮的咬着自己的嘴唇,抬着他那双水汪汪的桃花眼看着正在厨房做饭的人。一听他的话,沐白马上扔了刀跑过来,也顾不上自己手上的油,一手按住他的后背,一手托着他的手臂,急忙问道:“怎么会突然心痛?我……我去打120,我们去医院……”她急的要死,苏秋逸却顺势将人搂在怀里,用他那绝妙的嗓音低声道:“一想到你要亲手给我做饭吃,我就好开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

    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

    在今天,现代性已然成为各种思想学说共享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主题。《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的现代性阐释》旨在现代性视域下对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提供一种新的诠释,同时试图透过马尔库塞乌托邦思想来探索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 正红旗下

    《我这一辈子》和《正红旗下》均为老舍小说代表作品,极具代表性,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当时世界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温婉戏谑的幽默与自我解嘲,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 武阳砂歌

    武阳砂歌

    妖娆的绝世美女、痴情的富家千金等一众形形色色的女人与男人们;此起彼伏的悬案,诡异的村庄,人们怪异的举动;权势的渔网,迷离的深渊;看坚毅狡猾的男主,如何在重重疑案的背后,发现人性,发现美好,如何沿着遍布的足迹,收获爱情,收获能力。(不定时更新,预计12月份恢复每日两更。)
  • 洛阳缙绅旧闻记

    洛阳缙绅旧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