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20

第20章

释曰。欲界善生九者。谓从欲界善心。无间容生九心。谓自界四心色界二心。无色一心。无漏二心。故成九也 色界二心者。谓善染污也。从欲界心。入色界定生彼善心。又从欲界善心中死。往生色界。生彼染心。续生心中。必染污故。故论云。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无色界一心者。谓从欲界善心中死。生无色界。生彼染心。续生心中。必染污故。欲界不生无色善心者。以极远故。无色于欲界。四远故远。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所依远者。无色界心。不与欲界心为所依故 行相远者。无色界心。唯于第四禅。作苦粗障行相。必无缘欲作苦粗等行相故 所缘远者。不缘欲故 对治远者。未离欲界贪。必无能起无色界定。能为欲界恶戒等法。厌坏及断二对治故。无漏二心者。谓从欲果加行善心入学无学观也 此复从八生者。此欲界加行善心。复从八心生。谓自界四。色界二心。无漏二心。故成八也 色界二心者。一色界善心。生欲界善。谓从定出起欲界善心。二色界染心。生欲界善。谓入定者。作如是愿。我宁起下地善心。不起上地染污。由此愿故。彼染污定。所逼恼时。从彼染污定。生于下地善。为防退故。是则色染生欲界善也 无漏二心者。从学无学观出入欲界善心时 染从十生四者。染谓二染。不善有覆此二染心。从十心生。能生四心。从十生者。谓十二中。除学无学。谓自界四。色界三心。无色三心。此十心中。皆容命终生欲界染。故论云。于续生位。三界诸心皆可无间生欲界染心故能生四心者。谓自界四 余无生理。谓欲界染心。不生上定及往彼界。故无生界理 余从五生七者。余谓欲界无覆无记 此无记心。善等心外名之为余。从五心生。能生七心。从五生者。谓自界四。及色界善。谓欲界通果无记。从色界善定生故。能生七心者。谓自界四。及色界二。无色界一。故成七也。色界二心者。一生彼善。谓通果无记。还生彼定。以通果心唯与定心相出入故。二生彼染。谓异熟。威仪。无记心中。命终。生彼染心。续生位也。无色界一心者。谓欲界无记心命终。约续生位生无色染心 色善生十一者。色善谓色界善心无间。容生十一心。于十二心中。唯除无色无覆无记心。以无色界唯有异熟生无记心。夫异熟心。不许异地起。故不生也 能生无色染心者。据命终说。此复从九生者。此色界善心。复从九心生。谓于十二心中。唯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所以可知。有覆从八生者。谓色界有覆心。从八心生。于十二心中。除欲二染及学无学 此复生于六者。此色界有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生欲善者。从染污定。生欲善也 生欲不善有覆者。从色界染心命终。于续生位生欲二染也 无覆从三生者。谓色界无覆无记。从三心生。谓自界三。余无生理 此复能生六者。此色无覆心。复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界二染。无色一染。约续生位。思而可知。无色善生九者。谓无色善心。能生九心。言九心者。于十二心中。除欲界二善及无覆。除色界一所谓无覆 此复从六生者。此无色善心。复从六心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 有覆生从七者。无色有覆。能生七心。亦从七心。生生七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二。生彼善染心。并欲界二不善有覆 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 无覆如色辨者。无色无覆。如色界辨。从三心生。能生六心。从三心生者。谓自界三。能生六心者。谓自界三。及色界染。兼欲界二。不善有覆 学从四生五者。谓有学心。从四心生。能生五心。从四心生者。谓三界善。及与学心。能生五者。于前四上。加无学一 余从五生四者。余谓无学心。此无学心。从五心生。能生四心。从五生者。谓三界善学无学心。能生四者。于前五上。唯除学心。

从此第二。明二十心相生。论云。说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成二十心。颂曰。

十二为二十  谓三界善心

分加行生得  欲无覆分四

异熟威仪路  工巧处通果

色界除工巧  余数如前说

释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欲界无覆。分为四心。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心 色界无覆。分为三种。除工巧处。上界都无造作种种工巧事故。于无色界。无覆唯一。谓异熟生。故前无覆。合成八种。如是十二。为二十心。谓欲界八。二善。二染。四无记心也。色界六种。前八心上。除不善工巧二也。无色界四。于前六上。更除威仪通果二心也。兼学无学。故成二十 威仪路心者。行住坐卧。名为威仪路。此用色香味触为体。此之威仪心所缘故。名之为路。威仪即路。名威仪路。缘威仪路。心名威仪路心。威仪路之心依主释也 此威仪路心。总有三种。一起威仪路心。唯是意识。二缘威仪路心。通眼等四识。除耳识也。及取意识。三似威仪路心。即通六识。如泛尔缘外色声等心。名似威仪路也。二工巧处心者。工巧处有二。一身工巧。谓刻镂等。二语工巧。谓歌咏等。若身工巧。以四境为体。以身工巧起时。不离四境故。若语工巧。以五境为体。以语起时不离五境故。此二工巧。心所缘故。名之为处。工巧即处。名工巧处。工巧处之心。名工巧处心。依主释也。此工巧心。略有三种。一起工巧心。唯在意识。二缘工巧心。通五识及意识。三似工巧心。亦通六识。通果心者。谓能变化心。及天眼耳通果。此能变化心。缘色等四境。谓化四境故。亦缘于声。有发语通果心故。论云。威仪路等三无覆心。色香味触。为所缘境。工巧处等。亦缘于声。如是三心唯是意识。威仪路。工巧处。加行。亦通四识五识(解云。此言加行者。是缘威仪等心也) 有余师说。有威仪路。及工巧处。所引意识。能具足缘十二处境。解云。此师据似威仪路心说也。

从此大文第二。明得心多少。论云。于前所说十二心中。何心现前。几心可得。颂曰。

三界染心中  得六六二种

色善三学四  余皆自可得

释曰。三界染心中得六六二种者。此明染心。得心多少。欲界染心得六心。色界染心亦得六心。无色界染心。唯得二心 且欲界染心得六心者。谓欲染心。正现前位。容得六心。谓欲界三。善恶有覆也。色无色界各一心。有覆无记也。兼学心成六也。且第一得欲善心者。论云。由疑续善。及界退还。欲界善心。尔时名得。解云。由疑续善。谓疑心。发生正见。能续善根也。疑是染心。此即染心生欲界善也。界退还者。谓从上界退还来生欲界染心也。于欲界续生。必是染心。正起染时。欲界善心。此时亦得起法前得得之也 得欲不善有覆及色有覆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及界退还。得欲二心。不善有覆。及得色界。一有覆心 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离色界烦恼。后时起欲染退也。正起欲惑退染心时。欲界不善及有覆心。兼色界有覆心。此时总得也。界退还者。从无色界退还来生欲界。受生心中。得欲界二染。兼色界染心也。得无色有覆及学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阿罗汉果。起欲界惑。退正起欲染时。得无色有覆。及学心也) 色界染心正现前位得六心者。谓自界三。欲界无覆。无色有覆。及得学心。故成六也。且初得自界三欲界无覆者。论云。由界退还。得欲界一无覆无记心。及色界三。色界染心。亦由退得 解云。由界退还者。此据无色命终。来生色界。正起色界续生染时。自界三心。欲界一通果心。此时总得也。色界染心亦由退得者。此明色染非但由前界退还得。亦由起色界惑退得也 得无色有覆及学心者。论云。由起惑退。得无色界一有覆心。及得学心。故名得六(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阿罗汉。起色界惑退故。得无色有覆。及与学心也)。无色界染心得二心者。论云无色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中。唯得二心。由起惑退。得彼染心。及得学心。故名得二(解云。由起惑退者。此据阿罗汉。起无色惑退。正起染时。得自界染。及学心也)。色善三学四者。谓色界善心。现在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一谓得自界善。及欲色界。通果无记。成三心也。所以然者。由升进故。得彼三心。谓从欲界。入未至定。得色善心。此则从欲入色界。名升进也。断欲惑尽。第九解脱道入根本地。得欲色界。二通果心。此即从加行。入根本地。名升进也 学四者。谓有学心。正现前位。容得四心得有学心及得欲色界二通果心并无色善故成四也。得有学心者。由初证入正性离生。于苦法忍位。得有学心也。第二得欲色界二通果心者。谓由圣道离欲界染心。入根本地。得二界通果也。得无色善者。亦由圣道。离色界染。得无色善也。故论云。由初证入正性离生。及由圣道离欲色染(寻前文。即可解也)。余皆自可得者。余谓前说。染等心余。即欲界善。三界无记。及无色善。并无学心。故颂余字。含此六心。然此六心。正现前位。唯可自得不成他也 论云。有余于此总说。颂曰。

慧者说染心  现起时得九

善心中得六  无记唯无记

释曰。此是论主引杂心师颂。明得心多少也。彼说染心现起得九。此论说得染有十四心。谓欲界六。色界得六。无色界得二也。此论据染心重得。说十四心。彼论约单得。唯说九心。此论十四心中。有五心重得。谓色界染心。且两度得。一欲界染时得。二色界染时得。杂心除一心也。无色界染心。及与学心。各三度得。谓三界染时。皆得也 杂心各除二。兼前一心。总除五也。故说得九。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善心中得六者。谓欲界无覆 色界善及无覆 无色界善。及学无学 故成六心也。杂心据单得。唯说此六心。此论约重得。言得七心。谓色善三。学四名七心也。于此七中。除二心重 言二心者。谓欲色界。无覆。各两度得。一色善时得。二学心时得。各除一心。取余五心。兼无学一。故成六也 论云。为摄前义。复说颂言。由托生入定(一由托生者。是前界退还也。第二入定者。是前色善及学心也)。及离染退时(第三及离染者。是前离欲界染心也。第四退时者。是前由起惑退也)。续善位得心(第五续善位者。是前疑心续善也)。非前所成故(明得义也。此言得者。今时成就。名为得也)。此是论主。为摄前义。总为五门。勒显一颂。请细细寻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一往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

    赵煜捏着戒指使劲往木潸手指上套,边套边嚷:“咱俩一起飞过天遁过地,杀过凶兽骑过青鸟,亲过小嘴滚过床单,你是风儿我是沙,你不嫁我你嫁谁?!——这是爱情。长生,北冥人族,血肉可疗伤治病、延年益寿,为避秦时乱,遁入桃花源。——这是背景。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一个村庄的消逝

    一个村庄的消逝

    正式向Y村派驻拆迁工作组,是在四月的第一天。我与小左一组,分包一个叫作王守德的人。拆迁工作组设在Y村村委。我和小左趁着暮色找到了王守德的家。大门敞开,正房的门紧闭。敲门,无人应答。我们退出,站在门外等,却见窗口有人影在晃动,仔细辨认,是一个老人在做家务,我挥手示意,她漠然。我频频挥手,她终于朝我摆了摆手,拒不开门。
  • 我的黑暗之魂系统

    我的黑暗之魂系统

    漆黑的星空,星辰暗淡无光。一团黑雾如同流星滑过,降落在一颗枯竭的星球上。“这就是系统提示的尸骸所在地,可以祭炼出一具巫妖?”黑雾传出一股波动,地面陡然裂开,直通星核。携带黑暗之魂系统,周航魂穿星海,修炼武学,掌握黑暗与亡灵。当无声的咆哮响彻众生灵魂,亡灵的低语回荡星海,死亡成了永恒。而你永远不知道脚下的星球中埋葬着什么,它将为我所用。
  • 盗墓之王(三)

    盗墓之王(三)

    “风先生,风先生,我还有更重要的藏宝图要给你……价钱好说……”耶兰恢复了精神,重提子虚乌有的“藏宝图”的事。我颓然地摆摆手:“算了,耶兰,你的藏宝图我不感兴趣。明天我可以给你几百美金,大家以后不必再联络了……”救醒藤迦的计划被腰斩了——我觉得把她送到美国或者欧洲的顶级医院里去治疗,或许会有更大希望,也不知道枫割寺里的神壁大师会不会答应?当然,她会不会醒,于我而言,并没有切身的利害关系。
  • 旺夫农家女

    旺夫农家女

    亲爹继母黑心肠,打死原主换她上,且看她反手把渣虐,嫁个书生把钱赚。书生长的俊俏读书好,奈何霉运缠身都扯淡,娶她之后步步高升惹人馋,无数桃花赖上门,抡起棍棒打豺狼!她好不容易旺出来的夫,岂会白白拱手让!楚南乔是农家女,可她命真好,一路到了顶顶高的位置,还被她男人宠成宝!
  • 你好哥哥们

    你好哥哥们

    原先只是以为自己可以做个稳稳当当的做个独生女,缺少保护的时候其实也好想要个哥哥呀!结果万万没想到自己还真是个捡来的,当突然有一天给你降下一个堂皇富贵的家,而且还有三个帅气哥哥,天呐,我这是中奖了还是惊喜?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废材逆袭:女王在异世

    她是妖界之王火凤凰。因为妖界的成王之礼而来人界历劫,附身废物小姐身上,从此废物翻身,浴火重来!
  • 清风弗杨柳

    清风弗杨柳

    出生于原生家庭的林清风有幸进入一家报社成为实习生,报道了一系列失踪、情杀、拐卖等人生黑暗面,也曾感怀于亲情、爱情和友情所给足的宽松和美好。还曾见识过抑郁症、皮诺曹症、绝症等病痛缠身的人生。看林清风如何在新闻求真,人生求实的道路上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