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2800000056

第56章

释曰。初句答第一问。下三句答第二问。经说通行。总有四种。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 道依四根本静虑。名乐通行。以摄受支(十八禅支也)。止观均平。任运转故。名之为乐。非乐受也。若依无色未至中间。名苦通行。以不摄支。止观不等。艰辛转故。名之为苦。非苦受也。谓无色界。止多观少 未至中间。观多止少 名不等也。颂言所余地者。即此无色等也然此乐苦。二通行中。钝根名迟。行稽迟故。利根名速。通境疾故。

从此第三。明菩提分法。就中六。一举数释名。二明出体。三明念住等。四明觉分增。五明漏无漏。六依地分别。且举数者。论云。道亦名为菩提分法。此有几种。名义云何。颂曰。

觉分三十七  谓四念住等

觉谓尽无生  顺此故名分

释曰。经说觉分有三十七。谓四念住 身受。心法。四正断。勤断二恶。勤修二善 四神足欲。勤。心。观 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也 七等觉支。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轻安。五念。六定。七行舍 八正道支。一正精进。二正念。三正定。四正见。五正思惟。六正语。七正业。八正命 是名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者此云觉。无明睡眠。皆永断故 尽无生智。为此觉体。三十七法。顺趣菩提。名菩提分。

从此第二。明出体。论云。此三十七。体各别耶(问也)。不尔(答也。体唯有十。故言不尔)。云何(征也)。颂曰。

此实事唯十  谓慧勤定信

念喜舍轻安  及戒寻为体

释曰。名虽三十七。论实体唯十。一慧。二勤。三定。四信。五念。六喜。七舍。八轻安。九戒。十寻。三十七中。且慧摄八。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也。此八以慧为体。勤亦摄八。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也。此八以勤为体 定亦摄八。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此八以定为体 信但摄二。谓信根信力。以信为体 念唯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此四以念为体 喜唯摄一。谓喜觉支。以喜为体 舍亦摄一。谓舍觉支。行舍为体。此言舍者。非是舍受。是大善地中。行舍名舍也 轻安摄一。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 戒但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 寻唯摄一。谓正思惟。以寻为体 上来所明。慧勤定三。各摄八种。三八二十四也。信摄二。足前成二十六也。念摄四。足前成三十也。喜摄一。舍摄一。轻安摄一。戒摄三。寻摄一。此七足前成三十七。故体唯十也。毗婆娑师。说有十一。谓戒分二。以身语业不相杂故。分身业语业为二也。余九同前。

从此第三。明念住等。论云。念住等三。名无别属。如何独说。为慧勤定(解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此三名无别属。如何念住独说为慧。正断独说为勤。神足独说为定也)。颂曰。

四念住正断  神足随增上

说为慧勤定  实诸加行善

释曰。四念住等三。随增上义。说慧勤定。若论实体。三位遍摄诸加行善。谓念住等。相应俱有五蕴。名加行善也。且四念住位。慧为增上。于正断位。勤为增上。于神足位。定为增上。问何缘于慧。立念住名。答萨婆多释。慧由念力。持令住故。依论主解。理实由慧。令念住境。如实见者。能明记故。问何缘于勤名为正断。答于正修习。勤断二恶。勤修二善。此勤力能断懈怠故。或名正胜。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问何缘于定立神足名。答神谓神变灵妙德也。足即是定神所依也。神依定发。定为神足。故名神足。

从此第四。明觉分增。论云。当言何位。何觉分增。颂曰。

初业顺决择  及修见道位

念住等七品  应知次第增

释曰。初业者。谓修别相总相念住位也。此初业位。能审照了身等四境。慧用胜故。说念住增 顺决择者。暖等四位也。且暖位中。能证异品(决择分也)。殊胜功德。勤用胜故。说正断增 顶法位中。趣无退位。定用胜故。说神足增。忍法位中。必不退堕。善根坚固。得增上义。说五根增 世第一位。非世惑法。所能屈伏。得无屈义。说五力增 及修见道位者。修道位中。近菩提位。助觉胜故。说七觉增 见道位中。速疾而转。通行胜故。说八正道增 有余师说。于见道位。建立觉支。如实觉知四圣谛。故于见修二位。建立八道支。以此二位。俱通直往涅槃城故 念住等七。品应知次第增者。结上初业等位。有念住等七品增也。

从此第五。漏无漏分别。论云。此三十七。几通有漏。几无漏耶。颂曰。

七觉八道支  一向是无漏

三四五根力  皆通于二种

释曰。七觉支。八正道。唯无漏也。三四者。一四念住。二四正断。三四神足也。五根力者。谓五根。五力也。此四念住等。皆通有漏无漏二种也。

从此第六。明依地。论云。此三十七。何地有几。颂曰。

初静虑一切  未至除喜根

二静虑除寻  三四中除二

前三无色地  除戒前二种

于欲界有顶  除觉及道支

释曰。初静虑一切者。依初静虑。具三十七故。言一切未至除喜根者。依未至地。唯三十六。除喜根故。以近分地励力转故。于下地法。犹疑虑故。无有喜也 二静虑除寻者。依第二禅。亦三十六。彼除寻故。无正思惟支也。三四中除二者。三四谓第三。第四静虑也。中谓中间禅也。此三四中。各三十五。谓除前二即无喜寻也。前三无色地除戒前二种者。前三无色。除戒三支。及除前二。即是喜寻。总除五种。故三无色。各三十二也。于欲界有顶除觉及道支者。欲界有顶。无无漏故。除七觉支。及八道支。有余二十二也。

从此第四。明证净。论云。觉分转时。必得证净。此有几种(第一问也)。依何位得(第二问也)。实体是何法(第三问也)。有漏无漏耶(第四问也)。颂曰。

证净有四种  谓佛法僧戒

见三得法戒  见道兼佛僧

法谓三谛全  菩萨独觉道

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

释曰。前两句答初问。次四句答第二问。次一句答第三问。后一句答第四问。经说证净总有四种。一于佛证净。二于法证净。三于僧证净。四圣戒证净也。见三得法戒者。且见道位。见前三谛。于一一谛。各得法戒二种证净。证三谛法。缘彼起信。有法证净。道起之时。无漏戒俱。有戒证净 见道兼佛僧者。道是道谛也。见道谛位。兼得佛僧。兼言谓显亦得于法及戒证净。佛无学法。是道谛摄也。缘彼起信。名佛证净 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道谛摄。缘彼起信。名僧证净。故唯道谛。有佛僧也。见道谛时。若约现行。唯有法戒二种证净。言有佛僧。约得修说。以于此时。修得未来缘佛僧信故。见道谛具四证净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者。此所信法也。谓苦集灭三谛全。名法也。于道谛中。菩萨道。及独觉道名法。以菩萨与独觉。唯有一人。不成僧义。名为法圣所受戒与现观俱。故一切时。无不亦得。(解云。此明法戒通见四谛也)信戒二为体者。出体也。由所信别。故名有四。实体唯二。三宝证净。以信为体。圣戒证净。以戒为体。故唯有二 四皆唯无漏者。四种证净。唯无漏法。以有漏法非证净故。问为依何义。立证净名。答证四谛理。故名为证。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名为净。离不信垢信名为净。离破戒垢。戒名为净。由证得净。立证净名。此四次第者。信佛如良医。信法如良药。信僧如看病者。由信心净故。发圣戒。是故尸罗。说为第四。要具前信。此戒现前。如遇三缘病方除故。

从此第五。明正智解脱。就中四。一明二支。二明解脱时。三明断障时。四明灭断离。且第一明二支者。论云。经言。学位成就八支。无学位中。具成就十(加正解脱及正智支)。何缘不说有学位中。有正解脱。及有正智(一问)。正脱正智。其体云何(第二问也)。颂曰。

学有余缚故  无正脱智支

解脱为无为  谓胜解惑灭

有为无学支  即二解脱蕴

正智如觉说  谓尽无生智

释曰。初两句答初问。后六句答第二问。学有余缚故。无正脱智支者。学位中。尚有余缚。无解脱支。由解脱支无故。亦不立正智支也。解脱为无为者标也 解脱有二。一是有为。二是无为 谓胜解惑灭者。释上也。谓无学胜解。名有为解脱。一切惑灭。名无为解脱。有为无学支者。有为解脱。名无学支。以立支名属有为故。即二解脱蕴者。即此有为解脱。经说有二种。谓心解脱。及慧解脱。此二解脱。五分法身中。名为解脱蕴也。正智如觉说谓尽无生智者。出正智体。如前觉说。谓即前说尽无生智。为正智体。

从此第二。明解脱时。论云。心于何位。正得解脱。而言无学心解脱耶。颂曰。

无学心生时  正从障解脱

释曰。无学心生时者。谓初无学心。于未来正生时也。此正生时。从烦恼障正得解脱。名正解脱若现在世。名已解脱。非正解脱也。

从此第三。明断障时。论云。道于何位。令正生障断。颂曰。

道唯正灭位  能令彼障断

释曰。正灭位言。显居现在。道能断障。唯正灭时。余位定无断障用故。此言道者。即金刚喻定也。

从此第四。明灭离断。论云。经说三界。谓断离灭。以何为体(第一问也)。差别云何(第二问也)。颂曰。

无为说三界  离界唯离贪

断界断余结  灭界灭彼事

释曰。初句答初问。下三句答第二问。无为说三界者。断灭离三界。以无为解脱为体也。言离界者。约但离贪。言断界者。谓约断余嗔等八结也。言灭界者。谓灭贪等。所随增事。前言离断。约断烦恼。此据灭惑所缘境事。

从此第六。明厌离通局。论云。若事能厌。必能离系耶(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颂曰。

厌缘苦集慧  离缘四能断

相对互广狭  故应成四句

释曰。厌缘苦集慧者。唯缘苦集。所有忍智。名苦集慧。此慧名厌。厌苦集故。离缘四能断者。缘四谛境。能断惑道。皆名为离。离烦恼故。下两句者。厌离相对。广狭有殊。故成四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令惑断。所有忍智。此忍即是先离欲染。后入见道。苦集法忍也。智是见道。苦集法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苦集智也。此位但名厌。缘苦集故 忍不名离。惑先断故 有离非厌。谓缘灭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未离欲染。后入见道。灭道法忍。及诸所有灭。道类忍也。智是修道中。无间道摄。灭道智也。此但名离。是断道故。不名为厌。缘欣境故 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此忍即是未离欲染。入见道者。苦集法忍。及诸所有苦集类忍也。智是修道。无间道摄。苦集智也。此名为厌。缘苦集故。亦名为离。能断道故 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智 此忍即是先离欲染。后入见道。灭道法忍也 智是见道中。灭智道智。及修道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灭道智也。此不名厌。缘欣境故。亦不名离。非断道故。

同类推荐
  • 救荒事宜

    救荒事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隆兴编年通论

    隆兴编年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nsul

    The Consu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狄小七

    狄小七

    Zera,是一个科幻/奇幻的世界。少女狄小七踏上追寻记忆的旅程,第一站是小香巴拉。刺穹时代留给这个世界一则谜语,解开它,就能解开时间之锁,踏上通往“无关”之路;钥石和云渊之子,是光明一方希望的寄托,也是黑暗一方觊觎的猎物;传奇的十七杰行者晶石,将在他们的后裔或传人的手里续写传奇……各个大陆明争暗斗,晶霖塔人跨越时间,梦幻让现实扑朔迷离……狄小七还没配上金手指,但她能够多角度看问题,有质疑的勇气和冒险的精神,敢于自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真诚希望每个女孩儿都能这样。)骊珠是她在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同行者,但他的道路上始终有黑暗相随,磨砺,流亡……从少年的故事开始,Zera人的选择将不可逆地改变这个宇宙的命运。
  • 独自去偷欢

    独自去偷欢

    刻字、打印、印刷店的老板娘朱文楠被论坛中一个标题为“吹响集姐号,没事去偷欢”的帖子吸引,为确认其ID“花里胡哨”是否就是坛友“浪里白条”,同时也是出于生活的平淡无聊,决定与弟弟朱文钢、好友王絮飞一同前去集会。在海滩边面对一群男男女女的混乱热闹,没有见到“花里胡哨”的朱文楠陡然失去了兴趣。独自回到店里,却意外发现一直与店员沙沙约会的“飓风”就是“花里胡哨”。另外,在朱文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直忙于工作的丈夫朱军与店员小林有了发展……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快穿男主超苏的

    快穿男主超苏的

    【虐渣、甜宠】“为了你,坠入魔道又何妨。”白衣仙人强势的揽她入怀中。因为一次离奇的死亡,苏染被迫走上快穿之路,本以为只要虐虐渣打打脸就好,谁知居然被难缠的大佬盯上。苏染:求放过!我只是个没有感情的复仇机器。男神:除了爱我,你别无选择。
  • 谋爱行动:肖先生,请你善良

    谋爱行动:肖先生,请你善良

    Q:最想掐死对方的瞬间肖先生:她犯倔的时候,明明是善意提醒,她非要和你对着干,还一副‘我一点错误都没有的模样’,对此我表示无言以对,谁叫我爱她呢,除了习惯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安小姐:以着保护我的名义而自作主张,难道我真的一点战斗力都没有,完全是个空有颜值的花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仙道

    最强仙道

    天上不但能掉馅饼,也能够掉流星!且看废物重生的张子枫,如何改写人生,逆转历史,破灭八方豪雄,雄霸镇魔塔。铮铮铁骨之下,又有怎样的似水柔情……
  • 末世重生之凤归来

    末世重生之凤归来

    前世的愚信,到死才觉悟,一切都是阴谋……当再次醒来竟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前世太天真,这一世,冷酷也罢,虚伪也好,绝不重走旧路!却不料,三天之后,末世如暴雨一般骤临……仇和债?呵,等他们在末世努力爬高之后,再狠狠地摔下来,那该是何等的痛快!痛与泪,咱们慢慢来!
  • 朝野佥言

    朝野佥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小婢翻身

    重生之小婢翻身

    月芍只是个小丫鬟,没想到重生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也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成为郡王妃!
  • 奈落之底

    奈落之底

    店家遇到一个赶路人,说没有钱了,求给口饭吃。然后店家给煮了一大碗面,都吃完了,千恩万谢后走了。食客都说,肯定是骗人的。店家说,那碗面里,没有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