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6800000002

第2章

夫戒德之本道之所由生。所以兴觉种绍隆正法。绝长流登彼岸。抍济含识者。罔弗由兹矣。故如来先在道树。初制菩萨波罗提木叉。寔乃寂累脱缚之基。修因证果之本。既名制止。无众恶而不截。又称孝顺。无诸善而不集。提纲则十支无尽。总目则六八靡漏。照明觉道譬乎日月。庄严法身喻之璎珞。兴建之功德难兴显。但此戒经文义深隐。宜造解释。由致难了。故先科简略标旨归。戒法无量要唯受随。受则业本初畅纳法在身。随则持心后起显缘防护。先辨受有二。初明顺缘得受。后显违缘失受。辨得有四。一简资器。二简师德。三受之方轨。四问答遣疑。初简器者。要具二缘堪为受戒之器。一有感戒之善。二无障戒之恶。感戒之善凡有二种。一菩萨种姓。二发菩提愿。菩萨地云。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无种姓。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若不发心不修加行。虽有堪任。而不速证无上菩提。与此相违当知速证。由此具二方得感戒。故受法中问彼二缘。有说。具三方得感戒。一有胜种姓。二有胜期愿。三有胜行心。初二如前。第三胜行略有十种。一于无上菩提能生深心。二能尽寿离恶知识近善知识。三能尽寿悔过随喜劝请回。向增长佛道。四能尽寿随其力能供养三宝。五能尽寿读诵书写方等正典为人解说。六能于孤独穷苦若犯王罪。随力救护乃至一念生悲心。七能尽寿舍于懈怠发起精进勤求佛道。八于五尘中生烦恼时。能寻制伏。九若于无上菩提生厌退心。于小法中生贪着时。寻除灭。十能舍于一切所有不惜身命。此三即是菩萨三持。胜姓为堪任持。胜愿为行加行持。胜行为大菩提持。前所引文即此证也。故具此三方得感戒。将欲受时。义须具问难。大本中无问第三。而别法中具问三故。胜种姓者。谓具菩萨本性习成。二种种姓广说如论。菩提心者。谓于无上果起必证得心。于一切有情起必救济愿。于此二事发坚固意。更无余缘夺之令转。又察自身含性同佛。而由内外因缘阙故。无始生死至于今身。未曾一时发胜志愿。随缘流转出离无日。今若一念发勇猛心。三祇虽长证必有期。悲前喜后汗流泪连。不顾身命作决定誓。生死无边。我必断。群生无数。我必济。愿行无量。我必修。佛果无尽。我必证。如是名为发心相也。障戒恶者不出三障。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烦恼障者。菩萨地云。何等名为种姓菩萨自法相违四随烦恼。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又资生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论既说此为自法障理。亦应障受戒善也。然受法中不别问者。不决定故。非如七遮定不得戒。业障者有二种。一七逆。二十重。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杀父。三杀母。四杀和上。五杀阿阇梨。六破羯磨转法轮僧。七杀圣人。此七别相至文当显。文云。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得受戒。有云。七逆不忏不得受。若忏亦得受。故集法悦经云。遮他陀犯五逆罪为王所掉。是时惊怖即作沙门。在于他国修行十善坐禅学道。昼夜泣泪经三十年。以五逆罪障故心不得定。于山窟中常举声哭。苦哉苦哉。当以何心去此苦也。彼于一时将欲乞食。悲叹下窟出诣村。时道中得一大钵。钵中见有集法悦舍苦陀罗尼。得此经已。即不乞食欢欣还窟。烧香礼拜悲泪叹仰。窟中修习读诵是经。经一年已始得灭罪。以业障故不能得入心。是时即洗浴修行经七日。如童子初学慎不小使。行于七日如是慎无异。心中愁恼不知云何意。故思此陀罗尼字书。经于数反心中忽定。时自欣悦。如人地得百千斤金人无知者。内悦不止。修行数年。飞行无碍。睹见十方三世诸佛。故知逆罪亦得悔灭。虽有此说未为诚证。此经直说经力灭罪。不说得受菩萨戒。故应更详本。十重者。有云。十中前四既是根本性罪事同七逆。现身有此悔与不悔皆悉是障。余六重者。若悔非障。不悔则障。然经文犯十重者忏悔得相便得受戒。不尔不得者。此是总语意在后六。有云。前四业重。须悔见相便得受。无相不得戒。后六业轻。虽不忏悔亦得受也。十重须悔者。此是总语意在前四。有云。现犯十重不悔悉是障。若悔皆得受。文无简别。何假曲寻。旧说如此。更有别意。至文当显也。报障者。地狱饿鬼及畜生中不解语者。以重苦故不相领。故理无得受。又人趣中北洲余类禀性顽嚚不解因果。志意劣弱无刚决心。如是等类亦为受障。而问遮中不别举者。地狱等相显无滥。不须问。顽嚚等者问愿中简。又依本业经。六趣皆得受。故彼经云。六道众生受得戒。但解语得戒不失。当知地狱有轻有重。重者不得。轻亦得受。三界中欲色亡言。无色界者显则不说。蜜亦无遮。又准在家菩萨受近事戒。更有遮难。应须问答。故受法云。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耶。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如是等事亦是戒障。故须问除简。师德者。要具四德方堪为师授菩萨戒。一同法菩萨。简异二乘。二已发大愿。简未发心。三有智有力。谓于文义能解能持。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谓言语辩了说法授人开心令解。又什法师云。具足五德应当为师。一坚持净戒。二年满十腊。三善解律藏。四妙通禅思。五慧藏穷玄。又菩萨地云。又诸菩萨不从一切离听慧者求受菩萨所受净戒。无净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净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有悭贪者。悭贪弊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毁净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着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心散乱者。下至不能构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有闇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索怛揽藏及菩萨藏摩怛履迦者。不应从受。此文意者。远离不信及六弊障。具足净信及六度者。方堪为师。然则受授菩萨戒者。具器为资不易。备德为师甚难。若得能所相会。受授两俱如法。绍隆觉种扶疏道树。可得有日期矣。受戒方轨略有六门。一显德劝受。二对缘优劣。三七众总别。四大小先后。五正明受法。六校量显胜。显德劝受者。文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本业经云。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始行菩萨若男若女初发心出家欲绍菩萨位者。当先受正法戒。戒者。是一切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果道一切行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恶七见六着。正法明镜。又云。佛子受十无尽戒已。其受者过度四魔越三界苦。从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随行人乃至成佛。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众生不受是菩萨戒者。不名有情识者。畜生无异。不名为人。常离三宝海。非菩萨非男非女非鬼非人。名为畜生。名为邪见。名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又复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此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况复二人三人乃至百千。福果不可称量。其师者。夫妇六亲得互为师授。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是故应受。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对缘优劣者经云。受戒有三种。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佛子是三种受戒过去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是诸佛正法戒。若一切佛一切菩萨不入此法戒门。得无上道果虚空平等地者。无有是处。七众总别者。三种戒中摄善摄生道俗相多同。摄律仪戒七众仪各异。今就律仪辨其总别。受律仪戒方轨有二。一与余二总受。二与余二别受。总受方轨七众无别。并牒三戒而总受故。故一羯磨通彼七众。至于随相所持各异。地持受法正就此也。若别受者七众法异。若俗二众受其五戒。至于随相。又说六重二十八轻。具如善生优婆塞经。道中具足二众受法。依白羯磨从十众等。涅槃经云。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后乃得。正就此也。下之三众各随其法法同声闻。大小先后者。于中有二。一先小后大。二先大后小。若先受小后受大者。前小乘戒为舍为在。又不杀等与声闻同。为更新得为即前戒。一云。若回心时小转成大。故前小戒不舍而在。而不可名为小乘戒。以回心故共声闻戒更不新增。若不共戒受时新得。二云。回心新受时。虽不舍前。而由期心异更增离杀等。如受具足时。更得离杀等。先大后小者。若退大入小即失大戒。若不退大随学小者不失前大。虽受声闻戒。不名为小乘人也。正受方法者。依菩萨地。方轨有八。一请师。文云。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当审访求同法菩萨已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足。如是请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菩萨净戒。唯愿须臾不辞劳倦。哀愍听授。二求力。文云。既作如是无倒请已偏袒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已入大地得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三乞戒。文云。随其所有功能因力。生殷净心戒小净心。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萨净戒。四长养净心。文云。如是请已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功德藏。即随思惟如是事已默然而住。五问缘。尔时有智有力菩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听。或法弟听。汝是菩萨不。彼应答言是。发菩提愿未。应答言已发。六正受。自此已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戒法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能授菩萨作如是问。乃第三授净戒已。能受菩萨作如是答。乃至第三受净戒已。七启白请证。广如彼文。八礼退。文云。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授戒方轨众师非一。且依地持。略述如是。诸说有不同。当寻诸本。校量显胜者。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余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菩提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数计算喻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摄受一切大功德。问答遣疑者。问声闻受法中不问种姓与愿。何故此中问此二事。答别解脱戒三乘通受。受法虽一随愿通成。由是不应偏问一姓。亦不应总问有三姓不。未必审知随一姓。故既不问姓。问愿亦废。但使无遮难。通望三乘。得后随修行各成果故。问三障皆障戒云何偏问业。答夫问难者必兼两义。一决定为障。二相中有滥。业中七逆具斯两义。一定为障。其过重故。二相有滥。无别标故。四随烦恼非定为障。地狱等无滥。相别可识故。惑报不须问也。问具四五德方堪为师。何故经许夫妇互师。答受在家戒或可如经。出家五众必须具德。问有人言。必先受声闻戒后受菩萨戒。是义云何。答未必然也。何容菩萨必先起小心然后入大乘。然经说云。若言不受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得菩萨戒。无有是处。譬如重楼不由初级得第二级。无有是处者。要由律仪为依止故。方得后二。故作是说。自余问答不复更显。违缘失受者。菩萨地云。略由二缘舍诸菩萨净戒律仪。一者弃舍无上正等菩提大愿。二者现行上品缠犯他胜处法。决择分云。又舍因缘略有四种。一者决定发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于有所识别大丈夫前。故意发起弃舍语言。三者总别毁犯四种他所胜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缠。总别毁犯随顺四种他所胜法。由此因缘当知弃舍菩萨律仪。若有还得清净受心。复应还受。问二四舍缘得相摄不。答。一云。得相摄。数有开合体无别故。四中前二分二中初。后二类于二中第二。是故二四得互相摄。有云。不然。不同分心可得摄初缘。发言弃舍云何初缘收。对人弃舍时未必退愿故。谓有先受苾刍等戒复遇因缘舍。作勤策等时。虽不弃舍菩提大愿。而得弃舍先所受故。若不尔者。既舍愿时已得舍戒。何须对人发弃舍言。设便退愿时即发言弃舍。则不应别分为二缘。又四中第四应摄二中后。同说增上缠毁犯他胜故。四中第三不得增上。云何得摄二中后缘。又何者是他胜。何者顺他胜。而言第二摄后二耶。若言第三犯他胜者即本地说四种他胜。第四毁犯顺他胜者即十重中前六重者。本地中云。四种他胜要上缠犯方得舍戒。云何第三缘唯云总别犯。故知四中三非二缘所收。若尔何者是。谓犯杀等前四重时。不待上缠随犯皆舍。若犯后四或后六时。要起上缠方得舍戒。后四或六非性重。故唯于菩萨名重。非余。前四反前。故于一切名重。后四或六虽非性重。顺性重故名随他胜。问如上所引。本业经云。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何故论云二四缘舍。此说岂不达经言耶。答约义各别。故不相违。是义云何。言失戒者。舍要期思所薰种上运运增上防摄功能。若论种体。一薰永在。若言功能。或违缘失。以体从功故论言舍戒。以能从体故经云不失。故彼经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问若尔声闻戒五缘应不失。答据体实应然。但佛为彼声闻教中。多就功能说戒是色。是故不说永在不失。声闻所受五缘舍者。一命终舍。二二形舍。三断善根舍。四作法舍。五犯重舍。菩萨所受期尽未来际。是故无有命终时舍。二形亦许受菩萨戒。是故无有二形生舍。起不同心便失戒。故不待断善方舍。辨受体讫。又次明随行。随行有二。若上品人从初受后乃至菩提。一向专精无有毁犯。若中下人随缘戒犯。而忆本受犯已还净。此二皆得名随学戒。总说虽然。于中更就三戒别显随相。律仪戒中随行相者。如经中说。成就尸罗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见微细罪生大怖畏。于诸学处善能受学。成就尸罗者。能护净尸罗故。谓受持净戒相应无缺。故名成就尸罗。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者。能善护持出离尸罗故。谓为求解脱别别防护所有律仪故名别解脱律仪。由此律仪能速出离生死苦故。轨则所行皆悉圆满者。具净尸罗难为毁责故。轨则圆满者。诸威仪等非聪慧人所呵责故。所行圆满者。远离五种诸比丘众所不行处故。何等为五。谓倡令家淫女家酤酒家王家旃荼罗羯耻那家。见微细罪生大怖畏者。勇猛恭敬所学尸罗故。于遮罪中勇猛恭敬修学护持。犹如性罪。是名见微细罪生大怖畏。于诸学处善能受学者。圆满受学所学尸罗故。谓具足圆满受学学处。是名于诸学所善能受学。摄善法戒随学相者。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心应善观察。何等为六。一轻蔑心。二懈怠俱行心。三有覆弊心。四勤劳倦心。五病随行心。六障随行心。若诸菩萨于善法中所有轻心无胜解心及陵蔑心。名轻蔑心。若有懒情憍醉放逸所缠绕心。名懈怠俱行心。若贪欲等随有一盖或诸烦恼及随烦恼所缠绕心。名有覆弊心。若住勇猛增上精进身疲心倦映弊其心。名勤劳倦心。若有诸病损恼其心。无有力能不堪修行。名病随行心。若有喜乐谈论等障随逐其心。名障随行心。菩萨于此六种心中应正观察。我于如是六种心中。为有随一现前耶。为无有耶。于前三心。菩萨一向不应生起。设已生起。不应忍受。若有忍受而不弃舍。遍于一切皆名有罪。勤劳倦心现在前时。由此心故舍善方便。若为暂息身心疲恼当于善法多修习者。当知无罪。若于一切毕竟舍离。谓我何用精勤修习如是善法。令我现在安住此苦。若如是者。当知有罪。病随行心现在前时。于此无有自在。不随所欲修善加行。虽复忍受。而无有罪。障随行心现在前时。若不随欲堕在其中。或观此中有大义利。虽复忍受。而无有罪。若随所欲故入其中。或观是中无有义利。或少义利而故忍受。当知有罪。如是六心前三生已而忍受者一向有罪。病随行心虽复忍受一向无罪。余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罪。或是无罪。摄众生戒随学相者。若诸菩萨于作有情利益戒中勤修习时。当正观察六处支摄行。所谓自他财衰财盛法衰法盛是名六处。言财衰者。谓衣食等未得不得得已断坏。与此相违当知财盛。言法衰者。谓越所学于先未闻胜义所摄如来所说微妙法句。不得听闻。如不听闻先所未闻。如是于先所未思惟不得思惟。有听闻障有思惟障。设得闻思寻复忘失。于所未证修所成善而未能证。设证还退。与此相违当知法盛。此中菩萨作自法衰令他财盛。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此中义者。越学所摄及能随顺越学所摄。或于证法退失所摄。当知法衰。又诸菩萨作自财衰令他财盛。若此财盛不引法衰。此则应为。若引法衰。此不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财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又诸菩萨作自法盛令他财盛。此则应为。如令财盛。法盛亦尔。于如是事若不修行名为有罪。若正修行是名无罪(此中律仪文钞对法。余二戒文钞瑜伽七十五卷)。又七十五云。若有于此三种所受菩萨戒中随有所阙。当知非护当言不护。菩萨律仪不当言护。此三种戒由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若能于此精勤修护。亦能精勤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是故若有毁律仪名毁一切。菩萨律仪并随略说。戒之宗趣其义粗尔。次体相者。体谓戒之自性即表无表。三业为体。不同声闻唯制七支。三业十支戒各有表无表。广辨业相当详论。相者。戒之种类。谓十重四十八轻。余教出没如理应寻。过事重者。制为重戒。反上为轻。问此经中既说十重。何故善生唯辨前六。菩萨地中唯说后四。答此经中通就七众共所持。故具说十重。善生别约在家二众。故唯前六判为重戒。酤酒说过于在家众罪偏重故。故性重上增二为六。后四于俗过微轻。故于在家众不制为重。准此后四于出家众其过遍重。五六于道其过还轻。是故地持遍说后四。又十中前四大小俱重。第五第六道俗俱重。后之四事唯菩萨重。于声闻中不制重。故唯出家重。于在家或不说重。故有二不共义。故地论遍说。又可佛鉴物机教非一途。当随器学。不当须会。方等二十四戒当更勘之。体相粗尔

同类推荐
  • 后红楼梦

    后红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Far Country

    A Far Count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唯识论述记

    成唯识论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顾瑜从未想过有那样的一天,自己爱了十一年、等了七年的从深溪会带着一个女人重新走进自己的世界;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走进温文翩翩的洛阳的世界。一场没有尽头的暗恋对比一次突如其来的心动,当被岁月掩埋的秘密被人赫然翻开,又该做怎么样的选择?
  • 前任攻略

    前任攻略

    与男朋友路燃分手三个月后,周慕筱给路燃发了一条“求复合”的短信,原本只是一个游戏,抱着戏耍对方的调戏态度,哪知道,却给自己迎来了大麻烦……从那条短信之后,前男友路燃就开始了对自己的“百般刁难”以及“死缠烂打”。只要周慕筱的身边有任何异性出现,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被路燃“斩草除根”。恨嫁的周慕筱,几乎要被路燃逼得绝望。“你不喜欢我就算了,还要阻止别人喜欢我,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坏呢!”被逼到忍无可忍的周慕筱,终于忍不住对路燃大爆发,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最后的最后,傲娇前男友路燃终于选择了“世纪大告白”,让周慕筱恍然大悟,原来他做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耍她欺负她,而是因为……他真的爱她!
  • 快穿:总有男人想追我!

    快穿:总有男人想追我!

    【梦主,你好!我是你的梦中仙。接下来请选择你的梦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魂术大小姐

    魂术大小姐

    如果生命都是虚幻,那人类会选择生存还是死亡?如果世界的一切都是假象,那所有的生灵死物又该何去何从?
  • 小痛爱

    小痛爱

    在高大上的“安贝利”幼儿园里,牛牛屡屡闯祸,是老师们眼中的橡皮小孩,让人束手无策。姐姐伊伊也存在类似问题。细究之下,这一切都是孩子的成长环境使然,父母给不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且催人反思的是,爱的缺失竟是代代相传的——牛牛的父母早年也缺乏爱的滋养。找到症结所在之后,牛牛的父母也慢慢开始了自我调整。
  • 逆明

    逆明

    逆,逆袭,逆转。逆袭的到底是朱常凇自己,还是历史。
  • 一本书读懂黄金白银投资理财

    一本书读懂黄金白银投资理财

    这是一本新手教程,讲解了投资黄金和白银的各种常识与技巧。帮助新手快速入门,精通黄金和白银投资。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案例丰富,适合黄金与白银各级投资者,还可以作为投资培训、指导和与客户沟通时的参考读本。全书分析透彻、细致入微、重点突出。这些方法或建议不仅对初涉黄金投资的新手非常实用,而且对黄金投资老手来说也不乏补益。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血糖的自我管理:1和2型糖尿病

    血糖的自我管理:1和2型糖尿病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调查统计人数为1.14亿。专家表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越来越高,但有些人对于糖尿病并不是很了解,常常错误地防糖降糖,反而积累了极大的隐患。本书正是介绍了有关高、低血糖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如何科学地自我管理、调节血糖,从而健康而长寿地生活下去。相信本书不仅会造福于上亿糖尿病患者,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中青年既避免高血糖,也避免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