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06900000010

第10章

上人本计事法二观。全不拣示阴心。因引此文。却成二观有拣阴义也。得非己义自破坏耶。上人本计事法之观。不可修习。文中既云不待观阴。又云即闻即修起精进心。不待阴境之义。既其全坏。须是不待止观专明妙观之境也。既令不待。又令即修。正当不待止观。即修事法观也

又更纵上人转计。以不待拣示阴境释之

上人本执诸文事法二观。以不拣境验不可修。何故此文。不待观境。便令精进而修。既云是观心式样。验知。诸文事法之观。虽不拣示阴境。皆须精进而修也。得非己义自破坏耶。又诸文不拣阴境。尚可即修。今此玄弃三观一。既已拣境。那得却非修法耶

又更纵久谙止观拣境之人。闻此事法观时。不待玄文拣境。能用本习境观修之

只如未习止观之人。何故特令不待拣境精进而修耶

况妙玄本为先开妙解。对未习止观者。说之为强。何得唯对久习者说之耶

皆由上人不得名师点示。遂不善取意消之。致令引文破他。翻今己义自坏。亦由毁灭正教诸圣不容。虽未口吐热血。且教众恶滋彰愿速悔过。勿使噬脐不及也。信与不信速希回报

然又诘难书。自问纯谈理观不依阴心。乃是正诘常坐等约行观法。何不拣示识心为境。何不明十乘三观。上人却用事法不待阴境。答之有何干涉。纵令上人。此义十分全成。何能救于约行无境。况十分全坏耶

上人本立十种三法。已是约行观故。不须附法观心。今以诸义验之。全非约行之观。能破观心之宗既败。所破之义何伤。应知。十科观心。是大师亲说。是妙行所凭也

第十不闲究理

法华一经出诸教上者。盖由称于自行所证也

且道场所得。真实绝妙之理。盖根器未纯故不获已。而兼但对带说之。洎乎二乘心渐通泰。菩萨疑网可除。则舍诸方便。但谈一实圆妙之理矣

大师深悟经旨。乃以十妙。而诠示之。虽列诸法相。无不皆以二妙圆实之理。节节融之

且三法一妙。最是自行果德。所证圆极之理也。故云三轨者。即一大乘法。十方谛求。更无余乘。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此三不定三。三而论一。一不定一。一而论三。不可思议。不并不别。伊字天目。乃将此三一不可思议绝妙之理。贯通十种三法。而一一三法。皆从凡夫一念心性。约六即辨至极果也

上人以全不闲究理故。乃于答疑书首示云。以由玄文十种三法。直显心性。义同理观。若直尔明十种三法。不以法性融之。则更立观心一科。观前十法。此如妙玄但以三轨。类通十法而已。合有观心一释。彼文无者略也。今之玄文虽带十种法相。其如并以法性贯之。法性无外。即我一心。若识一心。则了诸法。何独于一念中。识十种三法。乃至无量三法。若横若竖。罔不照之全我一念。岂此之外。而有法相不融。更须附法作观乎。应知。此玄所谈。非但法相圆融。亦乃理观明白。约此而观。何谓教观不分解行双失(以由下并是答疑书文。不加减一字其文收掌见在)不知上人。约于何义。辄云妙玄十种三法。不以法性融之耶

荆溪云。使一代教文融通入妙。偏小之法。尚皆融妙。因何十种圆教三法。却不以法性融之。若妙玄不以法性。融通诸法。则全是有为事相。且待绝二妙。何所堪耶。是则虽谈妙法。不明常住。以不约理论妙故也

如此谤于妙经。其口当破。其舌当裂。因何党其邪宗。执其邪解。薰心作孽。一至于此。悲哉悲哉

然妙经与此经。约乎教部带不带开未开。而辨融不融相。在其诘难书中也。上人既被诘难。深知错下谤法之言。内心虽伏。而外相不甘。遂作数般道理。分疏抵讳。虽即费词。其奈分疏不开。抵讳不得。何者岂不答疑书意云。妙玄十法。不以理融。故须立观心融之。此玄十法。既以理融遂不须观心融之。正意在此。故无所隐也

今来义状。却云由彼历别科中。从实开权。明三教三轨。及类通中。援引文烦。兼非直对经题解释。虑读者忘其观行。故云合有观心

且答疑书。自云不以法性融故。合有观心观前十法。何时曾云合立观心观于三教三轨。何曾云观于援引文相。如斯谩说。欲哧三岁孩儿。还肯信否。此乃是公。欺诸方达士。显誷满空圣人。还略知惭愧不。又云妙玄略观心之语者。谓三法直是所观一理。况具修性之说。义与观心相应。若以三法贯通。义当易见故略之尔。是则妙玄十法。法性贯之也。因何前说不以法性贯之。岂非前说不以法性贯之。今说乃以法性贯之。前说须立观心。今说不须立观心。前说观于圆教十法。今说观于三教三轨。及观援引文相。则前说与今说。显然相违。灼然堕负。上人若是君子之心。为法之意。必应首伏。舍短从长。终不将无义之语。抵讳分疏也。斯之谤法之过。皆由不闲究理之所致也。然诸所说。皆为不善究理。且寄此中说耳

况彼文三教三轨。既约从实开权。而说皆云。为如来藏所摄。自然不生封着

何者既知从一开三三无定三。此玄直将三教。对圆而论。未说权从实出。那能免于差别之执。何故彼文却须观心融之。此文却不用观心融之耶

又援引文略。此玄对明三教。岂不引阿含大品等诸经论。明三教十种三法耶。圆教十法。岂全是经题自标。非引经论而立耶。若论纸数。此玄更多。何故不用观心观之耶。又将直附经题明于十法。故云以法性融之。岂妙玄三法。不附妙法之题耶

况彼附妙法。是约法立义。此玄附金光明。是约喻立义。因何附世金。却是法性贯之。附妙法而不得以法性融之耶。此等颠倒。必是恶鬼入心。狂迷而说。实不合与上人议论。既谄心恶行如此。终不肯摧折慢幢。终不肯信顺正义。但为惜乎正教被颠倒说混之。又为悔于来蒙遭邪言惑乱。所以略寄数义。陈其梗概耳

上人又云。十种法相并以法性贯之。法性无外。唯我一心。乃至无量三法。横竖照之。乃云。应知。此玄所谈。非但法相圆融。亦乃理观明白等

正释十种三法。专以道后法性。该于道中道前。乃是的论佛法甚深。而实未谈心法。以上人元不知心佛高下为门不同。故辄云法性无外唯我一心。而摄诸法入心。横竖而照。便谓此之玄文。非但法性圆融。亦乃理观明白

故诘难书曰。一念心法。乃是内观之境。仍须教文自立。不可妄添。岂可为成我义。便自任情曲撰。且如正释十科。不见略言一念。何得自融自照成乎邪说

上人既遭此难。方当少醒。乃知正释与料拣。不曾摄法归心。不曾用观照了。此义显然又堕。乃于二年。巧作计较。推与久修始习两种行人。久修者。自能摄法归心。横竖照之。始习者。自于止观。修于理观。如此释义。便同儿戏。则此玄文殊无谈理观之文。亦无融法相之说。但是久修止观者。自将观智融照。则十法恰同法界次第但释大小名相而已

况复法界次第文初。大师有为成三观之言。学者可以禀教而修。此玄正释之初。大师只今用信解分别。学者禀何言教而修观行

上人本立此玄十种三法。纯谈理观直显心性。超过妙玄十法。今却全同法界次第凡夫二乘法相也。彼文虽有大乘法相。岂学三观者。不以凡小法相历心而修耶。然又推与行人说。灼然是上人妄语。何者答疑书。明说以由玄文直显心性。故于一念心中。融诸法相。横竖而照。复自云。应知此玄所谈。非但法相圆融。亦乃理观明白。既云玄文直显。又云此玄所谈。何得今来刚然转作。行人自摄法相归心。自于止观横竖而照。又本立此玄纯谈理观。何得却云正明附法。兼明理观耶。如此将于至教。轻侮戏弄。对于诸圣。妄言绮语。为无来报耶。为无见报耶。若观答疑书此一段邪说。恐大师四辨。以劫寿陈。其谤法欺心之过。亦不可尽

切冀上人。就理回心。修功补过。共扶正教。遐益群生。可否之间。速希酬报。其有经王之答足见欺心。当体之酬益知转计。两经观体自语相违。二谛教文频频不答。未能委诘。聊叙如前。幸冀上人。思三报之苦长。念一生之事促。舍于我见。顺彼法门。无谓先师久执此解。既不遭现苦。乃相效而再行。自是当时不闻正义。实抱己见。必无谄心。或恐先示邪宗。俾欲后彰正说。上人今逢正道。须改迷宗。傥违自心。定招恶报。勤勤奉勉。屡屡兴言。只欲显焕本宗。恐上人不思来报。更莫空延时节。幸希速示否臧。草草驰诚。不果周悉。四明住。延庆院法门比丘。知礼和南

同类推荐
  • 五代新说

    五代新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teorology

    Meteor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实录宣统朝政纪

    清实录宣统朝政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弹琴杂说

    弹琴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爱的也许不是你

    我爱的也许不是你

    作为豪门千金的她不仅被渣姐夺走了本该属于她的璀璨人生,更是被她作为实验室的实验品,一朝重生归来,她发誓定要将那些旧账一一算清。虐渣姐,惩治白莲花,一路逆袭而上,身边还多了个爱她疼她宠她上瘾男人。不好意思,杜先生,我和你并不熟。猛男直接把她扑倒:“蒸蒸就熟了嘛!”
  • 三点钟

    三点钟

    康奈尔·伍尔里奇(ComellWoolrich):1903年生于纽约市。19世纪20年代,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时开始创作小说。并于30年代至40年代与雷蒙德·钱德勒以及詹姆士·M·凯恩一起成为“黑色体裁”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写出了如《后窗》、《我嫁给了一个死人》之类被称为“黑色系列”的经典悬念小说。他的作品被后人大量改编成电影,其中最有名的是希区柯克的《后窗》和楚孚的《黑衣新娘》。康奈尔·伍尔里奇于1968年酗酒过度而去世。她为自己签署了死亡执行令。他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这事不能怪他,她是咎由自取。他从没见过那个男人。
  • 差一步登天

    差一步登天

    师傅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生,而我却活了下来
  • 宋先生的小镇花

    宋先生的小镇花

    塊昼坝上曾经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天上的玄女执意追寻自己人间的情郎而不幸毁掉一个家庭,受天界惩戒,幡然醒悟后玄女为赎罪便自戕于坝上。仙骨化作存汶山体,仙气流入河中,自此塊昼坝下云雾腾腾,水面波光粼粼,浮光跃金,之后数千年凡有情侣在此求愿皆能得偿所愿,后人慈悲而筑玄女石像,留存至今。那年南方带着她的情郎跋涉来此求取姻缘。宋归舟并不曾听过传说,还以为小姑娘贪凉,想下河玩水,自己这做哥的要满足她领着她玩。趁着宋归舟率先跳下坝子入河沟时,南方偷摸跑到玄女像前,怀着近乎虔诚的心向玄女祈祷她和坝下的男孩长长久久。这样一份隐秘细腻的心思于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而言,是沉重而刻骨铭心的,是情不自禁的欢喜和不自持的苦涩。*后来宋归舟没告诉她,那天把南方送回家后,几天后偶然听得寇思书说那传说。深更半夜,四野寂和,他穿过密林跪在玄女像下求了同愿。~所谓爱情就是你给我雾霭我赠你光明,你让我抽筋剥皮,我愿为你削骨挫皮重塑身躯,爱情是信仰是忠诚是自由,是你做我心里的鬼魂,我做你梦里的爱人,是你折下一根肋骨填满我的整个灵魂,是你在彼岸,我助你渡河。**十年之后塊昼坝上再见那个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当年的灵动少女如今身姿绰约,清润温和。这个值得宋归舟奉上一腔孤勇和热情去爱的姑娘历经岁月流砾的打磨,褪变稚嫩,成了温柔成熟的女人。人,生而难于奔忙,难于舍得,难于敢作敢为,难于不枉此行,多是遗憾自负于心,贪恋繁华,远避苦楚,顽抗孤独。*唯少年与爱不可远望。本文1v1,he,豪门与现实谨以此文献给每个从小镇走出的边缘青年,不忘故土,初心犹存,孤胆勇敢,以一己之力做这个欲望时代的刺客。
  • 侧福晋不悠闲

    侧福晋不悠闲

    身为侧福晋要做什么?争争宠,装装乖,勾了四爷的心,让别的女人无宠可争,总之,安分守己是不可能的。她就是这么霸道╭(╯^╰)╮。争宠的招儿想了许多,无奈四爷不上道儿,总不按套路出牌,尼楚贺心好累。别怕,前面四爷有多冷,后面四爷就有多香。——————新书《清穿后她成了四爷的掌心娇》已开坑~程小曼穿成历史上无宠无子的武格格,还拥有了前世乌拉那拉氏的记忆,身负他人执念,为保性命,只得紧抱四阿哥大腿,手撕白莲绿茶,谋求一世无忧。原以为前路艰难,谁想画风与所想不同,冷漠寡情的四爷日日宿她房中,府中小妾个个恨她恼她,恨不得撕了她。她吓得直缩脖子,这是惹了众怒吗?她还是躲为上策,什么四大爷,爱滚哪儿滚哪儿。转头,那素来矜持冷淡的四爷揪着她的领子,把她拽回房中,黑着脸质问,“你要把爷往哪儿送?”武静蕊满脸堆笑:“爷息怒,雨露均沾才是真理。”胤禛咬牙:“爷说的话才是真理。”【外表矜持冷淡实则内心戏丰富的四爷VS胆大惜命又磨人的戏精女主】
  • 从木叶开始种田

    从木叶开始种田

    穿越年年有,今年到我家,什么,是火影世界,果断苟。忍者是不可能当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的,还是做个资本家的好,让火影世界的忍者都给我打工。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小儿初生护养门

    小儿初生护养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金山寺

    金山寺

    当是一种职业性警觉,宋宝琦即使沉睡中也会被一声短促细微的短信振铃惊醒,且懵懂状态中反应准确无误:一把从枕边摸起手机且对准位置:您好您好是哪位?短信短信!身边的老婆比他更神,黑下有风吹草动她总是先知先觉且头脑异常清醒。接下来男人把手机举在女人面前让她念。这也是常态,之所以如此,一是他不用找眼镜,省去一通麻烦,另外,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他“现阶段”外面“清爽”,无暴露隐私之虑,乐于顺水推舟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