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4300000028

第28章 海湾战争(3)

双方主将

施瓦茨科普夫

诺曼·施瓦茨科普夫(1934年—),施瓦茨科普夫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父亲是陆军准将,1917年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二战期间被派往伊朗负责训练伊朗军队。施瓦茨科普夫1946年—1951年随父至伊朗生活。1951年进入西点军校学习,1956年毕业。毕业后曾在第101师空降师任少尉排长,后调柏林旅并晋升中尉。1961年被选派到本宁堡步兵学校进行步兵军官高级课程学习。1964年施瓦茨科普夫获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士学位,之后到西点军校担任机械工程系教员。1965年,他以少校身份任南越空降部队顾问,随后还担任过驻越美军指挥部参谋,第二十三步兵旅1营营长。1970年自越南战场归国后进入五角大楼工作。1976年,施瓦茨科普夫出任美军第9步兵师第1旅旅长,1978年调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计划部副部长。此间,他参与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指挥部的工作。1980年,施瓦茨科普夫晋升为将军,赴欧洲美军第8机械步兵师任副师长。1982年任驻佐治亚州第24机械化步兵师师长。1983年,施瓦茨科普夫任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军事行动联合特遣部队副总司令,奇袭格林纳达成功后,晋升为陆军作战副总参谋长帮办。1986年,他任驻华盛顿美军第1军军长,并晋升为中将,1987年任美军陆军作战副参谋长。

1988年11月,施瓦茨科普夫晋升为四星上将,任美国中央司令部总司令。这期间他对地区性冲突、中低强度作战、沙漠作战和特种部队作战进行了研究。施瓦茨科普夫一直关注着海湾局势,他组织了专门班子,对中东和海湾地区的情况跟踪研究,并多次组织部队进行沙漠和海外作战训练演习。

1990年8月2日,海湾战争爆发,施瓦茨科普夫很快就制定出了遏制伊拉克进入沙特阿拉伯的“90—1002”作战计划。

在施瓦茨科普夫的组织指挥下,经过1个多月的战略轰炸和100个小时的地面进攻作战,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代价,歼灭伊军数十个师,将伊军赶出科威特,使美国获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胜利。

海湾战争结束后,施瓦茨科普夫被赞扬为民族英雄。同年晚些时候他退出现役,定居于风景秀美的佛罗里达海滨,与家人一起过着宁静、和谐的生活。

萨达姆

萨达姆(1979—2003),全名萨达姆·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提克里特,1937年4月28日生于萨拉赫丁提克里特。1957年加入阿拉伯复兴党。1960年2月入开罗大学学习法律。1963年2月复兴党执政后,回国任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成员。同年11月阿里夫推翻复兴党政权,1964年10月被捕,两年后越狱。1968年复兴党再次执政后,出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副总书记。1976年1月晋升为上将。1979年任伊拉克总统(同时行使总理职权)、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阿拉伯复兴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等职。1979年8月被授予参谋元帅军衔。在他任职期间,1974年爆发政府军与库尔德游击队的战斗,因库尔德游击队得到伊朗和美国的支持,伊拉克政府军在战场上失利,危及到阿拉伯复兴党政权。1975年3月与伊朗签订《阿尔及尔协议》,作出放弃阿拉伯水道的部分传统领有权和部分领土的让步。在伊朗撤销支持后,库尔德游击队的“叛乱”被镇压下去。这一事件种下了两伊冲突的伊朗祸根。1980年9月,萨达姆趁伊朗政局动荡,派兵进攻伊朗,并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两伊战争爆发。1987年,鉴于伊拉克军队在战场上已占上风,占领了部分伊朗领土,萨达姆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两伊立即停火的决议。1990年8月2日,萨达姆以“消灭腐朽的反动的君主专制政权”、“解放科威特人民”为口号,命令10万伊拉克军队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数小时后占领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市,海湾战争爆发。8月8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宣布,科威特与伊拉克合并。8月28日,萨达姆发布命令,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省。1991年2月23日,美国、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的军队向伊拉克军队发动联合进攻,伊拉克军队全线崩溃。2月26日萨达姆命令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27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一切决议。萨达姆发动海湾战争,使伊拉克蒙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海湾战争后,萨达姆采取频繁更换军队要员和任用亲信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著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注;萨达姆所说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国家社会主义)、《我们为阿拉伯人和人类而战》、《我们要的是一个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的伊拉克》、《关于革命、妇女和青年》等。

1960年2月,萨达姆前往埃及,在开罗大学攻读法律。此后,他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内的职务迅速提升,并长期担任党的地区领导机构副总书记职务。1969年11月,他当选为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伊拉克名副其实的的第二号人物。

1979年7月,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贝克尔被迫宣布“因病”辞职,萨达姆身穿黑色西装,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步入会场,宣誓就职伊拉克总统,同时他还担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的职务,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执政一年后,两伊战争爆发。历时8年的战争使伊拉克经济遭受巨大损失,最后被迫接受停战。1990年8月,萨达姆为夺取石油,派谴军队入侵科威特,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引发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联合国随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萨达姆自就任伊拉克总统以来,在政坛上纵横捭阖几十载,历经战火,并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美军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级官员突然集体“蒸发”。4月11日,美军发布“扑克牌通缉令”,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榜上有名。在美军和伊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7月22日被美军打死。“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大部分伊前政府高官已先后被捕、自首或被打死,但萨达姆一直下落不明。驻伊美军曾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

2003年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上午6点05分(北京时间上午11点05分),萨达姆因“杜贾尔村案”被处以绞刑。与萨达姆一道被绞死的还包括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以及伊拉克前革命法庭庭长。

战争中的故事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14辆美军装甲战车曾经屠杀了300余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战俘。这一惊人的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暴行曝光后立即遭到了美国军方的否认。然而,美国广播公司独家披露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并且公布了这一事件真相的惊人铁证。

1991年2月27日,美陆军第24步兵师第1旅第7营第2连侦察排快速冲刺到伊拉克巴士拉以西150公里外的贾里巴斯机场附近。这个由特种兵组成的侦察排的任务是:抢在美军大部队开到之前摸清巴士拉附近地区状况和伊军的行踪。

27日中午,第24师师部直接命令侦察排在贾里巴斯机场附近的伊拉克8号公路上设置路障,拦截溃逃的伊拉克小股部队和游勇散兵。正当美国大兵们把武器搁在一边,七手八脚地开始设置路障的时候,公路边上一个隐蔽得连美国侦察兵都没有发现的掩体里突然跳出一个身着制服,挥着AK—47冲锋枪的伊拉克士兵!眼看着那名伊拉克士兵哇哇叫着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美国侦察兵们全都惊呆了,他们实在是太大意了,所有的武器都搁在50米开外的装甲巡逻车上!几名美国侦察兵甚至举起了双手,作投降状。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只见那名伊拉克士兵把枪往地下一扔,高举双手继续向美国人靠拢。“天哪,原来他要向咱们投降!”几名反应迅速的美国侦察兵飞也似的奔向装甲兵车,赶紧架起了机枪。

这个名叫穆罕默德·拉拉利的伊拉克士兵战前是一名中学英语老师,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跟美国侦察兵沟通起来没有任何的困难。他告诉美国侦察兵们说,他和他的战友想投降。美国侦察兵爱德华·沃克说:“就像神话故事一般,伊拉克士兵和军车突然从我们四周冒出来,车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他们都表示愿意向我们缴械投降!”

虽说30多名美国大兵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伊军投降人员有点发怵,但他们知道伊拉克军队开始成批成批地投降,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事实也是如此,当他们开始缴获伊军官兵武器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200至300名赤手空拳的伊拉克战俘把军车停在公路边,驯服地服从美国侦察兵们的命令,老老实实地坐在公路边。美国侦察兵一边收缴伊军的武器,一边向他们的指挥官报告最新的情况。现任一家公司技术人员的詹姆斯·曼切斯特当年便是侦察排的一名士兵。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随时向上级通报伊拉克战俘的情况,侦察排当时通过无线电明确报告说,伊拉克士兵已经全部投降,并且完全缴械。我们把最新的情况随时向上级汇报,所以指挥官们十分清楚当时战场上的情况。”

几个小时后,侦察排接到命令开赴另一个地区执行新的任务,只留下几名侦察兵破坏从伊军手里缴获的武器。

在第7营的14辆“布雷德利”装甲战车突然出现前,一切都进展顺利。来自阿肯色州的前侦察兵戴维·科拉特回忆说:“我们先是看到了地平线上出现了布雷德利战车的炮塔塔顶,接着又清楚地看到了装甲战车两侧显眼的美军标志。突然,那些装甲车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向伊拉克战俘们开炮射击。”戴维的战友也说,“布雷德利”战车显然是故意那么干的,因为侦察排此前已经在伊军驾驶的每一辆军车上画上了“POW”(战俘)的标志,向即将开赴这一地区的所有美军装甲部队指挥官通报过此地有战俘的详细情况,并且将带有明显美军标志的高速巡逻车停在战俘的周围。正常情况下,向这一地区开进的每一辆“布雷德利”战车都应该已经接到这一地区有战俘和友军侦察部队的通报的,以免造成误伤,并且绝对看得清停在附近的美国巡逻车。

爱德华·沃克心有余悸地回忆说:“我眼睁睁地看着炮弹和机枪子弹从200多米的装甲车上嗖嗖打来,有的钻进公路边的泥土里,扬起一阵阵的灰尘;多数的炮弹和子弹则落在正静静坐在马路边的伊拉克战俘群中,伊拉克人如同稻草一般齐刷刷地倒下,血肉横飞。惊恐万状的伊拉克战俘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受伤者痛苦的呻吟声和殷红的鲜血把他们全都惊醒后,他们才跳起来,发疯似的四散而逃。然而,美军的装甲车似乎杀兴末尽,居然加速向战俘们追去,继续疯狂射击,直到视线内再也看不到一个会动的伊拉克人为止!”

同样大惊失色的是美国侦察兵们。他们为了停止“布雷德利”装甲车的屠杀行为,一齐高喊:“停止射击!停止射击!!”

这一野蛮的屠杀战俘事件使美国侦察兵们深受刺激。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战争结束后对这起严重违反日内瓦国际公约的野蛮行为选择了缄默,但负罪感却时无刻不沉沉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上。

战争结束后,一名承受不了良心重压的侦察兵断然向美国国防部总检察长办公室控告了这一惊人的战争罪行,并且表示他愿意以自己的人格做担保证实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美国国防部当即指令美国陆军立即着手内部调查。时任第24师步兵师师长的巴里·麦卡弗雷少将(现任白宫国家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主任)当即指示第1旅旅长约翰·雷莫伊上校调查此事。身为第7营直接上司的雷莫伊上校很快就有了“结果”:“没有人被打死!一个都没有,零个人被打死。从来没有一名伊拉克士兵被打死,当时,成百上千名美国士兵没有看到一具伊拉克士兵的尸体!”

就在美国军方含糊其辞的时候,美国广播公司却拿到了美军战车屠杀伊拉克战俘的铁证——一盘录有当时战场通讯实景的录音带。这盘录音带是亲历了1991年2月27日战斗的美国陆军专业技术兵约翰·布拉斯菲尔德提供的。约翰当时的想法是把战场上的实景录下后送给远在美国的妻子听,好让她感受一下战争的可怕和恐怖。这位最近刚刚从科索沃服役回国退役当上飞行员的美国军人在良心的驱使下决定交出保存多年的录音带,从而揭示了当年战场上美国装甲战车屠杀伊拉克战俘的惊人一幕:

(侦察排通讯网)道格拉斯军士长:50,50,这是57!我们身后的那些装甲车怎么突然向这些军车射击了,天哪,我真希望他们看清楚我们坐的这辆美国巡逻车!(侦察兵们后来告诉美国广播公司记者说,装甲B连开枪开炮时离他们如此之近,他们希望这些美国装甲车能认出伊拉克战俘身边的美国兵来。)

(第7营通讯网)阿伦中尉:“我们被流弹击中!他们为什么要射击,他们为什么要射击?”(这位排长后来告诉记者说,他不明白B连为什么要开枪开炮,因为所有在这一地区作战的美军部队都已经接到报告说,这个地区唯一的伊拉克人都已经成了战俘,决没有作战部队。)

(支援通讯网)曼切斯特军士:“开枪的是何部?是B连!”

第二段录音是侦察排开始为部分被美军装甲部队打伤的伊拉克战俘进行治疗时录下的:

(侦察排通讯网)穆林军士:“这些伊拉克战俘都被打伤了,绝大部分被打死了。那些受伤的伊拉克战俘问我们说:‘我们还算战俘吗?你们为什么还要杀我们?’我们无言以对。另一名被打掉一只眼的伊拉克军官痛苦地问我说:‘我们已经放下武器,你们难道不知道日内瓦公约吗?我们不算战俘吗?’我只能回答说:‘你们是战俘,我们会设法保护你们的!’那位伊拉克军官痛苦地说:‘感谢真主,那为什么你们还向我射击!?’”

(第7营通讯网)阿伦中尉:“B连,B连,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朝战俘们射击,那里没有任何的移动目标,也没有任何抵抗迹象,你们不要继续开枪了,不然的话流弹会误伤自己人的。”

(火力支援网)曼切斯特军士:“紧急呼叫B连,立即停止射击!立即停止射击!!”

(第7营通讯网)营长查尔斯中校:“B连,这是11N44,下令所有的部队立即停止射击,立即停止射击!!”(此时,装甲战车已经对伊拉克战俘进行了长达4分22秒的屠杀)

第三段录音是美国侦察兵们对兄弟装甲部队对伊拉克战俘遭大屠杀的不解以及装甲部队为什么要屠杀这些战俘的原因:

(战车里)布拉斯菲尔德:“他们杀了那么多伊拉克战俘,我觉得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因为他们已经缴械,不会对美国部队形成任何的威胁。如果装甲部队不杀了他们的话,还会有更多的伊拉克人投降的。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打死他们。”

(营部通讯网)身份不明指挥官:“你们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那些狗娘养的,应该全部消灭他们,炸毁他们的装备,打死他们所有的人,不顾他们有没有武器!”

同类推荐
  • 空舰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空舰导弹科技知识(下)(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特种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特种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常以身管发射武器的口径标示其大小,具有初速大、射击精度高、经济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压制敌人火力,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工事、坦克和其他技术装备等。
  • 近代战争

    近代战争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出于不同的目的齐聚于军校这个特殊的集体,他们将经历什么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改变?请跟随他们一起领略别样的青春人生……
热门推荐
  • 快穿路人甲躺尸计

    快穿路人甲躺尸计

    竹原是一个资深戏精,跑了十几年龙套没一点长进,老是扮演躺尸的路人,一朝绑定系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系统原以为她可以安安分分地从事自己的老本行,躺个尸。没想到这届宿主不好带,木已成舟。系统:亲亲宿主,你为什么光喝水就能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竹·仙女·原:(一脸认真)这是神仙水。系统:那不是井水吗……
  • 新版足部按摩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版足部按摩医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足部按摩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自然疗法,早在《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后来,经人体解剖学研究发现,人的双脚合并正是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也就是说,当某个器官或腺体发生病变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的像沙子,有的像颗粒状,有的则只有肿胀的感觉。这时,如果刺激足穴,便可疏通循环管道之障碍,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毒素杂物排出,使器官功能恢复,人体重现健康。
  • 冥祥记

    冥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功必读

    成功必读

    成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解释你为什么长时间无法胜任一项工作。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距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成功与不成功只差别在一些小小的动作: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多努力一点、在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不论你想追求的是什么,你必须强迫自己增强能力以实现目标。
  • 绝响1942

    绝响1942

    在切断了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渠道后,为了进一步从侧翼包围重庆政府,1942年,随着中国远征军的败退,日军利用在腊戌火车站缴获的美国汽车沿滇缅公路快速往昆明推进:5月2日从畹町进入中国境内,随即便以日行200多公里的速度直逼怒江上唯一的大桥、滇缅公路的咽喉——惠通桥。我方在明、敌方在暗,且实力悬殊。
  •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她的酒窝他超爱的

    她的酒窝他超爱的

    她是他的救世主,那时候,他19,遇到了15的她,他向她保证,自己这辈子都会娶她。可当他23时,在异国他乡的街头,看到衣衫褴褛的她时,果断的把他接回了盟会,让她成为世界上顶尖的杀手,从此,他对她情根深种,而她也潜移默化的爱上了他。可是,她却得了一种病,他会一逐渐失去记忆。她转身离开,关键时刻,他揽住他的腰,以后如果你忘了,那我就每天睡前醒后,一整天陪在你身边,你只记住我就好。后来,整个京城都说心狠手辣的穆少取了个女人,那女人跟个傻子一样,记不住东西,穆少每天陪着她,恨不得被那姑娘别在裤腰带上,她终是没有记住他。终于有一天,在一次晚宴上,众人以为小姑娘还没有记住穆少,可是,小姑娘对谁都痴痴傻傻的,知道看见他。“阿聿,你终于来了。”众人惊愕无比,不是说穆太太是个小傻子吗?他睁大了双眼,她?记住自己了?她轻抚着他的眉眼“我怎么舍得让一个满眼都是我的人扛着所有负面情绪一次又一次逼自己快乐?”她终是只记住了他,那个会叫她小九的他。
  •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三高”怎么吃怎么养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时离不开饮食的调理。《美食天下(第2辑):“三高”怎么吃怎么养》选择对症食物进行科学食疗,减轻“三高”药物的副作用,从根本上抵制病情诱发因素,彻底远离“三高”。
  • 凡生奇笔录

    凡生奇笔录

    这一生她本来是想要平凡安逸的过一生倒是因为他的到来而结束了
  • The Science of Right

    The Science of R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