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55200000010

第10章

此舉果以騐因也。葢前生滿業已定。故感現報。而現世所作。不能排遣於定業。夫因果之說。孔老亦嘗言之矣。老子云。天道好還。孔子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曾子云。出乎爾反乎爾。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皆因果也。而但言一世。不說過去未來。故求其實。或時不騐(如顏子短命之類也)唯佛具宿住智通。及過現未來業報智故。視無量刧本生本事。猶如目擊。故高談因果。以警悟世人。使雖居暗室。尚知畏懼。縱能欺人於現世。將知不免於當來。此其助世教於冥冥之中者。功不淺矣。彼闡提之輩。尚謂吾佛以因果之說誑惑愚俗者。斯亦不仁之甚哉。外學不知下。結會迷執。

復有前生少時修善。老而造惡。或少惡老善。故今世少小富貴而樂。老大貧賤而苦。或少貧苦。老富貴等。故外學。唯執否泰由於時運(會彼所說皆由天命)。

前會道宗自然。此會儒宗天命也。世俗謂達與不達是命。遇與不遇是時。如術數推占。豫知休咎。云某年當有灾。某年當有喜。故曰陰陽注定。禍福莫逃。而不知是宿業所致。如前所說時定報不定等四句所明。燦如列眉。或能追悔曩愆。尚可迴轉。故世有積功累德。能延年却禍者。此由不定業。可轉重令輕。轉輕令不受也。孰謂否泰由天命。而不可損益乎。故外學下。結會異執。

然所稟之氣。展轉推本。即混一之元氣也。所起之心。展轉窮源。即真一之靈心也。

此舉內以收外也。先推氣本。次推心本。氣即四大諸根。心即四蘊諸識。推氣本者。謂此血氣之身。本乎父母陰陽之氣所成。父復從祖。祖從會祖。迤邐推至最初天地未分。則自混元一氣也。此順世俗。且作是說。以收前稟氣之義。下當會之。令同內教。推心本者。外教所無也。周易但云。遊魂為變。而不備明游魂之相。復何為本。今展轉窮源。謂此心本從前世善惡業招。業又從惑。惑從執起。執由三細。三細由不覺。不覺由迷真。所迷之真。即靈心也。非佛教了義。安能臻此。

究實言之。心外的無別法。元氣亦從心之所變。

此又會氣歸心也。前約身心別分。似各有本。此以身心相望。則身又從心所變。心外無法。則知元氣亦自心生。然外教乍聞此說。定生驚駭。然此尚約妄識。猶能如是。況真心乎。大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屬前轉識所現之境。是阿賴耶相分所攝。從初一念業相。分為心境之二。

所現之境。即九相中第三相也。由根本無明薰真如。真妄和合。成俱合動相。即賴耶證自證分。從此漸成枝末無明。最初心動。名為業相。即自證分。依此業相轉成能見。故名轉相。即是見分。依能見心。境界妄現。名為現識。即屬相分。前云元氣。即此相分現相攝也。

心既從細至麤。展轉妄計。乃至造業。境亦從微至著。展轉變起。乃至天地(即彼始自太易。五重運轉。乃至太極。太極生兩儀。彼說自然大道。如此說真性。其實但是一念能變見分。彼云元氣。如此一念初動。其實但是境界之相)。

此辨心境始末也。上文從末逆推至本。此文從本順推至末。以結成身相也。賴耶見分。從細至麤。賴耶相分。從微至著(注約耶約能變見分。收外宗自然。約賴耶所變相分收外宗元氣。葢由前會通外教。似同而實異。恐成相濫。故須揀別)。

業既成熟。即從父母稟受二氣。與業識和合。成就人身。

此言合內外以成身也。以業為內。業屬心故。以氣為外。氣成身故。識如弄獅子人。父母二氣。如獅子皮。氣興業識和合。如人在皮中。成就人身。如獅子跳躍。似有作用。故人出則獅子不能運動。識去則形骸之身死矣。又攝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則名為業。幻化人所作。是名為業果。此論六句初二句舉喻。後四句法合。且喻意者。如昔壺公之謂。壺公善幻術。於廛肆間臥。有一婦人。自壺中出。婦又懸壺。行立良久。見壺公困臥不覺。於自壺中化出肴酒。及一男子。與共歡飲。少時壺公將覺。婦以肴酒及幻男子內自壺中。既而婦人亦入壺公之壺中。所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也。法合中。初幻化人。如彼婦人。喻能感業。幻人所作。如彼男子。喻業所成身。應以壺公喻賴耶也。故知此身。外暨天地萬物。皆幻中幻也。故屏山云。儒者道家。夢中說夢。未知是夢。斯之謂也。業所成識。名業識也。

據此。則心識所變之境。乃成二分。一分與心識和合。成人。一分不與心識和合。即是天地山河國邑。

此重辨心境也。前文從初唯一真靈性下。次第派本成末。至前十月滿足生來名為人。則內教原人之義備矣。又以宿業差別。會儒道所說自然天命。至於業熟稟氣。成就人身。已盡內外之說。無所遺矣。今此一段。則就內教心能變境。(前云元氣亦從心之所變)境有內外。故成情器之異。然後知會萬化而唯心者。唯佛教有之矣。外學不知。妄謂以小緣大者。自其坐井而謂天小耳。烏足與語道哉。言所變之境成二分者。謂諸識生時。雖有多緣。要略唯二。一者。根身。識所依故。二者器界。識所緣故。所依之中。有總有別。總謂一身。別即五根。謂眼耳鼻舌身。諸識依此。方能發故。能依所依不相捨離。故云與識和合成人。所緣之中。總名曰境。別則有六。謂色聲香味觸法。論中為對外教執天地生萬物。故特言之。而前六境。並在天地之中。故舉天地以總收之。然天地等。皆色法攝。廣如百法等說。

三才中。唯人靈者。由與心神合也。

外教云。天生萬物。唯人最靈。彼宗則以人及萬物。皆稟天地之氣。故曰天生萬物。而於所稟之中。得天地之正氣者為人。故以人為最靈。今內教說。則不如是。謂此血肉之身。由與心神合故。葢由心識。宿世熏習所成。故能思慮等。雖禽畜等。亦有心神。而無明深厚。諸識昧劣。故異於人。非于氣也。所稟之氣。但成血肉之身。此血肉身。但心神之屋宅耳。如傀儡之屈伸語笑。豈木偶之能然哉。

佛說內四大與外四大不同。正是此也。

此引教證成心識所變二分之義也。有執受者為內。無執受者為外。世俗執稟氣者。見人死氣消。便謂氣散為死。殊不知四大之中。風火二大。性輕舉故。死則先散。地水後之。正意以賴耶去體。非于氣也。

哀哉寡學。異執紛然。寄語道流。欲成佛者。必須洞明麤細本末。方能棄末歸本。返照心源。

由前寡聞。異執。不達身本。故深勸學道之流。原求成佛。不達其本。徒事勤勞。麤細即九相等惑。本末即真妄等法。但不隨妄念。即是棄末。了性圓明。即是歸本。譬如有人。迷失家鄉。淹留外郡。忽逢親友示以家山。便當捨他國之艱辛。返故鄉而快樂矣。返照心源者。謂以了因之始覺。還照正因之本覺。知真本有。達妄元空。大經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顛倒慧。增長一切惡。是知若不先了本心。設使多劫勤修。非真修故。如磨塼作鏡之說也。

麤盡細除。靈性顯現。無法不達。名法報身。自然應現無窮。名化身佛。

此舉果以顯益也。麤盡細除。即如磨境。靈性顯現。如彼鏡明。無法不達。類觸處以光輝。應現無窮。若隨形而示影。言名法報身。及化身佛者。然三身之義。諸教皆談。今就大乘。略明梗槩。一依法相宗。一法身者。以出纏真如為體。但是凝然不變之性。在纏名如來藏。出纏與無為功德為所依故。名曰法身。二報身者。酧因名報。謂諸菩薩藏識。具有四智菩提種子。在因中時。障覆不現。由聖道力。斷彼二障。令從種起。直至等覺位後。解脫道中。轉賴耶識成圓鏡智。於色究竟天坐花王座。十方諸佛流光灌頂。根塵相好。徹周法界。受用法樂。不對機宜。名自報身。即以真無漏五蘊為體。復由依定起用。應十地機。令他受法樂。名他報身。二報開合。隨時說異。三化身者。變現為義。依前報身後得智中。起大悲心。依大悲心。現三類化身。一者千丈大化身。應地前類。說大乘法。二丈六小化身。應二乘機。及諸凡夫。說三乘法。三隨類化身。謂猿中現猿。鹿中現鹿等。此他報身。及三類化。皆以化無漏五蘊為體。二依法性中所說三身。依體相用三大而立。起信云。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釋曰。性體當相。即法身也。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釋曰。依不空藏。性德本具。修行出障。與此相應。名真報也。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釋曰。謂佛隨染業。幻自然大用。應地前類。及諸凡夫。令始成世善。名化身。(名世間善)若他報身。隨登地機。說大乘法。令終成出世善也。(地上證真。名出世善)今論言法報身者。謂以性德合於性體。理智不二。法報一源也。故金光明經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斯亦二身義也。若華嚴宗說。遮那佛具兩種十身。一約融三世開為十身。一眾生身。二國土身。三業報身。四聲聞身。五緣覺身。六菩薩身。七如來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虗空身。二就佛身上自具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智身。此二種十身。若與三身相攝者。如前十身中法身。虗空身。即三身中法身。如來身。智身。即報身。攝餘六通法化。謂法身體故。應物示現國土等故。二約內。十身中者。法身全同。菩提願。化。力持。意生。五身。即同化身。相好威勢福德三身。通報化。智通三身。局唯法報。今論所明。通法性宗。及圓教也。以本統末。亦攝諸宗矣。

同类推荐
  • 太上正一法文经

    太上正一法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宝净明天枢都司法院须知法文

    灵宝净明天枢都司法院须知法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娱书堂诗话

    娱书堂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成业论

    大乘成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悬世策

    悬世策

    崇山派大弟子张乔的独子张若鸿在幼年经历了父母双亡后,带着有关武林传世秘籍的秘密被师门藏了十年,在身份暴露后遭到了魔教玄天宗的刺杀。而与他幼时相遇,情芽初萌的百晓门继承人百晓玉却遭到了魔教挟持,不得不参与对他的追杀……此文1V1,有江湖热血,也有儿女情长。有那样一个时代,江湖荡乱,红尘纷扰:有那样一群儿女,至情至义,自守初心。即便这世上人心难辨,正邪难分,爱恨难择,但天地间,仍有仁义侠情,大爱大勇;仍有善念留存,坚守相伴。这是一个乱世浮尘的江湖故事,也是一群侠义儿女荡气回肠的豪歌。
  • 流浪在你的时光里

    流浪在你的时光里

    潘昀昀的初次心动,是他横抱着她,从火光中走来,那时漫天的红色迷糊了她的眼。刹那心动,璀璨至极。潘昀昀以为,她是被困在城堡里的公主,而宋桥是那个不惧危险,前来营救她的骑士。却没有想到,宋桥才是困在公主城堡里的猛兽,家族重担,爱情困顿,而她才是那个单枪匹马为他而来的骑士。风吹万里,她知道,她的心因他而激荡跳跃。花开遍野,他知道,有她的时光才有满目情花。
  • 莲花圣女至尊红颜

    莲花圣女至尊红颜

    青萍剑是莲花族的顶级至宝,只有圣女才知道青萍剑的下落。 四位护法为了得到青萍剑,逼迫圣女让位,抓了圣女,并打伤了她的女儿小四。小四重伤摔出结界,落到人族,她在人族隐姓埋名,装成失忆,隐藏身份,到高中去读书。 校园帮派孔雀门,在校园里嚣张跋扈,惹得同学们敢怒不敢言。小四和高二三班的四朵金花,一起对抗孔雀门,从校园到社会……
  • 大酒缸轶闻

    大酒缸轶闻

    天近黄昏,酒馆里已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七八只大酒缸边都坐了酒客,红漆缸盖上摆放着煮毛豆角、烂蚕豆、炸蚂蚱(蝗虫)之类的酒肴儿。酒客们据缸而饮,喝着聊着,什么里巷故事、市井传闻、杨小楼的猴戏、净街王的评书、哪个宅门里闹鬼、谁谁的姨太太跟人跑了等等。借着点酒劲儿,云山雾海地这么一侃,说的,听的,再插上两句,在当年,这就是个乐子。老北京人嘛,讲究个闲情逸致。这种酒馆叫大酒缸。这是民国廿六年(1937)七月初,七七事变后一天的事。酒馆里有划拳的,也有喝闷酒的,但穷聊的居多。
  • 暖婚爱妻

    暖婚爱妻

    “我将来考高中,要念大学。”亲妈:你就吹牛逼吧,你以为谁都能上大学的?就你这样的你还上大学,你家里蹲着吧,你看看子聪和子纤人家那才是念书的材料,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从楼上跳下去。*【系统】:一个是面似潘安,一个是翩若惊鸿。小妹与毒毒毒毒毒毒结成夫妻,祝这对新人鹣鲽情深,白头偕老。世界【贞德】:我操,别让我看见你们,看见一次砍一次。世界【飞花入丛】:这是肿么了?难道我眼花了?世界【裤衩满天飞】:女神来我的怀抱吧。世界【丧失鬼】:楼上的裤衩掉了……世界【小手冰凉】:祝贺小妹帮主新婚快乐,那些个不男不女的人是装不久的,死人妖。世界【灵之舞】:是啊,那些人妖骗人装备死全家的,有本事语音视频真人见面,我们小妹可是美女。据说大神可爷是人妖,据说可爷骗了很多装备,据说可爷……*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网游发展到现实的故事,同居早婚,键盘!金鼎鼎最美好的时光遇上了最美好的闵贤宇!
  • 第1801号房间

    第1801号房间

    一不小心竟成房哥,还拥有了变身的“特异功能”,男人女人自由切换也就算了,可让我变猪又要搞哪样?
  • 超越进化

    超越进化

    未来,白河的身体,由无数原子核大小的机器‘神核’组成,当无数比纳米机器还要细小的‘神核’扩散至所有次元宇宙时,他便可超越生物进化极限,成为无所不能的神。
  •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霍总,你媳妇又闹离婚了

    一场替嫁,她沦为妹妹逃婚的牺牲品,从众人眼里的弃女,摇身一变成为帝都权贵霍司擎的妻子。她天真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直到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最后看见的确却是他冰冷无情的目光。“你只是她的心脏容器,我这辈子都不会爱上你这样的恶毒女人。”云安安终于心灰意冷,毅然逃离了他的身边。四年后宴会重逢,所有人都等着看弃妇云安安的笑话,谁知却看到霍先生说“云安安,乖乖待在我身边,什么都给你……”
  •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世界的影像:精彩一生的小说

    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例,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未来后土

    未来后土

    一场意外让东浩成为了一名超能力者,并加入了国家特殊部门。一次冰封一百年的未来计划,他被组织选上,准备去见证未来的星际时代。当他们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等人沉睡的是五百年,而且时代并没有进入星际,眼中的世界也变的陌生,科技后退。而地球上的主人,也不在是当年的人类。五百年前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