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0700000006

第6章 菩萨品

此三明折伏方便菩萨令归圆妙。前既声闻致辞故。次命菩萨。然发菩提心总名菩萨。而根有利钝。教有渐顿。或事修而未悟于理。或悟偏而未进于圆。或渐证而未极于顿。今将回事以向理。折偏以进圆。斥渐而诣顿。故因命问疾以调伏之。皆菩萨佛事故名品。焉文二。先别明四大士。此初慈氏也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二如前。此初命也。弥勒此云慈氏。肇曰。弥勒南天竺婆罗门姓出。此姓即以为名。五百弟子皆以不任故复命菩萨。将备显净名难酬之德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此二辞文四。此初辞也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此二略释所以。什曰。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预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又云。不退转地者或六度行满名为不退。或证初地名为不退。天王虽已发心然内有五欲。外有胜境恐其退转。因以劝之。肇曰。下呵云。实无发心亦无退者。以此推之。似存不退之行劝发无上心也。虽曰胜期犹未免乎。累教迹不泯故致斯呵。然经云。补处大士心无不一。智无不周。应物而动。何阙之有。是由得失同怀修短迭。应利彼而动。无计诸已故弥勒假有以启始。净名居宗以济终互为郢。匠器彼淳朴虽复迹同儒墨致教不一。然相成之美实存其中矣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三广引弹事文五。一先定得记。二破执授记。三举例返破。四显菩提相。五闻真得益。此初定也。生曰。阿耨多罗者无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语有之。此无名也。实即体极居终智慧也。一生者无复无量生。余一生也

为用何生得授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此下二正破授记文三。初就生门弹。次就无生门弹。后就平等门弹。初中文三。一先定三世。二难破三世。三引证。此初定也。肇曰。发无上心修不退行。授记成道。弥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将明平等大道。以无行为因。无上正觉以无得为果。故先质弥勒明无记无得。然后大齐群生一万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即有记。无生即无记。故推[序-予+干]三世以何生而得记乎

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 二难破也。肇曰。别推三世明无生也。过去生已灭法不可谓之生也。生曰。无复有也

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 肇曰。未来生未至。未至则无法。无法以何为生也。生曰。竟未有也

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肇曰。现法流速不住。以何为生耶。若生灭一时二相俱坏。若生灭异时即生时无灭。生时无灭则法无三相。法无三相即非有为也。尽有三相。即有无穷之名。三世既无生。于何而得记乎。生曰。生时已去未始暂停。岂可得于中成佛耶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三引证。肇曰。证无住义。生曰。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

若以无生得授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授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此二约无生门弹文二。初约理破。二约行破。此初也。肇曰。上推有生无记。此推无生亦无无生。即七住无相真正法位也。此位为理无记。无成弥勒于何授一生记乎

为从如生得授记耶。为从如灭得授记耶 此二约行破。文二。此初双定为见。如智生授记为见。如惑灭授记耶。肇曰。如虽无生灭而生灭不异如。然记别起于生灭冥会。独于即真故假如之生灭以明记别之不殊也。什曰。夫授记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即累灭亦似有物于中灭。故先问其起灭以明无起灭也

若以如生得授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授记者如无有灭 二明双破生灭。若见如智生如体不生智亦无生。若见如惑灭如体无灭惑亦不灭。智无生即本觉。惑无灭即寂灭。此不生不灭。岂有授记哉。肇曰。如非不生灭。非有生灭。非不生灭故假以言记。非有生灭以知无记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此三约平等 如破文二。初总举平等也。一切众生有情也。一切法无情也。众圣贤二乘也。弥勒大乘也。肇曰。万品虽殊未有不如。如者将齐。是非一愚智以成无记无得义也

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应授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此下二别约三德平等破也。此初约真如理等法身德破也。弥勒众生理如无二会如授记。岂有得不得之二哉。肇曰。凡圣一如。岂有得失之殊哉。生曰。二者直二事也。异者二相殊也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二约本觉平等智德破也。菩提此云觉。亦云智。谓无相极智平等本觉也。若烦恼即菩提则一切众生皆菩提相。岂弥勒独得之耶。肇曰。无相之相是菩提相。生曰。菩提既是无相。理极之惠言。得之者得是菩提相也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三约平等寂灭解脱德破。涅槃此云灭度。若法本不生。今即无灭为寂灭者。即一切众生本来灭度。岂弥勒独证之耶。肇曰。本性常灭。今复何灭。生曰。然终既至灭始灭验矣。始若果灭终。岂灭哉。然知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是尽为灭而不灭也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此下三举例返破平等。菩提果尚无记。岂有初心及不退行耶。肇曰。平等之道实无发心。亦无退者而不退之行诱其发心。示其美记者何耶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四显真菩提相文三。此初劝舍分别无相平等。是菩提相。若分别始终有退不退。是见分别非见菩提。肇曰。菩提以寂灭为相。生死同相。而诸天子卑生死尊菩提。虽白胜求更生尘累宜开以正路令舍分别。曷为示以道记增其见乎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此二略征释。身心无所得相是菩提相也。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也。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释之。菩提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其道虚玄妙绝常境。听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智。辨者无以措其言。像者无以状其仪。故其为道也。微妙无相不可为有用之。弥勒不可为无故能幽鉴万物而不曜。玄轨超驾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济群惑而无私。至能道达殊方开物成务玄机必察。无思无虑。然则无知而无不知。无为而无不为。不为者唯菩提大觉之道也。此无名之法因非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强名曰菩提。斯无为之道。岂以身心而得乎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此三历法广显菩提相。亦可前。是能破。此是能立。又前破而不断。此立而不常。又前破而不灭。此立而不生。又前会而不一。此别而不异。又前云。而不去此存而不来。斯妙道之无方也。观夫圣人体极因物立名。所以教名悉檀。理穷实相。非夫久殖善本莫能究其深广哉。是故前以无生灭故无菩提记。此以无生灭故证寂灭。名寂灭菩提。寂灭无缘故不观。寂灭无念故不行。寂灭无见故断。寂灭无妄想故离。寂灭无愿求故障。寂灭无著故无入。寂灭即真如故顺理。寂灭即法性故安住。寂灭返生灭之际故至实际。诸句例然不复广说。肇曰。妙会真性灭诸法相故菩提之道与法俱寂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肇曰。观生于缘。离缘即无观也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肇曰。行生于念。无念故无行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肇曰。诸见断妄想离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肇曰。真道无欲障诸愿求也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 肇曰。入谓受入可欲也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肇曰。不异三空菩提义也。随顺本相谓之如。故计之以顺。常住不变谓之性。故计之以住。到实相彼岸谓之际。故计之以至也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肇曰。意与法为二。菩提无心何法之有也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肇曰。无心于等而无不等。故谓若虚空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肇曰。菩提不有故无生灭。菩提不无故了知众生心也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肇曰。诸入内外六入俱空故诸入不会。诸入不会即菩提相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烦恼之所缠离恼故无合。无合即菩提也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无形色之处。内无可名之实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肇曰。菩提无取舍。犹化人之无心也

无乱是菩提常自净故 肇曰。内心既常静。外乱无由生

普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肇曰。性无不净故寂无不善。寂谓善顺寂灭常净之道也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于前缘。若离攀缘即无取也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肇曰。万法同体是非一致。不异于异者其唯菩提乎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肇曰。第一大道无有正两。独绝群方故无以喻也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肇曰。诸幽远难测。非有知之所知。以菩提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无不知者妙微之极也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此五明悟真记不记真得不得获益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此四结也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二如前。此初命也

光严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此二辞也。文四。此初辞也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 此二略释所以也。光严接近故托闲林为道场。净名诣理故諠静一如为道场。出入之迹其在兹也。生曰。托在常出实有以也

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 此下三明广引弹事文五。一礼问。二略答。三重问。四广答。五众益。此初也。生曰。城门是人所凑处故得因广化功也。作礼者迹同乡党现修长幼之礼而问。以取其来自有从也

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二略答。肇曰。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也。光严志好闲。独每以静处为心故出毗耶将求道场。净名悬鉴故现从外来将示以真场。启其封累故逆云。吾从道场来者。以明道无不之场无不在。若能怀道场于胸中遗万累于身外者。虽复形处愦闹迹与事邻乘动所游非无道场也。又曰。实相理遍为场。万行通证为道。生曰。得佛之处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 三重问。肇曰。会其所求故寻问也

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此下三十句广约诸法明道场。此初约心辨也。肇曰。修心进道无乱之境是道场耳。若能标心为主万行为场。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真道场。曷为近舍闲境而远求空地乎。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坛进道之场。自此已下备列诸行尽。是修心之闲地弘道之静场也。又解。如世间和[麥*戈]之麦皆诣场鞭打。[麥*戈]去麦全。修道亦然。佛性精粹杂烦恼[麥*戈]。将修行者正见实相为场。对治万行为鞭打。断惑证真为扬筛。如直心以虚假为糠[麥*戈]。布施以悭贪为糠[麥*戈]。诸句例知

发行是道场能辨事故 肇曰。心既真直则能发迹造行发迹造行即事业斯辨者也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肇曰。既能发行即树心弥深。树心弥深则功德弥增者也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肇曰。直心入行转深则变为菩提心也。此心真正故所见不谬。凡知道者要始四心。四心既生则六度众行无不成也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此下十六约行明住实相真场。行皆造极。肇曰。施不望报无相行也。夫言有不失。无言无不失。有有无异说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然即万行虽殊以无相为体。无而不无故。即有为实有而不有。故施戒为一。此经前后至于辩列众行有无不同。苟能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愿不具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肇曰。怀忿则心碍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肇曰。万法弥旷现若目前智慧之能也。又曰。即事见理为现见也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肇曰。等心怨亲欲其安乐慈行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肇曰。见苦必赴不避。汤炭悲行也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肇曰。以已法乐乐彼同悦喜行也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肇曰。人慈生爱。爱生着。着生累。悲生忧。忧生恼。恼生憎。慈悲虽善而累相已生故。两舍以平等观谓之舍行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四禅世定。但发五道实相真禅得漏尽也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解脱八解脱。二乘八解背舍八邪。大乘八解邪正俱背。深证实相背舍万累也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摄生乎。来众也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肇曰。闻不能行与禽兽同听也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木非绳。不直心非理。不正故心之调也。必正观实相。肇曰。心之性也。强梁即观邪调伏。即观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此下三科约法明道场。什曰。道品断受生故名舍有为。肇曰。三十七品无为之因也。又曰。无为即涅槃也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即一谛实相也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缘起十二因缘相生起也。小乘观十二缘。无明灭即行灭。非实相真场。大乘观因缘。不生不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此实相真场也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此三科约所治惑明道场。谓迷即众惑。悟即真场。肇曰。烦恼之实性众生之无我诸法之空义皆道之所由生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取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此下诸科约佛果德明坐。菩提树住寂灭场。不着三界。不惑四魔。能师子吼也。肇曰。降魔兵而不为所动。游历三界而不随其趣。演无畏法音而无难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法身无过即众德自显。心无余翳则惠明普照。肇曰。佛具三十二业而无一阙。明通达而无碍。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什曰。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唯以一念则确然大悟具一切智也。肇曰。一切智者智之极也朗若晨曦众冥俱照。澄若静渊群像并鉴。无知而无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则天有心则有封。有封则有疆。封疆既形则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则所照不普。至人无心。无心则无封。无封则无疆。封疆既无则其智无涯。其智无涯则所照无际。故能以一念一时必知一切法也。一切智虽曰行标盖亦万行之一耳。会万行之所成者其唯无上道乎。故所列众法皆为道场也。生曰。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以向诸行终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此下三结成。肇曰。若能应上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则游道场。止则住佛法。举动所之无非道场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五明得益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四结也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二。此初命也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二辞文四。此初也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 此下二略释文五。一住静室。二魔来。三不识。四施女。五不受。此初持世避諠住静舍恶化善。皆迹是方便轨之初学

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 此二魔作帝释来也。肇曰。波旬秦名刹者。或名极恶。断人善根因名杀者。违佛乱僧罪莫之大极恶也。什曰。帝释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作释形来也。持世不作意。观他心故不见也。天台云。方便菩萨不知魔来。有三意。一未能魔佛二界一如等真故不知。二缘观有出入之间故不知。三未能善恶齐化心有去取故不知也

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此三持世不识谬为说法。诫之以自恣。厌之以无常。修之。以三坚生曰。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覆为罪之根者也。五欲者五情所欲也。用为自恣宝之。必深觉其无常。然后能以之求善本矣。肇曰。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是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终而不尽。故名坚法。以天帝乐着五欲不虑无常故劝修坚法也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此四魔更施女为乱也。生曰。因其说法故可说以从善。实欲以女乱之矣

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此五不受女非顺道之缘故舍而不受。若法身正观万品一如无非不顺。肇曰。持世菩萨时为比丘也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 此三广引弹事文中有八。一觉悟。二乞女。三欲隐。四劝舍。五魔舍。六说法。七诱女。八还女。此初净名觉悟。肇曰。以持世不觉故发其状也

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此二净名索女。肇曰。将化诸女故现从其索我为白衣应受此女。曷为以与沙门释子乎

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此三魔欲隐去。肇曰。净名神力之所制也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 四空声劝舍女也。肇曰。净名以魔迷固故化导之也

魔以畏故俯仰而与 此五魔舍女。生曰。推轻重留女故当胜自不得去也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 此六净名为女说法也。文二。此初令发心也。肇曰。在魔故从欲在我。宜从道教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此下二劝修行文三。一劝。二问。三答。此初劝乐法舍欲也。肇曰。女人之性唯欲。是乐以其初舍天乐故示以法乐。夫能以弘道为美积德为忻者。虽复经苦履难而不改。其乐天地所重无易。其忻以此自娱乐之极也。岂五欲之足存。自此已下备列诸行。以明超世之道至欢之所由生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 二不解故问也

答曰。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 三净名答文四。此初乐生四信。谓归三宝及厌欲持戒。肇曰。信而后悦。莫若三宝乐。离五欲者。什曰。是信戒也

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 此二乐厌苦报也。什曰。如方便品中说也。肇曰。善要必察何乐如之也

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 此三明乐修出道文三。此初内护道意。下益众生上敬养师并行本也。肇曰。将护无上道心令无差失

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惠。此二明六度正行也。什曰。世俗惠中不能生乐。要得无漏惠离尘垢。即至乐自生也

乐广菩提心 此下三遍修万行。肇曰。彼我兼得谓之广也

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 魔怨散而惑病消故乐也

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 依报净而正报圆。何乐如也

乐庄严道场 严万行之因场诣道树之果场

乐闻深法不畏 什曰。心无近着心不邪疑。又能信诸佛有不思议法故能闻深法心不生畏也。肇曰。乐法之情不深者。闻深法必生畏也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肇曰。三脱空无相无作也。缚以之解谓之脱。三乘所由谓之门。二乘入三脱门不尽。其极而中路取证。谓之非时。此大士之所不乐也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 肇曰。异我自彼。曷为生恚。非同学外道党也

乐将护恶知识。乐近善知识 护恶不舍大悲。近善能成大智

乐心喜清净 肇曰。清净是实相真法喜

乐修无量道品之法 适化无方故道品无量。肇曰。法乐无量上略言之耳

是为菩萨法乐 此四结也

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此下七波旬诱女也。文二。此初诱也。肇曰。先闻空中声畏而言。与非其真心故欲俱还也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二女辞也。肇曰。已属人矣。兼有法乐何由返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 此八还女文五。一索女。二还女。三请法。四为说。五随还。此初索也。肇曰。净名化导既讫魔知其不吝故请也。菩萨之道一切无惜想。能见还也

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二还女也。肇曰。因事与愿菩萨常法也。以女还魔愿具满故因以生愿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如魔之愿满也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 三弟子辞师故请法也。肇曰。昔在魔宫以五欲为乐。今在菩萨以法乐为乐。复还魔天当何所业耶

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 四大士为说无尽灯法文三。此初标名劝也。肇曰。将远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宫痴冥之室故说此门也

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 二释劝法喻合可见。肇曰。自行化彼则功德弥增法光不绝。名无尽灯

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三结劝学也。肇曰。报恩之上莫先弘道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五致礼辞还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此四结辞不堪也

佛告长者子善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文善。此初命也。梵云。须达多亦云善得。亦云二施。即给孤独也。因缘如别

善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二辞文四。此初辞也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 二略释也。在家大士故于父舍行施化同类也 生曰。婆罗门法七日祠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已承嫡继业于父舍然也。奇之可以致明法施大矣。什曰。所以乃至第七日方来讥者。欲令其功德满心淳熟也

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 此三广引弹事文六。一弹呵。二请说。三略说。四重请。五广说。六得益。此初弹也。肇曰。天竺大施会法于父舍开四门。立高幢告天下。诸有所须皆诣其舍于七日中倾家而施以求梵福时。净名以其俗施既满将进以法施故先讥其所设。以明为施之殊也

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肇曰。夫形必有所碍。财必有所穷。故会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财不可周给。且施既不普财不益神未。若会群生于十方而即之本土。怀法施于胸中而惠无不普。以此而会会无不均。以此而施不遗人。曷为置殊方而集近宾舍心益而独润身乎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 此二请问也

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此三略答也。什曰。若一起慈心即十方同缘。施中之等莫先于此故曰无前后也。肇曰。夫以方会人不可一息期。以财济物不可一时周。是以会通无隅者弥纶而不漏法泽。冥披者不易时而同覆故能即无疆。为一会而道无不润。虚心怀德而物自宾 曷为存濡沫之小惠。舍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时之法养。而设前后之俗施乎

何谓也 此四重问也。肇曰。群生无际而受化不俱欲无前无后一时而养者何谓也

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此下五广就万行明法施文五。此初四等也。肇曰。夫财养养身法养养神养神之道存乎。冥益何则群生流转以无穷为路。冥冥相承莫能自返。故大士建德不自为身一念之善皆为群生。以为群生故愿行俱果行果则已功立愿果则群生益已功立则有济物之能群生益则有返流之分。然则菩萨始建德于内群生已蒙益于外矣。何必待哺养启尊然后为益乎。菩提者弘济之道也。是以为菩提而起慈者。一念一时所益无际矣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 肇曰。大悲之典救彼而起。所以悲生于我而天下同益也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肇曰。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肇曰。小舍舍怨亲。大舍舍万有。舍万有者正智之性也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此二明六度法施。大士以一毫之善普施众生。永除六蔽圆满六度。肇曰。忿生于我无我即无竞

以离身心相起毗离耶波罗蜜 肇曰。精进之相起于身心而云离身心者。其唯无相精进乎。复次爱着身心不能精进。能精进者其在亡身心乎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肇曰。菩提之相无定无乱。以此起禅亦同相也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肇曰。在佛名一切智。在菩萨名般若因果异名也。然一切智以无相为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无相。因果虽异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以三约三脱明法施。肇曰。存众生则乖空义。存空义则舍众生善通法相虚空。其怀者终日化众生终日不乖空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肇曰。即有而无故能起无相。即无而有故能不舍。不舍故万法兼备起无故美恶齐旨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肇曰。作谓造作生死也。为彼受生者非作生而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起无作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此四遍约万行明法施。肇曰。非方便无以护正法。非四摄无以济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息诸慢以修敬。厌三伪而修三坚。内思六念外顺六和。此之谓法施。六念者。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六和者。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业为三也。四得重养与人共之。五持戒净。六修漏尽惠非直心无以具六法。非六法无以和群众。群众不和非敬顺之道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为命也

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心净者信也。信乐贤圣常近三宝。不憎恶人能调不善。肇曰。近贤圣生净喜。见恶无憎心也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厌患三界誓求菩提大事因缘。非小志之所为也。肇曰。出家之法非浅心所能弘也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肇曰 闻不能行非多闻也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法性平等名为无净栖心。此理是住空闲。肇曰。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

趣向佛惠起于宴坐 肇曰。佛惠深远非定不趣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理圆无渐而解缚者必修之以次位。肇曰。已行不修安能解彼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肇曰。大乘万行分为二。业以智为行标故别立智业。诸行随从故总立德业。凡所修立非一业所成。而众经修相好净土系以德业。知念说法系以智业。此盖取其功用之所多耳。未始相无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惠业 肇曰。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惠。上决众生念定诸法相。然后说法故系之以智。今造心分别法相令入一门故系之以惠也

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 肇曰。无善不修故无恶不断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肇曰。一切智慧智业也。一切善法即德业也。助佛道法大乘诸无漏法也。智德二业非有漏之所成。成之者必犹助佛道法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此下五结成法施。肇曰。若能备上诸法则名闰无涯。其为会也。不止一方其为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济神。不止一方故其会弥纶。可谓大施。可谓大会矣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六明时众得益文二。此初婆罗门发心也

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上之 二明 善得心净。肇曰。心累悉除得清净信也。文四。此初心悟上璎珞也。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而以上维摩诘者现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二让不受。什曰。本意为说法故。亦为讥财施故。怀此二心所以不受

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 三重请受随施也

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施此会中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 四净名受已回施文四。初回施二田也。肇曰。上直进以法施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极上穷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得为施之意也

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二佛现化。生曰。分作二分者欲以明等也。现神力者验法施也。变成四柱宝台岂财施能为之乎。是法施会然也。故能无不周耳

维摩诘现神变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 三劝令等心文二。一有相等。二无相等。此初也。施佛神通。若此施贫初无善事。施者未能亡于分别。故净名示之以平等。什曰。施佛以地胜故心浓。施贫以地若故悲深。是以福田同相致报一也

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为具足法施也 二无相等也。肇曰。若能齐尊卑一行报以平等悲而为施者。乃具足法施耳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四得益也

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四结不堪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此是大段第二总明诸菩萨奉辞。肇曰。三万二千菩萨皆说不任之辞。文不备载之耳

净名经关中疏卷上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资圣寺沙门道液述

同类推荐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侠五花剑

    仙侠五花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五虎演义

    小五虎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oc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都市至尊帝龙

    都市至尊帝龙

    (新书:来自疯人院的男人)少年叶枫,觉醒“至尊帝龙”血脉,纵横都市,睥睨天下!
  •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墨宝:书法传世名作

    《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曾被称为“世之欧行第一书”,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此帖共78字,无款印,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书法笔力苍劲古茂。《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厘米,横33.6厘米,被历代书法家称之为稀世之珍。
  • 今天我要崩坏谁?

    今天我要崩坏谁?

    我叫小安,我一直以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我一直以为白雪公主和皇后美丽动人,我一直以为长发公主被邪恶的女巫困在高塔上,我一直以为灰姑娘是勤劳善良的代表,我一直以为很多很多东西都像我想的那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土狗

    最强土狗

    看惯了贴身保镖,狂少兵王,尝试一下不一样的风采吧。应届生赵二狗重生为狗,从此,一段轰天动地的狗生,由此展开!一只会修炼的狗,一只会开战斗机的狗,一只会泡妞的狗!医术信手捻来,横扫特种兵,打遍天下无敌手,传奇狗生,重磅来袭!一世为狗,万人敬仰——
  •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二·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 天子诺

    天子诺

    “帝王之路从不像你想得那么简单。”他牵起她的手温柔道:“那又如何,这条路注定要我和你共同走到终,我不后悔。”风微摇凤冠,万千柔情溶于那一双坚毅明澈的眼眸。
  • 重生之最强女修

    重生之最强女修

    被逐出师门?惨!被同门围攻,还被炸得粉身碎骨!惨上加惨!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随身空间,异宝萌兽,灵丹剑诀!这后福是不是来得有点逆天?那她可真得逆一回天!PS:小舞的书友群98318558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寄李輈侍郎

    寄李輈侍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象形

    象形

    本书(川上主编)收录了《志向》、《历经火与水》、《狂躁》、《奔丧》、《暗锋消失》、《明迪——红草莓,蓝草莓死神》、《陷阱》、《光阴》、《移动的标本》、《太阳花》、《黎衡——凌波门》、《在傍晚的窗前读书》、《油漆绿》、《生命的放映机》、《别后》、《陈均——生活史的形状》、《箱子》、《给另一个人》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