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0700000008

第8章 佛道品

此二广上大悲权化假也。诸佛以悲化为道故六道。二乘皆佛道也。睿曰。上以示女内体妙惠而托质陋形未达之流所以生惑。欲因其所惑广明大士莫碍之道品文三。初问通达佛道。次明如来种。后明眷属家业。初文有五。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结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 此初也。问。肇曰。诸佛之道以无得为得。其道虚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问所以通

维摩诘言。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二答也。什曰。凡非其实而处之皆名非道。肇曰。以道为道非道为非道者爱恶并起垢累滋彰。何能通心妙旨达平等之道乎。若能不以道为道不以非道为非道者则是非绝于心遇物斯可乘矣。所以处是无是是之情。乘非无非非之意故。能美恶齐观履逆常顺。和光尘劳愈晦愈明。斯可谓达平等无碍佛道乎 又问。云何菩萨行于非道 此三重征问也 答曰。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此下四广释文有九类。此初恶趣非道也。五无间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法轮僧。初二违恩。后三背德。故名逆也。故曰。夫法身大士内里冲虚冲。外权道俗是非俱乘逆顺。斯入善恶反论靡不通达。和光尘秽而其心常寂。和光同秽故能行五无间。真心常寂故能而无恼恚。乃至不断生死。是名和光现于涅槃。所谓常寂类皆然也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肇曰。罪垢地狱国也。示受其报实无其因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肇曰。痴慢偏多堕畜生也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 肇曰。悭贪无福多堕饿鬼

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二善趣也。无想非想外道计着以为涅槃第一最胜。菩萨和光知其卑陋。肇曰。上二界道受有之因虽同其行知其卑陋

示行贪欲离法染着。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示行恶痴而以皆惠调伏其心 三三毒也。肇曰。行三毒而不乖三善也

示行悭贪而挨内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乱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痴而道违世间出世间慧 四十蔽也。肇曰。示行六蔽而不乖六度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第六方便。肇曰。外现随俗谄诈。内实随经方便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八愿度也。肇曰。使物皆蹈我上取卑下之极也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九力度也。肇曰。烦恼显于外。心净着于内

示入于魔而倾佛智惠不随他教 十智度也。肇曰。外同邪教。内顺正惠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五未二乘。肇曰。声闻不从人闻不能自悟。况能为人说所未闻也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肇曰。大悲大乘法非辟支佛所能行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六杂报也。肇曰。手出自然宝周穷无尽

示入形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示入下贱而生佛种性中具诸功德 外现形残。内圆法相。外示下贱。内宿殖德。本生佛种性也 示入劣羸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肇曰。那罗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志力雄猛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肇曰。法身大士生死永尽。况老病乎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游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辨才总持无失。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 七异道。肇曰。津河可渡之处名正济。崄诳受名邪济。佛道名正济。外道名邪济也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 八生死六道。肇曰。遍入异道。岂曰慕求欲断其因缘耳

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九涅槃。肇曰。现身涅槃而方入生死。自上所列于菩萨皆为非道而处之无碍。乃所以为道。故曰。通达佛道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此亦结也

于是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何等为如来种 二问如来种也。文五。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叹述。此初也。前生死虽非道菩萨化之为佛道。今烦恼虽生死种众生悟之为如来种也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 二答文二。初列十法增数可知。此一法也。肇曰。有身见也。夫心无定所随物而变。在邪而邪。在正而正。邪正虽殊其种不异。何则变邪而正。改恶而善。岂别有异邪之正异恶之善。超然无因忽尔自得乎。然则正因邪起。善因恶生故。生曰。众结烦恼为如来种也

无明有爱为种 二法门也。什曰。向总说。此开为二门也。一切结属二故偏举二门也。自下次第广开。又解文云。无明性即是明。又云。不灭痴爱起于明脱

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 如常数

七识处为种 七法也。欲界人天初识住劫初初禅。二识住二禅。三识住三禅。四识住空处。五识住识处。六识住无所有处七识住。什曰。识住者识得安住也。识念分明无有恼患。无坏者是为识住。恶趣则苦痛坏。四禅无相坏。非想灭定坏。亦彼地心想微昧念不分明故识不安住

八邪法为种 八法也。谓邪见邪思惟等

九恼处为种 九法也。什曰。爱我怨家。憎我知识。恼我己身。一世则三。三世为九也。义云。九结也

十不善法为种 十法也。谓杀生等如前

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二总结也。迷理为见。着事为烦恼。肇曰。尘劳众力即成佛道故是佛种。生曰。夫人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斯为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始者。岂非佛之萠芽起于生死事哉

曰何谓也 三征也。肇曰。夫妙极之道必有妙极之因。而曰尘劳为种何者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四解释文三。初法。次喻。后结。此初也。既烦恼性即菩提性。而二乘断烦恼见无为。妄安涅槃之乐故自犯大心。凡夫为生死所迫慕胜心猛故能发大志也。生曰。以现事明之。见无为入正位者苦忍已上结使已断。既至其所始。为见之以本欲舍生死求悟。悟则在生死外矣。无复不舍即悟之义故。不能复发菩提心也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游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入正位者。终不能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此二喻也。文二。初喻烦恼泥中有菩提莲花也。二乘舍之证无为如高原也

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此二喻。我见之地生滋茂惠芽。二乘断灭诸见如空中种也

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则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生一切智宝 此下结文三可见。若悟烦恼性得菩提智。如不离大海得无价珠。二乘舍烦恼求菩提。如人舍大海求无价宝。其可得乎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 此下五迦叶叹述文四。一总叹领解。二述其得失。三举谕自伤此语。四结无反覆。此初也。文殊呵意以实相真理烦恼即菩提。舍之则非正求也。今迦叶领意。夫求菩提亦无数劫久住生死。广度众生满弘誓愿。今阿罗汉已断烦恼不受。后有于大悲愿。永绝因缘。如根败之士。凡夫业惑犹在生死未亡。若能发菩提心即能满三祇劫克终悲愿故。不断三宝能报佛恩。法华经迦叶述云。世尊往昔说法我时在座。但念空无想无作。于菩萨法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又今我等年已朽迈故。于佛教化菩萨不生好乐之心。今闻授声闻证深自庆。幸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而推之往昔说法于菩萨法生绝示想。即今云此叹也

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 此述得失。声闻结尽不堪。五逆惑在能发也

譬如根败乏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益复永不志愿 三举喻。自伤五根。若败不能欲五尘也

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反覆。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四结无反覆。凡夫能成菩提以报佛恩。二乘息灭而永断也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普现色身。问维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为马车乘皆何所在 三明资生眷属。无上法身非一真所成。万行为资生万德为眷属。方能成就。此初问也。肇曰。净名权道无方隐显难测。外现同世家属。内以法为家属。恐惑者见形不及其道故斯问也

于是维摩诘以偈答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道师。无不由是生 四十二偈答文四。初四。行明眷属。二七行明资生。三二十八行明业用。四三行结劝。此初也。内有正智外有方便法身生焉。肇曰。智为内照权为外用。万行之所由生。诸佛之所由出故。菩萨以智为母以权为父

法喜以为妻 肇曰。法喜谓见法生内喜也。世人以妻色为悦。菩萨以法喜为悦

慈悲心为女 肇曰。慈悲之情像女人性故以为女。生曰。慈悲以外适为用有女义焉

善心诚实男 肇曰。诚实真直男子之性。亦有为恶实故标以善心也

毕竟空寂舍 肇曰。堂宇蔽风霜空寂以障尘想。什曰。有非真要时复暂游空为理宗。以为常宅

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 昔无明郎主恩爱魔王。今化令随道为弟子也

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 肇曰。成益我者三十七道品也。可谓善知识乎

诸度法等侣 肇曰。六度大乘之要发心为侣。俱至道场吾真侣也

四摄为妓女 肇曰。四摄悦众如当妓女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肇曰。口咏法言以当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花。解脱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花。浴此无垢人 此下明资生也。总持实相理也。无漏万行林树也。此树开七觉之花结解脱之果。什曰。解脱无为果。智慧有为果。此明慧也。八解之池止禅定之水。敷七净之花。五欲热恼贪爱诸尘浴此则清凉矣。此行明定也。七净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分别净。六行净。七涅槃净。肇曰。总持强记万善之苑也。于此苑树无漏之林敷七觉之花。结解脱之果。八解之池积禅定水湛然充满。布七净之花罗列水上。而复无垢之士游此林薨花池。闲宴嬉游乐之至也。岂等俗林苑之欢乎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路 肇曰。五通为象马。大乘为上车。一心为御者。游于八正道

相具以严容。众好饰其姿。惭愧之上服。深心为花鬘 相具三十二相众好八十种好。惭愧蔽陋恶。深心饰形服也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肇曰。七财信戒闻舍惠惭愧等也。世人以玉帛为饶。菩萨以七财为富。出入法宝与人同利。兼示以滋息之法。令如说修行回向佛道。此利之大者

四禅为床座。从于净命生。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四禅宴息犹如床座。要从持戒净命所生。离五欲泥散乱毒虫。犹恐贪着禅味故。令多闻以自觉

甘露法之食。解脱味为浆。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甘露法食以资惠解。八解浆止五欲渴。此二内资也。忏悔罪垢澡浴真身严持戒香涂熏法体。此云外严也。此则身戒心惠方便修持矣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踰。降伏四众魔。胜幡建道场 此下三明业用。此行明自业成下二十七行明济物。如世人功成禄厚惠济贫穷。此初也。肇曰。外国法战诤破敌立幡以表胜。菩萨摧烦恼贼降四魔怨乃于道场建胜相也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此下功成则济物体真用大。生曰。明其有所云为也。文七。初三行总明真应自在也。肇曰。知无起灭则得法身无复生。示为彼有生故无往不见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此行明难供诸佛。肇曰。未尝觉彼己之异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此行明虽知人国空而修净土以化物。肇曰。知空不舍有所以常处中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议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以幻化。通达无有碍 二此三行明知魔了幻。而示现谤济老病死。如太子跋欲净居诸天四城门所现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人有常想。照令知无常。无数亿众生。俱来诸菩萨。一时到其舍。化令而佛道 三二行明大三灾。水风二灾文无者略。初禅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内有喜受。外有水灾。三禅内有喘息。外有风灾。四禅无灾由不动故。什曰。或实烧或不实烧者。众生见烧想即悟无常。还摄不烧也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于群生 四三行明世知也。什曰。以同习相感。先同而复乖也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肇曰。九十六种皆出家修道。随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见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肇曰。遇海漂人则变身为地水火风。皆随彼所须而自变形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先救饥渴。劫以法语人。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若有大战陈。立之以等力。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五行明小三灾。肇曰。菩萨法身于何不为。或为药草令服者病除。或为饮食令饥者得饱。刀兵七日。疾病七月七日。饥馑七年七月七日。东西二州有似非正。谓嗔增盛身力羸劣数加饥渴等。北州金无战陈助明刀兵可见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辄往到于彼。勉济其苦恼。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现生于彼。为之作利益 六二行明入恶趣救物合有鬼趣。又无者略也。什曰。如过去世时人无礼义欲残害长老。猴象及鸟推敬长老。令人兽修善咸相和顺。如大智论中说

示受于五欲。示复现行禅。令魔心情乱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莲花。是可为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七行明同事摄物。肇曰。欲言行禅复受五欲。欲言受欲复现行禅。莫测其变所以愦乱也。自非净乱齐旨孰能雨之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肇曰。反欲以顺

或为邑中主。或作商人导国师及大臣。以祐利众生。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我心憍慢者。为现大力士。消伏诸贡高。令住佛上道。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萨现为力士服其高心。然后润以法水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 什曰。世无贤圣。众生下劣不入深法。故化以戒忍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随彼云所须得入于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给足之。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涯。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假令一切佛于无数亿劫赞叹其功德。犹上不能尽 第四结劝。此二行结也。生曰。应适无方皆是佛之道矣。肇曰。其权智之道无涯无际。虽复众圣殊辩犹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痴冥无智者 此行劝也。不肖二乘也。痴冥凡夫也。肇曰。下士闻道而大笑之。日月虽明何益瞽者

同类推荐
  •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报恩奉盆经

    佛说报恩奉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日记与禀启

    台湾日记与禀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贺拉斯诗艺研究

    贺拉斯诗艺研究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学术专著。第一章讨论了贺拉斯作品中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屋大维试图将文学纳入帝国秩序,贺拉斯却竭力维护艺术的独立。第二章考察了赞助体制和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流通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麦凯纳斯的扶持以及维吉尔等文学同道对贺拉斯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三章关注的是贺拉斯的诗学,他继承了泛希腊时代亚历山大诗派的观念,同时又极为崇拜古希腊诗歌,并充分吸收了以维吉尔为代表的罗马传统。第四章探讨了贺拉斯的艺术技巧,尤其是抒情诗的非个性化倾向、讽刺诗的戏剧化手段、作品结构的对话性以及移位和融合的艺术。第五章主要解读了贺拉斯以哲学为题材的诗歌,分析其中的黄金中道思想和主要哲学主题。
  • 端州风物

    端州风物

    端州是广东肇庆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本书稿以记述了端州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风物人情,图文并茂,语言生动,趣味良多,充分展示了端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和解读端州历史文化的一幅生动画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睡美人公主等经典故事,让天下的女孩子感悟什么是勇敢、善良、坚强、乐观、自信、纯真,如何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丽的公主。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大佬他在崩人设

    大佬他在崩人设

    骆一寒对她来说,从小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小孩,学霸,成熟,光芒万丈。只到有一天,久别重逢。咦?这是谁家的古板糟老头?
  •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

    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Jack and the Geniuses
  • 邪王盛宠:腹黑女官不好惹

    邪王盛宠:腹黑女官不好惹

    别人穿越为妃为后,我穿越偏要为官,人说江湖险恶,我偏要行走江湖,谁敢惹我,我定要他加倍偿还!他是一国至尊王爷,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玩耍阴谋诡计无人能敌,却偏偏对她情有独钟,不舍不弃。他助她步步高升,她助他登上帝位。当所有人都逼着她死时,他站在皇城门上对着天下人宣告:“没有她的江山不是江山,没有她的江湖不是江湖,没有她的帝位形同虚设,朕就是舍了天下,也不会舍她,谁再敢提,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