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3600000116

第116章

就初中有四句。一约大位以分前五位等。总为因行。后成佛等总为果行。二细克而辨二百门行。一一皆悉彻于佛果。是故诸文之末悉皆结云即得佛等也。是则皆通因果二位。三或总属因位。以普贤位中亦现成佛摄生等故。四或总属果。以下文多云虽得成佛而不断菩萨所行。是故此行皆是果行

二分行位者。谓二千是行。实称位。位揽行成。位虚行实。亦有四义。一束行成位。束此二千分成六位。二总属位收。以行并是位中行故。三总属行摄。以普贤行体不依位故。唯有自分胜进即为究竟。四一行遍六位。一位该二千。如是无碍而不坏前后故。是普贤行也

三显普别者。谓一行相必遍一切。然恒不杂。不杂故别义元分。必遍故。普义该收。犹如锦文朱紫窠别故得成文。朱紫綖通织而非绣。当知此中行相亦尔。即普是别。即别为普。皆无障碍。思之可见。若尔此则普别具足。何独名为普贤行耶。释非谓守普而不能别。亦非作别而失于普。实谓能别而不坏普者是普贤也

四互收摄者有四重。一以位收位。六位之内一一各收一切位故。是故一位即具二千为万二千也。上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此之谓也。二以门收门。即二百门中一一各收一切门故。即成二百个二百为八万行也。三以行收行。即二千行内一一各摄一切行故。即成二千个二千也。过亿兆名等也。四以略摄广。如此所说二千行等。下颂结云如大地一尘之说也。以此一尘之略说不离十方之广地。是故摄广亦无不尽。此乃等无极之法界超无际之虚空。下云虚空可度量。菩萨德无尽。斯之谓也

五辨行相者。随文解释应知。就此二千行中。依前六位即分为六。如前应知

初二百句答前二十信问。明信位行中。于中分三。初九十句明自分行满。二从十种入下八十句明胜进行圆。三从十种不可坏智。下三十句明二行究竟。就初中。何故最初明依果者。以是行起所依寂居首故。文中有四。一举数总标。二列名释义。三结说分齐。四叹胜劝学。下诸文中多皆具此亦有不具。至文当知。言依果者简非从因所生之果。亦非世界依报之果。但是诸行。或依前起后。或互相依。各得增长故以为名。即相依之果名为依果。又释如世界依果是众生所依。依果若增即失所依正报不立。今菩萨亦尔。以此十法为所住依果。此若断绝则失所依非为菩萨。如忘失菩提心即非菩萨。是故文中取不忘失以释成也。十中皆先标名后义。初句是总以菩提心是万行之本。是故二千之首。唯此建初。谓依此不忘菩提之心方令余行悉得生长。二虽内有胜心。若外无善友行亦无成。若不顺同善友无功。即非依果。是故要以随顺和合释成依果也。三虽遇善友。若宿无善根不能顺修。又亦病等余障碍故。是故要依宿善更增新行。四虽有宿善。若不得所行诸度之法无所造修。五虽得行法。若不达于理法虚通。即触途皆碍。是故依一切法皆得出也。六虽得理法。若无大愿即便滞寂不增菩提。七虽有自分之行。若不胜进广修无由究竟。八虽内具二行。要须外依胜侣。以一生菩萨于余菩萨为兄为长。方堪为依。此据极说。九虽依菩萨。理宜兴供于佛以成坚信。十要唯如来是究竟所依。以于菩萨能正教授令离倒故。又能正教授故。离倒教授故。第四叹胜劝学中。佛以无上果智为所依果。菩萨住此十法。当亦得彼故云也。又释菩萨未曾不依菩提之心。以恒不忘故。二菩萨未曾不依善友。以常随顺与和合故。三菩萨未曾不依善根。以常长养故。余亦如是准之。第二十奇特想者。前依因缘以成诸行。今依胜想以摄善根。十中初以随喜他善根作己善根故云奇特。二凡小等善皆堪成佛故云种子。三下至阐提皆菩提器。以悉有佛性故。四以一切菩萨愿同己愿故。五以一切法性净非生死故。六他同己体。他行即己行。又他所行是己行法故生自想。七一切法即是真如故。又一切法悉堪成觉故云佛法。八一切语言皆堪作法轮故云道也。九知菩萨善根皆是诸佛慈悲体分故云慈父也。十知一切如来悉同一体故云无二。此十皆超意外之想故云奇特。若得此想即得能转一切法之想。以一切法皆随想转此是佛德也。第三十种行者。以依胜想之解起此大行故次明之。十中初四戒行。于中初二摄众生戒。次一律仪。后一摄善。次一三昧行。次二智慧行。一加行。二正证。次一严佛土行。后二报恩行。第四十善知识者。以行起必示依善友故次明也。初一令发坚心。二令习修善。三令满度行。四令得智行。五令成悲行。六具辩才行。七无染着行。八无厌倦行。九成普行。十入佛智。第五有十精进者。虽遇善友。若不策勤无由进行故次明也。此中意为何义故修此精进。为欲作此十种所作。于中入一切法者智证入也。令众生灭恶者灭其苦因也。余如文显。第六有十正悕望者。由前精进。悕欲自他。令行究竟故次明也。于中初一约行本。次二约离过。次二约成行。一行因。二行果。次三约证入。一证位。二证法。三证道。谓由证法故离谤也。后二约胜进佛果。一佛愿满。二佛智圆。言无上平等大智悕望者。是佛地无功用故云平等。摄生无尽亦云悕望。第七有十法成就众生者此有二义。一以此十法通用成就一切众生。二各别成就一类众生。别中一成悭贪贫穷众生。二憍慢众生。三愚痴众生。四佷悷众生。五贪爱众生。六乐二乘众生。七不厌世间众生。八不欣佛果众生。九耶归依众生十耶智狡滑众生。以此十法。如次教化。令其入道故云成就。第八有十戒者。依前十法成就众生故。恶无不离。善无不积故次明也。此十中初者。若失坏菩提心即是破菩萨戒。乃至第十若取着如来身。即是犯戒。余亦如是准之。此十随其所应三聚所摄。第九有十种自知受记者。依前离过德成自验己行。必当得果决定无疑故云自知受记。一自验菩提心一向不回故。二自验所修菩萨苦行无厌足故。三设多劫修谓若须臾故。四自验不违佛教法故。五自知于佛所说深法决定信故。六自知所修善根悉具足故。七自知能令众生住菩提心故。八自知于善友不违其教同善根故。如善财等。九自知于善友起佛想成故。十守大菩提愿常不忘故。于此十行自验有一即知定当得佛受记。又瑜伽菩萨地中菩萨由六相佛受记。一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位。三现前住。四不现前住。五有定时限。谓尔所时证菩提。六无定时限。谓不说时限与授记。又善戒经云。非但种姓人得受记。非种姓亦得受记。解云如不轻菩萨敬四众与受记者。约非种姓人。远亦当得故亦受记。如十信中记是种姓人。以约种姓决定故。如发心已去决定不退故。是三贤位。如梁论第六。十行菩萨名受记者是也。初地已上证理成就故受记。如地论。如第八地中受记是无功用行成故。如燃灯佛边得记等。此中十种约圆教。通诸位。据始。在十信中。余义如别说。上来九十句明自分行竟。下第二从十种入下即八十句辨胜进行。于中初十入者。既自分行成。次明胜进入诸所入之处。入犹证也得也。初二入大愿行。三入八万四千法聚等。四入十度等。五入行位圆满故云具足。六入差别大愿。七证入真性。八入严刹。九随心现神力。十入于一切世界示现出生。第二十种深入如来者。前明入因境。今明转胜入果境也。初一示成菩提。次八以三轮摄化。后一示入涅槃。前八中初四语业。一总举法轮。二所转巧便法。三能转之妙音。四正调众生。次二身业。一依身现通。二现多异身。后二意业。一定。二慧。又以三世诸佛悉亦同作如是作用故云亦共入也。此中信内亦得此法者。是圆教中普贤行相故也。第三有十种入众生心行者。前即上入佛境。此辨下入众生故也。初三总明入三世众生心行。次二别入善不善众生。六明入欲乐心行。七入根利钝。八入其种姓差别。九烦恼轻重。十起治不同。谓根未熟者待时故。已熟者不待时。又释时者待其熟时调伏故。非时者方便开觉不待时故。又因此十入。则普入一切同佛果也。第四有十种入世界者。前知众生正报。今知其依报故也。于中初二约染净。次四约粗细。次二约形状。谓伏者向下。仰者向上。后二约佛有无。又普入一切者以不离此十故。第五有十种入劫者。前明入处。今辨入时故也。于中前五入别劫。后五入相摄劫。前中初三别入三际劫。次二别入多少劫。后五相摄中。一以少摄多故云可数不可数。二以多摄少。三以会事入理劫入非劫。四从理起事非劫入劫。五二事相即。谓前可数等约缘起相由门。非劫等约法性融通门。此一切劫即一念者。通约二门无碍自在故。又由皆是数识所现故得自在也。第六有十种说三世者。前约劫。此约世故明也。于中前九别说。后一总显。别中未来说未来。既是无尽。过去说过去何不亦同耶。释以未来续起故云无尽。过去不起故不云也。又现在说现在。即与现不殊故云平等。过未说过未。何不亦同耶。释以过未之过未是无故。现在是有故不同也。余义如十世章辨。第七有十种入三世间者。前既达时劫无碍。今明入时中之法故次明也。于中初一总明所入。余九别明所入。此中一以语言为道。显所诠义故。二性者文字性。类即字界等。三施设者言教假施设故。四想者依想立名等。即名等异名如论云阿毗达摩想为标帜等。五名字者正显名句字身体等。六语言者明音声语业。与前何别者。前成能诠。此中通举。如恶阿等声。七无尽者明上诸门。并是虚假施设无有尽故。八离欲者体不可得故。九寂灭者性清净故。明此十法皆通过未等三世之中故云入三世间也。又释前语言道是所诠法。以是语言所游路故。二性是理性亦是所诠。此义理世间。次四是言说世间。后三是实相世间。又释十中初一器世间。次六众生世间。后三智正觉世间。虽有三释初释顺文。第八有十种舍离忧恼等者。前既达解时法。起行摄心故离忧等。谓行成遂志。舍离忧恼。时无空过。心无厌悔。于中初四供佛近友。求法闻法。此四自利行。次三摄生。一说法。二调令离过。三令住佛道。次一重明自行广。次一重辨化他广。后一明二行满足出生佛果。上来八十句明信中胜进行竟

自下第三从十种不可坏智下有三十句。明前二行究竟。于中初十种不可坏智者。谓称法而知更无改易故云不可坏。于中知众生等约染法。知三宝等约净法。知世界等约亦染亦净。知法界约非染非净。并可知。第二有十种陀罗尼者。前既知法不坏。此明持法不失故也。智论以定慧为体。佛地瑜伽增上念慧为性。以慧照法。念忆持故。智论中正翻云持。能持种种善法令不散失。如完器盛水等。或云遮。能遮诸不善心等不令生故。瑜伽等有四。谓法义咒忍与此十种不可相摄。以类别故。此中初二持教法。一持修多罗法。二持阿毗达摩法。三持理法。四持慧法。五持定法。六持异方语法。七持三世异义。八持辩才法。九持无碍耳根法。十持果法。安住者与相应故。第三分别说十佛者。前明持法。今辨解佛故也。又此信满明得佛果故明也。若尔后解位满亦得佛果。何不明耶。释以信初故。解准此故。此十佛义具如别章。今略释名。一自然开悟名为正觉。正觉即佛。二自体无碍大愿成满。愿即是佛。三万行因感故云业报。四万德积成任持不失。五应机化现。六称理普周。七唯心所现。八常恒在定。九真性不变。十无功大用名如意佛。如末尼珠等。又释同下十种见佛处。以彼释此应知。上来二百句答前二十句问。明十信十行相纯熟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靠自己去成功的女人最幸福

    靠自己去成功的女人最幸福

    作为女人,不要妄想成为那个能猜透他人内心秘密的人,不但累,而且没有任何胜算。人的命运应该握在自己的手心里,一旦被别人把握,你怎么选择都可能是错的。相对那些嫁得好的女人而言,靠自己去成功的女人更幸福,更靠得住。每个人的命运都如同握在你手中的小鸟,握在我们自己的手心。靠自己去成功,将幸福紧握在自己手掌中。《靠自己去成功的女人最幸福》将告诉所有的女性读者如何不再埋怨、不再羡慕别人,明明白白过自己的一生!
  • 要打出去打

    要打出去打

    两朝相争,各方势力纷纷加入战局,天下动荡,江湖飘摇,无数英雄应势而起,也有无数英雄应势而落,当真是一个机遇和危险并存的大时代。不过这和李援都没什么关系,他一个小小的客栈掌柜,只想着避开乱世的漩涡,静静的做个美男子罢了。
  • 天行早

    天行早

    被帝舜封印的七十二邪魔破封而出,于人间界掀起腥风血雨,值此之际,有人挺身而出......总觉得这种介绍因为严肃而变得中二起来,或许是我的错觉吧
  • 无限之从三国开始穿越

    无限之从三国开始穿越

    得秘宝,穿三国,大唐双龙,无双,秦时明月!………………
  • 星幻王

    星幻王

    幻界,一个奇异的世界。修者以幻力称尊!一个被血脉诅咒的少年,要逆天而行!传奇之旅开启,幻兽乍现!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穿越风云是非多

    穿越风云是非多

    顾晓白,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逗比,正秉持傻白甜的终极模式,挑战所有仙君的神经。什么救世主还是天选之人,穿越嘛,玩的开心是最重要的——要是能建个后宫,就更好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卿本骄妃逆天下

    卿本骄妃逆天下

    凤若倾很倒霉,被废了灵根,还好有美人师傅帮她复活。没有实力?还好天赋绝佳。帝都人都嘲讽她?没关系,姐一手翻云覆雨,把你们全部秒杀。但还能不能好好过了,这没完没了的大魔王是什么鬼?“帝尊上,你能不能放过我?”某女楚楚可怜的揪着某男衣袖。帝北尘一下把她壁咚在墙,“可以啊,你找人打败我,我就放了你。”去你大爷的,说的跟自己多厉害一样!……从此以后,凤若倾被某尊上纠缠,他追,她躲,他撩,她跑,过上了非人的麻烦生活。
  • 斗罗之龙神降临

    斗罗之龙神降临

    有一个2b青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去世。没想到他没死,意外穿越到了斗罗世界,获得祖龙传承,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闯出一片天地
  • 将军抢亲记

    将军抢亲记

    奉新郡里,沈十三做了江柔的救命恩人,一刀劈下了欲玷污她的匈奴士兵的狗头,腥臭的血溅了她满身,那一刻只觉得面前的人是个盖世英雄。后来......她的盖世英雄也玷污了她,且并没有踏着七彩祥云将她娶回去。因为她不愿意。英雄是个骄傲的人,老子堂堂征北将军纳你一介草民做通房小妾你还不愿意?难不成还想做将军夫人啊?不愿意就麻溜地收拾包袱滚蛋,免得老子哪天没忍住一刀捅死你这个混账。江柔滚了。去了更偏僻的乡下躲避战火。有一天突然来了个儒雅的陌生男子向她提亲。她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清白的黄花大闺女了,自然配不上这样清俊的男子,遂拒绝,“妾一介孀妇,配不上公子,公子请回吧。”男子一讶,“姑娘是个寡妇?”她点点头,朝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男子面色复杂,左思右想半天,咬咬牙,走了。第二日却直接带着彩礼上门,“寡妇也娶。”于是她红绸盖头被娶进门。洞房花烛,盖头一挑,江柔惊声尖叫——她的相公被人掉包了。斯文有礼的翩翩佳公子变成了那个玷污她的盖世混蛋。“怎么是你?”“怎么不是我?”“......那个谁......去哪儿了?”惊觉她连将她明媒正娶进家门的相公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哪个谁?”她含羞带怯,“我,我相公。”盖世混蛋很不耐烦,“老子不是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