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3600000073

第73章

四所证者。谓法界真如遍行之义。唯识论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解云行谓有为诸行。我法二空所显真如。遍于一切有为诸行故名遍行。梁摄论中名为遍满。遍满一切有为行故。世亲摄论第七云。无有少法非无我故名遍行。无性摄论第七亦云。无有少法非是空故名为遍行。理实二空通余九地。以初位创证故以为名

五所成行者略有四种。一约增胜修成施行。二约所成起十大愿。三约修成。谓信等十行。四约实行。谓十度等行无不皆修。余所修行释文自显

六所得果者略有四种。一得当地满时调柔等四果。如下应知。二得檀行所成大财等果。三依摄论通达障空义得一切障灭果。四通论得唯识三性三无性理智及奢摩他毗钵舍那等果。余如文说

七释文者。就此地中文别有二。初长行。后偈颂。前中有四。一始住地分。二地释名分。三安住地分。四校量胜分

就初分中论主分为四。一依何身者。谓厚集善根为所依身。二为何义者。为求佛果。三以何因者。以大悲为因。四有何相者。过凡得圣为相。此四各有十门。别辨名为创住菩萨初地。又此四义与瑜伽四十八住品中极喜住内菩萨发心有其四相文同语少别。会意可知。彼云。一何相菩萨发心。二发心何所缘虑。三发心何状何相。四发心有何胜利。彼论依此经文。作彼略释不具。初依何身中有三。初结前总告。二正显行相。三如是众生下结行入位。正显行中初句是总。谓一大僧祇积集胜善故名厚集。若有众生者是此初入地众生。非是地前。有人判此十句属地前发心方入初地者。此不顺文。岂可地前属初地摄。以此文说初地不说地前故。应知。此是初住地处说此所依善根行相。别辨中此集有九种。一行集。善作眷属。持戒者以慧为主。戒随助伴故云眷属。如经修诸善行故。谓三聚非一故云诸善行也。二定集。谓定助智道。名为善作眷属三昧。如经善集助道法故。三亲近集。谓亲近诸佛供养恭敬。习闻慧智。如经供养诸佛故。四聚集。谓思慧智善能思量。积集诸度故云聚也。如经集诸清白法故。谓六度治垢故云清白也。五护集。谓修慧之行上顺善友故为摄护。出世真证修能趣入故名修行实证。行实证故为彼善友。教授摄护故云善知识所护。六广集。谓广于一切众生以愍至深心作利益故。七信心集。谓决定信乐求大法故。八现集。谓随所集善多向益生故云心多向慈悲。于中慈念依苦苦坏苦者。以慈行粗故。悲依行苦者。明是细故。问上文云慈与乐悲拔苦。何故与此不同耶。答此二有通有别。别如前辨。通论俱有与乐。如三地中慈有广大无量者与乐。谓广与欲界乐大与色界同喜乐。无量与色界不同喜乐。悲喜舍亦尔。故知同与乐也。又如三地。为苦众生入慈悲故知同拔苦也。此文亦尔。是故知同也。九求集。谓与众生求一切智智故云好求佛智慧。依论经此句摄在第八信心集中。别有第六净心集。谓出世真证心无垢染故云善清净心。故又此九中。初五护烦恼行。谓一戒学。二定学。余三慧学。即闻思修三慧。依论有四。加净心。集出世智故。后四护二乘行。于中初二护二乘心。谓广护狭心。信护小心。后二护二乘行。谓慈护狭行。求护小行。又此十中。初一总相。谓统括诸行成一厚集故。余九皆是集。中间出故是别相。九中皆有集义。是同相。戒定等别名为异相。成坏同前可知。依此诸集集成之身。乃能发此真证之心。住于初地故。此诸集总在地中。初分所摄故。云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等心。此心即是本分中愿善决定。彼文指此也。第二为何义生如是心者。如经为得一切种智故。此显佛无上智具知断证修究竟满。故此为总句。佛智业用利益众生差别有九。为求彼故生如是心。一力佛智能作问记业。此是如来处非处智。随诸众生问。因果等义。悉能记别。此义广说如余修多罗说。故云为得十力故。二无畏了佛智能作破邪业。以四无畏破外道说故云为得大无畏故。三平等佛智能作教授业。谓得二空具足佛法。转教众生令同证入故云为得具足佛法故。四救佛智能作救济业。谓以四摄巧化众生故云为救一切世间故。五净佛智能作救摄因业。以大慈悲为救众生因故云为净大慈悲心故。六无余智佛智能作普观之业。谓常以佛眼普观十方世间众生。无不穷尽故云为向十方无余无碍智故。七无染佛智能作严土摄生为业。谓庄严一切世界令无障碍。无有杂染。不待功力。以土应机令生信入法故云为净一切佛国令无余故。论中智心无碍者。智无碍显前无障。心无碍显前无染。又初慧解脱。后是心解脱故也。八觉佛智能于一念顿觉三世众生心数。以为业用故云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故。九转法轮佛智于诸众生能令解脱。善巧为业故云为自在转乃至佛神力故。生如是心者即是前发阿耨菩提心也。论云何故唯言生心不言生智为一问也。及余心数法谓念定等为二问也。理实此时诸德皆生。何独心耶。释云心是总主。举此即摄智等心法故。云心中即摄知断证修。答初问也。亦摄一切助道法故者答后问也。第三以何因生如是菩提心者。如经是心以大悲为首。故前说为何义中显所求果。今此以何因显能成因。谓以何因求大菩提。以大悲为首济众生故。求此菩提非为自安。何以故。若非如是大菩提法无以究竟救众生故。是故诸行大悲为首。此悲大有九种。一增上大缘微细苦。生增上智故云智慧增上。论释智与慧二差别者。然此智慧有通有别。通而言之所知无别。开别有二门。一智知俗谛慧照真谛。如十度中第六名慧。以照理故第十名智。以鉴事故。二智能决断因果逆顺染净差别。慧能照达诸法假实体性有无。此中约后义辨。又观众生十二缘起。前能起后皆名为因。后依前起悉名为果。逆顺观之有染有净。染逆顺者。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是名顺观。何缘老死。谓由生故乃至无明是名逆观。净顺逆者。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是名顺观。何缘老死灭。由生灭故乃至无明是名逆观。是观名智。决断义故。观一切法但名无实名自相观。观一切法真如一味名同相观。是观名慧。照察义故。二摄大。谓前既知苦。今以四摄方便善巧救苦众生故云方便所摄。三淳至大。淳谓渟厚。至谓至到。慈悲增上故曰淳至。淳至有二。一直心淳至。谓向时发心许尽众生界作利益。其心一向无改易故。二深心淳至。谓愍苦情愍彻于后际故云直心深心淳至。故又直心令证理。深心令集善。故起信论云。直心者正念真如法故。深心者乐集一切诸善行故。四无量大。谓摄取如来无量神力。化物生信故云量同佛力故。五决定大。上妙决定信深智胜对治者。决定信知诸佛深智。堪授众生令成最胜对治之用故。云善决定众生力佛力故。谓以佛智力授与众生益其智力故云众生力也。六随顺大。谓随顺菩提令得正觉故。云趣向无碍智随顺自然智故。七正受大。谓能领受诸佛大胜教法转受众生故。云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故。八最妙大。摄受胜妙平等功德故云广大如法界故。九住尽大。谓住是无常爱果之因。尽是涅槃常果之因故云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故。第四明是心生时有何等相者。如经菩萨发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者。以此心即是出世间道。此时舍离凡夫性故。又创得圣位。过于地前内凡位故。此是总句。过义有八。下别显之。一入位过。此时初成出世间心。犹如世人初始住胎。相似法故云入菩萨位故。此句约位故。瑜伽住品名入菩萨正性离生。梁摄论第十云。一入菩萨正定位。以入菩萨初无流地故。二家过。以得佛所证法界之分故云生在佛家故。梁论二。生在佛家如诸菩萨生法王家具足尊胜故。解云前虽住胎。若下贱家不足为过。要在王家受生。方显其胜故。此句约得法为家。瑜伽住品云生如来家。三种姓过。以大行成立堪绍佛种故云种姓尊贵。无可讥嫌者。梁论云。以过二乘及世间种姓故。解云。良以二乘亦得生空法界。然彼不能绍佛果位。如虽生王家然或是王之仆隶等。不足为贵故。今要得王之体分。继于王位故子相似也。四道过。以非有流故。世道不摄。是无流故。出世道摄故。云过一切乃至出世间道故。以虽得大乘在世间无足为胜。如虽是王种若是鬼神之王不足为贵。要是人天之王。方显道过故云异道生相似法故。梁论云。四已转一切世间行。决定不作杀生等邪行故。五法体过。谓菩萨正以大悲为体。于作他事即是已事。以为自身体性。相似法故云住菩萨法中故。瑜伽云。设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当云何答。应正答言。大悲为体。此之谓也。前虽道胜。若已身残阙。未足为胜故。举大悲显成自体。六住处过。以不舍世间。是不住涅槃。方便不染。是不住世间。巧离二边。住无住处故。云在诸菩萨数。论经名住在菩萨正处故也。如王子诸根备具。若住处下劣。亦不足为胜。菩萨虽有大悲。若着二边。亦未为胜。七生业过。以顺空圣智。等入三世真如法中。显无终极无际限相。生命相似故云等入三世如也。论经名三世真如法中。是故此中如字两处用之应知。如彼王子虽依正俱胜。若寿命短促。不足为胜。八毕定过。佛种不断显因毕定。究竟涅槃显果毕定。成就相似者。如王子虽依正命胜。若志气不立所作不成。不堪绍继故云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住如是法等者。牒以总结。谓前四义中。初明内所依身。二辨外所求果。三显求果所因。此三明发心由致。四正显所发心相。此即是初住地相。故云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法故。不动法者释成住义。谓一证真理不复失故。二乘异道所不动故。已说住义竟

同类推荐
  • 古今事通

    古今事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临安集

    临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缘生论

    缘生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东州采访册

    台东州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无限求生之游戏

    无限求生之游戏

    一个富二代因为一场意外,进入了一个名为主神游戏的死亡游戏,在这里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新书《末世基地车建设》,新书没有内投,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 豪门暖婚之悍妻不好惹

    豪门暖婚之悍妻不好惹

    安京光海海边。邵瑾钰还是穿着参加婚礼时的衣服,熨帖规整的西装贴在身上,合身得体,将本就修长的身姿衬托的愈发长身玉立。六月天,天气炎热,邵瑾钰将上身西装脱掉,弯曲着手臂,搭在臂弯里。白衣黑裤,一如之前清隽温雅。今天那人的大喜日子,他受邀并且理应前往,到了之后,看见那人幸福的模样以及新郎给新娘子的惊喜之后,再也坐不住,悄然离席。心口郁结,憋着一口气,浑身难受……
  • 大宴山海赴归人

    大宴山海赴归人

    那,是一个破碎的王朝,当盛世不在,风雨亦来,其必摧之。十五年前,蓝月宫中的一场偷梁换柱,她,曾经的大泱帝女帝尘心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蓝月女皇唯一的心头至宝。多年后,当年的帝女已长成了一位倾城绝艳的俏美人。可惜美则美矣,确实在纨绔。一次疏忽,一朝刺杀,外表纨绔,实则内掌乾坤的蓝月三殿下——凤兰夏央就这样窝囊的去了……年少失魂,少年归魂。再睁眼,她是凤兰夏央,可又不是凤兰夏央。且看她如何在这乱世之中谋得十寸方圆?
  • 宇宙的起源

    宇宙的起源

    在恒星之间茫茫的黑夜里,存在着气体云、尘埃和有机质。通过射电望远镜,我们发现那里有数十种不同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的大量存在,表明生物无所不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很可能是宇宙的必然规律,只是时间迟早不同而已。在银河系的几十亿个行星当中,有些行星可能永远也不会产生生命,有些行星可能有生命的兴亡,或者只是停留在生命的最简单形式而已,但是在一小部分的星球上可能有比我们人类更高级的智慧和文明。
  • 武侠之绝世魔头

    武侠之绝世魔头

    重生前世熟悉的游戏武侠世界,武道昌盛,江湖横行,强者决战紫荆之巅,无视皇家威严;豪强争抢底盘,肆意打斗,不顾人命;门派林立,敛财圈地,聚拢武者为己卖命。所谓江湖门派,实则不遵法纪,不敬朝廷,以武犯禁。主角重生普通武者,加入朝廷,带最强武道系统踏上武道巅峰。诸多武道,唯我无敌。剑神不敢在我面前拔剑,刀圣不敢在我面前出刀。以手中刀,杀遍武林,使江湖臣服,强者俯首。一刀出,天下禁武,无人敢言。一刀出,号令武者,莫敢不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眼

    佛眼

    本书收有“厮守”、“独自跳舞”、“永无承诺”、“崇拜城市”、“名人的尴尬”、“女人的散文”、“婉约江南”等随笔。
  •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曹操割发自罚、孙中山不让大哥当都督、林肯替受冤人洗掉罪名等100多个古今中外历史名人、伟人遵纪守法的故事,目的是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仙之召唤三界

    修仙之召唤三界

    宅男洛方无辜穿越,竟成了修仙界门派的掌教,面对凋零的门派,还好他有万能的召唤系统,没有弟子?哪吒、雷震子、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二郎神、猪八戒、黑熊精、灵感大王要有尽有。没有谋士?姜尚、孔明、刘伯温还不是手到擒来。没有圣人?老子、东皇太一、西王母、鬼谷子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得不到的。且看宅男如何成立三国军团、封神军团、大汉军团。从此异域封神,笑傲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