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800000014

第14章 书类(5)

答陈兰台

往事舆论各自明白亦知大疏必不可已然一之足矣文中子曰辨不得已也其犹兵乎况此三君者皆今之所谓贤人也惟处丈一事共言其过文之直气琅琅琅不待读大疏而后知夫既知之矣而又急急乎白以重彼之过则我亦岂尽无过乎观部中覆疏与夫奉旨严切不可谓不知我然当此之时正不必令天下人尽谓得在我失在人也此诗赞文王所谓不显惟德史称西伯阴行善正吾辈求天知时也为今日计当即遵旨赴任料当事者必有以优丈即不然而丈之品已定益以增其高而诏今后乎再疏万万可已此非元之言而凡相知者之言也伏惟裁择贱恙新起未能多及

与徐客部懋和

李先生所遭不幸谬附同志不能为觧真可负愧虽然自公卿而下至于韦布为李先生上书者累牍未已古今患难中君子有际遇若此其盛者乎李先生得此即死有余荣矣况主上仁明千古一见原不以死待得李先生而李先生未免尚有怨尤之意此其于知止有定修身以俟意得力与否师生道义不得辞其责也有一启附上幸为致之足下志远而兴高识端而守介默默守此充其未至何患不及前贤而犹皇皇于会讲一节何异走日中而避暑也子曰为仁由已孟子曰仁者如射李先生尝忧学不传元但忧无可传者耳能为珠不患不泽媚能为玉不患不山辉必如是而后知止定静安虑皆从此出足下以为何如

答郑德进

春间小价至及近邹亲眷属相晤舟中两辱手书兼黄白之赐极荷眷厚乃近书为雨所湿不得槩读只得存者十之三大抵纲常语也此关系甚重乌可轻言但各家庭闱之际各有难处处而为人子尤难须得真情乃可理拆又向来古礼考究久精时俗相传大半错舛如宗法一件近始得其梗槩而庶子为运生母服亦尚有可言者可正拟为此二论附入家谱未暇也然若足下云云何至相悬之甚乎夫大闲则不可踰而恩常掩义情亲礼疏勿以议礼而至于父子反唇则家庭中第一要义每思古人孝友至处常目居有过之地如大舜泰伯伯夷叔齐诸君子但以字友为重天亲至性耳足下以为何如

答郑德涵

手札至具见人子至情然稍过矣贤亲常言长兄遇诸弟甚厚亦多委曲独有此一事似难为为子者如此则或可谅令兄之心也颇闻亲家当初时方以补官行虽具聘典而正始之义未备已而谂其贤淑也始坚成之推亲家之意必以德贵故不可轻亦或出当时之忙促然不知礼重正始也既成之矣又不及封诰之锡正位号以诏族党临冢妇即亲家在恃已疑礼体之难今兄之见亦有说也贤亲爱母令兄亦爱其母贤亲之继父也以成志令兄之继父也以成志均之可以劝孝贤亲尽其在我者可也仁人之于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况于兄乎想傲象待其兄非礼处岂可忍而舜不怨也此孝之至也大率家庭之间恩常掩义而义在其中情常胜礼而礼在其中然不可求人贵人也正己而己矣故曰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必欲求人责人非但势不行正己疏而怨尤起一未得而两失之也愿贤亲立身行道以显其父左右承欢以养其母恭让怡怡以友作昆弟其为孝孰大焉孝弟尽之我是非付之人祸福听之天其所守孰约焉古人事兄如事父事嫂如事母至孝也贤亲之可勉者在此幸念之惟贤亲资美近道相望甚远故不惜详惟谅察

答周时甫

时文与古文原别、近皆反而一变矣、尺寸左马。雕刻字句。以为古文。而索之无谓也是古而时者也刊陈词、究旨归、机轴纵横、必由己出、虽犹存方体、而意常在员也、是时而古者也、与其古而时毋宁时而古也、此吾有取于今日之时文也、顾其出之无本而才或有限不免极力于近合之工。而亦往往有售者。君子不贵也。读足下所谓时文、则诚古矣、其形神合、而华实俱焂乎其变、而沛然有余也、意不独其才则然、非养之浮、未不易至是、信足下之奇于文也、然吾观古今才士能文章者。多叹簿书民事以为俗。则不宜于官。官其小者。自视常出古人上。耻与世为偶。则不宜于人。人其粗者。将曰天之所以与我尽在是矣。则不宜于学。则是文章之为累亦不少。可有也亦可无也、足下深沈而警颖、厚蓄而寡露、友朋推重、在彼不在此、则前所言者、皆非所以虑足下、然犹愿足下若无之也、夫生人易生才难生才易成才难成才易大成难大成非学不可学则知天与我者何如何方无愧学则见天下之人皆胜我者如何方无作学则知见在职业难修、如何方尽分、其于大、成亦不远矣、前有小启、附敝乡王瓯宁君往、内有为令四要、鄙见以为足下今日学在此、不审到否、又不审足下能不以为迂否、来书谓意外呶呶有言、此何足论、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夫仁者在己、为仁由己而己矣、一切毁誉、助我进修、不怨不尤、自有知我若初至欢虞、其终多吝、此仲尼子产颂声所以久而后作也、京中往承寄贶、兹复稠叠故人何不相知、情深且文母乃过欤、需次之苦、初仕之难夙昔既经之矣、但愿一意民事、简畧世情、名世事业、发轫在兹倘有相闻、素缄为爱、瓯宁君书倘未到幸从逓中觅之、大扺州县甚难、火耗罚赎、是最易染者、士民未相信、当路未相知、是最易怨者、者不染不怨、自责自修、山川之灵、且佑之、况于人乎、惟自万万、

答汪吉州

荣履月余颂声未作在他人则可虑在足下正是规模宏远处此中取誉颇不难何必足下所望足下以纯王实意深入士民不弃时尚不落时尚自作主张则世道有大幸不特在一郡与一时耳往元初至吉州时曾见庐陵乡先生张公讳子弘者论吉州人物论谓闻之故老叟儿童公论似求于贫中若三罗是已三罗者皆及第也而能贫此言庶几近之后因登匡山有诗云王匡既仙去遗迹山之阿岂无一代雄千秋各如何贫人贫不死富者空金多吉州今代盛人物在三罗鄙意谓礼失而求诸野张先生之言或有据也乃彼时诸公见此诗多不满姑以俟百世可也足下谓必于讲学中寻人殆未可草草吾道自有正气世间自有真人足下平心而徐察之自见不当以区区一萹之言为左券也足下喜释释不妨儒各自成家正不必混而两相借耳白沙有言儒与释不同其无罪一也足下盖有志于是矣而必寻人于讲学不但无益于儒恐并其释意而失之况此邦九邑讲学大半就其讲者士风如足下所云亦槩覩复可使之转令盛乎必以讲学寻人与必以不讲学寻人均之有意虽然世必有不讲而学不言而信者虽未之见不敢诬天下尽无人也非高人不敢及此惟裁察

答刘方伯【二首】

途来每见张黄门玉车、论当今人物、未尝不盛推门下、及晤李中丞先生、其言犹玉车也、颜仪在对、深惬私衷、独不得从容扣所欲请耳、往时忆承李卓吾道人寄声相侯之论、既渡江、因与玉车晤卓吾于大别山上、坐语移时、即其榻所见几上有卷一轴、乃卓吾与顾尚书公约游焦山往来书札也、卓吾札云、何必焦山、必焦山、则焦山重我、既不欲死于妇人女子之手、又不欲死于假道学之手、则何往而不可死也、读其词而壮之、玉车喜、先题数言卷上、以次见属、惟元之念卓吾、亦犹卓吾相念也、遂发如兰之说、以应玉车、若曰、吾辈与卓吾趣舍不同自当有同者在耳、乃卓吾怫然。以其言无当也玉车觧不胜、元乃言曰、世人出处名与利而已、出者间或近名、而不胜其利、处者问或为利、而不胜其名、若名不在山林、利不在廊庙、谓之如兰、岂不可也、卓吾颜始稍霁、今其题卷具在、门下一索可观之、倘所题过当、幸直以一言、敢不勇于受责、以嘉长者之赐、

伏枕中忽辱枉书、不觉沉疴之去体也、所承奖借、愧不敢当、而门下所引未能、则实大有订顽者、不敢以为诳也、大扺一体与过化实未易言、近世儒者。动称一体。而侈慕过化此不可以欺人止欺己耳杨子云有言、君子忠人、况己乎、小人欺己、况乎人乎、为今之学。未有不欺己者其原生于以本体求道而陋闻见拙践修耳高明以为何如李道人名震湖之上、颇闻其旨、主不欺、志在投时、可独造、独其人似过于方外。寡渊默之思。露刚侠之象。未言化俗先碍保身。门下当善成之、勿愈益其僻也夫儒与释不同而吾儒之中庸、与释家之平等一也、不审道人亦有味其言否耶、道人因焦太史与门下之雅谬意不肖、乃不肖亦何敢无以报道人、惟转致为幸、盖因道人既以自省、又恐其友与于今世谈学者之弊之甚、则关系不细耳、耳道人以一代知吾待予、当其时实不觧也、别去三年、始悟其意、亦不必复扣道人。

答余司理

迩来士大夫工于速化之术一以弥缝世情谄上谀下为通才为远器无论道理何如即本来禀受偏气亦消磨殆尽犹然世共贤之而彼亦若自以为得计者士风至此可为太息夫理天而气人然气亦所以辅理自大贤以下气皆不能无偏气存而理犹有存者故理失而求之气可也并其气而丧之且侈然附于非理之理如世道何方门下理敝郡时未能无气亦未能无偏然窃私相谓今时难得正如公等在一方则官邪民害惧居台谏则能行我所欲言不肯顾慕以媚当路而病公家所期门下谬有世道之思焉而讵知其不果尔虽然亦何损于门下也伏读来书引以自讼其气王其语衷油然冲光益增敬悚世有小经挫折即改生平又有不堪时俗恧为白眼以傲当世者闻门下之风可以自省矣夫官何负人人负官耳守道守官其理无二能求胜已百顺自生安知今日之失非两得也夙承雅谊敢布腹心敬谢远存之辱不备

辞郡侯见招

屡承宠召未敢趋命而又未敢遽白其所以猥托于小祥以外之权辞致厪记忆复叨兹宠深愧不孝之未能以诚事我邦君也不孝自经生时谬志古礼每读史至西晋深惜王谢风流礼教陵夷极矣然而朞功丝竹犹载史书令人惊异不知今天下士风当不止此也往往为友人道之曩出都时猥辱相知以纂葺礼经过督此日窃不自揣量妄有事焉今亦粗有次第奈向来偷惰之习兼以多病之躯自觉叛礼狥俗处多已不胜其内怍则焉用经为惟有此类一二细节且易守者犹未敢荡尽以骇乡人耳目以累我邦君一方之风化伏惟台端怜而舍之倘得伏苫块中竟业于诸相知所督过者万一有所发明在翁祖曲成之恩以视前席之赐其轻重大小何如也力疾布闻皇恐皇恐

同类推荐
  • 医方简义

    医方简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carecrow of Oz

    The Scarecrow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AW

    THE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字门拳谱

    字门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邪帝专宠,冷情王妃不好惹

    邪帝专宠,冷情王妃不好惹

    颠沛流离,终于遇到了自己的良人。她是丞相府的嫡长女,是燕王诏令册封的夫人,那位高高在上的王对她宠冠后宫。然而,到头来却不过是镜花水月,命运又对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昔日的爱人,此时怀中的人是自己宠爱的妹妹要她命的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而筹划葬送她所拥有的一切的人,是她的亲生父亲!沐枫洛,你不是主谋却是帮凶!林家欠我的,必要全部还给我。你沐枫洛欠我的,若我不死,也定会让你全数还回。
  •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鸦片作为一种“商品”,长期参与人类贸易。本书是一部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不断干预下的鸦片罂粟的历史。
  • 别让敏感害了你

    别让敏感害了你

    敏感,往往是不幸的开始对疼痛敏感的人,针扎一下就会痛哭流涕,这是正常的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尚且情有可原。而内心敏感则是一种主观心理,一个太过敏感的人无法获得最纯粹的快乐,每天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外界的人和事都“草木皆兵”,长此以往,就会被敏感困住手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人诸多不幸的开始。
  • 墨菲学.2

    墨菲学.2

    墨菲学又译为墨菲定律,也有人诙谐地称它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叫爱德华·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与美国空军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实验,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而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装配的同事把这16个加速度计全都装反了!沮丧的墨菲不经意间开了这个同事一个玩笑:“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这句话被称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出错。”从此,墨菲定律迅速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后来,“墨菲定律”被收入《韦氏国际词典》,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 沧海此月圆

    沧海此月圆

    京城暮雨纷纷,有人抱着酒壶醉倒在昏暗的房间,有人小心翼翼将花灯放进河流。钗头凤被珍藏在木盒,她至死也没有亲口告诉曾经的少年,她回来了。(番外可单独食用)
  •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萌妻养成:妖孽娘子缠上神

    原名《吃货小仙妻,赖定美厨神》张奎无意中救了一个小吃货,结果把自己要定亲的戒指都给弄丢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关键天上还掉下一个儿子,两个吃货,可怜家里穷,都快被吃光了。认识这小吃货,她自己来历不明不算了,弄到最后张奎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历不明了。有丈夫有小孩了,怎么死不承认,还来纠缠不清,怎么张奎自己内心处好像也被这小吃货给迷惑了。到最后这才发现,这是自己前世种的因,到现在来要还掉自己的果。如果张奎不说,也许她的身份就永远不会被拆穿吧。就算有沐青会去调查,但是张奎还是相信,没有人能知道她真实的身份的,到最后却被自己的妹妹给破坏了,让张奎差点失去了她,也确实失去了,但是他相信他一定能把她找回来的,不管天涯海角。
  • 最强位面成神

    最强位面成神

    新书发布《最强万界大穿越》望大家有票票的投个票票,青铜拜谢,下面有直通车。如果你能够穿梭位面你会干什么?林浩得到了一个能够穿梭位面的神器,从而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了超越一切的存在,只是苦了那些被林浩给祸祸的面目全非的位面!林浩说“只要是让我不爽的我就是要改!”QQ群:654849209
  • 史上至强帝尊

    史上至强帝尊

    拥有混沌之体的凌浩,却被垃圾功法拖累,背了三年的废材名声。奇遇,以仙君衣钵为引,承大帝之遗法。由此陷入征伐漩涡。进,一线生机。退,万劫不复。狂歌当酒,扫却魑魅。成就万古帝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中国历代庙堂文化故事

    了解寺庙的历史,我们可从中领会到佛界的神秘传说;了解寺庙的文化内涵,我们可领略历代文人墨客的别样情怀。还有那关于寺庙的美丽传说,所有的爱恨情仇,最终在佛的宽容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