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500000001

第1章 从一首歌词说开并代序 (1)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保佑你平安喜乐。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以上三段文字,是目前流传比较广的所谓“六世达赖喇嘛情歌”,或者叫“仓央嘉措情诗”。

仓央嘉措,这是个在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很难出现的一个名字,这是个明显带有少数民族特征的名字。是的,他是藏族人,他的身份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所谓的“诗人”。

无法不感谢以上三段文字的作者,没有这几段精致优美的文字,我们很少有人会记住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业已存在,如果有人询问其他历世达赖喇嘛的名字,绝大多数人是无法说出的;而只有第六世,仓央嘉措,广为人知。就如同我们熟悉清朝历代皇帝的年号,却只不过仅仅能叫出玄烨、胤祯等少数几个名字来一样,若问咸丰、同治的名字,大半还是知者甚少。

所以,对以上三段文字的谢意,我们至少可以基于这一点——是它们的流传,让我们知道了仓央嘉措的存在,并与六世达赖喇嘛对号入座,并由此,让我们对藏传佛教产生了兴趣:它的神秘,它的美丽,它的若隐若现的奇迹及由着这奇迹生发的想往。

然而,也仅限如此。因为,这三段文字跟仓央嘉措一点关系都没有——嗯,话也不必说得这么绝对,还是有一点点关系,那就是张冠李戴——它实实在在是个现代的汉族人写的,却被大多数人以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从三段文字的细微不同可以看出,它业已经过修饰。其原本,最早出现的载体不是诗集,更不是什么仓央嘉措情歌集,而是一张叫做《央金玛》的唱片。

所以,它是首歌词,它的名字叫《信徒》。

在这张由朱哲琴与何训田合作的唱片中,还出现了另一首歌,名字叫《六世达赖喇嘛情歌》。

第一次张冠李戴就这样自然地发生了,“信徒”这个名字渐渐不被人知晓,而将其歌词冠以“六世达赖喇嘛情歌”的题目。之后,题目成了作品属性,就如同《道德经》与《老子》并存一样。

而那首原名是《六世达赖喇嘛情歌》的歌词,却确实有仓央嘉措的身影,这首歌词将其多首意味相近的诗歌整合在一起,并经过了删改和添加,形成了一首与原作基本无关的歌词。

第二次张冠李戴,则完全是在第一次文字误会上的有意行为。这次是一支在青年群体中较有影响的乐队的重新演绎,它将朱哲琴的两首歌——《信徒》与《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融合在一起,并加入了另一首真正的诗歌,形成了一首新作,叫做《仓央嘉措情歌》。据说这种大杂烩的拼盘歌词,也曾经由某位年轻的活佛演唱过。

于是,“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成为了仓央嘉措诗歌中的一部分——虽然,仓央嘉措跟它没有任何著作权与署名权的关系。

其实,如果仔细地比照《信徒》与业已被学界认定的“仓央嘉措情歌”,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它们的文字风格完全不一致,《信徒》的修辞之复杂、意境之优美、文字之洗练,在“仓央嘉措情歌”中完全找不到一丁点儿影子。

真正的“仓央嘉措情歌”,最早出版于1930年,汉文版本的著作权为我国藏学藏语研究的前辈于道泉先生。这本书版本名号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五”,书名《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

它开创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先河,此后,有1932年刘家驹本、1939年曾缄本和刘希武本等。而且这几个版本间,也有互相影响的痕迹,再其后的版本,几乎都是以上版本的“润色本”。

而在这些版本中,从来就没出现过“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但它的流传确实太广,让人以讹传讹,直至今天,可以预见的是,它还会误传下去。

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仓央嘉措算不算一位诗人?

做这个判断,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他写过什么诗,写过多少首诗,而这些诗的质量如何。

目前学界认为他是写过诗的,但写了多少首,没法认定。

对仓央嘉措诗歌数量做了详细统计的,是我国藏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佟锦华先生,他在《藏族文学研究》一书中曾提到:

“解放前即已流传的拉萨藏式长条木刻本57首;于道泉教授1930年的藏、汉、英对照本62节66首;解放后,西藏自治区文化局本66首;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本74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本124首;还有一本440多首的藏文手抄本,另有人说有1000多首,但没见过本子。”

而上文提到的于道泉译本、刘家驹译本、曾缄译本和刘希武译本,在诗歌数目上根本无法统一,谁也说不清楚截至20世纪30年代,民间流传了多少首仓央嘉措诗歌。

而且,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所谓的数目,是汉译过程中人为划分的!

事实上,早期译者,比如于道泉,看到的似乎是一种可以连起来读的、有237句的“长诗”;他是根据对“长诗”在内容、意趣、风格上的评价,主观地将“长诗”腰斩,分成了若干“节”。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样的问题,于道泉分节的办法是不是合适,谁也不知道——我们可以更简洁地说——在目前的情况下,不知道就意味着不合适。

那么,仓央嘉措的诗有多少首,就不可能有任何人下结论,除非,找到于道泉汉译本的原本,或者,找到其他译者并与于道泉译本不同的原本,进行文本比较。

事实上,学者们针对暂时认定的“仓央嘉措情歌”,从内容、主旨、表达方法等方面,一直在进行着考证和剖析,目前基本的结论是:一、不排除其中混杂有民歌;二、不排除其中有为故意陷害仓央嘉措而伪造的“证据”;三、即使姑且认定为是仓央嘉措“原笔”的诗歌,由于传播过程的遗失、篡改、删加,其“原意”是否果真如我们所理解,也未可定论;四、即使我们统统将这些诗认为是“原笔”,其中的笔意矛盾,依然令学界疑窦重重。

这些疑点,简单地说,就是作品差异太大,不应该是同一人所写。曲高和寡的事情总会发生,如果直接引用学者“和尚骂秃驴”的结论,大多数读者恐怕难以接受——但是,学术的事情,不可以混水摸鱼,也绝不允许妥协——

你可以渲染,你可以夸张,你也可以迎合世俗,但是,事实不容忽视。

忽视,就是对事实的歪曲。

而这个事实就是,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价仓央嘉措是一个怎么样的诗人。

做出这种评价的基础,不仅仅在诗歌数目上,而且,关乎诗歌的质量。

很简单的逻辑推断是:一位爱好写诗、写了很多诗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诗歌爱好者,但不能武断地判断他是诗人,这还要评价他的诗歌成就。

引领仓央嘉措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的,是一本叫做《诗境》的著作。在仓央嘉措的有关文献中,记载了他从小学习这本书的经历。

《诗境》最早是一部古印度的梵语作品,作者为檀丁。13世纪初期,藏族学者贡嘎坚赞将其译介到藏地,后来经过数代藏族学者的翻译和重新创作,最终成为藏民族自己的重要美学理论著作。这部著作大致上可以分为诗的形体、修饰和克服诗病等三个基本内容。因此,它事实上也是一本诗歌创作指南,尤其在诗歌写作方法的修辞学方面有极大的实用功能。可以说,它是藏族诗学体系的根,是奠定藏族诗歌创作技法与风格的源头。

而由于这本书的译介,使得藏族文学在诗歌领域产生了一次变革,在此前,藏族诗歌流行的是“道歌体”和“格言体”诗,受《诗境》的理论体系影响,在此后,形成了“年阿体”流派。

仓央嘉措为什么要学习写诗呢?是他的个人爱好吗?他从小就想做一个诗人吗?

不是的,这是传统,也是藏传佛教对僧人的要求。因为,它属于佛家“五明”中的“声明”,而且,在历史上,对《诗境》进行解释、注疏、评论的活佛,比仓央嘉措的学问大得不是一点半点,在他们面前,仓央嘉措如果自称诗人,是会被笑掉大牙的。

在西藏的历史上,活佛作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米拉日巴写了500多首诗,号称“十万道歌”,萨迦班智达的格言体诗歌,形成了《萨迦格言》,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非仓央嘉措可以比肩。而宗喀巴、五世达赖喇嘛,都写过诗歌,诗作水平也远远超过仓央嘉措,可从来没有人认为他们是诗人。

那么,凭什么认定仅仅写了根本无法认定的70首(左右)诗歌的仓央嘉措是诗人呢?

这要评价他的诗作的质量。

比如乾隆皇帝,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题字,几乎走到哪儿写到哪儿;二是写诗,据说一生写了四万多首,陆游加上杨万里也比不上他一人。但是,严格来说,乾隆的书法水平和文学水平,谈不上“名家”;而王勃诗作仅传世80余首,但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仓央嘉措就是王勃一类的诗人。客观地说,他的文学天分不高,他的作品不多,但是,他的贡献大。这贡献,就是他的创作实践改变了藏族诗歌的文风。

前面说过,藏族诗歌有“道歌体”“格言体”和“年阿体”,在仓央嘉措的时代,是比较盛行“年阿体”的。这种诗歌的文风,有点类似于我们汉族地区的“文人诗”,写得很优美,而且像猜谜语一样用典故、写隐喻,这种文风肯定是上层人物和知识分子才能享受的,大多数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没有办法使用。

而仓央嘉措的诗歌创作,平易近人,十分朴素,有点类似于民歌,这种文风是适于传诵,也适于更多的人创作的,它的贡献,就是将文艺从矫情的阳春白雪放归到朴素自然,将少数人享用的所谓高贵艺术归还给了自由创作的民间。

这才是仓央嘉措诗歌的意义,不管那70首(左右)的诗歌是不是完全由他创作,也不管这些诗是不是在传唱过程中经过民间“加工”,计较这些,只有学术价值,但不关艺术价值——而这,也正是我们出版这本诗集,并大胆地重新汉译的心理支撑,把诗歌还给民间,让它以艺术的名义存在。

但是,以艺术之名存在,其基础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对仓央嘉措的客观评价,而且,由着这评价,不要再继续歪曲其诗歌的内容。内容和艺术性,永远不能混杂在一起。

确实要感谢这70首(左右)诗歌,正是它们,让我们对这位活佛产生了兴趣。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的兴趣不在诗人,不在诗歌的艺术,而在诗歌传达的内容,或者说是他们希望理解的内容——情欲。

就好像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研究《钗头凤》的艺术性,但绝少不了有更多的人八卦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一样。

这才是这些诗歌流传的真相,也才是《信徒》张冠李戴的真相——将一位地位尊崇的活佛与情欲联系起来,进而津津乐道,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心理,哪怕这种心理的基调是颠倒黑白。

所以,关于仓央嘉措的真实生平,是要有一个解释的必要了,他是不是一个浪子,是不是半夜溜出去私会情人,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理解诗作中貌似“情欲”的内容。

同类推荐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特斯拉自传》是尼古拉·特斯拉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本书作者用生动犀利而略带调侃幽默的笔锋详实地刻画了王阳明与他所处的那个波云诡谲的时代,力图卸下圣贤的妆容,拂去历史的尘沙,为你展现一个真实鲜活、血肉丰满的旷世大儒,带你领略一段从凄苦入狱到悟道为圣的人生传奇。
  •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她们灵魂里有香气

    百年前灵魂里有香气的女子,至今还令世人念念不忘,我们怀念的是什么?是她们穿着旗袍,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弄堂里,轻摇慢步地走进西方文明的舞池里翩跹,那样的绝代风华,那样的绰约美好……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16位女性,从她们的成长背景来展现她们一生的历程,她们或孤傲、或世俗、或强势、或柔弱、或欢喜、或悲悯,作者着力展现她们在其各自人生的关键转折点所做出的不同选择,希望能对当下女性读者有所启发。
  •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

    在美国中部俄亥俄州阿克隆市,五名有着出色天赋和兄弟情谊的黑人少年,组成了一支叫做“流星”的球队,执著地追求着他们的篮球梦想。贫穷、动荡和缺少父母的关爱,让这帮少年早早地面临人生的种种挑战。他们在一位严父般的教练带领下,历经磨练,最终夺取了高中锦标赛的全国冠军。曾经的懵懂少年也成长为懂得爱、忠诚与尊重的男人。《我的兄弟我的篮球:勒布朗·詹姆斯自传》书中的每个人物都鲜活难忘,又催人奋起。
热门推荐
  •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回收商的万界之旅

    作为一个拥有逆天外挂的时空旅行者,流云总感觉,自己所倚仗的外挂,似乎跟自己所预想的不太一样……为什么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难道未来我的画风,可能有些不太正常?现已加入宇宙大能的豪华养成计划……我在万界打酱油系列……民国—金书—漫威—现代—魔禁—诛仙—?
  • 曾是惊鸿照影来

    曾是惊鸿照影来

    小喇叭又在闪动,不会又是那个什么一元两元吧。马小萌把正在编辑的内容点了下保存,点开了QQ,果然,又是那个网名“一元”的家伙,简直阴魂不散,愈挫愈勇啊。她正在气头上,由于前天晚上例会迟到,她被扣了五十元;同事们都说她冤,这可是新制度执行后被罚的第一人。哼,五十元都丢了还要你一元?她没好气地敲下一句话“这世界铜臭味已够重。”正准备再加一句“我讨厌任何圆角分”,还没发送过去,对方已经加了句说明“老乡,一定加我!”老乡?马小萌点开了一元的个人说明。“浙江,杭州”,呵呵,这是哪里跟哪里的老乡呢?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余光里满满是你

    余光里满满是你

    一年前,她因家庭变故离开了他……一年后,他来找她,只为能远远的在她身边就好……两人相见都变了很多,她不在是原来的那个她了,他也变了许多,不再那么随便……他的一切改变都是因为她……“顾一满”——那个天才电竞少女,两年前离开了TY战队后宣布正式退役。两年后,因为种种原因,“顾一满”复出,他与她成了同一个战队,他们一起打进总决赛,一起完成他们的梦想……清楚多么美好……从校服到婚纱,从教室到教堂,初恋就是自己的妻子,有多少人是?
  • 问迟暮晨曦

    问迟暮晨曦

    缘分……是在我们初次见面时就已经让我们一生相恨相爱的吗?从我们的初识开始就已经成为了命中注定四年前,我爱你四年后,我恨你为什么?就因为你名为晨曦我唤为迟暮时隔四年我们再次相遇即为缘,可.........迟暮和晨曦真的会融为一体吗?“迟,只要是我想要的,都会得到,包括你”顾逸晨“顾逸晨,我们真的不可能,你继续做你的顽劣少爷,我继续做我的千金小姐,这样不好吗”暮迟从我喜欢你到我爱你这中间…又为何不凡啊……
  • 杂式

    杂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汉最强军师

    大汉最强军师

    一觉醒来,魂穿汉末,成了诸葛亮。辅佐刘备?不行!根基太差了。辅佐曹操?不行!疑心太重了。辅佐袁绍?不行!竖子不足与为谋。刘辩:“董卓又打进来了,孔明教我。”诸葛明无语望苍天,轻摇羽扇,一瞬间风卷残云。这是什么情况,道法,内气,灵气,七仙女?这是来到了神话三国了吧。
  •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争抢绿灯最后一秒,在马路中间写大字,将被取消的订单送到三国乱世,倒霉主角成了袁氏三公子,为了活命,为了回家,奋斗吧少年!
  • 无上逍遥路

    无上逍遥路

    我有一把剑,一把杀人无形的剑。我有一壶酒,一壶喝不完的好酒。我有一场梦,一场逍遥自在的梦。我有一颗心,一颗永不放弃的心。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傲,我要风听我号令指挥,我要火在我笔下功坚,我要水在我指尖流转,我要玩转这人世间。且看任昌一条纵横世间的逍遥至尊路。
  •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中国史部分,本书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