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200000032

第32章

苏格拉底: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人们直觉到它确实存在,但又没有把握;因为他们不能像对别的事物那样,充分了解善究竟是什么,确立对善的稳固信念;因此他们也认不出来,其他东西里有什么善的成分。在这么一个重大问题上,我要问,我们能容许城邦的最优秀人物——我们要把一切都委托给他的——也这么愚昧无知吗?

阿得曼托斯:绝对不行。

苏格拉底:总之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怎样的正义和美才是善,他就没有足够的资格护卫正义和美。我揣测,没有人在知道善之前能足够地知道正义和美。

阿得曼托斯:你的揣测很好。

苏格拉底:因此,只有当一个具有这些方面知识的护卫者监督着城邦的政治制度时,这个国家才能完全地走上轨道。

阿得曼托斯:这是必然的道理。但是,苏格拉底啊,你究竟主张善是什么呢,是知识、快乐,还是另外的什么呢?

苏格拉底:我一向了解你这个人,你是不会满足于只知道别人对这些问题的想法的。

阿得曼托斯:苏格拉底啊,我觉得,你已经研究这些问题这么久了,只谈别人的意见而不想谈自己的看法是不对的。

苏格拉底:但是,你认为,一个人有权利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夸夸其谈,好像懂的一样吗?

阿得曼托斯:当然不应该;但是,把自己想到的作为意见谈谈也无妨。

苏格拉底:你有没有注意到,脱离知识的意见全都是丑的?即使从其中挑选出最好的来,也是盲目的;或者说,你认为那些有某种正确意见却脱离理性的人,和瞎子走对了路有什么不同吗?

阿得曼托斯:没有什么不同。

苏格拉底:因此,当你从别人那儿得知光明的和美的东西时,你还想看丑的、盲目的和歪曲的东西吗?

格劳孔:真的不会。但是,苏格拉底,快到目的地了,你可别折回去呀。你不是曾给正义、节制等作过解释吗?你现在也只要给善作一个同样的解释,我们就满意了。

苏格拉底:须知,至少这样我自己也和你们一样满意,我的朋友。但是我担心我的能力办不到;单凭热情,只会画虎不成反惹笑话。眼下我们还是别去解释善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吧。因为要解释清楚我现在心里揣摩到的,还是太难,是我怎么努力也办不到的。但是关于善的儿子,那个看上去很像善的东西,我倒很乐意谈一谈,假如你们爱听的话。

格劳孔:行,你就讲儿子吧;反正下次你还要还债,给我们讲父亲的。苏格拉底:我倒真希望我能一下子偿清债务,就讲父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付利息讲儿子,让你可以连本带利都听到。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先收下利息,这个善的儿子吧。不过还得请你们小心,只怕我无意间讲错了,误了你们的视听。

格劳孔:好,我们尽量当心。你只管讲吧。

苏格拉底:好。但是我必须先和你取得一致看法,你回想一下我在这一讨论过程中也曾在别的地方多次提到过的那个说法。

格劳孔:什么说法?

苏格拉底:就是一方面我们说,世上存在有多种美的、善的东西,并且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又都有多个,我们也是用复数形式的词语来给它们下定义的。

格劳孔:我们是这样做的。

苏格拉底:另一方面,我们又曾说过,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一组多个的东西,我们又都假定了一个单一的统一者理念,而称它为每一个体的实在。

格劳孔:我们是这样说的。

苏格拉底:我们说,作为多个的东西,是看见的对象,不是思想的对象,理念则是思想的对象,不是看见的对象。

格劳孔:确是这样。

苏格拉底:那么,我们是用什么来看可以看见的东西的呢?

格劳孔:用视觉。

苏格拉底:我们不是还用听觉来听可以听见的东西,用其他的感官来感觉其他可以感觉的东西吗?

格劳孔:当然是这样。

苏格拉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过,在使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和使事物能够被看见,感觉的创造者花费了多大的力气吗?

格劳孔:我完全没有注意过这一点。

苏格拉底:那么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听觉和声音是否必然需要第三者,才能够使其一听见和另一被听见?

格劳孔:完全不需要。(大概柏拉图当时的科学观念认为不存在这种介质)

苏格拉底:我想,许多其他的感觉——我们不说所有——都是不需要这种东西的。但你知道什么感觉是需要这种东西的吗?

格劳孔:我不知道。

苏格拉底:你没有注意到视觉和可见的东西有此需要吗?

格劳孔:怎么有此需要的?

苏格拉底:你知道,虽然眼睛有视觉能力,有眼之人也企图利用这一视觉能力,虽然也有颜色存在,但是,如果没有第三者存在,它自然特别适合这一目的,那么你知道,人的视觉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颜色也不能被看见。格劳孔:你说的这种东西是什么呀?

苏格拉底:我所说的就是光。

格劳孔:你说得很对。

苏格拉底:因此,如果光是可敬的(或:重要的),那么把视觉和可见性联结起来的这条纽带,比起联结别的感觉和可感觉性的纽带(507D以下和这里关于有联结别的感觉的纽带的说法似乎有矛盾)来,就不是可敬一点点啦!

格劳孔:应该是大可敬的。

苏格拉底:你能说出是天上的哪个神的光,使我们的眼睛能够很好地看见,使事物能够很好地被看见吗?

格劳孔:大家都会一致认为,你指的显然是太阳。

苏格拉底:那么视觉和这个神的关系是不是这样呢?

格劳孔:怎样?

苏格拉底:不管是视觉本身,还是视觉所在的那个被叫做眼睛的器官,都不等于就是太阳。

格劳孔:当然不是。

苏格拉底:但是我想,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像太阳的。

格劳孔:是的,它最像太阳。

苏格拉底:眼睛所具有的能力取自太阳所放出的射流,是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太阳一方面不是视觉,另一方面又产生视觉,被视觉所看见,这些不也是事实吗?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我们说善在可见世界中所产生的儿子就是太阳。太阳跟视觉和可见事物的关系,好比可理知世界里面,善本身跟理智和可理知事物的关系一样。

格劳孔:何以是这样的呢?请你再给我解释一下。

苏格拉底:你知道,当没有白天的阳光所照耀而只有夜晚的微光时,你用眼睛去看事物的颜色,就会很模糊,像瞎的一样,就好像你的眼睛里根本没有清楚的视觉一样。

格劳孔:的确是这样。

苏格拉底:但是,当你的眼睛朝太阳所照耀的东西看的时候,你就会看得很清楚。同是这双眼睛,却显得有了视觉。

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他注视的对象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时,它便能知道、了解它们,显然是因为有了理智。但是,当他转而去看那暗淡的生灭世界时,他模糊起来,只有变动不定的意见了,又显得好像是没有理智了。

格劳孔:是这样。

苏格拉底:好了,现在你必须承认,善的理念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它乃是认识知识和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与这两者相比,善的理念更美,你承认这一点是不会错的。正如我们前面把光和视觉比喻成太阳而又不是太阳一样,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真理和知识看做善,但是却不能把它们看成就是善。因为善更为可敬。

格劳孔:如果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又比这两者更美,那么它是一种多么美不可言的东西啊!你当然不可能想说它是快乐吧?

苏格拉底:我绝没有这个意思。还是请你再研讨下这个比喻吧!

格劳孔:怎么研讨?

苏格拉底:我想你会说,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得到营养并成长,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格劳孔:当然不是。

苏格拉底:同样可以说,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自己的存在和实在,虽然善本身不是实在,它的地位和能力都高于实在。

格劳孔:〔非常滑稽地〕呀!太阳神阿波罗作证!不可能再比这个更夸张啦!

苏格拉底:这是你的责任,是你逼着我把想法说出来的呀!

格劳孔:请你继续讲你的想法吧;关于太阳的比喻,如果还有话,那么无论如何请不要漏了。

苏格拉底:是的,还有很多话要说。

格劳孔:那么请别漏了什么,哪怕一点点。

苏格拉底:我尽力而为;但是,我将不得不略去许多东西。

格劳孔:别省略。

苏格拉底:那么请你设想,正如我所说的,有两个王,一个统治着可知世界,另一个统治着可见世界。我之所以不说“天界”,是怕你以为我在玩弄术语。你是一定懂得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

格劳孔:是的,我懂得。

苏格拉底:那么请你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把这条线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然后按同样的比例,把每一部分再分成两个部分。假定第一次分的一个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个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第二次分的部分表示清楚与不清楚的程度,经过比较你就会发现,可见世界区间内的第一部分可以代表影像。我指的影像首先是阴影,其次是在水里或平滑固体上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类似的东西,你懂我的意思吗?

格劳孔:我懂。

苏格拉底:再说第二部分:它是第一部分的实物,就是我们周围的动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

格劳孔:好,就是这样吧。

苏格拉底:你是否愿意说,可见世界的这两个部分的比例表示的正是真实性或不真实性程度的比例,影像与实物之比相当于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之比呢?格劳孔:非常愿意这么说。

苏格拉底:请你再进而考察划分可知世界的方法吧。

格劳孔:它是怎样划分的呢?

苏格拉底:这个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灵魂把可见世界中的实物作为影像,那些实物本身也有自己的影像;只能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且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理,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在第二部分里则相反,灵魂是从假定上升到原理,这高于假定;不像前一部分那样使用影像,而完全只用理念来进行研究。

格劳孔:我不完全懂你的意思。

苏格拉底:等我作了一点序文式的解释,你就会更明白我的意思的。我想你知道,研究几何学、算学这一类学问的人,首先要假定偶数与奇数、各种图形、三种角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他们把这些东西看成已知的绝对假设,假定这些东西是不需要作任何说明的,是任何人都明白的。于是,他们从这些假设出发,通过首尾一贯的推理,直至达到所要追求的结论。格劳孔:是的,这我知道。

苏格拉底:你也知道,虽然他们利用并讨论各种可见的图形,但是他们思考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些图形,而是这些图形所模仿的那些东西。比如他们讨论的并不是他们所画的某个特殊的正方形或对角线,而是正方形、对角线本身。他们要的乃是具有水中的影子或影像的实物。但现在他们又把实物当做影像,而他们实际要求看到的则是实在,那些只有用思想才能“看到”的东西。格劳孔:是的。

苏格拉底:因此虽然这种东西确实属于我所说的可知的东西,但是有两点必须除外:第一,必须要用假设来研究它们,由于不能突破与超出这些假设,因此灵魂不能向上活动而达到原理;第二,研究它们时,利用了它们下面一部分中的实物做影像,虽然这些实物比自己的影像来得更清楚、更重要。格劳孔:我懂得你说的是几何学和同几何学相近的学科。

苏格拉底:至于可知世界的另一部分,你要明白,我指的是逻各斯本身凭着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知识。在这里假设不是被用作原理,而是仅仅被用作假设,即一定阶段的起点,以便从这个起点开始,一直上升到高于假设的世界,即绝对原理,并且在达到之后,又回过头来把握那些根据绝对原理提出来的东西,最终下降到结论。在这过程中不使用感性,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

格劳孔:我并不是完全懂得你的意思,因为在我看来,你所描述的这个过程不简单。不过我总算懂得你的意思了,我们要区别开辩证法所研究的可知的实在和把假设当做原理的所谓技术的对象,前者比后者更为实在;虽然研究技术的人从假设出发时,必须要用理智而不是感觉,但是他们的研究并未上升到绝对原理,因此你不认为他们具有真正的理性,即使这些对象和绝对原理联系起来时是可知的。我想你认为几何学家和研究这类学问的人的心理状态是理智而非理性,理智在你看来介乎理性和意见之间。

苏格拉底:你很懂得我的意思了。现在你得承认,相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灵魂状态:最高一部分的是知识,第二部分的是理智,第三部分的是信念,最后一部分的是想象。请你按比例排列它们,给予每一个以和各部分相当程度的真实性。

格劳孔:我同意你的意见,并且愿意按照你的意见把它们排列起来。

同类推荐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得与失

    得与失

    《得与失:智慧人生的加减法》想要告诉广大读者的是,把握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就能悟透人生成败的必然因果。书中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得与失对人生的不同影响。深刻而简明地介绍了如何正确面对得与失的考验,如何聪明地应对得与失的结果,让读者在新情明理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把握命运的机遇,从而创造完美的人生。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感恩生活

    追求生活的真谛、充实自我的心灵,空虚是得不到充实的忧郁,充实是摆脱了空虚的满足。
热门推荐
  •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脚上相应的部位有内在的联系,一旦有病就能从脚上反映出来。我们便可以通过足部按摩、足浴、敷贴等疗法使人体气血运行,颐养五脏六腑,达到祛病健身的功能。
  • 柔软的刀子

    柔软的刀子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你可爱到犯规

    你可爱到犯规

    莫怼怼和苏皮皮每天都在互撩的路上,真·不要脸和真·皮各种激烈摩擦碰撞。只要有情侣半价就跟他天下第一好?明明是男朋友却要地下恋喊他哥哥?女朋友是真的皮。莫时凛表示:算了算了,自己宠的。从小宠到大的小祖宗,还不能从大宠到老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圣母的白莲花手则

    末世圣母的白莲花手则

    接受了成为女生的我在末世当起了圣母?(变嫁向慎入)
  • 故人故事

    故人故事

    记得是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上面提倡跟苏联小朋友交朋友,其实就是给苏联小朋友写信,信中还可附上照片呀,邮票呀,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绣的手帕呀什么的,通过我国的“中苏友好协会”,邮给苏联的“苏中友好协会”,再转给某个苏联小朋友。对方回信也是由两国的友好协会代转。这样就建立起了跨国互相通信的“国际朋友”关系了。这其中邮信的过程,那是许多年后才知道的。那时候尊苏联为“老大哥”,口口声声讲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口口声声讲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青鸾乱

    青鸾乱

    商界后起之秀被人下套,聚集所有仇人后携情人玉石俱焚斗转星移,竟然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的古代,可怕的是附身在了一个五岁多的公主身上,而这公主因为母亲生她而死,皇帝从此不再见她,在宫中毫无地位可言,从小就被定下了联姻的命运但是既然我陈万青到了这里,便定要逆天改命,扭转乾坤!
  • 蝶音

    蝶音

    来自异界的精灵,带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焚烧希望的火焰;隐藏千年的密秘……我们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 篮坛妖卫

    篮坛妖卫

    从高校到ncaa再到nba,看追风少年如何在nba实现自己的篮球梦?
  • 桃花影落十里春:苏小妃短篇集

    桃花影落十里春:苏小妃短篇集

    唐婳嫣:“深夜的寂寞与爱情无关,只与情绪有染,正如那一曲《华胥引》,悠扬动听,但自醉却与旁人无关。”凌子轩:“唐慕灵,你都被那么多男人给甩了,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我呢?就算看在二十多年的情份上,我也不会才过几个月就甩了你啊!”喵小咪:“拼尽所有想换一场重生,谁知涅槃时才发现,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空。如果要注定被人利用,注定是再多的真情,也换不回当初那片刻的温暖和心动。那些我曾经视之为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值得我喜欢的。慕锦瑟:“我等了你很久,陪了你很久,盼了你很久,现在我要离开了,比很久还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