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600000001

第1章

《岚斋集》,李跃撰。《新唐志》著录二十五卷,《宋志》著录一卷,似已残佚。李跃生平不详。《侯鲭录》卷八引其佚文,叙及唐末干符至干宁间无宗相,可见作者当为干宁(894—897)以后人。从现存残文片断,约略可知原书当记逸闻故事,不涉神怪。书今不存。

【佚文】

武翊皇以三头冠绝一代。后惑婢薛荔,苦其冢妇卢氏,虽李绅以同年为护,而众论不容,终至流窜。解头,状头,宏词敕头,是谓三头。(《南部新书》己集。按,《姬侍类偶》卷下“陶芳玷李、薛荔惧卢”亦云:“《岚斋集》:武翊黄惑于媵婢薛荔,苦其家妇卢氏。李新昌以同年为蔽护,而众论不容,终至流窜。”当系节文。此事又见《唐语林》卷六,周勋初校证本866条,惟出处失考。[《唐代笔记小说叙录》言之。]文云:“武翊黄,府送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谓武三头,冠于一时。后惑于媵嬖薛荔,苦其冢妇卢氏,虽新昌李相绅以同年蔽之,而众论不容,终至流窜。”)

(《全唐文》卷七六八有武翊皇诗一首〈瑕瑜不相掩〉)

大中二年,李卫公谪崖州,历宣宗懿宗两朝无宗相。至干符二年,李蔚为相,俄罢去,历干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龙纪、大顺、景福、干宁,悉无宗相,而宗室陵迟尤甚,居官者不过郡县长,处乡里者或为里胥族。(《侯鲭录》卷八引《岚斋集》,此段文字又见《唐语林》卷七,参见周勋初校证本994条校语。)

陆龟蒙于苏守张抟座上赋《木兰堂》诗:“洞庭春水绿于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曾向木兰舟上过,不知元是此花身。”(《西溪丛语》卷上,原文如下:“‘洞庭春水绿于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曾向木兰舟上过,不知元是此花身。’一小说:唐末馆阁数公泛舟,以木兰舟为题。忽一贫士登舟作此。诸公览诗大惊。物色之,乃李义山之魄。时义山下世久矣。又《岚斋集》载此诗,陆龟蒙于苏守张抟座上赋此《木兰堂》诗,未知孰是?”据文义,所谓“一小说”者,非《岚斋集》也,《岚斋集》载者当为陆龟蒙赋《木兰堂》诗事。按,《全唐诗》卷六二八有陆龟蒙《木兰堂诗》[原注:一作李商隐诗]:“洞庭波浪渺无津,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生。”(《唐诗纪事》卷五十三〈李商隐〉: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为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泠暁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舩是此花身。坐客覧之大惊,询之,乃义山也。)

大中元年魏扶知礼闱,入贡院题诗曰:“梧桐叶落满庭荫,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及牓出,为无名子削为五言以讥之。(《南部新书》戊集。按,《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七:“唐人知贡举者有诗云:‘梧桐叶落井亭阴,鏁闭朱门试院深。尝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后为下第者裁作五言以诮之。”原注出《岚斋集》。据此可知《南部新书》系引《岚斋集》。《唐诗纪事》卷五十一“魏扶”亦有此文字。魏扶诗《全唐诗》卷五百一十六收有,名《贡院题》:“梧桐叶落满庭阴,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魏扶,太和四年进士第,大中三年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全唐诗》收诗三首。《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二有无名氏《改魏扶诗》,序云:“大中初,魏扶知礼闱,入贡院,题诗云: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及牓出。无名子削为五言诗以讥之。”诗云:“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年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咸通末,郑浑之为苏州督邮,谭铢为鹾院官,锺福为院巡,俱广文。时湖州牧李超、赵蒙相次俱状元。二郡境土相接,时为语曰:“湖接两头,苏联三尾。”(《南部新书》己集。按,锺福《类说》卷四十一《南部新书》作锺辐,当是。《唐摭言》卷八〈梦〉有虔州南康人锺辐,即此。又《湘山野录》卷中、《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十〈锺辐亡家〉记“江南锺辐”事,与此锺福似非一人。《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卷》以为一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以为是二人,尚难遽定。《吴郡志》卷十二《官吏》云:“唐郑浑之,咸通末为苏州督邮,谈铢为鹾院官,锺福为院巡 阙 时湖州牧李起及赵蒙俱状元,人语曰:湖接两头,苏联三尾。”注出《岚斋录》。可知《南部新书》此条出《岚斋集》。)

(《唐语林》卷四[校证本559条]:咸通末,郑浑之为苏州录事,谈铢为鹾院官,锺辐为院巡,俱广文。时湖州牧李超、赵蒙相次俱状元。二郡地土相接,时为语曰:“湖接两头,苏连三尾。”周勋初校证本未指明此条出处。后其《唐代笔记小说叙录》则言出《岚斋集》。)

同类推荐
  •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壶外史

    方壶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远山堂曲品

    远山堂曲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黎

    重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陈情令之桃花谜

    陈情令之桃花谜

    ——《陈情令》同人文——姑苏蓝湛x朝歌楚霁“蓝湛,你知道大海吗。”楚霁“未曾听闻。”蓝湛“若有机会,我定会带你去看。”“嗯。”蓝湛好像浅浅地弯了弯嘴角,她本想定睛一看却早无影踪,快到让人以为是幻觉。他心情好像很愉悦,又说了一个字。“好。”云梦魏婴x清河聂秋“魏婴,如果我求你一个愿望,你会许什么愿?”聂秋“容我想想,不如就…许配给我可好?”魏婴“……”一脸不情愿“喂喂喂什么表情!本公子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号云梦第一帅,你还一脸嫌弃,嫁给我委屈你啦?”云梦第一帅?江澄听到了得打断你狗腿信不信。———华~丽~的~分~割~线~———两位女主人设皆为娱乐圈当红女团双人组合,因一场舞台事故穿越到《陈情令》剧本里面的世界。os:两位男主纯兄弟情有感情线有女主圈地自萌喜欢这类文章的来不喜欢的就绕道谢谢您。
  • 我成了秦琼

    我成了秦琼

    推荐新书《吃货大帝国》这次是有准备的发书,不会太监了熬夜改论文醒来之后,居然穿越到了一千年前?还好还好,穿越对象是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只是……这个秦琼怎么这样怪呢?(书以单老先生的《隋唐演义》为主,历史为辅,整体文风偏轻松,欢迎大家来看。)
  • 教师要学叶圣陶

    教师要学叶圣陶

    《教师要学叶圣陶》汇集了教师们在学习和借鉴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时,产生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有启迪作用的感悟。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一座珍贵的宝库,他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这些教师的体悟,从学校管理、教书与育人、教与学等角度,来诠释自己是如何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值得教师朋友们细细研读。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一粒仙

    一粒仙

    这是一个没钱没车没房的三无少年在该努力的年纪使劲拼爹。
  • 金血坛

    金血坛

    在天空的起始点与终点,只有光华豪殿深处的那两座祭坛。两座祭坛都高万丈。上面一尊跪着的人形雕像。那人双手托起一个刻着特殊纹路的长长锁链。起与始,落与终,承接与释放。他描摹着锁链与自由不断更替的过程。自由翱翔,这也是出了象牙塔后,在江湖中依然能保持的净土。抚摸伤痕的同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所回忆。
  • 我爱你,执迷不悔

    我爱你,执迷不悔

    一眼误终生,整整十年的纠缠。她爱他,全南城的人都知道,甚至伪造了他心爱人的死亡证明,不惜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男人,却不成因为误会被他当作杀人凶手,受尽折磨。两年的婚姻,她被迫出局,亲眼看着心爱的男人和别人女人结婚,伤心离去,却意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是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文学作品集,精选了林徽因历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小说和书信。其中的书信部分,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多姿多彩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所思所感。而在小说、诗文创作方面,则鲜活地反映了林徽因独特的才情和不凡的文学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