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9500000019

第19章

新安禅人来参匡山求授戒法名曰福厚字曰积如盖出世之福由渐积而厚至佛乃足犹如积微尘以成大地厚之至也故吾佛世尊从无量劫来舍头目髓脑积功累行乃得菩提菩提为涅槃之安宅福乐之极地也苟不积何以至此哉然如者乃如如佛性吾人之本有良由积劫烦恼侵蚀故烦恼情尘日厚而如如佛性薄矣今既知佛性本有不假他求从此日用念念知归但见情尘起处以智光照之久久纯熟则佛性厚而烦恼薄烦恼薄而业障轻业障轻而生死断是由积真如以断生死求证菩提享常乐我净之厚福岂非由积而至耶故曰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禅人苟能积功累德于无穷则无上菩提之厚福在我一心中求更不向外寻觅也故曰居其厚不居其薄禅人勉之。

示曹溪基庄主

六祖住曹溪宝林不容广众乃向居人陈亚仙乞一袈裟地尽曹溪四境而山背紫笋庄者乃袈裟一角也向僧居寮舍当寺之半久之僧多忘本外侮渐侵毫右蚕食其山场田地多入豪强其僧业废于八九而祖龙一背尽失之矣居民樵采已及其内地将见侵于肘腋而老人初入曹溪未之知也及僧被毫右所凌殆甚乃悉其故因谓众曰土地者丛林之本也况吾祖袈裟犹故亚仙之祖坟墓尚存是以谓祖翁田地也安可失乎遂集众鸣于制府准令本府清其故土正其疆界时则众皆瞢然不知所止即有知者亦畏缩而不言独基公以昔居此者怀知久矣乃历历指掌以是豪强气沮一旦复之老人乃募资收赎其故有之田地山场尽以供膳宝林禅堂以赡养寺后学僧徒之办道业者将以续六祖如线之脉因以基公为庄主是则道赖其养养又赖其主之者斯又以庄主为最重也老人中兴曹溪清其常住钱谷及一切事务井井有条苟能守之即千载犹一朝也老人今去曹溪业将十载诸规尽废唯禅堂得昂公守之如故而所赖独基庄主精白一心未忘初念视老人如在左右至若保护常住秋毫皆如护眼目也因闻之大有感焉老人愧无缘不能尽兴祖道即如已成之功苟住持守之如堂主诸执事者遵之如基公又何患丛林之不兴祖道之不振乎因思昔黄龙有不豫之色首座问之答曰监收未得人是知古人用一监收为深虑如此而庄主之责岂细事哉自古国家皆以得人为难而丛林亦然曹溪千僧老人居十年淘汰只得一禅堂主一庄主两人而已求其更二三其人能为之辅翼者则德不孤事易行而祖师道场亦可保其无虞矣故老人于二公者能无感激而发长叹乎堂主来省老人于匡山基公因以问讯寄此卷请益而老人复何言哉但以坚其忍力以叮咛之即出世之业具于此一行矣何以知之惟吾佛出世并无别事但为护念付嘱二事而已所以护念者为欲得人以续慧命也付嘱者以佛家业有所付托如长者以家业委付其子也唯此而已即历代诸祖皆如佛意志在慧命不断耳今佛祖之道寄在曹溪一脉之源而曹溪务在得人得人要在膳养膳养赖其四事四事赖其主者苟主者得人则众有归道可办而丛林可振法道可兴法道兴则佛祖慧命相续不断永永未来端有赖于今日也但能保护慧命即是深报佛恩如此即名真是佛子矣较之矫仪乍现藉佛祖而贪利养滋黑业者实天渊矣基公可谓能报祖师恩德矣从今更能深念六祖于大庾岭头教慧明公案怀在胸中重下疑情疑来疑去疑到疑不得处忽然迸破疑团露出本来面目是乃可称六祖的骨儿孙较之保护祖翁田地者可谓百尺竿头进一步也此则公案是六祖命脉苟有一人于此参透则六祖常住世间未灭度也今千载陈烂骨董老人重新拈出因公增价则此后常放光明照天照地直当判此身命坚固其心不可一息懈怠也勉之。

示曹溪宝林昂堂主

岭南自汉方通中国始知有文物六百余年至唐初六祖起新州得黄梅衣钵传西来直指之道是时始知有佛法开曹溪宝林道场说法其中自尔道荫寰宇天下禅宗皆以此为资始何其盛哉六祖灭后肉身虽存而道场渐衰至宋业三百余年则丛林大坏极矣时有子超禅师蹶起而大振之由是重兴其道至若传灯所载者自六祖后不多见其人故道法虽播于十方而留心于根本地者寡矣此道场无开化王人而僧徒习世俗之业顿忘其本固其所也由宋迄我明万历中又将五百年而道场之坏尤甚于宋而僧徒有不遑其居而法窟皆栖狐兔矣丙申岁老人至岭外得礼祖庭睹其不堪之状大为痛心而去时当事者即欲以老人料理之未能也又五年庚子幸诸护法一时皆以法道为心亟欲老人往救其弊至则誓愿舍此身命志为六祖忠臣孝子也一时更新百废具举此仗佛祖护念之灵非人力也于时僧满千众有惧僧徒之不安者数人而已求其忧祖道不振后学无眼法幢之不固者独昂而已至若知老人恢复之志誓死之心亦唯子而已嗟乎是知法门之得人为难也如此于时老人初入曹溪选诸僧徒可教者教之众中物色亦唯子而已及老人住此八年之间凡所经画为山门久计者众皆罔然其所经心关涉钜细无遗者亦唯子而已及狮虫破法魔党竞作即前所称为道场者数人亦皆在网罗求出之不暇求其苦心保护丛林忧祖道之崩裂深知老人建立之恩者亦唯子一人而已当是时也苟非子砥柱中流委曲调护以排难解纷者而曹溪卒无今日矣及老人舍之而去禅堂无主几为狮虫所食子挺身撑住其间不唯道场破坏后学无依即老人中兴一片苦心竟付流水矣安望祖道之再振乎是以老人别曹溪来十年于兹子日夜苦思老人之复至望法道之更新念念含悲未尝一息忘之也老人之南岳而子随至依依之状最可怜者既而老人逸老匡山子寻即远来见其感恩之心益笃忧道日深且冀老人之复至或望至人之将来其诚盖难以言语形容者即古之忠臣孝子之忧国忧家烈女节妇之誓死而无二心者不是过也适来山中老人留之已久其哀哀之心请益不一老人因而示之曰子之志固嘉而子之思亦过矣子未闻大道之替虽佛祖亦难逃于时节因缘因缘聚会盖不由人力也且道与时运相为升降殆不可强即其人亦不易得也谛观六祖入灭以来今千年矣其道遍天下在在丛林开化一方不少求其为祖庭而经理家法者独宋子超一人而已子趋之后又五百年志为祖道力整颓纲者独老人而已况在曹溪有众千人之中求其忧祖道知老人者唯子而已是则法门之人以此为怀者岂易见哉子是过矣今老人示子最胜法门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也且当六祖未出世时只一卖柴汉耳因有夙值灵根功夫蕴藉已久一旦闻经一语顿悟自心遂得黄梅衣钵岂不是今日宝林道场乃六祖肩头柴担舂米腰石边来故有如此广大光明普天匝地禅宗一派一言一句皆从柴担腰石边流出至今供养香火如生时无异肉身坚固不坏如现在说法无异如是福泽亦从柴担腰石边来此岂有心要求人而后得也子既有志上忧祖道何必求人应之彼既丈夫我亦尔且六祖悟的一段般若光明人人有分不欠丝毫如今只当忧自心之不悟不必忧道场之不兴若能了悟自心则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以丈六金身当一茎草自然具大神通随心转变任意施为无可不可如是在我全具又何苦思痴痴望他人来作我家活计耶古人要悟自心在六祖已前都是当下一言便悟更无做工夫之说自六祖得黄梅衣钵是时座下不甘者多时有三十余人追至大庾岭头慧明道人前至要夺衣钵提掇不起遂作礼曰某为法来因而请益六祖示之曰汝为法来但看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暂时返观当下顿悟从此一则公案后来便是做工夫参禅的样子也从今向去教汝直将从前忧长忧短望人的心一齐抛却但当自己放下身心拼了一条性命单单一念只求悟明自心将慧明一则公案横在胸中重下疑情昼夜六时行住坐卧迎宾待客应事接物茶里饭里拈匙举箸一切不教放过疑来疑去定要见自己本来面目或提念佛话头要见这念佛的毕竟是什么人如此疑到似银山铁壁疑不得处忽然命根断绝疑团迸破自己本来面目当下现前是时方知念佛的人如十字街头见亲爷一般更不必问人则六祖即我我即六祖道法即我我即道法是时即能一毛端头现宝王刹一微尘里转大法轮不假他力自在由我又何必更待他人哉古人云善造道者千日之功亦有十年五年或二三十年或尽生不悟发愿再出头来又或有二生三生乃至十生多生不昧本愿者生死时长常寂光中了无去来之相且子年力尚强果能决志从前日做起即十年二十年能悟今生尚遂我本愿即今不悟赖有此参究功夫般若种子就是再出头来犹是现成活计纵远不过四五十年打个筋斗如在目前那时整顿自家家事有何难哉如此试将妄想枉忧必不可得之心总打叠来忧道做自己工夫念念有下落步步是实地且不虚此生此世因缘可谓转妄想作菩提转生死作涅槃岂不为最上法门乎舍此而不忧更忧别事都是枉费心思妄想无益不唯无益且增无边生死苦海是岂不为大愚痴者哉老人此说如棒打石人头如此做工夫则是老人时时在汝眉目间放光动地也子慎勿更他虑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子其勉之。

示曹溪旦过寮融堂主

天下丛林为十方衲子行脚者之传舍以万里云游跋涉登山冲风冒雨蹑雪履冰饥寒困苦吊影长途而莫知所止故望一丛林以求一夕之安如穷子之望父母庐舍也万一到处主者不得其人视其漠然而不加意使饥者不得食渴者不得饮劳者不得息病者不得安则其妻楚苦恼之怀又将何以控告耶此从古接待十方丛林之设深有见于此也诸方四路各有退步或有邻封里市容可不得其所而更之他至若岭南曹溪道场六祖肉身现在以故海内衲子所必往而礼觐者所至必数千里外单单度岭特为此事况冒烟瘴之乡出九死一生之地茧足而至此中可无接待之设乎老人未到曹溪之日闻衲子至者无安居息肩之所求其一饮一食而不可得率皆旋行托钵僧房皆闭门而不纳即得米升合又无炊煮皆拾薪就涧或得一食而行乃其幸也老人忧之乃逐屠沽之肆辟为接待十方禅堂别立斋厨以便其食所需皆取给于内堂必使周足听其饥者食渴者饮劳者息病者调理污者浣濯任其久近随其去来是以业海而为乐土矣但求一主者不易得也且有即此而造地狱者比比也或有狮虫集此以作魔挠力不能制者多未安也顷昂公来云近得融公为旦过堂主事事如宜足副建立之心居三年如一日也老人闻而喜曰此老人愿力所至也持此请益老人因示之曰常思菩萨修行以慰安众生为本当思一切众生老者如父少者为兄弟一以孝顺心而敬事之况在法门有同体之谊又非其他可比也苟能以孝顺心而敬事之是则以佛心为心也何也岂不闻梵网戒经乃佛之心地法门也首称孝名为戒所谓孝顺三宝孝顺师僧孝顺至道之法若能受此戒即入诸佛位是即以孝顺为戒之本戒为成佛之本故能行此行即是作佛之基不用别求佛法矣华严经云菩萨布施众生头目身肉手足有来乞者随与而去且自庆曰彼来乞者皆我善知识为我不请之友能成就我无量功德令我坚固菩提愿力由是观之则今十方来者皆我不请之友融公若能以孝顺心恭敬供养以满金刚戒品为成佛种子即此一行全摄众行又何舍此而别有玄妙佛法哉融公能谛信老人从此深心以尽身命供养十方坚志不退即是菩萨以头目手足而施众生等无有异也求佛妙道又何如于此也其或未然更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横在胸中久之一旦识得自己本来面目是时则将六祖鼻孔一串穿却乃见拈一茎草即是已建梵刹唯恐十方云水之不早至又何疲厌之有哉嗟余老矣愧不能再为六祖作奴郎公能体此即是代老人常转如是法轮也。

示曹溪沙弥达一

同类推荐
  • 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严禅师语录

    香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乐诱部

    人间乐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祖剂

    祖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厨经

    三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总裁老公很难缠

    总裁老公很难缠

    新婚夜,身为妻子的她,被迫观摩老公与名模亲热。他是炙手可热的秦氏总裁,娶她不过是为了继承权。她是秦家养女,爱了他十年,如愿嫁他为妻,以为默默守候能等来他的爱。被人设计,他的新欢怀孕,她终于离婚,带着肚中宝宝远走他乡。八年后重逢,她身边已有别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点军校情商训练课

    西点军校情商训练课

    本书是一本有关西点军校情商训练的通俗读物,收录了大量西点军校精英的故事,涉及了认识情绪、掌控情绪和激励情绪等内容,包含了应对社会、认识他人、与人沟通、融入社会等处世领域,涵盖了从个人成长到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情商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和人生的关键因素,它是人生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之一。在每个人成长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智商固然重要,但情商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这本书是张中行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部编教材指定阅读系列之一。作为文坛“大器晚成”的散文写作者,张中行的散文与他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在经历了时代的风雨之后,于生命的暮年提笔追忆往昔,写红楼、写北大、写饮食,也写师友、人生、闲情,将一生感悟与情怀晕染在朴实的文字内,这是本书所选张中行散文的价值所在。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细菌

    细菌

    1948年,国共战争时期,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占领了长春,首先面对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城内外数万具正在逐渐腐烂的尸体 。另根据保卫部内线得到情报,国民党保密局不甘心失去长春,已经制定了一个毁灭长春的“三城计划” ,企图通过细菌战将长春变成瘟疫之城、腐烂之城、 死亡之城。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共产党派了门玉生来长春当卫生局局长。在这片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门玉生带领着高大军等一批医疗、防疫干部,一方面要对付鼠疫、霍乱、天花、伤寒、脑炎、回归热等病疫,一 方面还要应对来自敌特分子的破坏与阴谋……几十万老百姓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达成

    达成

    一直想写一本小说,加油!这次一定要坚持下去!加油!加油!不求写的如何,只想打破一直没有写完一本书的僵局!总不能一事无成吧!一切才刚刚开始。。。。。。。
  • 未来巫师

    未来巫师

    未来世界,一个少年利用东方巫术追寻星辰大海。“如果我无法直接打败你,我就先下个巫术诅咒你后再打败你。”——柳风......本书基于东方巫术,期在东方玄幻的修炼体系中为巫术正名。
  • 嫁接婚姻

    嫁接婚姻

    顾眉是一个八〇后女孩,她因为工作关系和有妇之夫秦致远相识,两人一见钟情。顾眉的年轻可爱让秦致远对贤慧刻板的妻子和日渐平淡的婚姻产生不满,于是离婚后和顾眉组成新的家庭,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如期而来。但是,年龄的差距、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无法忽视,他们的婚姻会琴瑟和谐吗?纸婚,也许是因为结婚第一年的婚姻像纸一样易碎易裂而得名。郎情妾意、水到渠成的婚姻尚且脆薄如纸,他们这样中途嫁接的婚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本书是继《七年之痒》和《亲人爱人》之后又一部七十年代生人的婚姻读本,用细腻沉静的笔调解析中国亚健康婚姻。用琐碎的现实生活剖析婚姻的本质,探讨婚姻的经营方式。
  •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

    《爱,让我们彼此听见》由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刘继荣与儿子张一凡母子联手创作,包含28篇温暖的亲情故事。在书中,作者刘继荣与儿子张一凡抛开母与子的原始角色包袱,真心诚意地谈成绩、志向、态度、朋友、爱与人生。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亲子关系。大人有大人的“大道理”,小孩有小孩的“小道理”。只有彼此真诚地相爱,才能清晰地听见对方。本书四色全彩,装帧精美,适合一家人亲子共读。
  • 爱,为了普渡众生

    爱,为了普渡众生

    古今往来,爱所创造的奇迹连冥冥之中的神灵也会感到惊讶。比如,瘫痪的勃郎宁夫人因沐浴在爱河之中而重新站立起来,她因此而吟唱的诗句如花朵般装点着人类爱情的圣台。然而,是否有一种爱情,它超越了个体的生命,可以像春天的雨,给灰暗的大地带来绿色的新生?可以像博大的海,将五大洲拢进自己宽阔的胸怀?甚至可以如茫茫宇宙中的太阳那样,照亮另一批旋转的星球?1995年初夏,六十八岁的顾娟孑然一身,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来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没有疲惫,却有难以言说的伤感在心头汹涌。行李好重,两只大箱子,装得满满的都是药,针剂、胶囊、熬至粘稠的膏剂……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