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9500000009

第9章

茶陵钟生明性诗礼世家往因患难走粤参予于曹溪老人晓之以善恶报应因果之说安其心以归其难竟解闻所以解者皆非忆想可到机缘偶会无心自至似非人力可为者钟生由是故物无恙以蹈安恬无事之境既而每遇逆缘履危机皆无意而置坦途然钟生竟茫然不知其故犹然以生平所未惬心快意事将用心力以图之自以为易若探囊拾芥也甲寅除日同存赤刘子远来相慰于寂寞之中伴予度岁一日坐间偶以所志未了事请益而将远求其大欲老人噫嚱而叹曰子所志是知将涉海渡河而求饮甘泉泉未必得而渴愈炽且苦 涉之劳也向以因果报应之理喻子岂忘之耶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普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在名教为安命在吾佛则为因果故东坡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然世之亦有作善而致恶报者此乃前之恶业所感其报善在于后矣其有作恶而致善报者乃前之善业所感而恶报在于后矣即古今聪明智巧权谋机诈自谓己能可以力致功名富贵者殊不知功名富贵乃命之固有定非智巧机诈可得而有因而得之者亦偶合耳岂有人谋可越天定乎是不知命者徒增其劳耳惟圣人教人以安命俟时佛教人以随缘安命则一毫不必强为随缘则一念不容妄想故佛法教人策一以断妄想为本然妄想乃贪嗔痴种种恶业之本也即菩萨修行以至成佛报得天上人间最胜庄严广大福田皆从断妄想始以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此所谓自求多福也故示之以偈曰世事皆从妄想生妄心消处业缘轻不须更觅菩提路只要当人退步行退步者乃休心断妄之最上工夫也以人心本来光明广大为万福之源但由妄想恶业遮障故祸日生而福日减今苟妄消业断则一性圆明受用无边得受用处是为真福是知福由己作者政非智巧机诈可致耳且佛以断妄心则感人天之福钟生本有功名富贵之镃基若能直下休心将前生平所作之业从头仔细一一检点但有亏心伤理一念不合大道处尽是苦根一齐吐却从新别立根本另作一番工夫只在休心断妄听命俟时一件把作标准潜心自己固有之事业不必别求一念妄想之事如此以补前行之失一旦灾消福至则功名富贵逼拶将来亦无回避处又何用种种妄想攀缘而他求哉钟生果能谛信不疑执而行之则佛果可期况世缘乎何求而不得耶勉之勉之。

示袁大涂

世之士绅有志向上留心学佛者往往深思高举远弃世故效枯木头陀以为妙行殊不知佛已痛呵此辈谓之焦芽败种言其不能涉俗利生此政先儒所指虚无寂灭者吾佛早已不容矣佛教所贵者在乎自利利他乃名菩萨梵语菩萨此云大心众生以其能入众生界能断烦恼故得此名故菩萨舍世间无可修之行舍众生无断烦恼之具所以菩萨资藉众生以断自性之烦恼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耳烦恼者乃贪嗔我爱见慢种种恶习而为自性光明之障蔽非世间众生一切逆缘境界不能磨砺以治断之如诗所云切磋琢磨者此也且佛制五戒即儒之五常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但从佛口所说言别而义同今人每发心愿持佛戒乃自脱略其五常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又推禅定为上乘以其能明心见性而不知儒亦有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己者我执也岂非先破我执为修禅之要一日克己天下归仁岂非顿悟之妙耶以天下皆物与己作对待障碍若我执一破则万物皆己岂非归仁乃顿悟之效耶及直指其目乃曰非礼勿视听言动以所视听言动者皆物而非礼则我障也今言勿者谓不被声色所转即所谓戒也于一切处不堕非礼岂非入禅以戒为首耶但佛多就出世说至其所行原不离于世间今之好高慕异者特不知修心之妙行耳即菩萨住世所行亦不外此由能忘我故自利与物无竞彼此忘怀故利他自他俱利故为妙行然佛者觉也能觉此心即名为佛非离此净心之外别求一佛也良由众生恶习障重心难清净故设念佛方便求生净土法门且曰心净则佛土净是知念佛固净心之妙行也然念佛本为净心苟念佛而其心不净何取于念持戒而背五常何取为戒袁生有志向道结友同修净业盖夙习善根所发参见老人坚请授戒老人示之曰戒本自性具足若谛信老人之言自净其心则戒已受禅已修净土已入菩萨妙行世出世法二利具足概不出此生其勉之。

示双轮照禅人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要善用其心用心之法单提向上一念直须向佛祖不容处一着立定脚跟次则要将胸中一切知见玄言妙语杂毒一齐吐却次则识得本体了无一法不可被妄想习气影子发生种种境界惑乱正念次则要看本参话头如六祖不思善不思恶如何是本来面目公案极力提撕但有一切恶习现前即将本来无一语看破切不可随他相续流转咬定牙关此处定要把得住方不被他摇夺如此用心乃是惺惺时着力处若用心着力太过则懈怠心生便起昏堕此时只须快着精彩不可落在昏沉窠窟中急须持咒仗此咒力足敌此魔以藏识中多劫恶习今被话头逼出变化无穷境界一切魔境从妄想生一切昏沉从散乱生正恰用心之时忽一念散乱即落昏沉是须善知永嘉寂寂惺惺四料拣语最为切要古人用心但只将一句本参话头靠定如铁壁银山相似若到一念不生处亦是得力处不可作究竟会直到功夫任运不假思惟一念豁然身心如脱空方是功夫入手处亦未是究竟但能至此自然轻安自在便生欢喜然此乃是本分事未是奇特若生奇特想便堕欢喜魔便起无端狂知狂解此关最险此皆老人有所试者古云枯木岩前错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非细事也纵使有力打过种种境界正好修行正好保护未是到家若以此为足便起世间种种五欲因缘之念此关难过过者百无一二所以不到古人田地正是得少为足之过患也饶你学人苦心一生得到此地若被此等恶习所牵仍是堕落生死坑中前功尽弃可不哀哉如此说话古人语中所载不少老人略为禅人拈出以末法中难得真正学道之人盖亦曾为浪子偏怜客耳大段古人住山不是养懒图快活单为自己生死大事所以走向万重寒岩作没伎俩活计若在此因循度日虚丧光阴岂不更可悲哉虽然用心差别既已知之其山中目前变幻境缘即水流风动猿吟鸟噪云腾雾拥枞然在前更为喧杂永嘉见道忘山之语切须看破老人初住五台龙门时万丈寒岩之下水雪堆里如埋死人彻骨严寒五内俱透唯有微微一息视从永中出入至此返观觅自心一念起处了不可得此境正是助道之缘又大风时作万窍怒号日夜不休及雪消涧流向若奔雷又如千军万马奔腾之状如此杂乱境界初最难当因思古人有言听水声三十年不转意根可许入道老人遂即发愤于独木桥上坐立终日听水声始则[口聒][口聒]难消久则果尔忽然寂灭自此一切境界皆寂灭矣所谓万境本闲唯人自闹此又是道人住山第一着工夫也禅人记取毋忽。

示颛愚衡禅人

向上一路乃出家人本分事古人发足超方只要究明此事近代以来概不知出家为何事安可望为古人乎颛愚衡禅人初依五台空印大师听习经论久之遂尽屏去单提一念切究本分事万里南询过曹溪谒老人请益老人谓此事若不放下身心苦切根究到水穷山尽处终无下落纵到水穷山尽处古人谓之静沉死水又谓之玄妙窠窟若不回头转脑则面前如铁壁银山相似祗是得力时不是受用处古人用心不是死到底须是死中发活始得要在回机转位所以道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大千世界现全身学人到此只索转身别行一路方不被他作障碍禅人唯唯作礼而别乃就诛茅南岳未几老人亦曳杖而至询禅人则为病魔所挠业往宝庆就医老人闻之叹曰禅门下衰真实为生死的学人最为难得今斯人而有斯疾岂龙天厌薄法门乎丙辰春三月朔风雨夜半忽禅人冒雨冲泥而至老人相见大喜曰此岂病夫所能耶睹其眉宇津津爽气是知其疾已瘳八九因再拈香请益老人特示之曰子之病魔乃子之大善知识为助道因缘子知之乎切以众生之病病在有我以执我故一切烦恼众病以之而生病生则苦必随之自古及今无有一人不病于是者唯知病病之人不为病耳且四大假合聚必有散纵使不病何尝不病哉若了病不病者则病不能病之矣子知今日之病不知多生劫劫病病至今日矣子若不了今日病则从此已去而不知病之底止也子知生死之病而不知要出生死之病大有过于生死之病也夫何故古人以参禅不出阴界堕于识情窠臼纵有妙悟皆成我见以执四大为我病尚可医今离四大复执有我此病则医王束手最难调治诸佛诸祖特特出世单为治此一种膏肓之病费尽多少心力求肯服药而瘥者几何人哉禅人身病已瘳而切不可被禅病侵也云门谓法身有两般病甚言透过法身若法执不忘己见犹存亦是病极言认执之病也禅人将前所蕴一切玄言妙语及参禅执守功勋一齐唾却只到一点恶觉恶习不留定不被他养成病根直使佛祖无立脚处岂不见善财童子南询百城参五十三大善知识各授一种法门到头只落个与法界等与虚空等何曾有实法系着耶又不见毗卢遮那法身非身而托普贤妙行为身普贤无行但以众生之行为行故曰菩提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此从上佛祖出世之真榜样老人因谓禅人四大病身非病魔不能治禅病刺心非众生不能治从今日去只将身如大地等则病魔潜踪心与众生等则我见不立我见不立则禅病自消以心不自心则本不生不生则一法不立苟一法不立又有何法而作知见障碍哉古人云舍情易舍法难禅人舍身即舍情舍见即舍法情法两忘岂不为大无碍解脱之人哉嗟余老矣再晤为难禅人勉之。

示李福净

零陵李生应祯请益心性之旨因示之曰夫心性者何乃一切圣凡生灵之大本也以体同而用异因有迷悟之差故有真妄之别耳佛言寂灭者名为一心其真如乃一心之异称以一法界心广大寂灭不灭不生无去无来凡圣不二故名真如真则无妄如则不变不妄不变故称妙性此心性之本源也祖师西来所传心印者此耳然此一心真如本来不生不灭本来无物圣凡不立何有染净生死苦乐之相良由不守自性而有随缘之用故不生不灭之体而与生灭和合变真如之体而为阿赖耶识由此现起根身器界天地万物之妄法而为众生幻妄之境界如湛海之水风激而成波浪波浪虽多水性无二故波浪如妄法水性如真心是则心性一体无二但有真妄之分故有圣凡之别斯则众生之生死苦乐皆妄法耳若夫本有之心性一向不失但迷而不觉若贫子衣中之珠向被垢衣所缠不知受用故持珠作丐若知珠本有一旦顿得又何须向外驰求哉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迷一心而为识识则纯妄用事逐境攀缘不复知本有真心矣若知真本有达妄元无则可返妄归真从众生界即可顿入佛界矣达磨西来单传心印顿悟法门正是顿悟此心耳此禅宗心性真妄之旨也若夫吾儒所宗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所传之心性则曰唯精唯一以精一为宗极而有人心道心之别此亦真妄之分也但世教所原不出乎此其曰道心则不迷不妄之性也其曰人心则迷性而为情世人但知用情而不知用性但知波而不知波原水也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近则水元无波习远则逐波忘水水尚不知而况了达湿性无二乎且如本一水也而以咸酸苦辣和之则淡性亡矣其湿性则本无二也是知众味乃妄之变也其湿性不可变也不可变者真可变者妄若达湿性无二则众味不可得而有也所谓尧舜与人同耳同者性也不同者妄也又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可为者性也不可为者习也人之所习苟舍污下而就高明则日远所习而近于性是可与为尧舜者亦此习耳习近于性即禅家渐修之行也以世儒之学未离凡近去圣尚远非渐趋无以致其极故圣人立教但曰习曰致曰克其入道功夫在渐复不言顿悟若夫禅门则远妻子之爱去富贵之欲诸累已释切近于道故复性功夫易为力故曰顿悟以所处地之不同故造修有难易耳其实心性之在人本无顿渐之差但论习染之厚薄此入道要也若究心性之精微推其本源禅之所本在不生灭儒之所本在生灭故曰生生之谓易此儒释宗本之辩也心性之说盖在于此若宗门向上一着则超乎言语之外又不殢心性为实法也。

答段幻然给谏请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转基因食品正在走向人类餐桌,国际粮价跌至近年来最低,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阴谋,粮食与“优生学”有何关系?本书作者以地缘政治的独特视角,无与伦比的超强思辨,无可质疑的详实史料,条分细缕,层层剖析,为我们揭示了围绕粮食正在进行的一场不为多数人所察觉的阴谋。这是一个由少数人策划的阴谋,他们正在图谋控制全世界的粮食供给,控制世界大多数人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全世界的人们成为他们猎食的对象。这是一个设计巧妙而又隐蔽的阴谋,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获得大批专利,并控制某些重点粮食品种;以援助为名,强迫别国的农民采用由他们控制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子,等等。
  • 篮坛暴躁老哥

    篮坛暴躁老哥

    范正又打完了一场超神的比赛,赛后被记者围堵的水泄不通。“范,你为什么突然在下半场爆发,狂砍50分呢,是因为追梦格林的挑衅吗?”美女记者怯生生的问道。“别问,再问就是天赋。”范正脱下鞋子,扔给观众席的球迷,如是说到。
  • 我在远方呼唤你

    我在远方呼唤你

    【校园,异能,1V1,团宠,女强】眼睛黝黑的苏淼突然睁开眼睛,冰冷的眼神扫视一圈,定格在旁边的某人身上。苏淼伸出小手勾住某人的脖子:“小哥哥~你怎么撩了人家就想跑?”某人呆愣的看着苏淼!!!什么情况?苏淼瘪着小嘴,控诉道:“小哥哥你忘了吗?刚刚……唔——”某人伸手捂住苏淼的嘴。处于愤怒中的苏淼眼睛通红的捶打着好友,直到……某人出现。苏淼立即抛下好友,跑向某人,像树袋熊一样挂在某人身上:“大哥哥身上好香,我好喜欢。”某人耳垂处渐渐出现一抹红色,默默在心底道:“嗯,我也喜欢你。”多种人格随意转换,异世生活获得异能,意外收获大佬宠爱,但是父母到底在哪里呢?苏淼眺望着远方,眼睛闪烁着星星:“你们到底在哪里呢?”某人从背后抱住苏淼,头搁在苏淼肩膀上一起眺望远方:“乖~我陪你一起去找。”
  • 盛世红颜:惑倾天下

    盛世红颜:惑倾天下

    素未谋面的冷傲王爷登堂入室,她一夜清白交付,不料从此步步劫数。心怀极恨只为一念相杀,时局动荡又深陷风暴,阴谋棋局,死生几度。是谁在漫天桃花下许一言宁负天下不负卿的深情缱绻?是谁又青丝成雪歃血来归只为她回眸一颜的涅槃重度?红烛光冷一曲香妆,血染倾城盛世华光。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背叛这世上的所有人,与你携手天涯,再不分离。
  • 大荒帝族

    大荒帝族

    在大荒圣陆,帝族,是所有强者都抢的加入的梦寐以求的圣地。帝族有这至高无上的神器。天书,圣经,不过传说只有帝仙境的绝世强者才有资格加入。
  • 雄兵连之神级大天使

    雄兵连之神级大天使

    宇宙总是危机四伏,神与神,科技与科技,唯有不断的强大,才能守护我心中的秩序,我心中的信仰!【本书时间线进行了修改,与原著有出入】原名:超神学院之神级大天使
  • 万里江山怎如你

    万里江山怎如你

    美人在怀,江山重几许?万里江山如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流落异世的她,本想着安稳一生,却不曾想,因为一场阴谋,和残疾王爷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从此以后,贤良淑德是她,持家有道是她,巾帼英雄也是她,可是,善妒小气是她,豪奢败家是她,祸国妖妃还是她。好在,自家王爷就喜欢她这样的,所以她也不准备改了,就准备这样祸国殃民下去……
  • 龙神之养成系统

    龙神之养成系统

    凌霄神龙步巅峰,宇宙天下任行!我问道天地间。
  • 大明奇才

    大明奇才

    江西中部的吉水县文水河畔、有座巍峨挺拔的大山,犹如一支巨大的毛笔,笔峰高耸入云,直指蓝天,当地人称之为文峰山。相传,三国时期,关云长兵败走麦城,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关武帝。上天受封成仙之日,路过吉水县境,关云长被文峰山的雄姿所吸引,坐在赤兔马上俯瞰山中景色,不想正赶上城东太平山龙华寺的和尚撞钟,座骑被宏亮的钟声所惊,一蹿直蹦云霄,关云长没有防备,失手掉落了马鞭。马鞭从云端直落而下,不偏不倚正落在文峰山顶上的一块大青石板上。“轰隆”一声巨响,青石板裂为两块,马鞭插入石中,瞬间长成一株青翠欲滴的毛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