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1300000009

第9章

论宗趣

老氏所宗虚无大道。即楞严所谓晦昧为空、八识精明之体也。然吾人迷此妙明一心而为第八阿赖耶识。依此而有七识为生死之根。六识为造业之本。变起根身器界生死之相。是则十界圣凡、统皆不离此识。但有执破染净之异耳。以欲界凡夫、不知六尘五欲境界、唯识所变。乃因六识分别、起贪爱心、固执不舍。造种种业、受种种苦。所谓人欲横流。故孔子设仁义礼智教化为堤防、使思无邪、姑舍恶而从善。至于定名分、正上下、然其道未离分别。即所言静定工夫。以唯识证之。斯乃断前六识分别邪妄之思、以袪斗诤之害。而要归所谓妙道者、乃以七识为指归之地。所谓生机道原。故曰生生之谓易是也。至若老氏以虚无为妙道、则曰谷神不死。又曰死而不亡者寿。又曰生生者不生。且其教以绝圣弃智忘形去欲为行、以无为为宗极、斯比孔则又进。观生机深脉、破前六识分别之执。伏前七识生灭之机。而认八识精明之体即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者、以为妙道之源耳。故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以其此识乃全体无明、观之不透。故曰、杳杳冥冥、其中有精。以其识体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故曰玄之又玄。而称之曰妙道。以天地万物皆从此中变现。故曰、天地之根、众妙之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庄称自然。且老乃中国之人也。未见佛法、而深观至此、可谓捷疾利根矣。借使一见吾佛而印决之、岂不顿证真无生耶。吾意西涉流沙、岂无谓哉。大段此识、深隐难测。当佛未出世时、西域九十六种、以六师为宗。其所立论百什、至于得神通者甚多、其书又不止此方之老庄也。洎乎吾佛出世、灵山一会、英杰之士、皆彼六师之徒。且其见佛、不一言而悟。如良马见鞭影而行、岂非昔之工夫有在。但邪执之心未忘、故令见佛、只在点化之间以破其执耳。故佛说法原无赘语、但就众生所执之情、随宜而击破之。所谓以楔出楔者、本无实法与人也。至于楞严会上、微细披剥、次第征辩、以破因缘自然之执、以断凡夫外道二乘之疑。而看教者不审乎此、但云彼西域之人耳、此东土之人也。人有彼此、而佛性岂有二耶。且吾佛为三界之师、四生之父。岂其说法、止为彼方之人、而此十万里外、则绝无分耶。然而一切众生、皆依八识而有生死。坚固我执之情者、岂只彼方众生有执、而此方众生无之耶。是则此第八识、彼外道者、或执之为冥谛、或执之为自然、或执之为因缘、或执之为神我。即以定修心生于梵天、而执之为五现涅槃。或穷空不归、而入无色界天。伏前七识生机不动。进观识性、至空无边处、无所有处、以极非非想处。此乃界内修心、而未离识性者。故曰、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者、是也。至于界外声闻、已灭三界见思之惑、已断三界生死之苦、已证无为寂灭之乐。八识名字尚不知、而亦认为涅槃、将谓究竟归宁之地。且又亲从佛教得度、犹费吾佛四十年弹诃淘汰之功。至于法华会上、犹怀疑佛之意、谓以小乘而见济度。虽地上菩萨、登七地已、方舍此识、而犹异熟未空。由是观之、八识为生死根本、岂浅浅哉。故曰、一切世间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正此之谓也。噫、老氏生人间世、出无佛世、而能穷造化之原、深观至此。即其精进工夫、诚不易易。但未打破生死窠窟耳。古德尝言、孔助于戒、以其严于治身。老助于定、以其精于忘我。二圣之学、与佛相须而为用、岂徒然哉。据实而论、执孔者、涉因缘、执老者、堕自然。要皆未离识性、不能究竟一心故也。佛则离心意识、故曰、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方彻一心之源耳。此其世出世法之分也。故佛所破、正不止此。即出世三乘、而亦皆在其中矣。世人但见庄子诽尧舜薄汤武、诋訾孔子之徒、以为惊异。若闻世尊诃斥二乘以为焦芽败种悲重菩萨以为佛法阐提、又将何如耶。然而佛诃二乘、非诃二乘、诃执二乘之迹者、欲其舍小趣大也。所谓庄诋孔子、非诋孔子、诋学孔子之迹者、欲其绝圣弃智也。要皆遣情破执之谓也。若果情忘执谢、其将把臂而游妙道之乡矣。方且欢忻至乐之不暇、又何庸夫愦愦哉。此其华严地上菩萨、而于涂炭事火卧棘投针之俦、靡不现身其中、与之而作师长也。苟非佛法、又何令彼入佛法哉。故彼六师之执帜、非佛不足以拔之。吾意老庄之大言、非佛法不足以证向之。信乎游戏之谈、虽老师宿学、不能自解免耳。今以唯心识观、皆不出乎响矣。

此论创意、盖予居海上时、万历戊子冬、乞食王城、尝与洞观居士夜谈所及、居士大为抚掌。庚寅夏日、始命笔焉。藏之既久、向未拈出。甲午冬、随缘王城、拟请益于弱侯焦太史、不果。明年乙未春、以弘法罹难、其草业己遗之海上矣。仍遣侍者往残简中搜得之。秋蒙恩遣雷阳、达观禅师、由匡庐杖策候予于江上。冬十一月、予方渡江、晤师于旅泊庵、夜坐出此、师一读三叹曰、是足以袪长迷也。即命弟子如奇、刻之以广法施。予固止之。戊戍夏、予寓五羊时、与诸弟子结制垒壁间、为众演楞严宗旨、门人宝贵、见而叹喜、愿竭力成之、以卒业焉。噫、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此区区片语、诚不足为法门重轻。创意于十年之前、而克成于十年之后、作之于东海之东、而行之于南海之南。岂机缘偶会而然耶。道与时也、庸可强乎。然此、盖因观老庄而作也、故以名论。

万历戊戍除日憨山道人清书于楞伽室。

病后俗冗、近始读大制曹溪通志、及观老庄影响论等书、深为叹服。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及孔子人乘之圣。老子天乘之圣。佛能圣能凡能人能天之圣。如此之类、百世不易之论也。起原再稽颡。

同类推荐
  • 阿弥陀经义记

    阿弥陀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imskringla

    Heimskring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A treatise on Good Work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阳牡丹记

    洛阳牡丹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风之剑圣传

    风之剑圣传

    这是一个神奇的异世界,在这里魔力是所有人的追求,背负着世界命运的少年也不例外。当战争的怒吼降临这片大地时,当绝望亲临这片净土时,当万族等待被奴役或灭亡时,传说中的剑圣将会驱散阴霾,让秩序重归大地。
  • 大易象数钩深图

    大易象数钩深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ucassin and Nicolete

    Aucassin and Nicole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敌逆天修改系统

    无敌逆天修改系统

    本书又名《大唐皇朝》。你是世界首富,好,我把你的人生修改成我的奴仆。你是国际巨星,好,我把你的人生修改成我的女侍。你是修仙大能,好,我把你的人生修改成我的剑奴。修改系统在手,我的人生,为所欲为!读者群:567230272
  • 来自未来的金眸男朋友

    来自未来的金眸男朋友

    在未来,一个金眸男子为了保卫黑眸人的权利,无奈之下,他逃到了他们口中的禁地,却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遇见了叶弦心,从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混沌魔尊

    混沌魔尊

    一个从坟堆中刨出的婴儿,身藏惊天之秘,以天骄之姿强势崛起,一步步揭开身体暗藏的可怕真相。背负家族的血仇,心怀守护至亲的信念,浴血杀戮,执戟而行,与天争命,当真相浮出水面,却又是晴天霹雳……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禁忌者之断手

    禁忌者之断手

    重瞳,尾骨,断手,六耳是先祖、父母的恩赐。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将这些特殊的印迹变为不幸、万恶的象征。重瞳为邪眸、断手为魔之爪、尾骨为尾兽之妖、六耳为妖耳,其中以断手最为邪恶。所以,一旦有这样的人出生,就会受到天下人的追杀!主角便是禁忌者断手!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只爱你的偏执狂

    只爱你的偏执狂

    很多年以后,某杂志采访人人称羡的施氏夫妇时,询问他们对于多年来的夫妻生活有什么感想。施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得偿所愿。施夫人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她心底的答案是:压抑。自从她跟了他,成了他的女人,就注定成了他一辈子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