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3300000002

第2章

第一则养真化气

凡男子修行,皆从初功运炼筑基起手。若是女子修行,与男子不同: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用丹田阳精,常常保守不致外泄。积之既久,用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由渐而进,功完了道飞升;若女子则不同,女子乃是阴浊之体,血液之躯,用乳房灵脂变化气质,久久运炼,自然赤反为白,血化为气。血既化气,仍用火符锻炼,亦能气反纯阳,了道归真。

女子初功,先炼形质,后炼本元,不似男子之功,先炼本元,后炼形质。其体各殊,其功自异,若不分门立教,何以能造化阴阳,男女共济也。

吾于往昔,诣师前问道时,便请女子修行功课,师言:“至矣哉,汝之心有济世之心也,吾当与尔言明,后日将度世上男女。”因此,蒙师逐一讲明女平交道诀。吾今业已了脱尘凡,救世之心未尝抛置,故将师授口诀,录之编后,以开后世诚念女子、了俗道姑,同登彼岸,共出迷津。上可以报师尊之遗意,下可以救孳海之女流耳!何以谓之养真?大凡女子之性必刚,女子之意必杂,女子之情易漓,女子之气易动,……种种尘心难于制伏,其体乌可长存,其功焉能有济?故起手之功,贵在养真。

这真者,不是真实之真,不是真伪之真。女子之心,原是易动易灭。若是叫他长守于内,便生烦厌。烦厌一生,诸念皆起,似此何能进道?故起手先教他一个养真之法,自然烦厌少释,四体安和,方能进步。

这真字之义,乃是有形有象之法。大凡女子修持,定要教他念念归真,方为了当。

如何又是有形有象之法?女子之功先炼形质,形质功完,赤龙变化,那时方才是阴返为阳,血化为气,从此逆修,方可还丹。这有形有象之法者,上丹坐炼之时,或平日行持之际,用气机运动。从丹田血海,之中,运动气机,照着心内神室之地。觉有青气一缕,自血海而出,定久之际,其气必动,随其气机鼓舞,自然向上飞腾,冲上泥丸,复转下降,斯时微以意引之。随着气机,从泥丸降下重楼。此时切不可用意,恐伤形体,即随气机自重楼下至两乳间,内有空穴,凝聚良久。若有动机,照前行持。行之不过四五十日之间,其气以透,血化为气。赤反为白。斯时丹元已露,道心已诚,若能坚持静守,再求上进,苟能朝夕不懈,时刻用功,何患大丹不结,女仙不成者哉!此乃女子第一步功课,录之编首,以教后世女子。若能将此段功夫,行到那极玄极妙的地位,以后工夫皆从此有进也。女修之子士宜加勉焉。

第二则九转炼形

夫形者,天地之所生,父母之所养,禀五行之气而成,感阴阳之变而产。未受此身,先具此形,是形之与性命相生相感而有得焉。然形既为我有,何必用炼?女子之体。原属阴浊,不若男子之体,实秉阳刚。苟不陶炼,不能使血还为气,如何孕得出先天,产得出真气。

若不得真气,仍然一片纯阴,又焉能复得了还丹,成得了大道。故女子之形是必先炼,而后可然。

炼形者,是调摄之义也。血液属阴,实重浊凝,居于下,藏于血海胞里,化于五蕴山头,灌溉一身,荣养百脉,循环不已。游溢诸经,变为渣滓之物,去而不用。直待二百四十刻漏,三十时辰已周。那时熔华复露,先天化形,留为生人之用。此即所谓气之清者上升于乳;气之浊者下流为瘀。生人生仙之机,实分于此。故女子修炼,予先认定清浊,方能养得真形。

夫形何以炼,当其坐时,用神机运动,候口中液满,微漱数遍,俟其清澄;然后用鼻引清气,随同玉液然咽下重楼,入于心舍,下降黄房,至关元血海而止;略凝一凝,从血海运至尾闾,升上夹脊,透顶门迳入泥丸;仍从泥丸复行下降,至两乳间而止;停聚良久,使津化为气,是为一转。

如是者三。三转既毕,方用两手运两乳,回转三十穴。转毕以两手捧至中间,轻轻运至血海而止。仍又根据前运炼一番,三转三番,共得九转炼形。

倘女子沉潜庄重,根深器浓者,行之不过百日,而形已炼成,长生有路矣。从此往上再进,大丹可期。

独怜闺阃女子,孳海佳人,不得亲觏正传,以修无上真正之道。劝谕后世女子,早求师授,共证菩提可耳!

第三则运用火符

女真之道,原与男子之功大不相同(男子之道贵在养精,女子之道,贵在炼形)。药是以前段功夫,逐一讲明,果能旦夕行之,虔心进步,使身中五脏之血皆返为气,自然化生。若真气潜生,将阴浊之体变为纯阳,功夫至此,方能用火行符,才与男子同等。若不分门别类,其功焉能有济。故男子先炼药,后炼形;女子先炼形,后炼药。因其体相攸分,故前后功夫差别。吾今立法教人,不得分明指示,方使学者无亏学道。

女子照根据前段口诀,用心行持,若行到丹田血海之中,气机温暖,自然有清气一缕上冲心舍,直至两乳。此时切不可动念,仍前依旧行功运转,他自然复行下降,仍旧归于血海。斯时气机已动,真气已生,赤血之阴,变为白气之阳,若不用火行符,其气仍然化为赤血,白者复变为红,枉费功夫。到此时,当用真火以炼之,又用真符以应之。符到火足,其气必凝。当此气凝之候,别有景象,倘不分明讲出,恐用火过当,用符差错,必定有坏丹元。修真至此,宜细心熟记,毋自忘失。若此刻工夫有误,不惟前功枉费,后功难修,而且有伤身命,防有血崩之患,终难治疗,学人当记清楚。

然其景象何等相似,当其气归血海时,此气是血化成,并非是血,故血海不相应,如人出外变相归家,即家人妇子皆不能识认,安能如前日之相投。血既化气,与血不相类,仍是不相投。故其下降血海时,血海之中,必如鱼吸水一般。斯时四肢若醉,身体难容,如夫妇交媾相似,莫能禁止。到此地位,必须拿定主宰,切忌不可放纵。一念凝守中宫,停聚良久,他自然向上冲关,升入泥丸,化为玉液,以意引下重楼,还至两乳间而止;用凝气之法,以混合之,使其聚而不散。久久行之,自能达本还元,以通胎息。若胎息一通,则仙道可计日而至。女贞修炼之者,当共勉之。

第四则默运胎息

女丹修法,其理原本不繁,当其运炼,亦自不杂。诸丹经内,不传女子修炼者多。何以不传女流?盖因未能男女双度故也。吾今垂法教人,实愿男女双度,故此于丹书后编接列女道十则,以度有缘之辈。

何以女丹之道至简不繁?女子之性纯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点功夫,便能彻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颇多偏僻。故其身心所向不同,其功亦当浅显发明。

行持之际,原有顺逆之分。女真修士,果能照前口诀尽心行持。自然真气日生。真气既生,血化为液。其液自两乳中间流通百脉,润泽周身。此液是血化成,常用身中玉乳以养之,始能镇静中田,以为超生之本。

玉乳者,是身中呼吸之气也。呼吸由中而生,亦由中而定。倘得玉液归根,故用此气以凝之,其液方无走失,可倚此而结成还丹。

呼吸者是运炼之呼吸,非口鼻之呼吸也。运炼之时,其势不着于口鼻,而实不离于口鼻。虽有呼吸之名,实无呼吸之相,何也?是借呼吸以为呼吸之义也。何以云是借用呼吸?口鼻之呼吸,由先天之呼吸而生。此时是用先天,不用后天,故先天之呼吸有名无形,随后天口鼻之呼吸一出一入,自然升降。若女功运炼,亦只用中宫内运呼吸,随着口鼻之呼吸而行,出入自由,无碍无滞。久久行之,自然息息归根,呼吸之气,觉得不由于口鼻一般。行持一月,胎息已成。胎息若成,女仙不难造就。女子修此,宜当尽心。

此段功夫,极细极微。女子修行至此步功夫,必待前功养纯,性情炼熟,方可行此。若不纯熟,必得奇病,为害不小。女子修此,当自谨省。

第五则广立功行

女子修行,原本属至静之理。静而生阳,方谓之动。一动一静,皆由内之所养,非属外面事也。虽然静养一身,尚属至真妙道,只守静而无外行帮扶,静何能久。若女子果能潜修至道,已经产得先天,复行炼得玉液,又兼保住胎息,初功至此,已过半矣。虽然功夫业已小成,必假外行以培养之,方才内无所亏,外有所补,内外兼成,仙道可期。

当其外行,如何行法?女子之身常居内室,终日闺阃,未尝出外,如何行得了功行?这等看来,是外行定不能立了。然亦有不须出外而可立功立行者。譬如翁姑在堂,朝夕孝敬,视膳问寝。善事翁姑,此便是第一大功,第一大行。果能尽心竭力而为之,则仙女便可立地成就。

凡与人应接,当存忠浓之心,切勿瞒心昧己。若见苦贫孤老尚存怜悯矜恤之心,必须损己待人。灶前勿厌秽,厨下勿高声,供奉神明,尊敬师长,谦恭长幼,和恤乡邻。举动勿轻浮,言语勿暴慢,与夫一切举动行为,在在皆归理法之中。久久行之,自然气质冲和,行动赅理。不求功而功行,不思行而行立,平心处事,常在道中。行到那极则的地位,虽非天上之仙卿,却是人间之雅妇。苟能若此,行何及焉。

凡属女流,常存内守,切不可出外迎神拜佛,假托行修。似此所行,终属鬼眷,如何超得过生死,了得脱性命,成圣真于高上者耶!女真修士宜自勉旃。

此则虽属外行,实为女子修行莫先于此一着。若先行得此,则功夫前进,不难至矣。

第六则志坚行持

女真之士,若能觅得明师,求得口诀,又能立得品行,虔心进道,立志潜修,恒久不怠,可谓得诀之真,修身之要,诚如是也。

然女子之性易漓易变,间有不如意之事,或有不投心之行,定然自失其性,必为歧途所引,终不能立志前行,以期了道。倘存偏僻之见,此道遂不能行了,辜负一生,前功枉费。可怜九泉之下,没尽许多红粉骷髅;枉死城中,藏却无边闺阁雅秀。那时始知身不自由,造物每多遗憾。孽海翻腾,轮回无尽,要想出头,怕莫日子了。吾尝每至冥司,观见此等男女,无不悲悯。盖因世上遇道者寡,求道者难。往往有真心之女,而不得真传实授,以致昧死昧生,无有出期,良可叹矣!吾今立法教人,故于女丹口诀,显明指示,愿彼有缘之辈,苟能遇此,顿悟迷津,得登彼岸。

使那夜台无叫苦之声,闺房得返魂之旨,长守不失,享乐无穷。

虽然此举口诀易得,人心难齐。若是真心女流,得授至真妙道,便能长一而修,终无悔念。

志向纯一,不为歧途所惑,更兼道心永久,自可造就出尘之相。

若彼奇忒之妇,口是而心非,前行而后悖。不慎言语,妄与女友而示奇怀;不守师盟,辄以矢口而泄妙道。言行相违,居心苟且,假借修行而望长生。德寡行微而期体健。如此之人是孽海中之物耳,生受五苦之厄,死遭阴律之刑。吾门不度此辈耳。

日后有缘广度之时,定宜详审方可示授。若是真修女流,一心守吾门清规,行吾门口诀,日夕不懈,旦暮施功,自始至终总要广务行持。功夫行满,那时言清行实,身强体健,正气充溢,返老还童。

从此进修,成仙可冀,切不可乖道念,自将本体丧失了。

吾有规戒,女真记之。

戒规列后:第一戒 要孝养翁姑。若无翁姑,凡族亲以及尊长于我者,皆宜谦恭尽道,敬老尊贤。

第二戒 要端方正直。凡行动举止以及服饰衣物,宜从朴实庄重,勿致奢华。

第三戒 要谨慎言语。凡应接上下,宜小心说话,以及他人是非,彼此议论,并师授妙谛,皆宜忍口,恐生嫌言致祸。

第四戒 要小心行持。凡坐炼功夫,宜居净处,倘在秽侧、路旁以及浸湿喧 之地,大宜避忌。

第五戒 要尊师重道。凡遇高明,请教必当谦受,毋致谤语崇兴,矢口相对,自高自恃,不能受益。

第六戒 要立志存心。凡进道修行,必誓以终身,或期以数世,毋失坚心苦志,有误前程。

以上六戒,诚为女子修行要道,着实功夫。倘不从此规戒,当逐出门外,任他自弃可矣。姑录于此,女真鉴观。

第七则调养元神

女子之功,比男子便捷些,女子从养真至胎息,其功已得三分之二;不若男子之功,便有许多作用,方能到得调神地步。所以女道丹书,从养真直至胎息,功毕便接录外行功修,俟其外行有余,方可炼调神一段事体。

夫神何以调?因其前日运炼气血时,已将血化为气,气因血住,其气便化神了。到此时候,若不陶冶性情,辅立外行,恐将来凝之不住,反失丹道,有误前功。故修行到此,必须使他照根据戒规,严遵法度,将他心性磨炼成一块顽石相似。必须炼而复炼,磨而复磨,直至养道心花开发,本体光明。到此时候,性已养纯,神已入定,内外贞白,表里玲珑。此诚所谓“万倾冰壶光射目,一轮明月映深潭”,纤尘不染,体相皆空。行到此地,若运炼之时,自有一番清灵善化之机,照映在腔子里。定久之际,浑然若死人一般,不动亦不言,不食亦不饥。此时必须用人扶养,不可因其入定,便妄惊叫喊,若妄惊动,恐伤神体,必走入魔营,为害不浅也。

女修至此,当留心着意,毋致差失。当其入定之后,只见他气息不存,颜色不改,任其自聚自散。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或十余日,皆不可动,须当用人日夜护持。待等他鼻息微微,神光半露,方可低声呼之。

倘彼出定之后,即凡饮食衣服,随心所适。以后必须着着防危,庶免丹元有失。此后功夫,直至养到出神之后,方无危险。学人记之,慎之勿忽。

第八则移神出壳

女子之道,原从阴返为阳,阳极而神全。丹功至此,长守不懈,使那神体炼而复炼,存而复存,直炼至身若冰壶,神如秋水,然不可使之久留身中,如瓜熟自落。神圆则迁。若不迁神移出身外,终为守尸之鬼,何足为异。

此时当用出神之法,将神移出身外,倘出之速,恐神迷无所归,复将所出之神,复转身内,一出一入,由近及远,切记不可放纵。调教老成,方可任其去来,纯熟之后,自无畏避。

虽然出法故尔如是,而出神之功,又当分别。若未出神之前,此神属至静,其功仍同养真规矩,直待至神圆,方可止步。

若神既出之后,此神属动,便不似前面功修,当用逸神之法,使神灵通圆融,并无隔碍,直至炼到神通远显,方可休息。从此以后,务宜逸养元神,或游山而玩水,或静坐以操琴。常从乐事,快爽无边。遇有功处且行动,当立行时便立行。神功运用,道妙无穷。苟能八百行满,三千功圆,那时金书选诏,龙女降临,真仙保养,待度飞升。九重天上果逍遥,蓬莱洞天真快乐。诚所谓“脱下胎州袄,作个女神仙”,岂不美哉,岂不快哉,信女何惮而不行哉!

第九则待度飞升

女丹之功,业已修成,养就纯阳之体,出没自由,无拘无束。此时广行功德,多种善根。切不可因其神出。逍遥自得,便将道果置之度外。或因心用意,而妄泄天机;或扭转乾坤,而复从世俗,多言泄造物之奇,行乖负天理之正。种种妄为,罪该天谴。功夫行到此地,只宜代天宣化,护国救民,功行满日,自有上圣高真,度脱飞升。那时上朝金阙,膺受敕封,从兹永住天宫,快乐无边。

女真修成,何以必用待度?因其血弱之躯,假内功修炼以成阳体。体虽成阳,而阴凝之性尚未炼尽,故女子功夫少“还虚”一段,运用未能尽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悉由体相之不坚故也。

不若男子之体,已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还虚之功养成神光,充满天地,故不用待度,而可了道成真,亲朝上帝,游晏蓬莱。若女子则不然,女丹修成,务必广行功德。倘功德行满,上圣见而怜之,保奏上帝,方得敕旨,下颁金书选诏,证得人天无上道果。否则就成一个散仙而已,不能与天地齐寿,终归运化。

女真修此,若到出神之后,直待上圣拔度归真,方可了手。倘功行完满,永受人间享祀,上可以代天帝不全之化,下可以救世人疾苦之厄,功德圆融,与天地齐寿,日月并明,躲脱轮回,直超劫运,无生无灭。至此方称闺中雅秀,阃内高人。但愿世间有志女子,毋自弃焉?

第十则了道成真

女子修行,所贵者在于成真了道。若修行未能成真了道,犹如田中之蛙,未出泥途一般,终归是那孽海之物,焉能躲得脱轮回,超得过劫运,复还为先天之体。

虽然此等道理,只怕人行不到。若能立志坚心,道念不改,终身由之,而不失其正理,勤勤弗懈,亦不过三五载功修,便能登上乘果位,蓬莱洞天,逍遥自在。那时生由我生,灭由我灭,天地造化,皆在我掌握之中。诚所谓“一人成真,九玄皆度”。斯时德敷宇宙,功及九泉,上帝眷之,天仙喜之,神明畏之,民众赖之,万劫长存,千秋享祀。极人间之快乐,享天上之逍遥,朝游海外,暮宿昆仑,挟持天地,泽遍环宇。

任尔凡夫说长道短,总莫能及修行这一件事。若舍此而向别求,是人行邪道,岂能了脱生死,证道果于将来。后世女子,当明鉴之。

偈曰:丹功虽已录简编,其中道理妙而玄。

十进步中操得诣,九还丹内觅的端。

不是知音休显示,倘无缘遇莫陈观。

苦我类数辛勤力,遗留后世待高贤。

同类推荐
  • 数术记遗

    数术记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udies of Lowell

    Studies of Low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佛说呵雕阿那鋡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夏录

    平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全集(2)

    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故怀有意

    故怀有意

    “顾怀,我什么都不图你的时候,你也没能给我买束花。”曾经形同陌路的两人,因为一场时隔多年的同学聚会,慢慢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所谓,爱情的发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再见你之前,我以为我们只能在我自己的想象里面度过余生。故怀有意,佳人不知。秦知意永远都不知道,爱她的那个人,嘴上三分,心里十分。
  • 仙光传

    仙光传

    席卷三界的浩劫因何而发?自鸿蒙开辟以来便纠缠不清的因果能否了结?谁才是三界真正的主人?大道之外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存在有何意义?回归纯正的古典仙侠。
  • Personality初觉醒

    Personality初觉醒

    2123年,人类身上的基因发生变异,科学家将此基因称为I基因,拥有I基因的人类,若I基因突变则可获的Personality,说人话就是,获得超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被困荒岛的初颜等人让初颜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心。出了荒岛之后,初颜与众人分道扬镳,跟着白华为了钱,开始了杀手之路。一路上初颜便不断怀疑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人心到底有多阴暗?
  • 桐山·静默如谜的生活

    桐山·静默如谜的生活

    《桐山·静默如谜的生活》是内容品牌“桐山”主题书系的第一辑。“桐山”的口号是“容纳一切可能”,从题材上关照现代都市年轻人的内心需求,从中让他们找到自身的归属感。《桐山·静默如谜的生活》,独家对话庆山(安妮宝贝)、余秀华,关于生活、婚姻、爱情与写作;著名青年作家周嘉宁,分享她别样的北方之途;超人气作家苏枕书,带来她不一样的异国生活……从繁忙都市到异国他乡,众作家同你一起探讨生活方式的诸多可能,为你分享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与最具态度的生活理念。
  • 七年之约:沈少别来无恙

    七年之约:沈少别来无恙

    小雨!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会回来娶你!”沈言对着柯雨离去的背影大喊。柯雨停下脚步回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沈言,七年,七年了,你看我等来了什么?啊?难道还不够吗?七年,我累了~我们好聚好散吧。”她含泪笑着说,她的身影慢慢的模糊了,沈言想去抓住,可却什么也抓不住。“小雨!小雨!”沈言从梦中惊醒,豆大的汗不断的往下淌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任务太多不想干

    重生之任务太多不想干

    女主(筱芷兰):“重活一世,我一定要当一只米虫,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手机,溜溜街,当一条咸鱼”。云墨:“主人!你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上一世你就撂挑子没完成任务,这一世你想当米虫做梦去吧!”男主(沅思辰)提起云墨的后衣领,“你最近胆肥了,敢跟她这么说话啦?”“我这不是督促她一下吗?”云墨在半空中倒着小腿,僵硬地回过头来。“哼,她想干嘛就干嘛,任务我来·····”。云天搁天上看着下面那场闹剧,“你们能别闹了吗?不想回来了是不是?”。下面三个:“关你屁事啊!哪凉快哪待着去!”云天:“·······”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位面穿梭了解一下

    位面穿梭了解一下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那天清晨,健身小哥一句看似随意的搭讪:“帅哥,位面穿梭了解一下?”李蔚停下脚步,转身、回头,四目相对,空气中似有光芒在闪烁……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从此李蔚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帝命临世

    帝命临世

    被誉为天才的白九伶出车祸了,车祸醒来之后,她看到的不是充满酒精气味的病房,而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屋子!十方齐安五年,九朝皇室迎来了她们第一个皇女:传说,小皇女眼眸幽红,拥有最纯正的血眸!传说,小皇女上知天文,会占卜懂星象!传说,小皇女下知地理,懂民心造福百姓!传说,小皇女文能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传说,小皇女武能上阵杀敌,月戈军师犹不及!传说,小皇女乃第一才女,懂得琴棋书画诗酒花!传说,小皇女天生桃花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