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100000002

第2章

有序

昨以胜国殉节之臣各能忠于所事,不可令其湮没不彰,特敕大学士、九卿等稽考史书,核议予谥入祠,以昭轸慰。其建文诸臣之死事者,并命甄议。兹大学士等议上,录其生平大节表著者,予以专谥,余则通谥为忠烈、忠节,次则通谥为烈愍、节愍,统计一千六百余人。若诸生韦布未通仕籍及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则入祀所在忠义祠,统计又二千余人。各为一册进。览之均为允协,因名之曰「胜朝殉节诸臣录」;冠以所颁谕旨、附载廷臣议疏,汇刊颁行,俾天下后世读史者有所考质。

夫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录而旌之亦累朝所未举行,似亦足以褒显忠贞、风励臣节;固不必如张若溎所请之遍行查访,徒滋纷扰,致无了期。且即再入数千人,于表章大义亦无所增减。廷臣驳议惟韪,亦并载之。爰题诗简端,用示大意。

信史由来贵瘴彰,胜朝殉节与羶芗。五常万古既云树,潜德幽光允赖扬。等度早传辽及宋(宋李若水从钦宗至金营不屈而死,金人相与言曰:辽国之亡,死义者十数,南朝惟李侍郎一人),后先直迈汉和唐。诸臣泉壤应相庆,舍死初心久乃偿。

谕旨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崇奖忠贞,所以风励臣节;然自昔累朝嬗代,凡胜国死事之臣,罕有录予易名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于崇祯末殉难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赐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征据传闻,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案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戮、视死如归者,尔时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顺逆;而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无愧于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其心亦并可矜怜!虽福王不过仓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离窜迹,已不复成其为国;而诸人茹苦相从、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不彰!自宜稽考史书,一体旌谥。其或诸生韦布及不知姓名之流并能慷慨轻生者,议谥固难于概及,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尝恭读我太祖「实录」载萨尔浒之战,明杨镐等集兵二十万,四路分出侵我兴京,我太祖、太宗及贝勒大臣等统劲旅数千歼戮明兵过半,一时良将如刘綎、杜松等皆没于阵。近曾亲制「书事」一篇,用扬祖烈而示传信。惟时王业肇基,其抗我颜行者,原当多为猕薙;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澟澟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自万历以至崇祯,权奸接踵、阉竖横行,遂至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之切齿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尽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等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命,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一褒一贬,衮钺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诸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议以闻,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七日奉上谕:前以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自宜查明锡谥;因命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议奏闻,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来世。兹复念建文革除之际,其臣之仗节死难者,史册所载甚多。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其他若景清、铁铉等,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虽致命不同而志节凛然,皆可谓克明大义。甚至东湖樵夫、补锅匠之流,虽姓名隐晦不彰,其心均足嘉尚。特以永乐性成残刻,逞志淫刑;其屠戮之惨,极于瓜蔓牵连,殆非人理。朕读史至此,未尝不深愤恨!迨其中叶,虽少弛厉禁,而彼之臣子徇私曲讳,终不肯显示褒扬;使忠臣义士之气久弗获伸,殊堪悯恻!夫以胜国革命之时,其抗我颜行者,尚念其忠于所事,特予表章;矧建文诸臣,不幸遘遭内难、为国捐生,成仁取义,岂可令其湮没?自当一体议谥,以发幽光而昭公道。其应如何分别予谥之处?着同前旨交大学士等一体详查集议具奏,称朕崇奖忠贞、有加无已之至意。钦此。

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奉旨:大学士、九卿等将明季并建文时殉节诸臣悉案史乘核查,拟予专谥、通谥及应入祀忠义祠者分册具奏,甚为允协;着照所议行。其进呈各册,于姓名事实摘其梗概,颇见详备;著名为「胜朝殉节诸臣录」,交武英殿刊刻颁行。即以原颁谕旨录冠卷首,仍附载廷臣所上议疏。朕特制诗篇,题识简端,用以垂示久远。至大学士等议覆张若溎奏请勒限访查一摺,所驳亦甚是。张若溎原奏固为善善从长之意,但现在廷臣等考核厘次,以「明史」及「辑览」为据,旁及「一统志」及各省「通志」,参互考证,其仗节死义者已有三千六百余人;是因世近可征,而朕加恩访录,已迥非汉、唐、宋诸朝所可及,不可谓不多。今既各加旌典,俾得共预阐扬,于崇奖忠贞、风励臣节之道,已无遗憾。即使再加蒐采,亦未必能复广至千人,于此事全局有何增益?而稽诸文献无征之余,必致真伪混淆,转不足以昭传信。且恐有司询访,不免于吏胥辈藉端滋扰里闾,更非朕轸恤遗忠之本意。此事亦着照所议,毋庸办理。并以此旨及议驳稿备载卷首,仍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议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为遵旨集议具奏事。

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奉上谕,崇奖忠贞,所以风励臣节;然自昔累朝嬗代,凡胜国死事之臣,罕有录予易名者。惟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之初,于崇祯末殉难之大学士范景文等二十人,特恩锡谥;仰见圣度如天,轸恤遗忠,实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征据传闻,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案而知也。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其他或死守城池、或身殒行阵与夫俘擒骈戮、视死如归者,尔时王旅徂征,自不得不申法令,以明顺逆;而事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皆无愧于疾风劲草,即自尽以全名节,其心亦并可矜怜!虽福王不过仓猝偏安,唐、桂二王并且流离窜迹,已不复成其为国;而诸人茹苦相从、舍生取义,各能忠于所事,亦岂可令其湮没不彰!自宜稽考史书,一体旌谥。其或诸生韦布及不知姓名之流并能慷慨轻生者,议谥固难于概及,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轸慰。尝读我太祖「实录」载萨尔浒之战,明杨镐等集兵二十万,四路分出侵我兴京,我太祖、太宗及贝勒大臣统劲旅数千,歼戮明兵过半,一时良将如刘綎、杜松等皆没于阵。近曾亲制「书事」一篇,用扬祖烈而示传信。惟时王业肇基,其抗我颜行者,原当多为猕薙;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又若明社将移,孙承宗、卢象升等之抵拒王师,身膏原野;而周遇吉、蔡懋德、孙传庭等以闯献蹂躏,御贼亡身:澟澟犹有生气。总由明政不纲,自万历以至崇祯,权奸接踵、阉竖横行,遂至黑白混淆、忠良泯灭,每为之切齿不平。福王时虽间有追谥之人,而去取未公,亦无足为重。朕惟以大公至正为衡,凡明季尽节诸臣既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至钱谦益之自诩清流,腼颜降附;及金堡、屈大均辈之幸生畏死,诡托缁流:均属丧心无耻!若辈果能死节,则今日亦当在予旌之列。乃既不能舍生,而犹假语言文字以自图掩饰其偷生,是必当明斥其进退无据之非,以隐殛其冥漠不灵之魄。一褒一贬,衮铖昭然。使天下万世共知朕准情理而公好恶,以是植纲常即以是示彰瘅。所有应谥诸人,并查「明史」及「辑览」所载,遵照世祖时之例,仍其原官,予以谥号。其如何分别定谥之处?着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集议以闻,并通谕中外知之。钦此。又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初七日奉上谕:前以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自宜查明锡谥。因命大学士、九卿、京堂、翰詹、科道等集议奏闻,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来世。兹复念建文革除之际,其臣之仗节死难者,史册所载甚多;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孺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其他若景清、铁铉等,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虽致命不同而志节澟然,皆可谓克明大义。甚至如东湖樵夫、补锅匠之流,虽名姓隐晦不彰,其心均足嘉尚。特以永乐性成残刻,逞志淫刑;其屠戮之惨,极于瓜蔓牵连,殆非人理。朕读史至此,未尝不深愤恨!迨其中叶,虽少弛厉禁,而彼之臣子徇私曲讳,终不肯显示褒扬;使忠臣义士之气久弗获伸,殊堪悯恻!夫以胜国革命之时,其抗我颜行者,尚念其忠于所事,特予表意;矧建文诸臣,不幸遘遭内难、为国捐生,成仁取义,岂可令其湮没?自当一体议谥,以发幽光而昭公道。其应如何分别予谥之处?着同前旨交大学士等一体详查集议具奏,称朕崇奖忠贞、有加无已之至意。钦此。钦遵。

臣等恭绎谕旨,仰见我皇上圣仁公溥,覃被无私;表微阐幽,至为赅备。伏考「戴记」,谥以尊名节以壹惠。郑氏注言:谥者行之迹,谓使声誉可得而尊信,即以其行一大善为谥也。惟是历代易名只为饰终常制,而胜国遗忠并膺茂典者,实旷古所未有。谨案顺治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明末甲申殉节之臣,自范景文以下二十人及刘文炳、巩永固、卫时春、张庆臻锡谥有差。乾隆四年,皇上允廷臣所请,于明臣赵譔复予旌谥:大义嘉名,后先昭揭。兹者,特奉恩纶,详议追奖。不惟闯献蔓延、时穷节见俾从甄录,即我朝天戈迅扫、抗颜拒命者亦令一例褒扬;而明初靖难之变,盖臣烈士甘就诛夷,虽阅年逾远,并不使终于湮役:此诚圣主大公至正之盛心也。臣等伏读钦定「明史」诸卷,或专传特书、或因文附见,义法精严,显微共贯。皇上申命儒臣增修「辑览」,于福、唐、桂三王事蹟,诠次厘订;褒诛笔削,仰承睿裁。盖自万历以降,诸臣效节始末具载二书者,臣等祗遵训示分析考稽,而以「大清一统志」与直省「通志」互校,亦可参异同而核详略。至建文诸臣,遗闻轶事,附会不经。若「表忠」、「致身」等录皆无足征据,而一以正史为断。其中区别流品,斟酌典章,谨拟数条,胪列如左。

一、明代殉国诸臣,所处时地不同,其素行亦各不一。案「大戴礼」、「白虎通」论谥,大名小名并着其文。应请仿其意而变通之,定为专谥、通谥之法。其有生平大节卓然可称而又艰贞自靖、百折不回者,自宜特予褒崇,案名定谥。若平时无甚表见而慷慨致命、志节皎然,则汇入通谥之列;其较著者,为忠烈、忠节,次则为烈愍、节愍,期于考行称名,各有攸当。

一、明季应谥诸臣,其在天启、崇祯间已经议恤者,均无庸再给。至福王时,虽间有赠谥,而荒残扰攘之际,偏私挂漏,指不胜屈。其出于唐、桂二王者,则臧否益淆,规制弥陋。应请自福王以后得谥者,并案其应谥之实,综核更正;俾共知盛世两字公平,实为千载定论。

一、明代诸臣既邀赐谥,宜有所附丽褒彰。第已事远年湮,即欲表墓旌闾,亦难查考;而异代之臣,更不便照现行事例,因谥立碑。查直省府州县各有忠义祠,应于诸臣原籍令有司设牌入祀;其或里居失传者,则于授命之所附祠。并请敕下翰林院撰拟专谥及通谥文各一篇,交礼部刊发直省,令所在案式成造木牓,填书某官姓名、谥字,附载事实于后;悬诸祠内,以昭令典。其有后裔尚存,愿于祠墓自行镌立碑石者,听。至史册所称阖门遇难者,不一而足;似应入祀节孝祠,以示表扬。其有姓氏可稽者,详书于牌;否则止书某某妻、妾、女、媳同时殉难若干口,用昭核实。

一、诸生韦布未通仕籍,甚且姓名无考——如山樵、市隐之流,遂志成仁,所在多有;议谥自难概及。应请于谥之所不及者,均令其入祀忠义祠;则草野幽贞,亦不致沦于泯没。其有妻女等从殉者,并如前例。

一、明臣如杨所修、王大年、李应荐、张捷、杨维垣辈,虽临危不屈,而名丽阉党,其素行已属有亏;自不便令其滥邀谥典。其因马士英而骤迁——如杨文骢者,抗节亦有可矜,进身究为可议。若方岳贡、邱瑜之殉难见于「一统志」,以正史律之,则殊有遗憾;而一时勳戚之臣,「明史」谓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尽节之数。又如张鹤鸣之信王化贞、排熊廷弼,与苏观生之拥立朱聿〈金粤〉、构难桂王,皆偾事可诛,陨身莫赎;而马吉翔、蒲缨则表里为奸,其入缅偕亡,益无足道。且有于甲申谒贼苟免,其后乃坚拒我大兵——如传鼎铨、张家玉、卫允文、吴尔埙者,均屏而不录。至若楼琏草诏而后自经、梅殷入朝而复被害,亦不得比于完节,以见圣朝权衡予夺,衮铖昭然。

一、「明史」久经钦定颁行,所有新谥法,难于各传添载。臣等酌议,请照「明史」格式另编一册,冠以原奉谕旨,次载诸臣议疏,次及所拟专谥、通谥清单,一体成书,与「明史」相附而行;俾读史者有可稽覆,以昭传信。

臣等谨遵旨集议,按款分列缮册进呈,伏候钦定;俟命下之日,一体遵奉施行。

再,臣等大学士、九卿衔名照例于摺尾谨列外,其入议之京堂、翰詹、科道员数较多,未能编列衔名,合并声明。谨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奏为遵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奏请交直省督抚采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摺并着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奏。钦此。钦遵。据称窃闻定稿衙门以「明史」及各省「通志」为断,其说是矣。然「明史」、「通志」固本朝纂修之书,抗志流贼者或载及之。若犯我颜行,方且指为不顺,孰敢大书、特书以志不朽。然则欲专求之于「明史」、「通志」,除峻秩显官有关大局者之外,其余人等,臣疑其不能多睹。请先就「明史」、「通志」查考编次进呈,并请行文直省各督抚再加采访,务期确实不爽、文献可凭,录其姓名行迹;限以半年之内,陆续具奏。臣等详加考核,取其信而有征者,编纂成书等语。臣等伏查明季殉节诸臣,蒙我皇上锡谥褒忠。臣等承命集议,谨遵原奉谕旨就「明史」及「辑览」所载,详加摘录;又思历经官修之「大清一统志」及各直省「通志」比正史义例较宽,所收均为详信,亦应酌加参考,用广搜罗。至一切野乘、稗官,诚以其传述多讹,未敢概为援引。今该左都御史以「明史」、「通志」所载无多,请行各督抚再加采访,固亦推广圣仁阐幽显微至意。臣等恭绎钦定「明史」一书原系仰禀睿裁,笔削公正;凡与本朝交涉事蹟,莫不详确纪载,毫无忌讳。故上自辽东死事诸人,下及福、唐、桂诸王臣子之阻兵抗命者,悉皆编入列传,大书特书;不特显秩崇班各详本末,即于子衿、韦布亦一一附着其姓名:方策具存,无难考见。臣等现在核办各项本于「明史」者,实什之七、八,并未有如该左都御史所云不能多睹,以致埋没疏虞之处。至如文集、说部等类,原非谓其一无可据。然如李国祯误国辱身,而谷应泰作「纪事本末」乃谓其激烈殉义,足见野史之冒滥难凭;又如吴继善降贼被杀,而吴伟业作传乃称其大骂捐躯,更见私集之阿谀难据。是以从前修史时间加刊削,实有不得不从严慎者。今臣等办理谥典,拟于「明史」以外兼及志书,裒辑已广,故专谥、通谥至有一千五、六百人;圣泽覃施,极为周溥。若因其间尚有遗佚,复令督抚采访增加;则自今上距国朝定鼎百有余年,正史既不载其名、故老又无从询问、文献并不足征,而仅据其子孙呈报之词,又将何所考核以办其诬信!转恐真伪混淆,毋裨彰瘴。况天下之忠义一也,我皇上褒崇节烈、奖恤遗芳,原主于扶植纲常,垂教万世。此不独身被易名之典者,共蒙优渥殊恩;即或当日传闻阙略,间有未发之幽潜,应亦无不正气咸伸,漏泉同感。又何必勒限行查,徒滋纷扰!应将该左都御史所奏之处,毋庸议。

除谥典各条款已另行拟议具奏外,臣等谨遵旨将此摺一并会议;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谨奏。

同类推荐
  • 闽都记

    闽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科精要

    女科精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hakespearian Sonnets

    The Shakespearian Sonne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初见回眸定终生

    初见回眸定终生

    在美的花儿又如何?也终究比不过她在蔷薇从边的回眸一笑。只是那一眼,便让他再也无法忘怀。
  • 帝国老公别太猛

    帝国老公别太猛

    被军长老公扫黄扫到,送局子是种什么体验?宣笑笑表示很委屈,解释一句之后就理直气壮的说:“那就离婚吧!”“你婚后行为不检点,还敢跟我提离婚?!”军长大人勃然大怒,“我告诉你,门都没有!”以后宣笑笑就开启了苦逼的新婚生活,穿着军装道貌岸然的男人其实属狼,夜夜喂不饱。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换个姿势,再来一次。“顾雷霆,你到底有完没完?”“没完,体能太差,预计再战999次才能把你训练出来。”宣笑笑终于是明白什么叫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神断大周

    神断大周

    柳青捡到一本书,离奇的穿越。而且还是魂穿到一个架空朝代的县令身上。柳青醒来,接收了前身的一切,发现除了一个乱摊子等他来收拾,就别无他物。并且随着而来的还有各种离奇案件,就这样,柳青不管愿不愿意,都走上了一条神断大周的道路。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全集)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经济学一点也不复杂,也不难理解,困扰我们的是故作艰深的语言和拒人千里之外的形式。本书没有让人望而生畏公式图表,也没有难懂的术语,更没有枯燥的实证。托马斯·索维尔用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案例,为我们讲解经济学博士都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所有人都能体验毫无障碍的阅读,并且在无形中学会经济学这一门专业知识体系和分析工具,让普通人不再受含糊的政治辞令和晦涩的经济学术语的迷惑,掌握经济社会的运转规律。通过本书,我们将会了解价格、投资和国际贸易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会对媒体、政治家、公知的言论保持警醒和怀疑,不再不加批判地用“穷人”和“富人”来区分不同的人群。我们还会对房租管制、贸易平衡、贫富差距、统计数据产生全新的认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房租管制法》为何无法有效限制租金?医疗保险才是造成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以男女平等为目的的政策为什么反而加剧了性别歧视?仔细检视现实就不难发现,许多决策的实际效果往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是什么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经济学又能为此做些什么?经济学绝不只是书本上的数字、图表和公式,它更是与政治、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的现实生活。当我们上班、纳税、买房、投资、储蓄、看病时,我们都该成为经济学家。在本书中,托马斯·索维尔将带领读者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住房、医疗、就业、移民、歧视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抽丝剥茧,透视决策失误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读毕此书,你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摆脱短视思维的桎梏,并有能力在面对新问题时提出兼具高度与深度的独到见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临道

    诸天临道

    风云之中,他是剑圣弟子,助剑圣改命,也曾风光无限,可,再次回来却得知剑圣死讯。大话西游之中,他弥补遗憾,让那个人,不在像一条狗!七界武神之中,与叶天等绝代天骄争锋,复活千古第一女皇!西游之中,他夺天地杀伐本源,立下三杀大阵,阻西游,对抗佛门,不问佛对错善恶,只问你可有私心?他只是一个凡人,拥有的这一切,本是系统赐于他,他为什么要怀疑系统?
  •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动荡与变革:近代前编(1840—1919)

    在“近代前编(1840—1919)”中,突出地体现了一个“新”字。学术研究的意义在于创新,鉴别一部学术著作价值高低的标准,同样要看它是否具有新意。如果用这种观点来看,白寿彝先生有关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是充满新意的,无论在内容、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新”的特征。首先是体现出了“通”,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了“通”。白先生在谈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说:“中国有关的文献资料、研究状况等近代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置身近代洪炉接受考验的历史,是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失败时期的历史,而从总相上看又是阻碍西方帝国主义东侵的历史。”由此可见,白先生是打破了以往著述的常规,把近代中国的各个方面融通起来考虑的。
  • 千年之恋遇见你

    千年之恋遇见你

    她是世人眼中的不详之人,天生异相,奇丑无比。为了配得上那一纸婚约,她苦练琴棋书画,可却惨遭羞辱。他是地狱爬出的孤魂,冰冷残忍,却守着一世孤独,只为等一人。当他遇上她,那份尘封千年的爱,一发不可收拾。爱你,是我唯一想做的事!
  • 封印大陆,加莉的神奇之旅

    封印大陆,加莉的神奇之旅

    加莉是巴雷利家族的三小姐,虽然“嗜钱如命”,但是灵力却是巴雷利家族最强大的人。为此,兄长为了让她改掉贪钱的毛病,将她送入歌旧学院学习。但是,她却在学校里莫名其妙的白拣了一个魔王??而与大魔王发生了不可言说的一二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