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5800000012

第12章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设文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斯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持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父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附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真州长芦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源要术示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于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域。此不可得而致诘也。故经云。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夫如来世尊虽分折摄二门现居净秽两土。然大圣之意非以娑婆国土丘陵坑坎五趣杂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直为可厌。又非以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行树参空楼耸七珍华敷四色直为可忻。盖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竞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女色妖媱。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实无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切尝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烦喧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烦喧。极乐优游岂止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盖以发明大事决择生死。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弘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不知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此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应当发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若夫信佛言而生净土则累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谢人间之八苦。无天上之五衰。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唯显一乘之法决定无三。归依一体三宝。奉事十方如来。佛光照体万惑潜消。法味资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周尘刹。周旋五趣普被诸根。不动一心遍行三昧。洒定水于三千。出众生于火宅。自利利他皆悉圆满。然则唯心净土自性阿弥。盖解脱之要门。修行之捷径。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自他皆愿往生。凡以欲得度人。先须自度故也。呜呼人无远虑。心有近忧。一失其身。万劫深悔。故率大海众。各念弥陀佛。百声千声乃至万声。回向同缘愿生彼国。切冀莲池胜会。金地法明绮互相资。必谐斯愿。操舟顺水。更加橹桌之功。则十万遥程不劳而至矣。

元祐四年冬。宗赜夜梦。一男子乌巾白衣。可三十许。风貌清美举措闲雅。揖谓宗赜曰。欲入公弥陀会。告书一名。宗赜乃取莲华胜会录。秉笔问曰。公何名。曰普慧。(宗赜)书已。白衣者又云。家兄亦告上名。(宗赜)问曰。令兄何名。云普贤。言讫遂隐。(宗赜)觉而询诸耆宿。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大菩萨名。(宗赜)以为佛子行佛事助佛扬化。必有贤圣幽赞。然则预此会者岂小缘哉。今乃以二大菩萨为此会首云。

杭州永明寿禅师戒无证悟人勿轻净土

设问曰。但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系念彼佛求生他方。答曰。真修行人应自审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存龟鉴以破多惑。诸仁者当观自己行解见性悟道。受如来记绍祖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无碍辩才证法华三昧。能知天台智者否。宗说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国师否。此诸大士皆明垂言教深劝往生。盖是自利利他。岂肯误人自误。况大雄赞叹。金口丁宁。希从昔贤恭禀佛敕。定不谬误也。仍往生传所载古今高士事迹显著非一。宜勤观览以自照知。又当自度临命终时。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无始来恶业重障定不现前。此一报身定脱轮回否。三涂恶道异类中行出没自由定无苦恼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随意寄托定无滞碍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时贡高却致永劫沉沦。自失善利。将复尤谁。呜呼哀哉。何嗟及矣。

右赜禅师语见禅师劝化集中。智者大师及寿禅师语见宋朝王敏仲侍郎直指净土决疑集中。侍郎名古在搢绅间。为神仙所知。钟离真人尝与诸云。风灯泡沫两相悲。未肯遗荣自保持。颔下藏珠当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谁。才高雅称神仙骨。智照灵如大宝龟。一半青山无卖处。约君携手话希夷。由此观之。可见侍郎为非凡。且益知西方净土所宜归心也。

承相郑清之劝修净土文

人皆谓。修净土不如禅教律。余独谓。禅教律法门莫如修净土。夫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凡在智愚皆具此性。根尘幻境相与沦胥。生死轮回穷劫不断。故释氏以禅教律假设方便。使之从门而入俱得超悟。惟无量寿佛独出一门曰。修行净土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截。一念之专即到彼岸。不问缁白皆可奉行。但知为化愚俗浅近之说。其实则成佛道捷径之途。今之学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顽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未免钻故纸之病。护善遮恶莫如律。非身心清净表里一如。则未免自缠缚之苦。总以观之。论其所入则禅教律。要其所归则戒定慧。不由禅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净土之一门乎。方念佛时。口诵心惟。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华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缠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八功德水金莲华台又何必疑哉。净土枢要之作勤矣。

庐陵李氏梦记

彦弼乾道癸巳家染疫疾。四月五日彦弼亦病。粥药不进。至十九日早梦。一人褐衣神貌清臞。以手抚摩彦弼肢体。而呼彦弼令速起。彦弼惕然问曰。公何人耶。答曰。予即龙舒也。彦弼因告以疾病。虽欲支持莫能。将何以愈其疾乎。公曰。记省阙中雅教汝捷径否。彦弼曰。然。每日持诵阿弥陀佛不辍。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可既悟。索粥食之。病果随愈。后见龙舒画像。俨然如梦见者。彦弼稔闻。居士潜通六艺。尤精于易。诲人不倦。所至学者辐凑。谢君以静逸堂待之。户外之屦常满。正月十一日令子侄往承其教。不久回云。居士夜来讲书罢如常。持诵礼佛至三鼓。忽厉声念阿弥陀佛数声云。佛来接我。言讫立化。是夕邦人有梦。二青衣引公向西而行。传为胜异。识与不识咸来瞻敬。恨不款奉谈尘而重惜焉。居士未示寂灭前三日。遍嘱诸人勉进道业。有此后不复再见之语。初十日访赵公省干。借净室云。道业辨去。时好。乃书曰。课积计九百二十万五百贴于壁。噫自非根性融明达乎生死之理。未易臻此。彦弼一病垂死。棺椁衣衾已陈于前。荷居士阴赐。极接遂获平愈。可谓生死骨肉者矣。或曰。梦因想成。然食白粥之效安可诬也。抑知居士悲愿甚深切欲及人。虽在常寂光中。不妄念力。其劝修净土成佛之缘。可不勉励而进哉。谨刻公像。并著感应事迹。用广其传。非敢饰辞以惑耳目。故此直述而具载之。伏冀见闻敬信同沾利益。王神昭著寔证斯言。公姓王。名日休。字虚中。号龙舒居士云。是岁下元庐陵李彦弼谨记。

旴江聂允迪跋

居士平昔以净土之说恳切劝人。尝盘桓于乡里。允迪于是时年方二十余。适预计偕。东上且未知有佛法。弗获识公。面迨犬马之齿。至三十连婴灾患。殊觉人生沉沦于烦恼大苦海中渺无边岸。遂一意祖袭居士之说。为超脱计。如是者才三数年。居士遂立化于庐陵郡。郡之人皆绘像以事之。盖乾道癸巳之正月也。后五年丁酉岁。先兄知府兵部被檄较试庐陵。得所刻本以归(允迪)恐此一段奇事久之湮没。无以传远。遂刻诸石。置城北报恩寺之阿弥殿。今此愿施居士所著净土文一万帙。辄复以居士慈相及丞相周益公而下赞述。附于卷首。皆袭庐陵刻本也。庶几见者闻者增益信心勉强精进。则西方净土诚不难到。嘉泰癸亥文林即新监湖广总领所襄阳府户部大军仓旴江聂允迪合十指爪稽首谨跋。

允迪旧常见初机参禅人。但知归敬禅宗。至言西方净土。则指为著相。力肆排斥。殊不知。释迦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欲令众生了悟生死脱离轮回苦趣耳。参禅一法固为了悟生死而设。修净土一法亦是令众生了悟生死也。参禅有省。则现世了悟生死。得生净土。则见阿弥陀佛。而后了悟生死。况便证无生忍。居不退转地。直至成佛而后已。初机参学人何苦独取禅宗一法。而力排净土之说耶。大善知识未尝不以此劝人。今略采二三说。附于龙舒净土文之末。以辨明之。

四明断佛种人跋

龙舒居士作净土文一十卷。其间始从净土起信。终至我说。可谓条布有序。或事或理。坦然历历明白者矣。而又更何言哉。此十卷文乃是居士存日亲自刻梓。欲其流布天下使人人皆同念佛生于乐国。其用心亦岂易及。惟于第十一续添一卷。有人疑非居士本志。此必是第四卷文初。创属藁所弃者耳。想后人尊居士故。不忍弃之。乃为十一卷名而续添之。况其修持法门意趣。悉与第四卷同。但其文意严纹有异耳。予乃执卷而熟玩之。亦谓此言颇当正。议拟间忽有人得居士亲笔墨本者。若合符契。如失还得。今虽刻板已毕。亦乃锐意去之。复将法门中诸师原先附本。劝发之语如次整正足之。以完部帙。谅无差失。如后人见此。慎毋以此编为不足云。

旹洪武癸酉仲夏吉日 四明断佛种人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锦绣芳华

    锦绣芳华

    她一面柔情蜜意,一面暗中筹谋。他一面百般宠溺,一面筑起藩篱。亲人、夫君,谁为重。丽人、权势,何为轻。凤枭同巢,相爱相争。
  • 天使时代

    天使时代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您是个聪明人,正如您所说,即使在所谓的文明世界,只要有需要,伦理是第二位的。那里的人们当然不需要吃野草和树叶,但他们肯定需要飞翔,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梦幻,没人能抵挡它的诱惑。您将会看到,想象中的魔鬼并不存在,天使时代即将到来,在那个美好的时代里,人类在城市和原野上空飞翔,蓝天和白云是他们散步的花园,人类还将像鱼一样潜游在海底,并且以上千岁的寿命来享受这一切。将军,您已经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曙光。”伊塔博士说完,转身走了出去,同时用桑比亚语说了句什么,接着所有的飞人战士都转身走了,没有一个人再看菲利克斯一眼。林肯号航空母舰直到黄昏时才完全沉没,当舰上的塔岛最后没入水中时,被压出的空气发出巨大的嘶鸣,像非洲海岸凄厉的号角,菲利克斯将军站在一艘巡洋舰的舰桥上,用困惑的目光望着远方非洲古老的土地。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从小就很个性鲜明,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争强好胜。童年时期的小盖茨非常喜欢读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书相伴度过的。他经常一连几个小时都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如痴如醉地阅读。但是他对一般的儿童书籍,例如卡通、童话之类的并不感兴趣,而是非常喜欢阅读各种大人们的书籍。他最喜欢读的就是《世界百科全书》。小盖茨不但对书中的内容从头读到尾,而且还非常喜欢在读完后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比尔·盖茨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他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我在修仙世界当玛丽苏的日子

    我在修仙世界当玛丽苏的日子

    现代社会凭着一手绿*茶技巧从山沟沟里走出来当上上市公司总裁老婆的女人,阴差阳错重生到了修仙世界。魏蔓表示适应良好。但是……你的起点不必给的这么低吧?无灵根你让我在修仙世界玩个鬼啊!
  •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姜珝穿越战国末年,机缘巧合下被李牧收做弟子,上了赵国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从一个小小军官做起,成长为一方军阀,苟到秦二世而亡,挥军南下与项羽刘邦一争天下。双开一本书《脑洞中的神奇宝贝》,喜欢精灵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增广净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

    安东尼·莫里斯·尼克编著的这本《超越平凡:自我的力量》介绍了心智的力量以及如何释放出心智的潜能以获取成功。它为自我帮助和自我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实施为了成功而必须采取的行为,从而有所作为。它描述了无意识惊人的力量,展示了大脑的工作机理以及它是如何释放其巨大的力量并利用它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 谋杀

    谋杀

    世间善恶都是对等且守恒的,波澜不惊的环境之下也会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恶行。情,仇,爱,恨,不过是罪恶爆发的火山口···09警厅连环杀人案,822恶劣藏尸案,东京樱花树的传说,等等一切说不尽的人性原罪,本书会在这里一一呈现。
  • 植魔师

    植魔师

    植魔师宣言:我们是一群不屈服命运的人!为了改变命运,俞鹰种魔入体,一脚踏入生死之地的植魔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