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600000001

第1章

南山三觀問

日本國俊芿法師出三十問

第一答臨安府不空教院了然律師

第二答會稽極樂院智瑞律師

第三答芝嵓淨懷淨梵妙音律師

問沙彌篇云經中乃多要唯三位所言經者正指何經耶。

答首標所出正是能詮觀行所宗最為急要備如予所撰通真記中引之無惜一覽。智瑞久聞名字之香未瞻庭角之秀嘉定己巳仲秋忽得教觀五十問乃審所云云異科欲兩國學宗徹見律海淵底故詰之耳聊依見答且類螢光苟有未安更呈鼠伎是月望日會稽郡姚江極樂座主智瑞頓首拜上日本國師(座前)。

答總一代教三觀可攝看別章即知所詣。

答性空則宗阿含相空則宗般若唯識乃宗楞伽等經。

問何以初標云經中而至列釋中於唯識觀全依論耶。

答甞聞圭峯禪師云經隨機說論逐經通故觀行之文雖出諸經而修證執儀詳諸論如性空觀出成實論宗阿含等經相空觀出中觀等論多宗般若唯識觀出攝論唯識論同宗十地楞伽等經故使文中經論齊舉。

答此借論證四位通修非是立觀全依於論。

答菩薩既宗諸經而造論是以觀法論中互明不妨前後經論雙舉。

問言三觀者為祖師自立為古人立耶若云古人立者夫大師立義總無混漫若引用時或著舊他之言或具標彼名字然此三觀出於事鈔懺篇沙彌篇業疏受戒篇並不涉古定之言驗知吾祖獨斷之智撮要經論略出三觀若云不爾有人云結文中廣如凡聖行法者指道整禪師所述準知今家三觀全出彼文耶。

答夷夏同風古今而不可易者道理也自大法東流一代時教諸宗通判大小偏圓事理頓漸之說或異或同離時合至於有之為有空之為空今古同然不可易也吾祖稟生知之慧窮神化之源建立一宗雖無區判藏教之文然三種觀行統拾一代教始之於有次之於空終之於中今古冥符不可易也豈待旁人言然後言之耶故云經中乃多要三位等則知吾祖三觀專宗經論爾或指同整師行法者蓋理也聊知見之不異爾況吾祖弘律律唯持犯至於觀行略舉大綱而已整師教理既同文義且備故指同之豈云全用者耶。

答三行則出於道整禪師三觀則見於南山律師祖然而觀行豈應相離若或不出彼文者大師不應類指今彼文既亡安知全依與不全依耶。

答吾祖所立三觀一依經論而指道整禪師凡聖行者乃例用耳。

問今家三觀為總攝盡諸經觀法耶若云攝盡以瓔珞仁王假觀在何觀耶若云不攝鈔文何云不出三種。

答隨經求觀觀相實多故云經中乃多也以觀攝經經無不盡故云不過三種也但知瓔珞仁王在何時教則經眾之觀自然有歸爾若爾假如仁王經是般若部類屬空宗之經小菩薩既宗般若修相空觀則是空觀明矣經中假觀何以配之若菩薩觀法如幻然後入空則是從假入空也故大師云諸法本相是空(空也)唯情妄見(假也)安菩薩觀法非假直爾便空也耶唯識亦爾外塵本無(空也)實唯有識(假也)攝論云知此識是假有通達俗(俗即假也)但諸經單複前後圓別不同總相言之無不攝也。

答瓔珞仁王等經從空入假從假入中此即次第三觀賢首收屬般若空相宗中此即空相觀攝。

答今家三觀攝盡諸經如瓔珞仁王假觀正屬唯識觀攝以唯識通三觀也歸敬儀云唯識有是通達俗俗即假也。

問性相二空並通大小故大品楞伽盛明性相二空此豈性空不通大乘佛性論云二乘之人約虗妄觀無常等相以為真如既云無常等相豈非相空通於小乘若爾祖師有何深意偏以性空為小相空為大況天台常破古師性相二空分對大小者。

答性相二空名通行局吾宗小能言之但云大能攝小言相空必兼性空不通大言性空必不兼相殊知性空之言上通佛果則唯識深理證無性無性亦是性空內典錄云大乘義本性空極於教宗(文廣不引)相空之說下通小觀成實論云諸陰相在則我心不畢竟斷以因緣不空故若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以此文證其通可知然大師時以性相分對大小者深有所以蓋隨執用觀利鈍巧拙兼對不同亦隨經論所出有異略見後人法二空答中廣如所撰二空章并通真記釋正觀文中明若論對法爾當然天台所破未詳何意。

答二空通大小者欲知此意請看辨二空章則皎如觀掌若祖師偏以性空為小乘此是法上橫計之性故阿含等云先以人空不見色性乃至不見識性此但空橫計之性故屬小乘若空法相名為相空非大是何以小乘不能空法相故故賢首云縱空法相亦未究竟此亦細辨二空章中。

答性相二空通于大小固不須論吾祖以性空偏對小者以小乘人多執人法直修性空大乘之人即色見空宜修相空此蓋法爾當然豈以名隨而妨義局耶所以天台引古破者亦約通而難局也。

問小乘之人於何立修性觀耶(然律師同在下答)。

答諸論所示利鈍不同利則三生一生種二生修三生證為鈍根者六十劫則屬次二十劫修折玄具引不必致疑答初心即修此如外凡位四念處等即性空也。

問小菩薩於何位云修相空觀耶又於何地位成佛耶。

答此二行人並在初心便修此觀觀成執盡證理極處即名成佛斷證位次各如本論若爾初心便修何故業疏云小乘極處人法二觀耶答小乘諸部總有八宗前淺後深深者破法體名得二空故云極處淺者觀色至一極微觀心至於一念色心既在法執未去故非極處此謂極極非位極也縱約位判必據所詮今約起修不妨初心雙修二觀故云在凡不學安有克聖之期等。

答依智度論云小菩薩欲觀法空反為空迷故於十信位先修人空至十住位則修相空具如辨相空中又云於何立成佛耶 答於當教妙覺成佛耶。

答此觀投足便修於大品乾慧等第十成佛也。

問以大論所明六度菩薩於今二菩薩中攝在何位若云攝在小菩薩位者今小菩薩觀於如幻即空之理在於因位斷惑證理彼六度菩薩專於事度全無斷證為爾彼此天隔無由相攝若云大菩薩位全無此理若云都不攝者祖師判位豈有攝機不盡之失耶。

答圭峯云施等事福通三乘人敬心所修所舉大論雖未披考彼文然以意詳之彼六度菩薩既未證理未可定判可如圭峯通乎二行但然彼般若一度修何行相若但運心志求空理雖未證理准知即是小菩薩攝若觀唯識即大菩薩若此攝機何者不盡。

答事度菩薩斷證同前二乘故云全無斷證安有攝機不盡之失。

答今家性空判為小乘六度菩薩伏惑何因屬小乘攝若小菩薩修達相空觀乃屬大乘非此所攝。

問小菩薩名言為義立為有文耶。

答古德立言言必有本但披尋未廣未觀誠文近代宗鏡錄中以藏教為眇目二乘以通教為夜視小菩薩未知召宗通教果名小菩薩否。

答智度論云今小菩薩不迷空故又法華云又諸子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是名小樹疏家所釋並指小菩薩經論明文如鏡可照。

答小菩薩名正出攝論非義立也。

問人法二空通大小乘耶若云通者事鈔二篇並局小乘業疏明判小乘極處人法二觀若云不通歸敬儀云三乘聖賢深淺有異至於入證唯在二空爾者兩樣有妨如何通會。

答二空通被三乘儀文具顯不足疑矣正由三乘通有二空故得疏鈔小乘觀中亦明二觀矣人皆知小菩薩為空然不知相空亦人法二空也故大師云諸法本相是空此中諸法即五陰等法也本相即五陰之法相也法相既空故名相空般若云是諸法空相等但有會淺之能故小菩薩真言相空而必兼性空矣又大師云小菩薩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相空既無我人豈無性空耶亦如二空章通真記中廣之。

答二空通三乘判屬小乘極處者約小乘二空為言指三乘淺深者各就三乘限域為語請考二空章即了此疑耳。

答人法二空通小乘也性空即二空者性即我執(人我法我)能空此我即人法空事鈔沙彌篇相空觀觀知無我人亦空人法何言二篇並局小乘歸敬儀云至理極無越人法二空此即唯識亦二空也性空唯識既通二空是故文中列名不定。

問人法二空但單被鈍根小乘耶若云然者釋論中為鈍根人說於生空為利根人說於法空若云不然鈔疏二文並以人法單被一人全不分於利鈍者乎。

答二空既通三乘何得不兼利鈍但隨機入觀巧拙不同致立觀門不無偏對釋論所明化儀令爾故賢首云對小乘人但說人空不說法空(此謂鈍根正得人空)縱少說法空亦未明顯(此謂鈍根兼得法空)今家所明不異此說雖以二空對於小鈍葢人空一觀是其當教於彼法空分得而已對諸小執紛然不同麤細假實破立乃異莫不皆是折色明空(天台光明文句記雖云曇無德部計然撿成論但有折色觀耳)少說之義於茲可見菩薩亦是知法如幻體色即空豈非法空正被菩薩利根大士法執既空豈容人執而不空耶是知二空通被利鈍不好人法隨機偏對。

答人法二觀通被三乘奚止利根而已文見歸敬第九十正觀中亦有別章幸希一見。

答人法二空通被利鈍若三觀相望則前鈍而後利今此二乘既通三觀於一觀中各兼利鈍不妨二空對二機。

問今家相空觀為屬大乘為屬小乘若云屬小乘凡祖師有三觀不出三處謂鈔懺篇沙彌篇業疏受戒篇並屬小菩薩位所言小菩薩者記主自指如諸般若般若即是全大乘也況沙彌篇釋定慧云若論定慧小觀相空除觀唯識又業疏中大乘極處空識為本空即相空識即唯識此等諸文竝以片言不涉小乘若云不然資持中云前二小乘後一大乘者豈不公達祖師諸文耶。

答業疏云二明大乘小菩薩資持云小研覈未精。

答只因照律師謬以三觀對三宗故有此疑稍知觀行者無不片之。

答相空屬大乘也云資持中前二屬小後一屬大者未見其文據資持(下四三觀)釋三觀標云若大小相對前一是小後二屬大若此分有何相違(然律師答此反斥資持未知得何文義餘所斥者其類若此)。

問資持云若對三宗性空局小唯識局大相空通大小且就相空通大小釋未審今家分通之義出於四分成論於此二部中何部何處說相空願見指出。

答三觀為言前一屬小後二屬大此是定論只緣資持將三觀配三宗故以四分屬小菩薩是故前後文義有差殊不知性空一觀正出成論既判性空全屬小乘那得四分屬小菩薩然成論相空之文如前所引但教理行果各有宗旨大小天乖不當配釋爾。

答此亦前謬分通大乘之言故有此疑雖然成實論有相空之文乃論中通大之意且非相實通小之文故論云觀諸法空則無可得者是也。

答記家於三觀標中約數義分判其大小攝屬己自顯後約三宗分對故言相空通於大小今四分雖屬小乘然有分通之義何妨通大相空雖屬大乘然顯偏真之理不妨通小。

問鈔引攝論證唯識觀荊溪斥云判位大高(以被論唯識觀迴向後心方修故)資持救云特舉深位以彰理妙若爾正為下凡說唯識觀之文出在何處。

答吾宗三觀正為始心事理二懺竝與天台儀範無別如明事懺則指佛名方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又儀文中初舉三身方土次明十佛光化稱揚相量各有戒儀懺悔勸請甄別位置又大師六時禮文甚詳(此與法華懺等是同)儀文續云斯並性絕色心形非識有(此通兩重真俗並是即事而修正與補助儀能禮所禮性空寂等理觀同也)如立理觀具以唯識一觀言之真俗竝觀始終圓解歸敬儀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唯識四位凡聖通學今則在凡不學安有克聖之期故須發足竝觀修明自然位聖等(廣有記文避繁不引)是凡夫初心圓觀唯識志求佛果即名此人為大菩薩即說此行為佛果證行是行大非位大也雖謂彼論迴向後心方修唯識者然彼論中從願樂地至究竟位竝觀唯識願樂地者總攝資加二位未聞十向方修之文品緣諸家多說地上為大菩薩今家向大名謂是登地故便荊溪有判位大高之斥殊不知今家所謂大菩薩者葢指乎修唯識者對前相空屬小故稱大爾資持及謂特舉深位以彰理妙者未免將錯就錯也。

答荊溪訛之在前資持謬之於後屈抑祖宗唯識妙觀扶持荊溪謬破之義無過資持記主倩熟讀辨判位大高之文方見吾祖立觀被凡之旨。

答正謂下凡說唯識觀者攝論云唯識通四位蓋此四位皆修唯識但彼論中初後所修淺深有異以見道已去修真唯識此位以前修影像唯識但不同今家所立初後圓修故歸敬儀云發心畢竟初後心齊唯識四位凡聖通學今則在凡不學安有克聖之期故須發足竝觀。

問記釋唯識自有二種一者真妄和合識二者真識若正用觀時觀於何識耶又不知用修其相如何。

答真妄二識雖楞伽經攝大乘論有判位第九清淨真識之文然今家圓觀真俗竝觀言俗則妄識真源語真則真識妄末三性一法三智一心如即水之波猶鑄金之像初心欲修其相如此若憚二識真俗別大非祖意。

答大師妙處在止觀雙遊真俗竝運記家不達却將唯識強分二種看辨境觀方達祖意。

答記家指第八識體本清淨以為真識隨緣妄動即和合識是則二識一體正用觀時不可一癈或云真識者即是常住本淨真心中道一實境界(文)若離諸分別之想直達真識則為理觀正如荊溪云唯識理觀謂一切無非法性若於一切時隨緣動念衣食四儀悉能了知一識流變則為事觀今此事觀雖不論推撿然約運為故得名事事理總別名異義同言理則非弃俗而求真言事則非弃真而求俗乃本末之異耳。

問將上二識會下之總別二觀以否(然師不答)。

答總別二觀及二種識俱是強分豈是致詰。

答義如前。

問所謂總別二觀者為記家義立為出本論及祖文耶。

答總別二觀記家意言攝論祖文竝無此說。

答指斥如上。

答總別二觀義出經論言出記主。

問記主以理觀對於上智深位所用若爾諸大乘經論並天台摩訶止觀所說實理理觀則於末世下凡全成無用若爾記主何故的指妙境唯天台止觀是何故心耶。

答記以理觀對於深位則以事觀對於初心既事理兩分則真俗並觀之語接於何人耶問中所斥其理甚當。

答以理則為上智深位所用此則扶成荊溪所破之義屈抑祖道若的指投心之語蓋資持不達祖師在歸敬中用妙觀處故有語其猶棄堂上之親拜陌路為父。

答記云上智即是凡夫之人根有利鈍是故修觀亦有事理其鈍根者染著情重則修事觀其利根者散亂心少宜修理觀深位修理固不待言而記家特舉深位者以下凡夫所修之理與深位是同非謂觀不被凡也而況利根修理占察明文蓋非記家臆說也記指天台止觀可投心者以律是制教多明持犯而於修觀軌度不暇備舉故記云若乃簡練偏圓歷位淺深涉道次序唯天台摩訶止觀是可投心正如台宗明持犯處指律文也。

問記主總別二觀名者為約能觀智立為約所觀境立請具明示(然師同下合答)。

答所立既非能所何詰。

答總別二觀雖則本末名差然而事理不二所謂境智一如無復能所。

問所言深位者為何位耶。

答此二問既記家自意故此不答。

答請觀資持記中釋大菩薩則知其謬。

答即指圓修唯識之人登位已去名深位也。

問唯識觀行者為約即生證理為不爾若云然者論云經劫天台別教長遠行位若云不然唯識即是圓頓所修若非頓證圓義安在如彼天台圓觀或云即生入住或六即智斷一生可辨者乎(然師在下答)。

答即生入住者如龍女善財竝是隱前久修證教圓頓若把流尋源無非長劫積行請讀圭峯禪師詮源則此疑弭。

答一生可證約可則有若約於言正法則有而末法中根忽既劣所證似難。

問今意修唯識觀於何位斷無明耶。

答此二問斷證雖別只是一意且約斷證位次竝准梁攝論中彼證願行人從四尋伺入四如實唯斷正使空遍計性依他性入無生性至見道位方斷無明得分別智見無性性從此十地斷十品無明證十分中道至等覺位斷微細障轉依法身歷位漸修行布次第准論如此且無餘教比於圓別若用他宗校於深淺則諸祖立教各有抑揚在今一家試除厥旨夫修唯識行者必由宿習故得初心入觀頓悟圓門通達真如圓觀自性故歸敬儀文凡夫發足真俗竝觀又云觀察自心從本以來自性清淨等如此圓觀與夫相宗唯識全別(彼宗觀俗不顯即理)與論文圓別相違(論中五地已前真俗別觀)欲彰今家圓修妙指故修旁人以興問意故曰吾聞真俗並觀登住方修云何下凡僭他上聖理義不可急須改之。

余曰不可改也發心畢竟初後心齊唯識四位通凡聖學今則在凡不學安有克聖之期故須發足並觀修明自然位聖以此文證即是圓修既許圓修則圓斷圓證其理可准故云行者既知心性本淨悟解無邪名為正覺即名為佛比夫六即義可方否若然則斷證位次雖據論文入理圓修備彰祖意故得修一行具一切行證一位得一切位全非歷別念念圓融故云如能一以貫之則大觀於日月矣備如歸敬儀第五篇中。

答古今未達今定則初住也(云云)。

答今家唯識妙觀與天台一心三觀其旨不異位至初住即斷無明。

問歸敬儀外塵本無名為真觀實有唯識名為俗觀而云此之二觀一人並修今記主何故同下一句以為理事二觀而對利鈍二機豈非師資相違耶。

答外塵本無等語正出鈔文歸敬乃云心外無塵名為真觀第五篇云知塵無所有通達真蓋文異義同爾通真記中隨文同釋甚詳資持云非我所解。

答資持記主正乖祖師止觀雙遊真俗竝運之旨其謬甚矣。

答記家雖分總別二觀然而竝觀真俗非謂總則唯真別則唯俗但真俗約起心不起心異耳。

問有人云南山唯識觀即是占察唯識觀也就此未審南山唯識兼事理二觀記家分對烱然可見占察唯識定是事觀故荊溪引彼經云觀有二種一者唯識謂一切唯心二者實相謂觀真如唯識歷事真如理觀若如上會同則南山唯識應如無理觀若無理觀大違祖意亦不以事理一體而混亂二觀差別也。

答南山唯識妙觀經准楞伽論宗梁攝真俗並運事理齊修或者謂同占察如向所斥云當。

答今家所立唯識一觀與條別之宗雲泥有間然唯識之俗不離真如之理真如之體豈離唯識之相離體則無別有相離相則無別有體故大師云以俗無別體故也請觀歸敬之文方見今家事理之妙。

答唯識兼乎事理如前諸答中可見。

問資持願樂地此収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文)夫諸大乘論中常說自在五位謂資糧(外凡十信)加行(內凡三十心)見道初修道(二地至七)無學道(八地至佛)此是論定人皆知之今記何故以加行位收十信耶。

答諸論修證皆明五位唯梁攝論但明四位謂願樂地或名勝解行(此收資糧四十心并暖四加行人合名願樂地)餘者並同資持失考論文故名位有濫。

答資持以願樂收加行十信濟緣又以願樂收三賢進退俱失無定涉言。

答唯識論五位(於信樂後引加行故)攝論四位(攝加行歸信樂)資持依論亦引四位於信樂位下細注云此收加行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此則正用信樂收加行等何嘗以加行收云但唯識論中先列信樂(信住行向)後列加行(暖頂忍世第一)與記列次不同耳。

問觀行雖多不出四種三昧若用今唯識二觀為何三昧所攝耶。

答觀與三昧定慧之言爾雖天台止觀各有行相在今唯識亦未可定判一種且如般舟三昧止觀比念佛為行相南山志修唯識而力行般舟豈得行般舟時而不修唯識耶況是念佛三昧即念息故大師引經云心想佛是心是佛等豈以行坐而可拘乎。

答四種三昧皆唯識攝。

答唯識妙觀通四種三昧行人所修。

問法相宗唯識與今唯識觀同異如何。

答唯識名同圓別有異彼宗說真如凝然不變八識一向生滅復說二諦修然不能即理其入觀也但觀事至第五地方能令觀所以天台指為事觀清涼判為初教良由於此今宗不然雖張兩門收一觀真俗同體因果圓融況宗中不說五性不成三乘定異豈得修觀同彼法相耶廣如所撰辨宗論中言之。

答賢首清涼云異況大師於歸敬中約登地方修之間正同異處幸宜深究。

答今此唯識與彼法相所修不同今家發足並觀彼宗五種差別。

問華嚴法界唯一如來藏心而含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今家唯識雖梨耶而圓通真理況攝論說阿梨耶識即如來藏比夫起信但有二名境無二體義無差別若此談心未有異也但彼明法界四種此談唯識一門立教隨宗未可一也。

答是同若云不同光統律師不應以唯識立華嚴經之宗也況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答華嚴法界唯心觀者未知彼宗於五教中攝屬何教若歸大乘頓教則與今家是同若屬餘四則與今異。

問天台事理二觀與今記總別二觀同異如何。

答天台二觀入觀被機未聞厥旨記家二觀於自意言如上已明不煩配釋。

答天台事理二觀且一往分之然理無所存徧於事何嘗曾有單事之觀者哉若總別觀破之如前。

答天台事理二觀與總別是同其義如上。

問今家偏以唯識無境為即大乘至極恐還同彼自性計故天台常破諸論家云若定執性實墮冥初生覺者耶。

答唯識無境即是雙融二諦圓頓中道之理無境是真(即空觀也)唯識是俗(即假觀也)由境即心故境無體境既是心心體本來自性清淨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即中觀也)然所觀之境不出三性三性即是三諦三諦一法無別有三所觀之境既三諦一法能觀之智則三觀一心一念全收能所不二以此妙行約對能詮正出大乘了義極教即同天台所宗法華賢首所宗華嚴教理冥同皆為至極此乃約教從權遂別判深淺諸宗皆然但執則墮邪語無不可豈當獨以唯識無境至極之論而與冥初生覺外道邪論同日而語哉。

答今家唯識始自初心終至極聖位位知無即真觀位位知識即俗觀而俗不離真故常無真不離俗故常有而此有無只是一體豈同自性計之無邪故大師云覈其雙遊終歸妙覺常住三昧見諸佛土不以二相豈一向無境為極處耶豈與外冥初可同日而語哉。

答言唯識無境者識徧於境也豈同外道邪執小乘計我法但有尚勝外道況滅唯識耶。

同类推荐
  • 包孝肃奏议

    包孝肃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王兄弟经

    龙王兄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

    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Illustrious Gaudissart

    The Illustrious Gaudiss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霸宠拜金妻

    霸宠拜金妻

    他是骆家堡少堡主,年轻英俊文武双全,却有断袖之癖。不被世人接受的性向,他以死相逼,却穿越时空来到了现代。他遇抢匪,挑黑帮,坐上黑道龙头之位,变得冷漠腹黑,心狠手辣。他开公司,在商海沉浮,爬上商界帝皇的宝座,变得冷血无情,他要人生,就没有人死,他要人死,就没有人敢偷生。事事总有例外。他明明爱的是男人,偏偏对那个小不点宠爱有加,只因他欠她一个人情。她要钱,他给她钱。她要车,他给她车。她被人欺负,他帮她出气。她哭了,他帮她拭泪。她笑了,他的心跟着欢跃。但她想要男人的时候,他怒了!(精彩片段一)“这里是二十万,你要二千元,我给你二十万,够了吗?”骆少勰一招手,二十万元人民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向小晚的面前。向小晚双眼圆睁,笑得见牙不见眼,双手立时把二十万元人民币揽入了怀里,不停地应着:“够了,够了。”标准的见钱眼开,钱奴。“那……”看到向小晚抱着钱就想走的时候,骆少勰低低地吐出一句话来:“陪我……”“我不是小姐,不陪睡的。”骆少勰的话未完,向小晚就急急地嚷了起来。“我是说让你陪我吃饭。”呃?众人眉宇间尽是取笑。(精彩片段二)“你这脸怎么回事?谁打的?”看到她的小脸上印着五个手指印,骆少勰只觉怒火直上脑门,恨不得把打她的那只手砍下来。向小晚却被他的狠厉和暴怒吓呆了,什么也没有回答。……“别哭,别哭,别哭哈。”骆少勰笨拙地把娇小可人的向小晚抱上了自己的大腿,无视手下们瞠目结舌,他只是爱怜地替向小晚拭着泪。“我不是小孩,你不要像向哄孩子一样哄着我。”向小晚一边哭着,一边把眼泪鼻涕全往他身上擦。“只要你不哭了,我送你一辆宝马。”“真的?嘻嘻……我不哭了,我笑,嘻嘻……”看着向小晚又哭又笑,骆少勰不自觉地扬起了唇瓣,浅浅的笑逸了出来。(精彩片段三)“骆少勰,你放开我,放开我!”被骆少勰扛在肩上的向小晚不停地拍打着他的肩膀和头部。黑着脸的骆少勰把挣扎的小人儿扛回了自己的总裁办公室,丢进了那张真皮转动椅上,他扑上前去搂着娇小的她就是发狠地吻着,想抹去那个男人印在她唇上的痕迹。“你是我的,不准找别人!”“你不是同性恋吗?”向小晚被吻得差点窒息,不满地质问着。“我不管什么恋什么恋的,你是我的,就是我的!我要你做我的——老婆夫人!”呃?向小晚额上直冒黑线。特别注明:本文女主是一个很现实而有点市侩的女人,不喜的,慎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境

    绝境

    刑警志诚在完成一项危险的追捕任务返回家中时,发现身为记者的妻子失踪,于是,他踏上了危机四伏的寻妻行程。当他排除重重迷障,渐渐查清妻子失踪真相时,却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因此,他和妻子都身陷绝境之中,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为了妻子,为了自己,为了更多的人,为了把这个秘密公之于天下,他和妻子必须从绝境中逃生。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开始了。本书继承了朱维坚作品的一贯特点,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深刻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回肠荡气、催人泪下的爱情描写,皆熔铸于《绝境》之中。
  • 绝武神皇

    绝武神皇

    【不一样的玄幻爽文】【阅读有奖】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邪神莫无风,帝域至尊,转世重生,这一世,我不做普度众生的佛,我要做让天地都为之颤抖的……魔!
  •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

    皇帝培养手册:第一,姓刘就行。第二,从低做起。第三,欢迎反叛。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这段时间里,有一个奇葩的军师,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把原本的三国争霸引向了更为奇葩的歧路。
  • 逆天废柴重生记

    逆天废柴重生记

    青川大陆闻名的废物,却处在公主的位置上。谁曾想,一次费劲心思的谋杀最终导致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到来。且看她如何逆转乾坤,让这天地风起云涌。最终站在天地之上,笑看风云。
  • 最强丹神

    最强丹神

    他是大陆天级最强炼丹师叶子锋,受人尊崇,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奈一代天骄,死于非命!重生后,他成了叶府的超级废柴,受尽凌辱,绝美未婚妻也吵着上门退婚。两世为人,饱尝人情冷暖,事态炎凉!他日重回巅峰、问鼎天下之时,誓要将世界踩在脚下!重塑最强之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生引

    浮生引

    世人皆唤我一声拾荒上仙,拾的是世人的印记,却拾不了自己的。世间空余我一人,也罢。他向我伸出手,嘴角镶着笑意,“莫怕,有我护你。”
  • 生死足球经理

    生死足球经理

    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香克利要我说,足球就是生死。——李承峰熟女,御姐,还是萝莉,林志玲,艾米莉,刘亦菲,还是谁,这是个问题。小孩才做选择。这是一个误入CM世界,被死亡追逐的足球经理的故事,是他在现实和梦幻中坚持前行,自我拯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