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2700000004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9.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一作寒)是也。

181.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囗然微汗出也。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囗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囗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一云冬阳明。)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一云冬阳明)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囗者,身必发黄。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方一。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斤) 大黄(清酒洗,四两)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方二。

大黄(酒洗,四两) 浓朴(炙,去皮,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大黄(酒洗,四两) 浓朴(去皮,炙,二两) 枳实(大者,炙,三枚)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方三。(用前第二方。)

210.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方四。(用前第二方。)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方五。(用前第二方。)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方六。(用前第二方。)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方七。(用前第二方。)

216.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囗然汗出则愈。

217.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方八。(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汤。)

218.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方九。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囗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十。

(用前第二方。)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公对切)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囗。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方十一。

肥栀子(擘,十四枚) 香豉(绵裹,四合)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十二。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方十三。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5.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四。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226.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囗,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方十五。(用前第十一方。)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六。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方十七。(用上方。)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八。

(用上方。)

232.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麻黄汤。方十九。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上四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方二十。蜜煎导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二十一。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235.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方二十二。(用前第十九方)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二十三。

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去皮,二两)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237.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桃仁(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个)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囗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方二十五。(用前第二方。)

239.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方二十六。(大承气汤用前第二方,桂枝汤用前第二十一方。)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方二十七。(用前第二方。)

242.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方二十八。(用前第二方。)

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方二十九。

吴茱萸(洗,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切,六两) 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44.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三十。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方三十一。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炙,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浓朴(炙,去皮,一尺)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方三十二。(用前第一方。)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方三十三。(用前第一方。)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方三十四。

(用前第二方。)

25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五。(用前第二方。)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六。(用前第二方。)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七。(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八。(用前第二方。)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九。(用前第二方。)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四十。(用前第二方。)

257.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方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四方。)

258.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方四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

261.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方四十三。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四十四。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连翘根是,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同类推荐
  • 炙毂子诗格

    炙毂子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法界观门注

    华严法界观门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朝柔远记选录

    清朝柔远记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清代琉球纪录集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子

    曾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怨一愿余生

    怨一愿余生

    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其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都有着最丑陋的一面,友情是,爱情也是!这是一段青春,也是一份妥协,你是我心中的怨,更是我心底的愿,在这段青春里,我最不舍的就只是一个你而已……
  • 魔帝神妃

    魔帝神妃

    她,是天地万物之灵幻化而出的灵体,灵秀清雅,无心无情。他,是灵界帝后双生子之一,名唤昕,自小被弃凡间,为魔尊所拾,自此认为义子,生活在黑暗、冷漠、丑陋的魔界。直到那一年,他到凡间收妖,于紫菱山上遇到她,以心头精血几滴为其幻化成心,取名卿殷。此后,每年一见,情愫在二人心底暗生。那一年,魔界出事,他未曾守约,她等候多日,仍不见他。直到他出现,她欣喜,迎上去,却再无欣喜之感。他,灵界帝后双生子之二,名唤隐,一次下凡,偶遇紫菱山上痴痴等候的她,惊异于她身上源源不断的灵气,遂带其回灵界修炼,多年之后,封为十二神灵之首,爱情之神。灵界之上,时时能见到他,可却再也感觉不到他的心跳,到底发生什么变故,让他变化至此?卿殷远远望着那张一模一样的脸,明明就在眼前,却总是觉得看不透,心,就像缺了什么,机械地一天一天地过着。她却不知,他不是他,纵使千般疑惑万般忧思,亦是不得其解。直至某一天,灵主隐重伤回来,紧跟着魔界众人打上灵界。她才看到了他,人称他为夜帝,一模一样的脸,却是记忆中的那种感觉。只是,他已不认识她,看到她时,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无懈可击!他,企图占领灵界,将幽冥暗石的诅咒植入灵主心中,并欲将其打入轮回之门。就在那一刻,她启动封天玄石,阻住魔界众妖,灵主用最后的灵识击伤夜帝,将二人瞬间换位,幻化成彼此的模样。就在他落入轮回之门之时,她似有感觉,飞身而下,启动异次元时空八世轮回。灵主大惊,元气大伤,无力阻止,事后以夜帝身份,进入灵界玄空洞闭关修炼,此事只有当时在他身边的白狐知晓。众神众魔皆以为爱神是绝对灵体,能解幽冥暗石的诅咒,只有灵主、爱神、白狐三人知晓事情真相。八生八世,你忘了一切,我却记得如此清楚。用封天玄石的力量开启的八世轮回,我终究没能以爱神之力化解当年魔尊在你脑中下的那道印记,我终究是唤不回了吗?卿殷苦笑。当八世终结,十二神灵以元神离体之力量推动轮回之门开启的第九世轮回,因元神离体,我也失了记忆。白狐说,只有灵体且与你心思相连的人才能解除这封印,我确信着这一使命,记忆逐渐恢复,才知道你不是灵主,这九世的追寻,都只为你。直到最后一刻,我倒在你的剑下,以心血解除你的印记,终于感觉到你的心。昕,我与你共入寒冰地狱,接受惩罚。三界平衡,自此,你我,永生永世,不离不弃!
  •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逆天归来:重生异能女王

    一场以命相搏的复仇路上,被送到精神病院的云邈儿意外重生到十年前。重生前被人陷害一无所有,今世她将重新来过。窥生死,控言行,能瞬移,守亲友,为自由,她翻手之间风云再起,却有人挡在她成神路前,布着千年棋局令她臣服。顺者昌逆者亡,是为棋子还是脱颖而出?“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无名少女强势崛起,带异能军团逆天而战!势力倒戈,乱世重现,三界纷争,因她而起……
  • 超神开发

    超神开发

    移步至新书《卡牌入侵异世界》吧各位老爷 开发系统在线中。徐辰感觉人生要起飞了,他决定……“叮~恭喜你开发了自己的资质,获得绝品灵根,【吞噬】!”“叮~恭喜你指定开发自己的颜值,获得【绝世美颜】!”“叮~恭喜你指定开发对手的人生,获得【厄运当道】!”几年后……徐辰发现自己的全身上下都变得妖孽无比,有【天使之翼】可以飞,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把人骂死,有【无影之身】可以偷窥……咳咳咳……重点是自己变得超帅!“我无敌了!”
  • 武尊:庄不凡

    武尊:庄不凡

    中土世界,实力为尊。你若没有实力,什么都不是,只能够在这苍茫的大陆上,吃土。
  • 随身携带个APP

    随身携带个APP

    带着未来世界的热门网游穿越到了2008年
  • 狂医倾城妃

    狂医倾城妃

    她,曾是上界大陆身份尊贵的神域小殿下,从小天赋神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在大婚之日被未婚夫与其最好的姐妹设计,含恨而死。她,因为自身体质是鸿元灵体的缘故,为保全家族被迫与天下最精彩绝艳、雍容矜贵的太子殿下有了婚约。一场阴谋,一个意外,是命运的偶然,还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她成了她。再次睁眼,寒眸乍现,且看她如何智慧与美貌并存,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活死人,肉白骨,一路御万兽捡天材地宝,斩桃花虐白莲,血染天下,剑指苍穹。只是某位高冷傲娇的殿下,却在追妻宠妻的路上一去不复还了。【男强女强,双洁1v1,欢迎入坑!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鞠躬!】
  •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这个王妃没档次 (全本)

    一穿越来,她直接成了新娘。没有伴娘,没有家人,甚至直接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睁开眼眼,她更夸张地看到一个虚弱的病美男在她面前上吊自杀。有没有搞错呀,她可是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她彪悍了点,嚣张了点,几个哥哥管太多了点,以至于她至今剩女嫁不出去——但——她指天大骂:“你丫的,我要的是老公,你给我一个病秧子干什么?”啥,他就是她老公,那个病得要死的七皇子就是他?如果是这样,那她身边愤怒大骂贱人的俊美男子,又是谁啊?这是哪出狗血戏码……她恼得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 超神魂宠师

    超神魂宠师

    宠世界。狡诈的沙漠狙龙雕对蹒跚的幼龙虎视眈眈,孤高的红瞳剑鬼在荒原里独自流浪,悠然的陆皇龟在禁区横行霸道,浴血的古代金刚斗地战天! 进化!是所有魂宠铭刻在灵魂最深处的渴望。 青面鬼熊兽进化——金刚鬼熊兽。 血眼骇妖鸟进化——死兆妖鸟。 巨岩鳞龟兽进化——地鸣鳞龟兽,地鸣鳞龟兽进化——大地龙龟兽。 烈齿雀进化——猩红烈齿雀,猩红烈齿雀超进化——狮皇烈齿雀! 焰鳞虎进化! 角鹰兽进化! 玄鳞鬼甲士进化! 夜幕饮血妖进化! 熔翼焰角龙进化! …… 进化无止尽。 进化!是所有魂宠的终极目标。[注]:纯粹宠物流、御兽流
  • 守藏(上)

    守藏(上)

    《守藏》为玄色最新力作,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选取文物南迁这一点扩展开去,从最初提出南迁运筹谋划时的风起云涌,到开始迁移时各方势力纷纷登场亮相,再到我进步力量千方百计,巧妙周旋于乱局之中,最终初步达到目的。其人物设计之精致、布局谋篇之巧妙、起承转合之承顺,都堪为玄色笔力的最新呈现,也展现了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整部作品一气呵成,极其引人入胜。在重大历史题材的背景下,语言却诙谐幽默,叙述轻松明快,并不时笑点、萌点闪现,读来轻松自在,十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