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5700000131

第131章

李茂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祖铎,父端。唐乾符中,镇州有博野军,宿卫京师,屯于奉天,文通时隶本军为市巡,累迁至队长。黄巢犯阙,博野军留于凤翔,时郑畋理兵于岐下,畋遣文通以本军败尚让之众于龙尾坡,以功为神策军指挥使。朱玫之乱,唐僖宗再幸兴元,文通扈跸山南,论功第一,迁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洋蓬壁等州节度使,赐姓,名茂贞,僖宗亲为制字曰正臣。

光启二年,王行瑜杀朱玫于京师,李昌符拥兵于岐下,诏茂贞与陈佩等讨之。三年,诛昌符,车驾还京,以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待中、陇西郡王。

大顺二年,观军容使杨复恭得罪,奔山南,与杨守亮据兴元叛,茂贞与王行瑜讨平之。诏以宰相徐彦若镇兴元,茂贞违诏,表其假子继徽为留后,坚请旄钺,昭宗不得已而授之。自是茂贞恃勋恣横,擅兵窥伺,颇干朝政,始萌问鼎之志矣。

既而逐泾原节度使张球、洋州节度使杨守忠、凤州刺史满存,皆夺据其地,奏请子弟为牧伯,朝廷不能制。大臣奏议言其过者,茂贞即上章论列,辞旨不逊,奸邪者因之附丽,遂成朋党,朝政于是隳焉。昭宗性英俊,不任其逼,欲加讨伐。

乾宁初,命宰臣杜让能调发军旅,师未越境,为茂贞所败。茂贞乘胜进屯三桥,京师大震,士庶奔散,天子乃诛中尉西门君遂、李周潼等谢之。茂贞严兵不解,势将指阙,抗言让能之罪,诛之方罢。及韦昭度、李谿为相,茂贞听崔昭纬之邪说,复沮其事,表昭度等无相业,不可置之台司,恐乱天下。诏报曰:“军旅之事,吾则与藩臣图之,朝廷命相,出自朕怀。”又请授王珙河中节度使,诏报曰:

“太原表先至,已许王珂,不可追改。”乾宁二年五月,茂贞与王行瑜、韩建称兵入觐,京师震恐,天子御楼待之,抗表请杀宰相韦昭度、李谿以谢天下,移王珙于河中。既还,留其假子继鹏宿卫,即阎珪也。时后唐武皇上表,请讨三镇以宁关辅。是岁七月,太原之师至河中,继鹏与中尉景宣之子继晟迫车驾幸凤翔,昭宗曰:“太原军未至,銮舆不可辄动,朕与诸王固守大内,卿等安辑京师,如太原实至,吾可以方略制之。”继鹏与景宣、中尉骆全权因燔烧东市,中夜大噪。

昭宗登承天门楼避乱,令捧日都将李云守楼下,继鹏率众攻云。昭宗凭轩慰谕,继鹏弯弧大呼,矢拂御衣,中楼桷。侍臣掖昭宗下楼还宫,继鹏即纵火攻宫门。

昭宗诏诸王谋其所向,李云奏曰:“事急矣,请且幸臣营。”云乃与扈跸都将李君庆卫昭宗出启夏门,驻华严寺。晡晚,出幸南山之莎城,驻于石门山之佛寺。

是月,武皇至渭北,遣副使王瑰奉表行在,昭宗以武皇为行营都统,进讨邠、岐。

茂贞惧,斩继鹏、继晟,上表待罪,昭宗原之,武皇曰:“不诛茂贞,关辅无由宁谧。”时附茂贞者奏云:“若太原尽殄邠、岐,必入关辅,京师忧未艾也。”

乃诏武皇与茂贞和。及行瑜诛,武皇班师,茂贞怨望骄横如故。

明年五月,制授茂贞东川节度使。仍命通王、覃王治禁军于阙下,如茂贞违诏,即讨之。茂贞惧,将赴镇。王师至兴平,夜自惊溃,茂贞因出乘之,官军大败。车驾仓猝出幸华州,茂贞之众因犯京师,焚烧宫阙,大掠坊市而去,自此长安大内尽为丘墟矣。四年,昭宗复命宰臣孙偓统军进讨,韩建谏止,令茂贞上章请雪。光化中,加茂贞尚书令、岐王,令其子继筠以兵宿卫。

天复元年十月,梁祖攻同、华,势逼京师。十一月六日,继筠与中尉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茂贞遂与全诲矫诏征兵天下,将讨梁祖。宰相崔允召梁祖引四镇之兵屯岐下,重沟复垒围守。三年,茂贞山南诸州尽为王建所陷,泾、原、秦、陇、邠、鄜、延、夏皆降于汴。茂贞独据孤城,内外援绝,乃请车驾还京,求和于汴,即斩韩全诲等二十人首级送于梁祖。自是兵力殚尽,垂翅不振,惧梁祖复讨,请落尚书令,许之。(《九国志·李彦琦传》:彦琦本姓杨氏,凤翔李茂贞委以心腹之任,易姓李氏,齿于诸子。后昭宗西幸,梁祖迎驾,攻逼岐下者累年,及昭宗东还,长围方解。大军之后,府库空竭,彦琦请使甘州以通回鹘,往复二载,美玉、名马相继而至,所获万计,茂贞赖之。)及梁祖建号,茂贞与王建会兵于太原,志图兴复,竟无成功。茂贞疆土危蹙,不遂僣窃之志,但开岐王府,署天官,目妻为皇后,鸣鞘掌扇,宣词令,一如王者之制,然尚行昭宗之正朔焉。

茂贞鼠形,多智数,军旅之事,一经耳目,无忘之者。性至宽,有部将符昭者,人或告其谋变,茂贞亲至其家,去其爪牙,熟寝经宿而还。军士有斗而诉者,茂贞曰:“吃令公一碗不托,与尔和解。”遂致上下服之。尤善事母,母终,茂贞哀毁几灭性,闻者嘉之。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内外持管钥者,亦呼为司空太保,与夫细柳、大树之威名,盖相远矣。及庄宗平梁,茂贞自为季父,以书贺之。及闻庄宗入洛,惧不自安,方上表称臣,寻遣其子继严来朝,诏茂贞仍旧官,进封秦王,所赐诏敕不名。又以茂贞宿望耆老,特加优礼。及疾笃,遣中使遣医药问讯。同光二年夏四月薨,年六十九。谥曰忠敬。子从严嗣。

从严,茂贞之长子也。未冠,授谘议参军,赐绯鱼袋,寻还领彭州副使、凤翔衙内都指挥使。天复中,自秦王府行军司马、检校太傅出为泾州两使留后。

茂贞寻承制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待中,四镇北庭行军、彰义军节度使。

及唐庄宗平梁,茂贞令从严入觐,制加从严兼中书令。俄而茂贞薨,遣奏权知凤翔军府事,诏起复,授凤翔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三年九月,以魏王继岌伐蜀,诏充供军转运应接使。四年正月,蜀平,继岌命部署王衍一行东下,至岐,监军使柴重厚不与符印,促令赴阙。从严至华下,闻内难归镇,明宗诏诛重厚,从严以军民不扰,重厚之力也,不以前事为隙,上表论救,事虽不允,时议嘉之。天成元年五月,制落起复,加检校太师。其年九月,敕曰:“李从严等世联宗属,任重藩宣,庆善有称,忠勤甚著。既预维城之列,宜新定体之文,是降宠光,以隆惇叙,俾焕成家之美,贵从犹子之规,宜于‘严’、‘昶’、‘照’上改称‘从’。”自长兴元年,明宗有事于南郊,从严入觐,礼毕,移镇汴州。四年,复入觐,改天平军节度使。及唐末帝起兵于岐下,尽取从严家财器仗,以助军须。末帝发离岐城,吏民扣马,乞以从严为帅,末帝许之。清泰初,即以从严复为凤翔节度使,仍封秦国公。晋高祖登极,继封秦王、岐王,累食邑至一万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少帝嗣位,加守太保。开运三年冬,卒于镇,年四十有九。

从严少敏悟,善笔札,性柔和,无节操。当庄宗新有天下,因入觐,献宝装针珥于皇后宫,时以为佞。但进退闲雅,慕士大夫之所为,有请谒者,无贤不肖皆尽其敬。镇于岐山,前后二纪,每花繁月朗,必陈胜会以赏之,客有困于酒者,虽吐茵堕帻而无厌色。左右或有过,未尝笞责。先人汧、陇之间,有田千顷、竹千亩,恐夺民利,不令理之,致岐阳父老再陈借寇之言,良有以也。

子永吉,历数镇行军司马。(《五代史补》:李严,岐王之子,昆仲间第六,官至中书令,世谓之“六令公”。性情好戏。为凤翔节度,因生辰,邻道持贺礼,使毕至,有魏博使少年如美妇人,秦凤使矬陋且多髯,二人坐又相接,而魏使在下,严因曰:“二使车一妍一丑,何不相嘲以为乐事。”魏博使恃少俊,先起曰:“今日不幸与水草大王接席。”秦凤使徐起应曰:“水草大王不敢承命,然吾子容貌如此,又坐次相接,得非水草大王夫人耶?”在坐皆笑。)

从昶,茂贞之第二子也。十余岁署本道中军使。后唐同光中,茂贞疾,从昶年十五,遣代兄从严为泾州两使留后,朝廷寻加节制。天成中,明宗即位,改镇三峰,累官至检校太保。会郊天大礼,表请入觐,以恩加检校太傅。俄有代归阙,授左骁卫上将军,改右龙武统军。未几,出镇许田,在镇三年。清泰中,复入为右龙武统军,再迁左龙武统军。晋天福三年冬,卒于官,时年四十。赠太尉。

从昶生于纨绮,少习华侈,以逸游宴乐为务,而音律图画无不通之。然性好谈笑,喜接宾客,以文翰为赏,曾无虚日。复笃信释氏,时岐下有僧曰阿阇梨,通五天竺语,为士人所归。从昶凡历三镇,无尤政可褒,无苛法可贬,人用安之,亦将门之令嗣也。

弟从照,历陇州刺史、诸卫大将军,卒。

茂勋,茂贞之从弟也。唐末为凤翔都将,茂贞表为鄜州节度使,累官至兼侍中。梁祖之围凤翔也,茂勋兵屯岐山,梁祖以羸师诱之,命孔勍潜率劲兵袭下鄜州,尽俘其家,茂勋遂归于梁,改名周彝,署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平中,为河阳节度使,从梁祖伐镇州,围枣强县。时有一民缒城而出,茂勋纳之而不疑,一日,其民窃发,以木檐击茂勋,踣于地,赖左右救至仅免。居无何,迁金吾上将军,副王瓒将兵于景店,瓒令分屯西寨,庄宗击而败之,降为左卫上将军。逾年,以太子太傅致仕。同光中,复名茂勋。天成初,以疾卒于洛阳。

高万兴,河西人。祖君佐,鄜延节度判官。父怀迁,都押衙。万兴与弟万金俱有武干,效用于本军。河西自王行瑜败后,郡邑皆为李茂贞之所强据,以其将胡敬璋为节度使,万兴为敬璋骑将,昆弟俱有战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者,茂贞之假子也,号李继徽。梁祖既弑昭宗,茂贞、继徽与西川王建之师会于岐阳,以图兴复,皆陈兵关辅,梁祖遣将王重师守雍州、刘知俊守同州以拒之。天祐五年冬,敬璋卒,崇本以其爱将刘万子为鄜延帅,万子以凶暴而失士心。又,崇本为汴人所攻。六年二月,万子葬敬璋,将佐皆集于葬所,万兴、万金因会纵兵攻万子,杀之,归款于汴。梁祖以万兴为鄜延招抚使,与刘知俊合兵攻收鄜、坊、丹、延等州,梁祖乃分四州为二镇,以万兴、万金皆为帅。及万金卒,梁祖以万兴兼彰武、保大两镇,累加至太师、中书令,封北平王。庄宗定河洛,万兴来朝,预郊礼陪位,既还镇,复以旧爵授之。同光三年十二月,卒于位,以其子允韬权典留后。

允韬,字审机。初仕梁朝,起家授同州别驾,寻加检校右仆射,改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充保大军内外马步军指挥使。唐同光中,检校太保,充保大军两使留后。万兴卒,允韬自理所奔丧。天成初,起复检校太傅,充延州节度使。

长兴元年,移镇邢州,顷之,为右龙武统军,未几,授滑州节度使。清泰二年八月,卒于任,年四十二。诏赠太师。

韩逊,本灵州之列校也。会唐季之乱,因据有其地,朝廷乃授以节钺。梁初,累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开平中,梁将刘知俊自同州叛归凤翔,李茂贞以地褊不能容,乃借兵以窥灵武,且图牧圉之地。知俊乃帅邠、岐、秦、泾之师数万攻逊于灵州,逊竭力以拒之,久之,知俊遁去。梁祖嘉之,自是累加官至中书令,封颍川郡王。逊亦善于为理,部民请立生祠堂于其地,梁祖许之,仍诏礼部待郎薛廷珪撰文以赐之,其庙至今在焉。贞明初,逊卒于镇。

洙,逊之子也。逊卒,三军推为留后,梁末帝闻之,起复正授灵武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贞明四年春,灵武将军尚贻敏等上言,洙已服阕,乞落起复。梁末帝令中书商量,宰臣奏曰:“旧例藩镇落起复,如先人已是一品阶,即与加爵;如未是一品阶,即合加阶。”乃授洙开府仪同三司。唐庄宗、明宗累加官爵。天成四年夏,洙卒,朝廷以其弟澄为朔方军节度观察留后。是岁,有列校李宾作乱,部内不安,乃遣使上表请帅于朝廷,明宗命前磁州刺史康福为朔方河西等军节度、灵威雄警凉等州观察处置度支、温池榷税等使,仍遣福领兵万人赴镇,其后灵武遂受代焉。

李仁福,世为夏州牙将,本拓拔氏之族也。唐乾符中,有拓拔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广明之乱,唐僖宗在蜀,诏以思恭为京城西北收复都统,预破黄巢有功,僖宗赐姓,故仁福亦以李为氏。思恭卒,弟思谏继之。梁开平元年,授思谏检校太尉、兼待中。二年,思谏卒,三军立其子彝昌为留后,寻起复,正授旄钺。三年春,牙将高宗益等作乱,彝昌遇害,时仁福为蕃部指挥使,本州军吏迎立仁福为帅。其年四月,梁祖降制授仁福检校司空,充定难军节度使。未几,后唐武皇遣大将周德威会邠、凤之师五万同攻夏州,仁福固守月余,梁援军至,德威遁去,梁祖喜之,超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仁福自梁贞明、龙德及后唐同光中,累官至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朔方王。长兴四年三月,卒于镇。其年追封虢王。子彝超嗣。

彝超,仁福之次子也。历本州左都押衙、防遏使,仁福卒,三军立为帅,矫为仁福奏云:“臣疾已甚,已委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明宗闻之,遂以彝超为延州留后,以延帅安从进为夏州留后。朝廷虑不从命,诏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宫苑使安从益等率师援送从进赴镇,仍降诏谕之云:

近据西北藩镇奏,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薨。朕以仁福自分戎阃,远镇塞垣,威惠俱行,忠孝兼著。当本朝播越之后,及先皇兴复之初,爰及眇躬,益全大节,统临有术,远迩咸安。委伏方深,凋殒何速,忽窥所奏,深怆予怀。不朽之功,既存于社稷;有后之庆,宜及于子孙。但以彼藩地处穷边,每资经略,厥子年才弱冠,未历艰难,或亏驾御之方,定起奸邪之便。其李彝超已除延州节度观察留后,便勒赴任。但夏、银、绥、宥等州,最居边远,久属乱离,多染夷狄之风,少识朝迁之命,既乍当于移易,宜普示于渥恩。应夏、银、绥、宥等州管内,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并公私债负、残欠税物,一切并放;兼自刺史、指挥使、押衙已下,皆勒依旧,各与改转官资。

朕自总万几,惟宏一德,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既怀之以恩,后必示之以信。且如李从严之守岐、陇,疆土极宽;高允韬之镇鄜、延,甲兵亦众。咸能识时知变,举族归朝。从严则见镇大梁,允韬则寻除钜鹿,次及昆仲,并建节旄,下至将僚,悉分符竹。又若王都之贪上谷,李宾之吝朔方,或则结构契丹,偷延旦夕;或则依凭党项,窃据山河。不禀除移,惟谋旅拒,才兴讨伐,已见覆亡。何必广引古今,方明利害;只陈近事,聊谕将来。彼或要覆族之殃,则王都、李宾足为鉴戒;彼或要全身之福,则允韬、从严可作规绳。朕设两途,尔宜自择。或虑将校之内、亲要之间,幸彼幼冲,恣其荧惑,遂成骚动,致累生灵。今特差邠州节度使药彦稠部领马步兵士五万人骑,送安从进赴任,从命者秋毫勿犯,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犯无舍云。

其年夏四月,彝超上言:“奉诏授延州留后,已迎受恩命,缘三军百姓拥隔,未放赴任。”明宗遣阁门使苏继彦赍诏促之。五月,安从进领军至城下,彝超不受代,从进驻军以攻之。秋七月,彝超昆仲登城谓从进曰:“孤弱小镇,不劳王师攻取,虚烦国家饷运,得之不武,为仆闻天子,乞容改图。”时又四面党项部族万余骑,薄其粮运,而野无刍牧,关辅之人,运斗粟束藁,动计数千,穷民泣血,无所控诉,复为蕃部杀掠,死者甚众,明宗闻之,乃命班师。彝超亦上表谢罪,乃授彝超检校司徒,充定难军节度使,既而修贡如初。清泰二年,卒于镇。

弟彝兴袭其位。

彝兴,本名彝殷,皇朝受命之初,以犯庙讳故改之。彝超既卒,时彝兴为夏州行军司马,三军推为留后,唐末帝闻之,正授定难军节度使。晋天福初,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少帝嗣位,加检校太师。八年秋,彝兴弟绥州刺史彝敏与其党作乱,为彝兴所逐,彝敏奔延州,彝兴押送到阙,骨肉二百余口,朝延以彝兴之故,絷送本道斩之。开运元年春,诏以彝兴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汉乾祐元年春,加兼侍中。是岁,李守贞叛于河中,潜使人构之,彝兴为之出师,驻于延州之北境,既而闻守贞被围,乃收军而退。周显德中,累加至守太傅、兼中书令,封西平王。皇朝建隆元年春,制加守太尉,始改名彝兴。乾德五年秋,卒于镇。

制赠太师,追封夏王。子光睿继其位,其后事具皇朝日历。

同类推荐
  • 南岳九真人传

    南岳九真人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识三十论

    唯识三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产鉴

    产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夫请上座

    皇夫请上座

    七年前,大宴国的皇帝和镇国大臣相继去世。“皇二代”李扶摇被迫继承皇位,“将二代”燕尘也接过镇国大臣一职。两人本是形影不离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可自打两人接过各自父亲的衣钵,彼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做了皇帝的李扶摇依然是废柴本柴,是个毫无地位、尊严可言的女皇帝。燕尘的风格却从玉面小公子逐渐变成了手握军政大权的糙汉子,还随时有可能被别人怂恿逼宫造反。李扶摇心里苦,开始逃避现实,三天两头带着贴身小太监往宫外的梨园跑,只为“追剧”,该剧名唤《白衣大臣俏皇帝》,原作同步更新中,作者信息不详,李扶摇觉得,这个剧简直就是以自己和燕尘为原型开展的故事,多次跟燕尘表白被拒绝的李扶摇只能在剧中找到安慰。李扶摇频繁与《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隔帘相见,并多次要求作者在《白衣大臣俏皇帝》话本子里给皇帝加戏。最后才发现,名震大宴的金牌小言话本《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就是燕尘本人。李扶摇:“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是战无不胜的武将,背地里竟然天天琢磨怎么写小言话本……”燕尘:“还不是因为某个女皇帝天天隔着帘子,催我快点写……”李扶摇:“……”
  • 我本是姑苏城外人

    我本是姑苏城外人

    一场变故,她为卖唱女,面对满堂文武的指责,他义无反顾地娶她为妻。他也曾许她“一日结发为夫妻必终生不负”,却在她最幸福的时候,将她推入深渊。“我与你从此恩断义绝,不复相见。”最终,她带着满怀的仇恨回来,他却告诉她“我本姑苏城外人,不该沾这王位,你可愿与我,重入红尘?”历尽千帆归来,他竟一手握住了朝廷,而她恨他恨到了骨子里。这一场朝廷,究竟是他的闹剧,还是她的悲剧。
  • 英雄联盟之全民解说

    英雄联盟之全民解说

    (本书已完结,希望大家支持作者的新书《网游之这货不是骑士》) 职业选手王磊重生了,他反思过去,决定分享自己在联盟中得到的快乐,于是他成为了一名解说。平时打打直播,没事调戏调戏美女主播,和女房客搞搞暧昧,教育教育文化女青年,还有一群漂亮的女粉丝......人生得意须尽欢,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娱乐小说,搞笑娱乐,逗比书,不是技术流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本性

    末日本性

    故事背景:第三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部分陆地被核弹和化学武器摧毁,再无国界,无政府,无军队,在此状态下,一少部分幸存者在剩余的没有核污染的城市、郊外圈地,试图建立自己的部落,而大多数幸存者,要么选择部落进入生存,要么在混沌的城堡外流离失所,过着野人的生活。故事梗概:以两个时间段为情节发展线,一是灾难爆发6年后的现在,我带领族人掠夺并建立自己的部落,在侵略和被侵略的斗争中顽强的活着的故事,二是闪回灾难爆发后到现在,这6年间发生的故事顺叙,讲述我这6年中的生存中,是什么彻底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是如何从体弱多病的管理层混子进化到一个杀人如麻的部落首领的?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江湖街

    江湖街

    段姑娘小我一岁,但我从来没叫过她段姑娘,因为她是我的亲小姨。十二岁那年,外婆去世后母亲便把段姑娘从乡下接到我们家,从此我和段姑娘便一起在江湖街小学上学,风里雨里来去像是一对兄妹,虽然我年纪稍长,但母亲从来不准我叫段姑娘的名字,只准我喊她小姨,梳子去掉齿,背(辈)儿在。反正我也顺口了,只把“小姨”两个字当作她的名字叫。段姑娘白白净净的瘦细身子,性格却像个男孩子,比我顽皮的多,没少让母亲烦心。记得小学五年级那年暑假,有一天段姑娘跑到江湖街尽头的老庙里抓壁虎,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她竟爬到了庙顶上。
  • 家有冰山夫

    家有冰山夫

    因为被舅妈,表哥,表姐和表弟恶整,她被丢进了沙漠。在沙漠里她遇到了“一座冰山”!值得补充的是这座冰山很俊美。但是她给他的注解却是:这枚帅哥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货!对策是:避而远之!但是,她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莫名其妙地,被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货强拉进了礼堂。他不喜欢说话,也从不多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却只要她开口,他就会毫无理由地将性命给她。他为了不让她流泪,宁愿自己流血他不喜欢她哭,他只喜欢她的笑!他从来不笑,但是他却喜欢看着她笑…ps:某雪简介无能,亲亲们凑合一下吧!汗滴滴……某雪顶锅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