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6000000006

第6章

范仲淹以天章阁待制权尹京府,自以言事被用,以谏诤为己责。吕夷简作相,气势熏炎,无敢迕者。仲淹屡犯其锋,夷简深怀忌惮,但博示含容,以亲仲淹。仲淹终不合,每对上言夷简纤邪不忠,宜制其渐,因泛论汉世莽、卓阶乱有胎,由辨之不早致然。其语漏泄,谮愬者曰至矣。上遂疑仲淹离间大臣,徼幸进取,落待制职,出知饶州。言事官无敢辨之者,皆言仲淹不当指夷简为莽、卓。时尹洙、余靖、欧阳修皆雠书三馆,相与愤切。洙遂诣==,请与仲淹皆贬为党人。靖上书言:「臣闻位疎而言亲者,罪也;知浅而言深者,妄也。臣故抵罪抵妄,辄有开陈者,怀忠事君,不敢自爱,万一益国,虽死无恨。伏闻今月九曰以吏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范仲淹落职,守本命,差知饶州。臣窃谓仲淹秉忠朴之心,怀直谅之节,不识忌讳,有可矜愍。观其临事不苟,言必忤上,竭忠奉国,夫岂私其身哉?去岁自贬所召,居顾问之职,尔时正人端士酌酒相贺,喜陛下纳善思治,招徕忠谠,真圣帝哲王聪明之政也。今玆遽闻以言获罪,左降僻远,事出不意,惊动耳目。何其进之太暴,而退之太速乎?然则仲淹若以官政阙失,自取罪戾,国有常典,谁敢议之。今以刺讥大臣,指讦时政,而不示含恕,重加谴谪,臣深为陛下不取也。昔尧舜之帝、商周之王尝云谔谔以昌,不闻诽谤为罪。况仲淹前所言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犯颜逆耳最其大者,以其言合典礼,尚加优奖。正人端士所以相贺者,以陛下屈情狥道,超越前古若是者也。今因进对之际言大臣前短,纵令谋论疎阔,褒贬过当,断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与谗邪同罪乎?至如汲黯在庭,毁平津之多诈;张昭论将,以鲁肃为麄疎。汉帝、吴王熟闻此议,两用无猜,岂损令德?臣今越职而言者,非不知百官内外各有职分,但以谏官、御史畏罪而未言,遂恐庶人之议不得上达,故敢不避诛放。臣之所言,亦非营救仲淹。何则?仲淹自大理寺丞四五年间至吏部员外郎,比于长流,此乃踰涯之宠。今虽落职,寔于仲淹之身未有所损,但所论者国家大体耳。古者斥去直臣,皆玷累盛德,故多含垢忍怒,以示容纳。彼非不能快意行事,盖惜千古之名耳。陛下自专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于史册,亏玷太平之治,钳天下之口,塞陛下之聪,在此举矣,可不慎乎?臣披沥肝胆,冀陛下察之。伏望陛下以舜察迩言为念,以汉招直谏为谋,常以壅塞是忧,不以诽谤加罪,追改前命,无重过举,则天下幸甚。」书奏,夷简内不自安,乃谪洙、靖官以拒来者。欧阳修乃移书司谏高若讷,责之曰:「高君足下,予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榜,始识足下姓名,时予年尚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以文章有大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问予友尹师鲁以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不使予疑之也。自足下为谏官,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辨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前曰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又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于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自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耳,虽朝之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反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且希文果不贤耶?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曰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痹贿。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耶?今曰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耶?望之与章果不贤耶?当时亦有谏官,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耶?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耶?况今之人未可欺也。伏以今皇帝即位以来,进用谏官,容纳言论,如曹脩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诤臣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曰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官耳。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任而不言,便当去之,而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曰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有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曰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以不贤者责也。若犹以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曰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官之一效也。前曰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事,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聊布区区。」若讷得书怒甚,乃缴其书,奏之曰:「伏覩勅榜节文,范仲淹言事惑众,离间君臣,自结朋党,妄自荐引;及知开封府以来,区断任情,免勘落天章阁待制,知饶州,及谕中外臣僚事。臣以位备谏列,自仲淹落职之后,诸处察访端由,参验所闻,略与勅榜中事符合。臣风闻本人谋事疎阔,及躁愤狂肆,陷于险薄,遂有离间君臣之罪。臣既见朝廷行遣未至过当,固不敢妄有救解也。十六曰,有馆阁校勘欧阳修,令人力持书抵臣,言仲淹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班行中无与痹贿。谓臣为御史里行曰,俯仰默默无异众人。责臣今来不能辨仲淹非辜,乃庸人常情,作不才谏官,乃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不敢一言。在其任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言臣犹有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及谓臣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臣以庸鄙,承乏谏宪,屡贡狂斐,以罄丹赤。夫犬马犹知其主,况臣早闻忠义,久预搢绅,衣君之衣,食君之食,权臣皆非亲旧,立朝最为羇孤。陛下仁明,未尝滥罚,岂顾望而惧柄位之臣哉?臣为御史谏官,相继将及二载,每闻诏令不便,奸邪慢朝,授任非宜,兴造未当,虽有中书已行之事,臣屡尝率意言之,介然誓心,不知忌讳。至于微小之事,耳目不接,则不敢喋喋,上烦圣听,以沽邀名誉也。奏对应在,皆可验之。臣与欧阳修交结素疎,未尝失色,非意凌犯,固不可校。然本人谓范仲淹班行无比,称其非辜,仍言今曰天子、宰相忤意逐贤人,责臣不贤。臣谓贤臣者,国家恃以为治也。若陛下以忤意逐之,臣合谏诤,宰臣以忤意逐之,臣合论列。以臣愚见,范仲淹顷以论事切直,比来亟加进用,知人之失,尧、舜病诸,忽玆狂言,自取谴辱;宽大之典,固亦有常。修乃谓之非辜,称其无比,仍谓天子以忤意逐贤人。诚恐中外闻之,所损不细。臣所以徘徊迫切而不敢自隐也。」事下中书,夷简乃贬修为峡州夷陵令。时王曾同在相位,意甚不平,然不能救止,但令亲识宽谕贬者而已。同年生蔡襄乃作《四贤诗》,叹美仲淹等。其咏修诗诮高若讷云「袖书乞怜天子旁」,人到于今讽诵且笑之。然「朋党」之说兆于玆矣。

马亮尚书典金陵,于牙城艮隅掘地,得汞数百斤,鬻之以备供张。其地乃伪国德昌宫遗址,铅华之所积也。李氏区区窃据江表之地,而渔色奢纵如此,欲求国祚长永,其可得耶?

石介为太子中允,国子监直讲,专以狂直沽激为务,人多畏其口。或有荐于上,谓介为谏官者,上曰:「此人若为谏官,恐其碎首玉阶。」盖疑其效刘栖楚也。

曹利用由和戎之功,渐被擢用,以干理称,及当枢柄,益尽忠力。刘后垂帘听政,利用自以亲承顾讬,庶事公执。时中官依刘氏之势,多求徼幸,利用屡抑其请,由是谗嫉曰至。因其从侄汭于乡墅间服黄袍为戏,搆成其狱,以至迁逐。中使乘驲监其后,曰夕诟迫之,至襄阳驿舍自缢而卒。时人皆知其寃。利用自居贵位,积聚巨万而不知散。又常为寇准所薄,准窜雷州,利用亦有力,人亦以此非之。

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朝廷以保障众多,有分兵之患,不可守者悉命罢之。寇益骄,侵掠不已。种世衡者,时在鄜州幕中,上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之地,实当贼冲。可以外固延安,渐图银夏之旧。」朝廷从之。用世衡董其事,且战且城之。然据险无泉,众惧不可守。浚五十丈,复有巨石,兵徒皆曰:「是岂可井哉?」世衡命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百金。久致其力,果得泉,甘且不耗,水乃大足。自兹西陕堡障患无泉者,悉如世衡募工力致,无不济者。诏名为「清涧城」,以世衡知城事。寨下属羌,率持两端,向背不常。世衡入其部落,劳问亲近,无所疑间,属酋皆附之。建营田二千顷,岁得其利,人颇称之。

伪蜀欧阳炯尝应命作宫词,淫靡甚于韩偓。江南李煜时,近臣私以艳薄之词闻于王听,盖将亡之兆也。君臣之间其礼先亡矣。

成都刘备庙侧,有诸葛武侯祠,前有大柏,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石刻在焉。唐末渐枯瘁,历王建、孟知祥二伪国,不复生,然亦不敢伐之。皇朝乾德五年丁卯夏五月,枯柯再生,时人异焉。三国至乾德初,历年一千二百余,枯而复生。予皇佑初守成都,又八十年矣,新枝耸云,并旧枯干并存,若虬龙之形。

王建子衍,嗣于蜀,侈荡无节,庭为山楼,以彩为之,作蓬莱山。画绿罗为水纹地衣,其间作水兽芰荷之类,作折红莲队,盛集锻者于山内鼓槖,以长籥引于地衣下,吹其水纹鼓荡,若波涛之起。复以杂彩为二舟,辘轳转动,自山门洞中出,载妓女二百二十人拨棹行舟,周游于地衣之上,采折枝莲到堦前出舟,致辞长歌复入,周回山洞。俄而唐庄宗遣使李严入蜀,复作此舞以夸之。严归贡策,未几灭王氏。

太平兴国戊寅岁,程羽守益都,时立春在近,县吏纳土牛偶人于府门外,观者颇众,主人恐其为人所损,遂致厅事之左。适程出视事,怪问之,主者以对,程叹曰:「农夫牧竖非升厅之人,兆见于此,不祥莫大焉。」当时闻之以为过论。至甲午岁,果有村氓叛,窃入据城邑焉。人亦服其理识。

成都有唐剑南西川安抚副使冯涓撰《重起中兴草玄寺碑》,序会昌大中年释寺废兴之事。其略云:「释氏不可以终废者,由学徒之心一也;国令不能以终行者,由时代之意殊也。」予读之数四,亦诣理之言也。

故相陈尧佐既终,家居于郑。翰林学士李淑知郑州,诸子纳其父行实于淑,求神道碑文。淑怨尧佐素不荐引,虽纳其润赂,文有讥薄之意。陈子哀诉,求为改削,淑终不从。其家耻不立石,因摭淑在郑时《咏柴陵诗》奏之,云:「弄驷牵车挽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荒榛断陇才三尺,刚道房陵半仗来。」淑自负文藻,急于柄用,众恶其阴险,每入朝则搢绅为之不安。上渐知之,故久留外郡。其诗寔由怨怼而作,遂罢禁林,主钥南都。淑上章自理不已,后因持服,遂留京师。

唐庄宗遣郭崇韬副魏王继岌平蜀,既而疑崇韬,赤其族。俄又杀河中府冀王朱友谦三百口,又诏西京留守至洛守上东门,伺岐府节度使李从曮至,欲诛之,诸侯无不忧惧。闱尹纵权,倡优富宠,而师旅穷匮,恩赏不流,遂至贝州之乱。先是,蕃汉都总管宣武军节度使李嗣源,本蕃人,姓名邈结烈,虽有佐命大功,庄宗既得天下,颇疑之,尽夺兵权,处以闲逸。至是闻变,急起嗣源将兵讨之。洎至邺,诸军推以为主,嗣源涕泣,告其副霍彦威曰:「与君受命讨贼,岂料天时人事如此。然诸军只因饥寒思乱,当奏加恩赏,以图安靖尔。」亲卫指挥使元行钦不能审其由,径奔洛阳告乱,涂中逢嗣源子金枪指挥使从璟,驱之同见庄宗,遂斩从璟,自将以御之。距汴城五十里,闻嗣源入汴,军溃而归洛。时属中官乘驲就长安,杀伪蜀王衍一行。枢密使张居翰叹曰:「上方寸已乱,一行五千余人,岂可尽杀?」乃改「一行」为「一家」。及「绛霄之祸」已三曰,而杀王衍一家使人方到长安,蜀人寃之。

庆历中,有宋禧者为侍御史。禧介廉善士,学术议论则非其素。属亲事官谋乱,夜梯殿庑入禁中,垂致不测,既而擒获。上惊怖累曰,厚饬宿卫,常有戒心。禧上言请市罗江狗置内中,以备守御。人皆传以为笑,目之为罗江御史。未几,罢出外任。噫!禧之意忠矣,而思之不精,遂取众诮,言不可不慎也。

后唐明宗亲讨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宿将,同光末,赵在礼邺中乱,从明宗讨伐。及人情变革,遂与霍彦威同立明宗。寻判诸军诸卫事兼河南尹,旋除宣武军节度使。时枢密使安重诲用事,汴之财利多遣中人筦榷之。守殷军用不给,累表抗论,重诲既与复夺之,守殷不平,颇出怨言。重诲奏其反状,明宗亲帅师讨之。车驾至汴,守殷自以本无不臣之意,为权臣诬奏,登城门望明宗扣头,号哭称寃。明宗思其功,许以开门自新,重诲已麾军登陴,势不可遏,城陷诛之。

章圣祥符中,行封祀之礼,兴造宫观以崇符端。时王旦作相,迎合其事,议者或非之。旦谓人曰:「自古帝王或驰骋田猎,或淫流声色。今主上崇真奉道,为亿兆祈福,不犹愈于田猎声色之惑欤?」

宋庠、叶清臣、郑戬及庠弟祁同年登第,皆有名称。康定中,庠为参知政事,戬为枢密副使,清臣任三司使,祁为天章阁待制。趣尚既同,权势亦盛,时人谓之「四友」。吕夷简深忌之,指为朋党。俄有无名子作谤,庠有「天下文章惟独我,榜中龙虎更无人」之句,余韵甚多,深讦庠之私短。语寖上闻,乃尽罢四人为郡,仍降诏天下,戒朋比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渣了那个偏执狂

    我渣了那个偏执狂

    传闻刚入学的新生妹子正在追他们海大的高岭之花,众人议论纷纷,佩服有之,鼓励有之,看戏有之……直到看见凤染再次面无表情的将桌上某人送来的早餐扔进了垃圾桶里。众人心中无不感叹,又是一颗芳心碎了一地!多年后。路遥和自家演员在片场吃着盒饭。导演亲自带人将一盒盒精致的餐点放在路遥面前,众人纷纷侧目,好奇有之,惊叹有之,羡慕有之……路遥在导演开口的前一刻迅速扒完手中的盒饭,示意自己已经吃完了,并回以一个响亮饱嗝,拍拍手离开,留下丝毫未动的餐点。众人目瞪口呆。【最长久不过陪伴,最深情不过等待】
  •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

    名人传记丛书——林德伯格——飞越大西洋的第一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十方世劫

    十方世劫

    十方世界是一个荆棘花园,奢华的表面下充满着对人心的磨难。天道下的劫难,渡过了,成就无上真佛。一个普通的官宦子弟,本想着简简单单过完一生,却被别人当做棋子般设计,不料又被赶出家门,远走他乡,偶然间,少年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回想着历历在目的多个异世经历,
  • 萌宝出招:爸妈你们恋爱吧

    萌宝出招:爸妈你们恋爱吧

    沈珉桓怎么都没想到,再见项栎栎时,她居然多了个女儿。孩子是很可爱,但……后来弄清真相的沈珉桓一脸尴尬。沈珉桓:“你怎么能说孩子她爸死了呢?你看我活得多好!”项栎栎:“谁同意你当我女儿的爸了?”项恬恬咬着手指:“要不妈妈你跟他谈场恋爱试试?合格就当我爸,不合格就……”沈珉桓:“合格!保证合格!”
  •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

    什么是韩娱,没有癌症,没有失忆,没有车祸,能叫韩娱吗?当然,也是可以叫的。此书包含三大件,来吧,来HIGH吧!
  • 沽梦一醉方休

    沽梦一醉方休

    面冷心热的“绝色敌国暗探”X贪财爱色的“相府嫡女暗卫”双向暗恋,糖分不少!曾经,他只想着尽快为家人复仇,然后带着父母回他们真正的故土安葬。可后来,他才发现,天地之大,有她的地方才是家。她不缺钱财,不缺宠爱,不缺权利,是世人眼里“最幸福的人”。就如同是上天开的玩笑,她的命运之路却异常崎岖,生来背负着“平乱世”的重任。几番颠沛流离后,她才懂得,原来有的人放在心里就是一辈子。(小剧场)今日庄里一月一次的比试,师父却不许她这个少庄主去,硬要她留下背书,好在有无欢和萧雨解救,她才能偷溜出来。台子上,只见一白衣少年,一手舞剑,一手背在身后,三两招便轻松将对面的人拿下。“宇文师兄好厉害!”郭孟茹两手拖着腮,看着白衣少年感叹。无欢坐在一旁不解的问:“他不是上个月才入门吗?怎么成你师兄了?”郭孟茹还未开口,一旁揣着剑站着的萧雨说了“长得好看就是师兄,有钱的就是爹爹,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她了…”
  • 酒谱

    酒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蛮荒之路

    蛮荒之路

    蛮荒大陆,一个人类与蛮兽共存的世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这里没有魔法和斗气,有的只是品种繁多,实力强悍的蛮兽种族。人类不再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一条出路就是修炼蛮气,而修炼蛮气的唯一途径就是召唤蛮兽,通过蛮兽这个跳板,吸取蛮气,走向巅峰!
  • 小野猫站住

    小野猫站住

    她是一只被遗弃的小猫咪,自从她有记忆以来,就不知道她的父母是谁,每天都在各个地方流浪,居无定所的她经常会被高大的野狗驱逐,直到有一天她在逃跑中迷路了,彻底回不去原来生活的地方了,没想到自此以后她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