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5400000016

第16章

大陷胸汤。由胸膈直达肠胃。亟从下夺。不用一药监制。此最猛劣之剂。故曰大。经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按动数变迟三十六字。形容结胸之状如绘。盖动数为欲传之脉。迟则不能复传。阳邪因误下而内陷。而里饮复与之相格。心下因硬。膈间拒痛。本方虽用硝黄。而关键全在甘遂末一味。使下陷之阳邪。上格之水邪。

俱从膈间分解。而硝黄始得成其下夺之功。若不用甘遂。便属承气法。不成陷胸汤矣。

又经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若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膈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观此条云。水结胸胁。而仍主此者。则全资甘遂逐水之功也。

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去皮) 葶苈(半斤熬) 芒硝(半斤) 杏仁(半斤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按结胸而至于项强。则胸结十分紧迫。

浊邪布满胸中。升而上阻。津液不行。筋脉失养。故如柔痉状。邪踞于上。法当峻下。但汤剂直趋下焦。必变汤为丸。煮而连滓服之。使其逗遛病所。自上而下。方能与邪相当。而结自解。

喻嘉言曰。方中用大黄甘遂芒硝。可谓峻矣。乃更加葶苈杏仁。以射肺邪而上行其急。

煮时又倍加白蜜令留恋而润导之。而下行其缓。必识此意。方知用法之妙。

小陷胸丸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栝蒌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又浮滑。视大结胸证从心上至少腹痛不可近者有间矣。邪入未深。故本方黄连清热。蒌半散结。但开中焦之热结。勿犯下焦。故曰小。

大陷胸证。痛不可近。小陷胸证。按之则痛。大陷胸证。痛连心上。小陷胸证。正在心下。同一陷胸。证隔天渊。不能通用。

白散

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三味为末。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以白饮和服。强人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此为寒实结胸立法。以其胸之结也。用桔梗贝母以开结。以其寒之实也。用巴豆以攻寒。与大小结胸不同法。必审无大热者方可用。

寒实结胸。恰从何辨其为寒实。而可任此方之猛峻耶。盖本衣冠文物言病发于阳。以冷水灌之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太阳寒水之气。复与外寒相格。因成寒实之证。故可主以此汤无疑也。

经言寒实结胸无大热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夫小陷胸之黄连。与此方之巴豆。

寒热天渊。何堪通用。想三物小陷胸汤。即属白散之药味。但有为汤为散之不同。此说亦是。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 芍药 枳实(各半斤擘) 大黄(去皮) 浓朴(去皮) 杏仁(各一斤去皮尖熬别研作脂)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利为度。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按经言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此与攻胃实不同。故用芍药以益阴。麻杏以润燥。而大黄浓朴分两皆从轻减。服止十丸。以次渐加。皆示不欲遽下之意。

蜜煎导法方

蜜七合。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

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按汗出矢硬。何殊阳明内实之证。但小便自利。则津液内竭。慎不可攻矣。一切下剂。

皆在禁例。误投之则重虚其津液。故宜蜜煎导而通之。不从内治而从外治。但使硬矢得下。仍无伤于胃气也。

猪胆导法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此与蜜煎导方同义。但蜜煎导借其热势以行津液。此则于导滞之中。

兼寓涤热之意。微细有别。土瓜导亦同此法。

生姜泻心汤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按伤寒成痞。多因误下。此则不因误下而成痞。皆因胃中不和。太阳未尽之余邪。入而与内饮相搏结。阳邪居胃之上口。故心下痞硬。干噫食臭。水邪居胃之下口。故胁下有水气。

而腹中雷鸣下利。故君以生姜。两擅散邪逐饮之用。而热之格于上者。用芩连之苦以泻之。

寒之格于下者。用干姜半夏之温以泻之。复以人参甘草大枣和养胃气。使邪不能犯正而痞自解。以痞在心下。故方以泻心名。此寒热错杂之邪。故以寒热错杂之药治之。而一一对证。

制方之义精矣。

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 黄芩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故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按下利完谷。腹中雷鸣。是因胃中空虚。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是因客气上逆。若以心下痞而复下之。是重犯虚虚之戒。本方照生姜泻心。除去人参生姜。以胃中虚。不宜生姜之散。以气上逆。无取人参之补。但君甘草。坐镇中州。使胃虚得复而痞自解耳。

半夏泻心肠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干姜 甘草(炙) 人参 黄芩(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按此即生姜泻心汤。去生姜而君半夏。又属小柴胡之变方。以其证起于呕。故推半夏为主药耳。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条柯韵伯谓按之濡。当作按之硬。必有当急下之证。故制比峻攻之剂。疑属错简。此说强经就我。转使作圣之灵思巧法。尽行埋没。愚按经文言紧反入里。

里邪不能再使出表。当从里解。但按之不濡。中挟饮邪。按之自濡。中不挟饮。故曰但气痞也。

若表邪未罢。脉当尺寸俱浮。今但关上浮。则属中焦痞结。气有上逆之象。既曰气痞。但当顺其气。本方大黄黄连。分两既轻。渍以沸汤。绞去滓而温服。则但取其气。不取其味。使气顺而痞自解。况经文本有表未解不可攻痞之条。此之表解而邪入里。攻痞自宜此法。先圣处方。

妙在能用药而不为药用。观其服法。本非急下之剂。与大陷胸之用大黄。小陷胸之用黄连。

药虽同而制则异矣。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 咀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此条柯氏于心下痞之下。自添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八字。谓恶寒者表未解。不当用大黄。若汗出是胃实。不当用附子。若汗出为亡阳。不当用芩连。当有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句。始与此方相合。愚按此说尤悖。大凡恶寒汗不出者属表实。恶寒汗自出者属表虚。

若但汗出恶寒。仲景自有芍药甘草附子汤之制今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则表虚而里实。但固表则里邪愈壅。但清里则表阳将亡。故以三黄附子合而用之。附子自能固表。三黄自能清里。且三黄得附子。其苦寒不致留滞阴邪。附子得三黄。其剽悍不致劫伤津液。此正善用反佐之法。故能以一方而全收复阳驱邪之效。若必加入大便硬心烦不得眠八字。以求与本方之三黄相合。则本经之用大黄。岂必尽为胃实而设。亦有本自下利而反用大黄者。至心烦不得眠。安知非由胃虚客气上逆之证。亦不得概从苦寒直折。且附子雄烈之性。又安见与大便硬心烦不得眠者相宜。柯氏胶执己见。擅改经文。无论其所言背谬。即使见果确凿。亦当存阙疑之例。况一偏之见。泥药求方。使先圣极空灵极神变之活法。而转以死法求之。悖甚矣。余历考前贤医案。用附子泻心汤而愈者。不一而足。且余亦尝试验。故敢直辟柯氏之谬。

黄连汤

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按胸中有热。则阳邪格于上。故欲呕吐。胃中有邪气。则阴邪格于下。故腹中痛。腹中痛。欲下而不得下也。欲呕吐。欲吐而仍不得吐也。上热下寒。法当和解。方用黄连泻胸热。干姜散胃寒。复以半夏宽中而开结。佐以桂枝通阳而化阴。然上征下夺。宜从中治。故用人参甘草大枣。创建中气。而上下之邪。各随所主之药而分解。此泻心之变方。而又与泻心之取义不同。

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按合病而至于下利。则邪气将从少阳。转陷入里。

故君黄芩彻少阳之热。而复以芍药约之。甘枣和之。使热清而利自止。虽半表半里之邪。而里多于表。故治法不从表而从里。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表证为多。主葛根汤。阳明少阳合病下利。里证为多。主承气汤。

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半里半表之证为多。此方即是和法。同一合病下利。而主治不同。何等深细。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于黄芩汤方内。加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余根据黄芩汤服法。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按呕亦属少阳证。故加半夏生姜以止呕。即小柴胡加减法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主之。

按此证系阴格于内。拒阳于外。以干姜开通阴寒。芩连泄去阳热。复以人参鼓助胃气。并可助干姜之辛温。冲开阴邪。俾格开而吐自止。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三两) 代赭石(一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按心下痞硬。中虚而有留邪也。噫气不除。

胃逆而兼蓄饮也。主旋复导饮下行。代赭镇心降逆。而邪之留滞者。复生姜半夏以开之。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虚回邪散。则痞可解而噫亦止矣。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浓朴(半斤去皮炙)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一两) 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主之。按汗后阳虚不能化气。

阴邪内结。壅而为满。本方主浓朴除满。而生姜半夏人参甘草。皆醒胃和脾。使气得化而满自除矣。

理中丸(并汤)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服。

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方。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揭衣被。

经云。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胃上有寒。当以丸药理之。宜理中丸。霍乱头痛发热。

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宜理中汤。盖理中者理中焦之寒也。寒在胃上。取丸药之暖。逗遛于上。以温胃而散寒。若寒胜热之霍乱。利在急温。则不宜丸而宜汤。缓宜丸。急宜汤。此先圣之成法。不可紊也。再理中汤加减之法。与小青龙小柴胡加减法同义。宜当细玩。不得草草读过。

桂枝附子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喜欢你吻我的方式

    喜欢你吻我的方式

    爱情是什么?是信仰,感觉,还是等同于物质?又是什么决定了爱情?是时代,是性格,抑或是金钱?不同的人,不同时代的人,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不管怎样,希望我们每个人认真对待自己的爱情。
  • 无笙无溪

    无笙无溪

    这是一个冰山主播兼骚气调酒师爱上可爱明星兼霸道总裁的故事
  • 职位分析与评估

    职位分析与评估

    职位分析与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很基础和重要的模块。本书的理论和实务涵盖了职位分析及岗位评估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位分析的内容、程序、方法、编写与应用,以及岗位评估及应用。
  • 爱上和尚的她

    爱上和尚的她

    本书为温瑞安的中短篇武侠作品集,包括《江湖闲话》、《杀人者唐斩》、《游侠纳兰》三个中篇和《请借夫人一用》等几十个短篇。序也无不可前言一本坏小说算得了什么请借夫人一用请你动手晚一点杀了你好吗绝对不要惹我雪在烧战僧与何平傲慢雨偏剑杀手善哉请·请请·请请请杀亲晚上的消失爱上她的和尚女神捕销魂尾声女流之辈弹指相思
  •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

    本书是一本写给女人的心灵鸡汤,书中选取了88则浓缩了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涵盖了心态、爱情、婚姻、事业等方方面面。一个个深刻的寓言故事,给女人醍醐灌顶的彻悟,告诉女人幸福的奥秘,帮助女人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 我的神极男友

    我的神极男友

    他是世界的巅峰,她曾是世界底端最微小的人。他为了她放弃了一切。她为了他努力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最后她成功了。而他为了她差点落败……本文已太监
  • 红颜战神0a

    红颜战神0a

    妇好,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还主持着各种祭祀活动。红妆武装她都爱。出生便经历狼叼虎衔之异象。幼年丧母,血海深仇。儿时玩伴,昔日商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千古一后,前无来者!甲骨文中,多次记载,武丁和妇好将部属们甩在后面,两人一起并肩驱策,在旷野中追逐驰骋。琴瑟和谐,羡煞后人……
  • 玄黄界主

    玄黄界主

    劫布寰宇,旨降六祸七杀;灾遍古今,独宰八难九煞。一株草斩落日月星辰;破灭河山万里!一滴血压塌苍穹大地;镇压荒古禁区!黄金盛世,群雄并起,百族林立,无尽天骄登场...一人一剑,独尊五域!何须盖世,有我无敌!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哈佛家训VIII: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人们常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其实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真正的智慧人生,是要学会舍得的。舍得是一种人生哲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人在路上,经常会遇到舍与得的问题,有时候放弃、舍去并不是一种失败、吃亏,而是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身体上的负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快成功的脚步,体味理想人生的真谛。《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是《哈佛家训》系列第8本,书中的经典故事一直备受读者的青睐,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也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