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9600000008

第8章 陈道明:我不是一个向社会进攻的人

我理解的时尚很简单,就是简单、自然。我染不了头发,我平时穿衣,对于我来讲很少像今天这样穿西装。包括在其他采访的时候,很少看到我这样坐着,我一般喜欢休闲装。

时尚不是追的,时尚是自己认为喜欢的东西。去追时尚其实是个挺悲惨的事儿:你染头发我也染,其实你根本就不适合染发,因为你是一个半秃。这种事情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你首先要喜欢,比如说穿衣戴帽,你本就不适合穿这件衣服,只是看模特身上很好,搁咱们身上就是难看。我觉得时尚首先是要跟个人的形象契合:气质、文化,包括教养各方面契合的基础上你又喜欢,这样的东西再放在自己身上,才能算是完美结合。

这次给自己换了发型是因为角色需要。我的上一次长发记录还要追溯到1999年的《中国式离婚》。

冯小刚做春晚总导演,其实就像接了个烫手的山芋,好在他信心很足。都说春晚不好办,不过不好办才能办好。

我有空的时候也会关注一下大家对我演的戏的评价,也会跟影迷互动。很早的时候我会跟他们一起去区篮球馆打篮球,一起说说话,不过这些年不打篮球了,这种概率就很小了。

演员应该学会接受一切质疑,这是这个职业必须承受的。因为有人喜欢你,肯定就会有人不喜欢你;有人认为你这个角色演得好,也就有人认为你这个人物演得不好,这是很正常的。

我1971年入行,1980年才演第一部戏,之前都是群众演员。

我不给自己选角色。一个剧本放在这儿,我看了,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演,适合自己,我才会做这件事情。就好比说,人家给我摆了五盘菜,都是名贵的,结果我一个都不爱吃,就吃不了;再上一个,是道家常小菜,我也许会觉得这个东西我能吃,我就选它了。我的意思是,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

做演员无外乎两个选择:一个是你抛弃舞台,一个是舞台抛弃你。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一茬接一茬,一浪接一浪,更新得快。演员的命运也大多如此,其实多数人的生活也是这两种选择,看你最终想选择什么。很多人赖在台上不走,观众觉得你都不行了还在台上呆着,这就属于观众抛弃你了;你抛弃舞台,就是你觉得自己不要给观众一个不美好的收尾,你可以主动走,这需要相当大的毅力。我属于随遇而安,见好就收的那种。

现在社会把演员这个行业过分夸大了。

演员没什么特殊性。演员就是一个职业,它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点就在于更容易出名,出名了就更容易得利,这是这个职业的属性,但这不能说明这个职业有什么高贵之处。就像一个工薪阶层,他工资就是三块钱,阴天下雨他都是赚这个工资。可能做小贩的每个月平均能赚三块五,不过也有可能一天少挣一块,也可能突然有一天挣十块,我觉得这是正常职业特性而已,地位没有高低。不是说因为做了演员就高别人一等,不会。

很多人认为演员是个好的职业,说白了就是因为它名利高,至于其他的包括文化,包括教养,未必高都被忽略了。

我走过的路没有设计。我不太会设计我自己,也不给自己定过多的目标,我觉得根据自己的能力,是我的终究是我的,不是我的怎么强求也不会是我的。走到现在,我只能说,我的命比较好。我是个幸运的人,我没有经过太多的挣扎。

我不是一个向社会进攻的人。

大多数人的压力其实来源于比较。比如说,你挣三块钱,我才挣一块;你开着Q7,我才开桑塔纳;你住100平方米,我才住一室半,这么一对比很难没有压力,对,这个压力就来源于欲望。过去为什么人们的这种生活压力感没有这么强烈呢?就是可比性太少或者太小,因为那时候大家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

梦想和妄想只有一字之差。有些时候,压力就是自己给的。仔细想一想,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产生一种浪漫,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物质条件都可能产生从容,也同样会产生欲望。这种事儿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也没有绝对对错。我们不能说,有欲望就是错,没有欲望就是伟大。有时候我们想实现一个事情,量力而行,别把自己逼到绝路就好。

我年轻的时候也想过改造世界。因为老年人总在“修正”,我们是被“修正主义者”培养长大的,不允许这个,不允许那个,永远是在改造你,试图把年轻人变成自己。年轻人可能更多地想到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自己所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甚至还想改变社会,想改变人类自己即所谓的促进人类的进步。

我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是自由式教育。我不想改变我女儿的什么,让她去复制上一代人的生活有什么意思。但是我告诉她,有一些事情是搁在哪个年代都不会是正确的事情。

所谓的自由不是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必须在严格的游戏规则下才可以自由发挥和玩耍。我们认为自由是我们理解的自由,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是,自由有很大制约,它的第一制约就是说在你不妨碍社会和别人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的行动。你不能影响别人,咱们不能说,因为我喜欢唱歌,我是自由的,然后半夜三点起来就唱,结果邻居都起来了,这就是破坏规则。

我希望我女儿会是个正经人。我希望她成为一个正经人,不是正派人,也不是所谓正义的人,我所说的正经人,就是正常的人。不希望她飞黄腾达,只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就够了。

年轻人遇到事情往往容易走到不正常思维,所以做父母的才应该在孩子遇到所谓的问题的时候,把他带回到正常的思维上去。让他有正常的情绪,正常的思考方式,正常的表达方式,正常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回归正常,不能因为消沉,或者因为激动而改变自己本身的正常。

做个好人很简单。概括下来就是:对人要友善,不要工于心计,当发现别人用心计的时候咱们可以绕着别人走,或者绕开这件事情,防止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自由是虚无的。心是自由的,可不代表我们的行为就可以自由,完全无拘束。

有时候,我们还是应该按照16岁时的天真态度去生活,没什么错误。

同类推荐
  • 雄村记事

    雄村记事

    上午,召集雄村村民代表(户主)会议,38户村民中的30户户主代表来到工作组驻地村委会参加会议。乡党委书记尼多和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参加了会议。我以工作组名义向村民们致节日慰问讲话,尼多书记和村支书也分别讲了话。会议开了一个半小时。会后留尼多书记在我工作组一同吃了午饭,边吃边了解关于村民反映天圆矿业公司补偿七户村民搬迁费,因分配不公而引起矛盾的情况,对雄村由矿业开发引起的不和谐不安定因素作了分析,使下一步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
  • 矫枉未必要过正

    矫枉未必要过正

    李建军博士是这几年来文学批评界崛起的新锐人物。文章出手快且言辞尖刻、锋芒毕露,很受一些激进派批评者的拥戴。作为同行,我对他非凡的勇气、敏锐的感悟以及知识的广博始终持钦羡的态度,但是对于他的批评动机和论证逻辑尤其是批评策略却有点大不以为然,特别是他的四篇有关贾平凹作品的评论文字,更是让人失望和痛心。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刊物上相继看到李建军先生关于“批判”贾平凹的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写作》、《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等。
  •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以作者本人的恋爱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考古队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为背景,描写了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女考古队员郑心怡与地方上的文物干部“我”相爱的故事。作者以务实的心态描写了那个转型时期新兴的考古和文博事业,青年人冲破世俗与偏见,终于在爱情中成为眷属,在事业上找到归属。他们执著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环境中得以实现。该书是考古爱情书,以俩人的爱情发展为脉络,贯穿考古、人文的线索,对了解历史和文物也有较大裨益。
  •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是当代著名作家朱鸿的一部关于关中和西安的历史文化散文集,2009年2月由三秦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约20万字,共收录36篇文章,分为两辑,其一是《关中踏梦》,其二是《长安论》。
  •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蒲柏诗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本书通过对蒲柏诗歌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现并揭示蒲柏诗歌中伦理思想的多层内涵并探讨其思想形成的传统、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主要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并结合精神分析法、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新批评等,对蒲柏早期作品《论批评》、《夺发记》和《温沙森林》,后期的伦理诗歌《人论》和《道德论》,以及大型仿英雄史诗《群愚史记》进行细读,阐释其从整体上体现出来的以“和谐”为基点,以“自然”、“理性”、“中庸”和“秩序”为核心观点的伦理思想体系。本书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界对于蒲柏作为英国重要诗人的忽略和疏漏,重新认识其诗歌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热门推荐
  • 1命

    1命

    前妻的意外死亡,导致了高宫道一的失业,甚至一度陷入了首要嫌疑人的危机之中。
  • 龙族Ⅰ:火之晨曦

    龙族Ⅰ:火之晨曦

    路明非只是一个普通的懵懂高中生,一封来自卡塞尔学院的来信改变了他平淡的人生。在热血与神秘的呼唤下,在爱与梦想的抉择下,他毅然选择了未知。黑色的直升机划过天际,陌生国度的大门向他缓缓开启,平凡的中国小孩走上不平凡的屠龙之路。而遥远的卡塞尔学院却处处透着神秘——奇怪的课程、搞笑的学长、疯狂的教师、骄傲的同学等。路明非刚刚进入学校就遭遇了无数的怪事。但是,随之而来的挑战也开始了,等级考试、言灵考验、地图搜索。龙的世界也终于在水下露出了神秘面纱。
  • 记者型主持人语言智略研究

    记者型主持人语言智略研究

    “记者型主持人”这一提法近年来在内地的电视新闻界中十分盛行,对此,人们存在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这不过是按照日美电视台的称呼,将负责发布新闻的“主持人”或“记者”换汤不换药的称谓;有的说这主要指那些能够担任主持人工作的记者;有的说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像记者一样去新闻现场采访的主持人;还有的说这是比播音员更高层次一点,能够即兴播音的主持人……
  • 狂妃嫁到:腹黑王爷,走着瞧

    狂妃嫁到:腹黑王爷,走着瞧

    他是腹黑邪魅的废太子,看似失势,却实力惊人。她是陆府的草包花瓶,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异能拥有者。一纸婚约,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大婚第二天,某女霸道地宣布婚后守则。“你若不服,跪搓衣板去。”某腹黑王爷勾唇邪笑:“爱妃,你舍得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The Fashion Insiders' Guide to New York
  •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一代人的精神标识,他的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他创造的文学美,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像透过时间阻隔的强光,给无数有思想、爱智慧的青年入带来光明。《王小波全集:似水柔情(第六卷短篇小说)》收录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故事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 你就那么喜欢我

    你就那么喜欢我

    “林晗,这世间本没有多少温情,但是你想要的我都会拼命去给!”寂静的街巷子里,他在林晗身后用力的喊道。林晗听后转身一个利落的一字马将他压在巷子转弯的墙角,扣住方以琦的下巴,妖精一般的声音魅惑在他耳旁:“就这么喜欢我”——第一眼看到并不喜欢你,可是你却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喜欢直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