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0700000003

第3章 第一诀入局(2)

试将我们放在曾国藩生活的年代,站在曾国藩的角度,用他的视野来理解入局,便能知道,这个“入局”是他一生成功的关键!

正如他所说,在局外呐喊助威也好,谩骂诋毁也罢,冷静下来一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多只能是牢骚。但若在局内,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所以不管我们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所入的局,但我们必须知道、明白自己该入何种“局”,认清自己该怎么“入局”,这才是“入局”的关键,而“入局”又是成功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基础,脱离了“入局”,一切则都是幻想。

李鸿章经常给自己的儿孙讲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也是他的老师曾国藩讲给他的。

“一老翁请客,晨起派儿置办果蔬,时已过巳,儿仍不归。老翁心慌,遂亲往村口看望。见儿子挑菜担与一挑京货担的汉子于水睦上对峙,水睦窄,两人无法同时通过,却互不相让。

老翁婉言,家中有客,请汉子于水田稍避,两人均可过,岂不两便。

汉子曰,为何不让汝子于水田稍避?

老翁答曰,儿身材矮小,立于水田,恐担浸湿,坏其食物,而汉身长,故请避让。

汉子曰,汝子担内不过果蔬,浸湿无妨,吾担内是京广贵货,浸湿一文不值,安能避让?

老翁见状无奈,乃挺身就近曰,然则如此,吾下水,汝将担交于吾顶于头,待汝空身而过,则返汝,何如?即解衣脱履。

汉子见此,甚过意不去,乃曰,既老丈如此,我即下水,汝子担过去便是,当即下田避让,争执就此消散。”

这是一个看似讲谦让的故事,但这故事不管是曾国藩讲给李鸿章,还是李鸿章讲给儿孙,都不仅仅是其表面的意思。他们讲的最主要的精髓就是“解衣脱履”,也就是“入局”。

要想问题得到解决,在岸上空嚷嚷不行,要亲自“入局”,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而这“入局”,之所以被曾国藩的《挺经》收在了首篇,就是因为“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这也是《挺经》的最基本的精髓。

有了曾国藩的“入局”,才有了接下来的一切。

然而,曾国藩想要真正入局,又是何其不容易。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后,鸦片战争将社会矛盾揭了开来,清王朝的腐朽完全暴露出来。来自底层的曾国藩,深知老百姓的疾苦,所以在做官之后,眼见官场的腐败和贪婪,很是痛心。因此,他一直用“不爱财、不怕死”来要求自己,一门心思想着重整吏治,革除弊政,维护和更新大清统治,希望能出现唐宋时期的中兴局面。不过,他最终除了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中兴局面始终没能够如愿出现。

曾国藩想做一个圣贤,一个为国为民、不顾个人得失的圣贤,这种思想渗透进了曾国藩的血液。从他给家乡朋友的一些书信中就能看出一二来。那些书信中,除了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外,就是交流对时局的看法了。而之所以选择和家乡朋友谈,就是因为那些人和他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成长环境相似以及政治理想的相近都让他们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在与曾国藩经常书信互动的人当中,虽然没有人像曾国藩那样官运亨通,但这些人却也“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渴望把农村的意见传递给曾国藩,希望他能上疏给皇上。而曾国藩也希望能从他们那里了解更多底层人的真实情况,以便寻找应对策略。

正是在这些充满书生血诚的鼓动下,当咸丰皇帝下令征言时,曾国藩才连上十四封奏章,这十四封奏章无一例外都是希望整顿吏治、革除时弊、培养人才、训练军队等。

那时候的曾国藩,正处在热血沸腾的年轻时期,还没有学会迂回,所以在第十四封奏章里,直言咸丰帝的三大缺点,惹得咸丰帝龙颜大怒,差点就要治他的罪。

曾国藩直言给皇上提意见,既体现了他个人的书生血诚,也说明他身后有着一群和他一样的书生。这份“书生血诚”,最终将这些人凝聚在一起,使他们成了湘军集团的骨干分子。然而,曾国藩想要为国为民整顿吏治,但在刚开始时还是失败了,因为咸丰帝不听,直到洪秀全率众起义。

如果说洪秀全的起义对清王朝来说是场灾难,那么对于曾国藩来说则是一个机会。因为正是洪秀全的起义,才让咸丰帝想起了他,并让他在湖南办团练。可以说,洪秀全的起义,给了他入局的机会。因而,他不顾舆论,铁腕镇压太平军,用治国平天下的血诚来入局。

曾国藩在长沙练兵的时候,非常固执和坚持,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不过,他的侵权越职,还是引起了当地官员的愤怒,并派士兵追杀他。那时候的他,不要说当地官员,就是咸丰帝的话,他也敢不听。他曾拒绝了咸丰帝让他出兵的指令,原因很简单:还不是出兵的时候。他得罪皇上,背负骂名,不顾个人得失,最终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呈现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执拗的曾国藩办事认真也是出了名的。在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获得一些认同后,他依然秉承着“入局”后的“血诚”。这在他曾给同治皇帝上的一份八千多字的奏章中就能看得出来。

《遵旨查办道员禀讦知县讯明定议折》,这个奏章是曾国藩传世的所有文章中最长的一篇。

这篇奏章写的是他遵旨查办的一件案子。这是一起以权谋私、公报私仇、官员内部相互倾轧的严重案件。此案光涉案官吏就多达数十人,因为久久不能结案,同治帝便命他复审。

由于此案案情非常复杂,涉案人员也比较多,且都是官员,曾国藩不得不谨慎从事。为了能把案件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他用了一年时间走访调查。为了能让同治帝阅奏章时看得明白,他用了八千多字。在那份奏章里,每个涉案人员的涉案情况、处分情况,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曾国藩处理这件案子时,正值他攻打南京城的最后一年。即使在那么繁忙紧张的情况下,他还是抽出时间,认真负责地办理这件案子。这也正表明了其“在其位谋其政”的入局思想,更体现了他的血诚精神。

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后,虽然清朝吏政的腐败已经让清政府奄奄一息,但曾国藩依然不放弃他的中兴思想。即使幕僚赵烈文告诉他,用不了五十年,清王朝就会灭亡,执着的曾国藩也还是不信。

然而,当他当上了直隶总督,亲眼目睹把持朝政的各等人物的嘴脸时,他迷茫了。而在听到慈禧的政治见解后,他彻底失望了,他知道,赵烈文的话是对的。他的中兴清朝的思想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这样看来,曾国藩也是个悲剧性人物。虽然拥有血诚,虽然抱着“中兴大清”的远大理想,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挡清王朝的急速没落。这不是曾国藩的责任,更不能用曾国藩是“汉奸”“卖国贼”来评价他。

为了这片血诚之心,他奉献出了他的全部,他既不爱财也不怕死。他一生节俭、不讲排场。历朝历代,都需要像他这样的人,这样肯为国家利益竭尽血诚之心的人。在那样腐烂状态中的年代,能够坚定不移地固守那份血诚,已经很难了,更何况还要去实现它。

从古到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呢?

曾国藩做到了,即使在受到皇帝限制、大臣排挤、无权无饷的情况下,他也做到了。而面对辱骂、责难、批评,他用他的血诚和坚忍,做了他应该做到的、能够做到的事。

这已经足够了!

所谓“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正是曾国藩血诚精神的写照。尽管有人骂他伪道学、杀人狂、卖国贼,但我们若能站在他那个年代来看他,也必定会为他的无奈而痛惜。更何况,在道德、著文章和领兵打仗上,他确实有着过人之处。

在曾国藩所处的那个环境里,贪官、庸官多,很多他当时的幕僚,回乡时都是几十条船的家当往家搬,只有他用“两袖清风”来回应,所以他是独特的,也是难得的。

正如他所说,唯有人才才称得上竭尽血诚,否则也就成了地道的清议,在局外呐喊了。既然“入局”,也必定会竭尽血诚,这才是他“躬身入局”的真实目的。

同类推荐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活用禅宗:安宁自得

    本书是介绍禅宗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禅宗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本书不涉宗教内容,而是重点讲述了四五百年来,源自中国传统智慧和佛教智慧的禅文化,如何走出中国,积极影响了亚洲、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发展、人的状况和精神渴求。作者还探讨了运用禅宗智慧有效纾解焦虑、推进教育并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和方法。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在白日梦、艺术作品和社会乌托邦中,人类预先退订和描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呈现的各种表达方式。
热门推荐
  • 重生田园之凤妃哑女

    重生田园之凤妃哑女

    失足掉入池塘,苏小伊再次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国度,不仅出身农家,还是个哑女。不过没关系,理论她也行,实干没在怕。看专业农科生如何带领全家走上康庄大道。不理论腹黑冷漠还是温柔体贴,亦或阳光帅气皆逃不过她的手掌心,所以--千万别听她的话,否则会信了她的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入目八分

    入目八分

    其实你们看了就会知道,这也不用多说什么东西。
  •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情深不悔,再爱难为

    我以为我死了,在去离婚的路上死了,可是却有一个男人将我救了回来,让我活成了另一个人。我本以为他就是我此生的救赎,可没想到,一转身,他却将我亲手推入了另一个深渊……
  • 天汉之浮生若梦

    天汉之浮生若梦

    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银河系里有没有外星人?地球上是不是只存在现在这一个文明?《天汉》愿竭尽所能,给您一个答案。
  • 旧典备征

    旧典备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八村的秘密

    小八村的秘密

    金贵尊邸凶杀案发生在清晨。受害人是退休副省长胡建安家的老保姆李水露,今年六十五岁。接到报案的刑侦大队警官刘凯和马森等相关人员赶到出事现场时,李水露已被送到医院抢救。表面看,这似乎是一起城市里时有发生的入室抢劫案:九号别墅常年只住着胡建安和老保姆李水露两个人。唯一的男主人胡建安在出事的前夜,并不住在家中,于是,盗贼乘机而入。正在床上熟睡的李水露听到楼道里有动静,便起身查看,开门出来后,与走在楼道上的盗贼撞了个正着。
  • Test
  • 娱乐之男神大冒险

    娱乐之男神大冒险

    一觉醒来,龙套大王韩钰懵逼了!没想到美梦居然成真了,自己竟然真的重生了,而且还穿越到了一个自带话题的娱乐圈焦点身上!天可怜鉴,韩钰跑了十几年龙套,别说头条热搜了,他连镜头都没上过几次!韩钰兴奋了,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这些的韩钰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如今终于……越飘越远了?导演,拿错剧本了吧,怎么我跟设想中的一样?
  • 渐悦竹溪

    渐悦竹溪

    北魏三十年,帝后喜得一女,封号齐乐公主,举国欢庆。“不是我无心,而是上天既赐予我天生的容颜与地位,必将剥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人生有四感,即喜怒哀乐爱憎恶;亦有贪嗔痴念欲。但作为一名地位高上且受万民敬仰的公主,齐锦悦除了能感受到“乐”之感外再无法体会到其他的心情。即使是那个如嫡仙般的男子也帮不了她,但尽管如此,命运的红线却依旧纠缠不清。潺潺流水,云雾缭绕,一处玉做的亭子中,正坐着一名白衣男子与粉衣女子。“阿欢,纵使天下女子奇多,我只心系于你。只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湖面波澜不惊,一条鲤鱼游过,打破了湖面上粉白相拥的倒映。
  • 饮马河的原风景

    饮马河的原风景

    父亲翻开小红皮地日记本某日,老师家访,说我上课拽前桌小青的辫子、还顶嘴,被罚跪半日某日,往茅坑扔石头,不知金贵叔正蹲茅房,见(溅)了他一......,被用扫帚打胳膊和手......某日,拔公鸡毛做毽踢,翠春奶奶抱鸡来告状,被用擀面杖打后背三下......父亲笑了:翠春奶奶家的公鸡都快拔秃噜成肉鸡了,老子能不打你吗?还有,你金贵叔蹲茅房你往里扔石头块干嘛?老子要不打你,都对不起列祖列宗......他听父亲在那里念着,自己蒙头躲在被单底下快笑抽了,被单一个劲地抖.........被表扬只有二次吗?不止吧?一次是踢毽第一名?一次考上高中?不会吧,我记得你妈说过,你刚出生那会儿,我看你哭得响亮表扬你说:咳!多棒的一个劳动力!这算不算是表扬?............父亲去世了,他在墓碑上刻上了一行字:在我蹒跚学步的时候,您时刻在旁边注视着我,当我大步向前时,您却及时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