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000000003

第3章 非洲文化——古老与现代融合(2)

6.非洲有哪些原始部落?

“大嘴族”穆尔西

穆尔西人居住在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奥莫河流域,这是人类最早的原始部落之一,也是现存为数不多的不为现代文明入侵和同化的部落之一。至今,穆尔西人依然过着与世隔绝的自由生活,并且埃塞俄比亚政府也将其部落聚居区隔离保护起来。当然,随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穆尔西人的自由与传统还能维持多久,前景着实让人堪忧。

穆尔西人之所以又被称为“大嘴族”,是因为这里的女人都以大嘴为美。单听“以大嘴为美”可能并不让人觉得有何特别之处,仿佛与中国古代李唐时期“以胖为美”类似,但如果看到穆尔西女人嘴巴里衔着一只5寸或7寸大的盘子依然面不改色、行动自如时,我们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嘴了。

事实上,穆尔西女子在10岁时便要接受一项传统的“自残”手术:用小刀将下嘴唇与牙龈之间切开小口子,使下唇完全与齿根分离开来,然后将泥土烧制的小盘子衔入口中,盘子需要完全被下唇包住。日后,再慢慢换上较大的盘子,等到成年时,这些女人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嘴女人”。穆尔西女人最平常不过的样子,便是衔着一个堪比她们的脸盘大小的盘子,只有在吃饭时才将盘子摘下,长长的下唇便垂至下巴前。

那么,有这样一张大嘴有什么用呢?穆尔西女子在出嫁时,其父母能够得到多少嫁妆,基本上取决于她嘴的大小。通常,一个大嘴女儿出嫁后,完全能够让原本贫困的一家人发家致富。因而,一个穆尔西家庭最重要的一项使命,便是“调教”出一个大嘴女儿。

对于穆尔西女人的评价标准是嘴的大小,那么,对于男人的评价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看他身上的伤疤有多少,穆尔西男人每杀死一个敌人,便要在自己的身体上划上一刀,因而,身上的伤疤越多,则证明这个男人越勇猛。

卡洛族

卡洛族同样也是居住在埃塞俄比亚的原始部落,恐怕再没有哪里的女人能如卡洛族女人一样更适合诠释“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了。生存环境的贫瘠和物质条件的匮乏丝毫不影响卡洛族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她们为了取悦自己将来的伴侣,不惜忍受巨大的疼痛,在自己的身体上刻上美丽的图案。怎么个刻法?通常情况下,在女子达到适婚年龄之前,会在胸腹等部位的皮肤上,用刀按照自己想刻的图案划上一道道伤口,再将竹签埋进豁口。装进异物的皮肤在愈合后会微微隆起,一条一条的隆起所组成的图案,便成为令卡洛族男子神魂颠倒的美丽之物。而拥有这样图案的女子,在男人们看来,无疑是最性感的尤物。卡洛族女子身上的图案,远远看去颇像园林里光滑的水泥小径上用鹅卵石镶嵌而成的图案,十分别致,但相应地,图案越复杂、越庞大,所要遭受的肉体痛苦便越剧烈。

希姆巴部落

希姆巴部落生活在纳米比亚西北部的卡奥科兰地区,也是至今尚完好保存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的非洲原始部落之一。这个部族以饲养牛羊为生,一个家庭养个几百只羊或上百头牛都是司空见惯之事,相对于生活在埃塞俄比亚的卡洛族来说,希姆巴部落算是相当富有了。希姆巴部落是世界上现存不多的在男女平等方面做得较好的原始部落,以婚姻制度为例,这里在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同时,也实行“一妻多夫制”。

而在希姆巴部落的传统生活习俗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多变的发型和头饰。

下面,我们就从希姆巴部落的发型和头饰上,管窥这个原始部落如何保存并沿袭着部落祖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

先来看希姆巴部落的男人。相对于女人繁冗复杂的发型和头饰,男人的发型和头饰永远要简单得多。在希姆巴部落,未婚男子通常都要将头发结成一条辫子,婚后则佩戴头巾,且这条象征婚姻生活的头巾永远不能摘下来,除非部落里有其他丧事或本人丧妻。希姆巴男人去世之后,亲属们会将其头发完全剃去。

希姆巴女人终其一生,在发型和头饰上所费之工夫相当惊人。如果你觉得一个时尚女子出门前总是花半小时化妆不可思议,那么,希姆巴女人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打理自己的头发,肯定会让你惊讶得合不拢嘴。希姆巴女人的发辫通常呈红褐色,硬硬地垂在脑袋上,仿佛是用橡胶泥搓成的条,事实上,这是在发辫的外面抹了一层羊毛、牛油以及泥巴的混合物而成的。

希姆巴女子从小便被培养出对于头发的呵护意识。小女孩的头发会被结成两条辫子垂至脑前,沿着额头两端顺着眼梢垂下来。如果有小女孩只结了一个辫子沿着鼻骨垂下,那就说明这个小女孩是双胞胎之中的一个;而当少女初长成时,她们的头发通常会结成许多细辫子垂下;待到嫁作人妇时,则需佩戴头饰,且这些头饰往往是以兽皮制成。

不过,与其他原始部落面临的问题一样,希姆巴部落也面临着外部文明的入侵。关于希姆巴原始部落的风俗习惯能够持续多久,引起了人类学家深深的忧虑。

7.非洲主要有哪些宗教信仰?

非洲虽然部族众多、信仰复杂,但归根结底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即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传统宗教。在这三种宗教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属于外来宗教,在非洲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由于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黑非洲”,则大都信仰基督教。下面就来简单地看一下这三种宗教在非洲的分布。传统宗教我们会在下一节专门进行讲述,所以此节只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状况。

基督教

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诞生之初是犹太人社会的宗教信仰。自基督教产生之后的漫长时间里,由于其在欧洲取得了绝对的统治性地位,所以往往容易让人忽略其在非洲的影响,事实上,虽然非洲仅有埃塞俄比亚一个国家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但这丝毫不影响基督教在非洲拥有广泛的信众,如刚果共和国信仰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的人数超过70万,而赤道几内亚则有超过80%的人口信仰天主教。

纵观基督教在非洲的发展脉络,我们大体能够发现,基督教进入非洲拥有几条十分明显的路径:

一条经由埃及传入非洲。基督教自产生以后从西北方向欧洲渗透,同时,其影响力也慢慢抵达埃及,并于公元5世纪形成了科普特教派。即使到了今天,埃及作为撒哈拉以北的非洲的一部分,虽然早已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但科普特教派始终保持着对于耶稣基督的信仰。埃塞俄比亚如今所信奉的埃塞正教,便是由埃及传入的。

如果说基督教经由埃及传入非洲并南移是一个缓慢而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基督教登陆“黑非洲”,则是一个伴随着野蛮和侵略性的过程。此时,时间已经到了15-16世纪,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欧洲国家,诸如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开始对非洲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殖民入侵。直到现在,“黑非洲”的基督教信仰还残留着殖民国家的遗踪:如加纳、塞拉利昂、肯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等国信仰基督新教的信众比较多,是因为这些国家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国教是基督新教);而喀麦隆、多哥、加蓬、赤道几内亚、佛得角等国,由于曾经大都处于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因而多信仰天主教。

伊斯兰教

除了亚洲之外,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大洲恐怕就是非洲了,这一点,我们能从非洲北部亦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窥见一二。虽然伊斯兰教传入北非的时间比之基督教要晚,但最终超过了基督教,广泛覆盖北非、东北非、西非、东非以及中非,成为在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

至今,许多非洲国家的传统节日,仍然与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如苏丹的“宰牲节”,则是由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发展而来。

8.什么是非洲的传统宗教?

非洲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传统宗教。其中,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基本上是从北非登陆而南传至非洲各地,或者经由欧洲殖民者直接带入被殖民地。传统宗教是基于非洲的历史和社会而土生土长于此的宗教。

虽然从表面上看,目前,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在整个非洲占了绝对的数量优势,但事实上,即使是在信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非洲国家里,这里的宗教信仰也是其与传统宗教的结合,而非取代。因而可以说,传统宗教对非洲人的生活和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非洲的传统宗教构筑于多神体系之上,也就是说,每个有传统宗教信仰的非洲部落,会拥有许多崇拜对象,这些崇拜对象大体分为以下几种:自然、祖先、图腾、部落神和至高神。其中,至高神来自部落神话,是全知全能、有求必应的神,他创造了天地万物以及部落祖先,如曼代人的至高神是思盖欧,阿散蒂人的至高神是尼阿美,他们是部落的缔造者,也是部落命运的掌控者。因而可以说,至高神是非洲传统宗教里最高级别的神。

在至高神之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神,这些部落神分掌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牧业、子嗣、战事、和平等。

除了至高神与部落神之外,非洲的传统宗教里还有一种崇拜对象,那就是图腾。从严格意义上说,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相结合而产生的,因而,这些图腾一般情况下都有着动植物的外形以及神的意志。在非洲,最常见的图腾崇拜对象是狮子、蛇以及鹰。

总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部落神崇拜以及至高神崇拜,共同构成了非洲传统宗教的内容。

与其他世界性的宗教相比,非洲传统宗教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一便是没有经文记载;基督教有《圣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佛教有《楞严经》《金刚经》,这些经典既是历史,又是宣示,还是传承,对于宗教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非洲的传统宗教没有任何的历史记载与经文结集,所有的传说、故事、规仪均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不过,尽管如此,非洲传统宗教并没有因此而散佚,相反,其对非洲人的影响持续而深远,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二,非洲传统的宗教较少借助于庙宇和僧侣作为传播本教文化的介质,而是通过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耳濡目染传承至今。

应当说,也正是因为这种纯粹性,使得非洲传统宗教在非洲人的血液里以毫不引人注目却无处不在的方式得以延续。

9.非洲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

通常情况下,文字是将语言付诸记录而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人类借由文字来记载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历史。大多数国家、民族或地区,都在自己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字,然而,在非洲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即非洲语言众多,却无文字。当然,这是就非洲本地土生土长的语言来说的,而在非洲广泛存在的外来语言,如阿拉伯语、英语等,则无疑拥有文字。于是,要讨论非洲语言文字的特点,事实上,只能讨论非洲的语言特点。

非洲语系庞杂、语言众多,据保守估计,现尚存于非洲的语言超过1000种,几乎每个不同的部落就拥有一门自己的语言,哪怕这个部落仅有几百人。也正是因为这些语言大都是以部落、氏族或民族为单位的,而各个部落之间除了战争之外很少频繁交流,不同部落之间的人大都通过手势、鼓语等方式进行有限的交流。不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共通性可言,这也就导致了这些语言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普及,仅仅只能作为方言存在。当然,非洲的“方言”虽然特别多,但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使用人数少、适用范围窄,从而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传承困境。

非洲除了产生于本地的众多语言以外,还有官方语言,如北非国家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则多是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究其原因,北非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从语言文字上均以阿拉伯语为主;而阿拉伯世界之外的非洲国家,则是以殖民时期宗主国的语言为官方语言。非洲国家在历史上曾遭受长期的殖民统治,并且殖民国家为划分势力范围而草率地划定了非洲各国的边界线,许多原本同属于一个族群的人被生生分开,另有许多地缘上相邻但无血缘关系的部落又被硬生生地划分到了一起。殖民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同一国家不同群体的人出于交流的需要,便将宗主国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使用。

10.非洲的面具拥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面具仅仅是遮挡面部所用。而在非洲,能够遮住脸的面具只是面具中的一种,此外还有面具顶饰(装饰于头顶)、盔形面具(像头套一般,以圆周状将整个头颅包裹覆盖)、肩荷面具(固定在肩上)以及装饰性面具。

非洲的面具,从形状与造型上来说,极尽夸张之能事。光从体积上来看,非洲面具大都十分庞大,我们很难想象,非洲人戴着那么大的面具是如何行动自如的。非洲面具不管是拟人还是状物,鲜少求真,而取神似;因而,非洲的面具,仿佛是面具的制作者兴之所至随意造来的,人物的眼、耳、口、鼻往往比例失调。非洲人一般会给面具涂上各种鲜亮的颜色,这些颜色大都来源于草木、蔬菜等物中直接提取出来的颜色,甚至许多面具上的红色直接来源于祭祀动物的鲜血。因而,非洲的面具总是透着一股生鲜之气。

从功用上来说,非洲的面具无非用于三种场合:宗教场合、日常生活以及娱乐场合。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国学

    三天读懂国学

    本书通过对诸子百家学说的介绍,儒学、经学、理学、心学的梳理,二十四史的展示.中国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曲艺建筑等的讲解,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管窥国学的整体风貌。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大家家风

    大家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上,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新时代的父母,又该如何树立家风?迷惑之时,我们总能在过往的历史中寻到一些痕迹。民国时期成长的大师、名家,多有其家风渊源,那时的社会,可说是“藏智于民”,许多家庭是文化世家,有深厚的学养。虽然彼时的民国,翻天覆地的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传统制度崩塌,新生力量正在萌芽。新旧碰撞中产生不少智慧的火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涌现出来不少杰出的人才,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同一个家族。无论是梁启超“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还是宋氏家族中宋氏三姐妹的高雅仪态和成功教育,或是钱氏家族文学大家、科研专家的培养,或是合肥张家对四姐妹的教育,都是值得探究和学习的。本书将讲述那些名门大家的家风传奇,破解世家望族那不为外人所知的传承密码,为今时的家风教育点亮一盏灯火,让迷惘的父母们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领会家风教育的智慧。
  • 传统的味道

    传统的味道

    本书为作者深入“非遗”发源地,实地探访一个个乡村,与传承人交谈,欣赏他们的技艺,听他们讲故事,用通俗的视角,生动可感的语言文字,去记录、展现和揭示,那些蕴藏在山东大地上的深厚坚实而又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阐发出齐鲁文化的当代意义和恒久价值,留住民族记忆背影,构建和谐精神家园。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热门推荐
  •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穿越唐朝,爱上你

    穿越唐朝,爱上你

    废柴五皇子是穿越者,唐朝第一才(财)女被许配给了他,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只能去做皇帝了。
  • 你是我的五月暖阳

    你是我的五月暖阳

    世人皆知,盛家独有一女盛余欢,才华横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两年出国留学,归来第一天,盛余欢救了重度昏迷的唐津城,一场民国爱情故事由此开始…
  • 妖孽炼丹师之域主缠上门

    妖孽炼丹师之域主缠上门

    重生前,她是浩瀚大陆第一天才沐南歌。重生后,她是沐家平淡无奇的大小姐,沐南歌。只是,大陆却多了一个神秘又妖孽的鬼才炼丹师,笙歌。世人求丹却寻而不得,殊不知他们一直要找寻之人就在沐家。传闻只要那位妖孽炼丹师愿意,她可活死人肉白骨。一枚丹药,令大陆众人争相抢夺。他是俊美狷狂腹黑毒舌墨公子,最为拿钱治他的小豆芽!“小豆芽,你喊我什么???”“美人师姐你耳朵不好使?需不需要我给你治治?”“呵,我看你是金晶不想要了!”“要,我当然要!”本文一对一,男女皆身心干净。男主多金又专一,女主有点小财迷。
  • 宇宙之外之无尽的边界

    宇宙之外之无尽的边界

    呐~指挥官你知道宇宙有多大吗?”“不知道,我会探索到尽头。”“如果,我的歌声能响彻整个宇宙多好。”“能实现的。”“真的吗?”“一定能。”“对了,我们的约定还记得吗?”“记得,从没忘记过。”“嗯!谢谢你。”“还说谢谢的人是我,没有你我也没今天。”“大家好,这里是初音。”“太阳是银河系内的一团微不足道的小星团,那银河系呢?又会是谁的微不足道的小星团?宇宙吗?那宇宙又会是谁的小星团呢?一层接一层,浩大的太空如此的神秘,而主角也组织了一群小伙伴们开始进行探索之旅,太空中的危险可不光是黑洞,离的越远遇到的更多,会有什么呢?一起和初音来探索吧。“
  • 钉头七箭书

    钉头七箭书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的七种精神状态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封神演义中钉头七箭书又与古人探究生理学和心理学有什么关联......一次必然的意外,解开谜题的杨鸿宇惨遭横祸......留给我们的是一个25年的谜。看25年后,杨思雁踏上了寻亲的旅途,踏破工作上的阻碍,能否得知密辛
  • 烟火魔法师

    烟火魔法师

    在花火大会上被烟花炸死的吴利达,侥幸穿越到盛行斗气魔法的埃米尔大陆,并意外拥有制作烟火的能力。出身低下受尽欺凌的他,不禁下定决心出人头地,并对那些人还以颜色!『刺溜花』为流萤火翼,『魔术棒』作对空魔导兵器,三两七尺硫磺,即可撼动大地!烟花爆竹——未尝不可征服世界!如诗如画异世冒险奇谭就此拉开序幕~
  • 我在万界写小说

    我在万界写小说

    萧瑶作为一位网络小说作家,她的日常……断更停更弃坑!呃……反正我就是不想写。有一天,她苦哈哈的坐在电脑前正准备码字,突然!电脑屏幕前迸射一道白光:【系统提示:您的寿命只剩365天,请速速完成任务换取生命值。】what!什么情况!?萧瑶苦哈哈的拿起任务单:[任务一:请在您的同行中,挑选一位作家将他(她)所弃的坑重新填上,完成任务领取相对应生命值。]欧买噶!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完成任务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派一个管理员来监督她?还对她动手动脚的……
  • 烂桃花是怎样的体验

    烂桃花是怎样的体验

    刘宇我青春时代最美的回忆,永远会在我的内心深处,跟我说的第一句是:“喂,抄下卷子呗”;凯我生命中想要永远忘记的人,让我领会到什么是现实;
  • 龙王传说之光与暗

    龙王传说之光与暗

    龙王传说的同人,意外身亡的少年,等待他的却不是天堂或者地狱。这里是斗罗大陆,这里没有斗气,魔法。只有武魂。少年重生成为乐正宇的妹妹乐正绫。本以为只要在家族中快乐成长度过一生。却发现黑暗来的太快。光与暗,起源与终焉的交汇。混沌的诞生,这是灾难属于这个世界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