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900000014

第14章 胡适谈佛学:心有净土,随遇而安(1)

中国古代有“三教九流”之说。其中“三教”分别是儒、道、佛。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儒教与道教,佛教本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外来思想学说,而经过千百年发展,佛教终于彻底融入了中国文化。佛教中国化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大事件。毫不夸张地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不谈佛教。而高度本土化的中国佛教,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三大流派。老百姓接触最多的,实际上是禅宗佛教。因了此故,研究范围广泛的胡适,在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对禅学的关注。

当代学术界通常认为,禅宗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机巧而深奥的禅门公案,是包含了无穷智慧的谜语。无数善男信女一生礼佛,许多人也像僧侣那样打坐参禅,试图领悟如佛陀般圆满通达的智慧。但真正大彻大悟的智者却少之又少。

胡适对儒学与道学(不包括道教)的评价较高,却对禅宗乃至整个佛教进行了猛烈抨击。这与其西方学术根基实用主义哲学是分不开的。而他对佛学的认识也招致了佛门中人与学术界的广泛批评。虽然胡适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对今人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要研究禅学?

胡适曾在晚年感叹不知自己的本业是什么。因为他研究的范围太广,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只是程度有差异而已。其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三教”是胡适的重点研究对象。关于禅宗演变史的研究,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虽然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佛教禅宗显然是种有神论学说,两者的分歧可谓势同水火。既然如此,为什么他始终没有放松对禅学研究的关注呢?禅宗学说真有那么大的研究价值吗?

中国文化以包容力强著称。当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往往会经过一个“本土化”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血液。最能体现这个规律的,就是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徒首次踏入中原的时间,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据传沙门室利防等18名佛教弟子曾在秦始皇时期进入中国。但佛教正式在中国传播大约在两汉时期。经过南北朝的发展,佛教达到了一个鼎盛阶段。隋唐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更是让佛教禅宗达到了新的高度。禅宗哲学不仅深入朝野人心,还对后来的宋明理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尽管佛教源自印度,但在唐朝时已经高度中国化。为了更好地传教,佛门中人将佛理与儒家伦理、道家学说融为一体,并让沙门遵守中原王朝的世俗礼法约束。故而,大唐的义净法师到天竺留学时,深感中土佛教已背离了印度佛教的原貌。这也正是唐初三藏法师(即唐僧)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

由此可见,任何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时,都无法忽视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的影响力。

佛家对中国哲学的主要贡献是推动了心性论思辨的发展,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此之前的魏晋玄学探讨的重点是本体论,即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而佛家将哲学思辨的重心从本体论转为心性论。在佛家语境中,心性就是佛性。通过修佛来找到自己的佛性,从而彻悟人生的真理。这就是佛教禅宗给世人的主要印象。

禅宗是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堪称最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兴起的背景,恰恰是佛教其他流派走向衰弱的时期。

在隋唐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包容三教的态度。重视佛经的佛教与儒教、道教三足鼎立,共同维护封建王朝的礼法纲常。然而到了中唐之后,朝廷日益衰落,藩镇割据严重。佛教赖以生存的寺院经济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唐王朝为了弥补越发捉襟见肘的财政,取消了寺院与出家人的免役免税特权。这使得佛教势力锐减,各个以讲解佛经为传教方式的流派先后淡出舞台,唯有禅宗逆流而上。

在很大程度上,禅宗是凭借主动改革而兴起的。禅宗顺应时势,抛弃了传统佛教依赖寺院庄园经济剥削劳动人民的生存模式,通过制定清规与参与劳动来融入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此一来,禅宗与中国封建社会彻底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胡适曾经点评道:“总之,五、六、七三个世纪为佛教思想‘中国化’时期。‘中国化’者,去其不堪的部分,选择其最精彩的部分,以适应中国人士的心理。其保存的部分之中,最重要的有三项:念佛法门;禅法;般若波罗密的哲学——‘中道’的一派。中国佛教在五世纪以后的发达不出此三途。法相之哲学,密宗之迷信皆不够资格。”

毫不扩张地说,禅宗标志着佛教在中国走向世俗化。其成功之处在于比其他佛教宗派更彻底地走自食其力路线,减少了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依附性。而历史上出现的“三武灭佛”运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膨胀的寺院庄园经济与僧侣阶层动摇了封建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可以说,禅宗的改革最终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转型。

禅宗作为佛教中的一个大体系,其内部也有许多分支。禅宗各派的教义,也存在不少分歧。但无论是哪个派别的禅宗,都追求引导众生完成“自我解脱”。其修行方式也不同于传统佛教宗派以讲经为主,而是追求以启发式教学法来“度化众生”,引导人们领悟禅机。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禅宗不像其他大部分佛教流派那样通过寺院庄园搞经济剥削。由于其修行方式贴近大众、学佛成本较低,故而很快受到了广泛欢迎。

最能反映禅宗核心观点的话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并不完全抛弃佛经,但强调不要过分迷信经典格言,而应该靠自己来体悟佛法。耐人寻味的是,对禅宗影响巨大的六祖慧能,原本是个文盲。他不识字,所以看不懂佛经,只能通过他人诵读来了解其内容。但谁也无法否定这位禅宗大师对佛教中国化的巨大贡献。经过改造后的禅宗,比传统的佛教宗派更容易在民众中传播,故其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

禅宗最大的贡献是明确提出了“明心见性”的理念。禅宗主张众生皆有佛性,只要能修炼好自己的心灵,就能发掘出隐藏于灵魂中的佛性,从而达到“见性成佛”的至高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禅宗的“成佛”不同于道教的“升仙”。参悟佛法的人并不是指望死后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位列仙班,更多是强调一种圆满领悟真理的境界。“佛”字来源于梵文“Buddha”,其音译为“佛陀”,意思是“觉行圆满”,可以引申为一切觉行圆满之人。禅宗一方面借鉴了其他佛教流派发展起来的庞大神学体系,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佛教的世俗化。这种发展思路使得禅宗的受众远多于其他佛教流派。

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禅宗,反而盖过了正统佛教的风头。其心性之学直接影响了后世宋明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陆王心学一派的“发明本心”学说,其实际上就来源于禅宗心性之学。而对佛家思想持排斥态度的程朱理学,也在构建自己的本体论与心性论时,受到了禅宗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根基在儒学的胡适而言,程朱理学具有“科学精神”的成分来自于孔夫子,其中的虚妄糟粕则来自于佛教的影响,特别是禅宗。

胡适以“无神论者”自居。他在少时就接受了《神灭论》作者——南朝学者范缜的“形灭神散”学说。留学美国后,又皈依了杜威的实证主义,主张以科学取代虚无缥缈的“玄学”(主要指道教与禅宗)。在胡适看来,唯有正本清源,才能剔除这些封建迷信糟粕。而想要正本清源,从根子上涤除“玄学”影响,就离不开对禅学的研究。况且以佛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其必然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篇幅。

胡适对传统的佛教研究颇有微词,并将主要矛头对准了禅学研究。

胡适在讲课时指出:“凡是在中国或日本研究禅学,无论是信仰禅宗,或是信仰整个的佛教,对于禅学,大都用一种新的宗教态度去研究。只是相信,毫不怀疑,这是第一个缺点。缺乏历史的眼光,以为研究禅学,不要注意它的历史,这是第二个缺点。第三个缺点就是材料问题。禅宗本是佛教一小宗,后来附庸蔚为大国,竟替代了中国整个佛教,不时髦的竟变成了时髦的。不过中国现在所有关于禅宗的材料,大都是宋代以后的。其实,禅宗最发达的时代在西元7世纪之末到11世纪(约从唐武则天到北宋将亡的时候)。这400年中间,材料最重要,可是也最难找。正统派的人,竟往往拿他们的眼光来擅改禅学的历史……”

为此,胡适下了很多功夫去钻研佛教,甚至到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查阅此前被殖民者夺走的大量敦煌佛经,并写下厚厚的研究笔记。他回国后特意撰写了学术专著《禅学指归》,从哲学、文化、艺术多个角度来梳理佛家禅学的来龙去脉。尽管他的研究成果在佛教界与学术界引发了持久的热议,但此举无疑开创了中国佛教研究的一大先河。

胡适如何看待佛家?

少年胡适早早地接受了“无神论”思想。他对一切有神论观点都不以为然,甚至曾经恶作剧,在新年里将几个泥菩萨丢进泥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他对儒家与道家的评价较高,既有超出中外学者意料的赞美,也有尖锐的批评。但对于佛家思想,胡适基本上持抨击态度。这在同时期的知名学者中,可谓独树一帜。

1925年,胡适发表了《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这是他研究佛家思想的起点。此后,他一直没有疏忽对佛学的研究,甚至直到1961年还与日本学者探讨关于禅宗的问题。

无论研究哪家哪派,胡适都采用了杜威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他非常讲究证据与科学性,这导致其在研究佛教禅宗发展史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

胡适曾说:“民国十三年,我试作《中国禅学史稿》,写到了慧能,我已很怀疑了;写到了神会,我不能不搁笔了。”他之所以遭遇研究瓶颈,是因为发现流传于世的禅宗史料大多被后世禅宗门人修改过。如此一来,史料自然无法如实反映禅宗早期发展的真实情况。这个发现促使胡适另辟蹊径,将研究重点转为搜集禅宗早期发展的原始资料。

1926年,胡适作为“中英庚款委员会”成员,远赴欧洲。他在旅欧期间,专门到法国巴黎与英国伦敦寻找敦煌经卷。他在这些经卷中找到了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神会大师的语录。这个发现颠覆了他此前对禅宗历史的认识。4年后,胡适将此次收集到的史料编纂以《神会和尚遗集》的名义出版,还另写了一部《荷泽神会大师传》,以阐述自己的新观点。

学术界对这些资料的评价颇高。胡适则说:“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上,我在1930年还有一桩原始性的贡献……我认为是中国禅宗佛教的真正开山宗师神会和尚的四部手钞本的收集。”

按照胡适的观点,中国禅宗的真正开山祖师并非世人熟知的六祖慧能,而是慧能的弟子神会。

胡适在《荷泽神会大师传》中说:“神会的教义在当时只是一种革命的武器,用顿悟来打倒渐修,用‘无念’来打倒一切住心入定求佛作圣等等妄念,用智慧来解除种种无明的束缚。在那个渐教大行烦琐学风弥漫全国的时代,这种革命的思想自然有绝大的解放作用。但事过境迁之后,革命已成功了,‘顿悟’之说已成了时髦的口号了,渐修的禅法和烦琐的学风都失了权威了……”

禅宗在发展过程中分化出许多流派。神秀大师领导的北宗禅主张“渐悟”佛法。例如,慧能大师及其弟子神会领导的南宗禅主张“顿悟”佛法。在神会的努力下,修行方式繁琐的渐修禅法没落,“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禅法兴起,成为禅宗的主流。

由于胡适整理了敦煌经卷关于神会的记载,其在国际佛学界获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他骨子里并不认可佛家思想。

胡适关于佛学研究的著作多达几十万字,内容主要围绕禅宗展开。不同于传统佛学家的是,他更重视“考据”历史,而极少谈论佛理。胡适对此的解释是,只有先理清真正的佛教发展史,才能给它的思想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但他毕竟是无神论者,完全不信佛教。所以,其研究方法是用实验主义精神来辨伪禅宗史料,从而恢复其“本来面目”。但胡适不愿意提佛教,对其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宣传,因为佛学与其所崇尚的科学完全是两种路线。

1930年,有人写了本名叫《佛法与科学》的书,请求胡适给点意见。胡适却借此机会,毫不客气地痛斥了“玄虚可恶”的佛学。他在“科玄之战”中坚定地站在科学派阵营,对以佛学为代表的“玄学”持否定态度,认为佛教与科学是势不两立的关系。胡适甚至在某些学术演讲中多次抨击佛教对古代中国造成的危害。

胡适在《禅学指归》中说:“一般来说, 我对印度思想的批判是很严厉的。‘佛教’一直被国人认为是三教之一(另外两教是‘儒教’与‘道教’)。可是无疑的‘道教’已被今天的一般学术界贬低为一团迷信了。道教中的(一套‘三洞, 四辅’的)所谓圣书的《道藏》, 便是一大套从头到尾, 认真作假的伪书。道教中所谓(‘三洞’)的‘经’——那也是《道藏》中的主要成分,大部分都是模仿佛经来故意伪作的。其中充满了惊人的迷信,极少学术价值。”

在胡适看来,佛教是来自印度的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家与道家不是一个路数。他将佛教的传入视为中国的“印度化时代”,并认为佛教的传播导致中国人的信仰“印度化”。

同类推荐
  • 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本书作者运用媒介责任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新闻实务界近年来大量经典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全书既涉足理论前沿话题,又有实务界鲜活案例,引证详实规范,为新闻学子必读。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本书除主编外,另邀请4位海外学者(薛涌等),立足中国教育的现况,以国际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旨在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此书5位作者皆博览群书,但不书生意气,目光锐利,但笔端温情理性。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热门推荐
  • 越过时光拥抱你

    越过时光拥抱你

    有一些人可以温暖时光,有一些人可以惊艳岁月。还有一些人,单纯只是存在着,就让人想要感谢上苍。他不经意地遇见她,在宁静的夏日午后。他想,原来这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如果可以,他想要越过这漫长的时光,去那个湿漉漉的下雨天,将小小的南筱,用力地抱住。藏在岁月深处的悲伤少女,时光终将善待她。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书剑恩仇录(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书剑恩仇录》是一部讲述清乾隆年间红花会群雄在年轻总舵主陈家洛的率领下,反清复明的故事。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获悉一个惊天秘密:当朝皇帝乾隆竟是他胞兄。乾隆下江南,兄弟相见,陈家洛以兄弟之情、民族大义力劝乾隆恢复汉室江山,乾隆虚与委蛇,假意答应,一张暗藏杀机的大网却在慢慢撒开……《书剑恩仇录》一书中描写了仁人志士对生命的坚忍、对使命的执著,虽屡遭失败,却不掩人性的光辉。
  • 怡情绝恋

    怡情绝恋

    此文原名《花似雪》,是侠王胤祥的传奇爱情故事,喜欢的朋友请进来~第一卷怡然素心初相照第二卷诺言旖旎晓梦寒第三卷千回百转情意浓第四卷年过春回心依然——*————*————*————*————*————*————*——玉宇薰风,宝阶明月,翠丛万点晴雪。炼霜不就,散广寒霏屑。采珠蓓、绿萼露滋,嗔银艳、小莲冰洁。花痕在,纤指嫩痕,素英重结。枝头香未绝。还是过中秋,丹桂时节。醉乡冷境,怕翻成悄歇。玩芳味、春焙旋熏,贮农韵、水沈频爇。堪怜处,输与夜凉睡蝶。——*————*————*————*————*————*————*——“你看,这颗水滴,多像一滴眼泪。”“为什么是眼泪?难道它不能是别的什么?比如珍珠,比如水晶……”“那些东西都是无情的,只有眼泪,带着情。”“哦,是的,只有眼泪,是有情的,可是有情,又怎么有泪?”“伤情,绝情,不都会有泪吗?”“伤情,绝情,应是无情,无情,应无泪。”“哦,有情,又爱,有幸福,也会有泪,那是幸福的眼泪。”“茉儿,我会让你幸福,但不会让你有泪。”胤祥牵过她的手,把冰凉的指尖含在口中,那一丝冰凉顿时沁入心脾。——*————*————*————*————*————*————*——她是今世的天之骄女,文采斐然,商情卓绝。他是大清王朝的龙子,圣学渊源,风流倜傥。曾几何时,她从这个时空莫名的穿越,只为不老的诺言,还他一朝相守的美梦。曾几何时,他执意留在那个空间,不肯轮回,只为等待那一刻的花前月下。“不要来寻我,你只要好好的活着,便是给我最好的安慰。”他看着她哀伤的眼神,沙哑的说。“不,无论你是尊贵的贝勒,还是阶下囚,我都会跟着你。”“傻瓜……”他伸出手去,却握不住她冰凉的小手。“你到底是谁?为何这样伤我的心?”他痛苦的看着她,不敢面对这样的背叛。“我不是谁,我只是那个等在千年之外的一支孤魂……”长剑横过,鲜血如桃花绽放,她哀伤的倒下去,目光中依然是浓浓的爱意。……——*————*————*————*————*————*————*——酒阑娇惰抱琵琶,茉莉新堆两鬓鸦。消受香风在良夜,枕边俱是助情花。——*————*————*————*————*————*————*——广告区:推荐我自己的红楼V文《红楼惊梦之黛灵》给大家一个玄幻武侠版的林妹妹
  • 末世之灵启

    末世之灵启

    末世突临,青天染血,百万丧尸围城。看觉醒者林惑如何在逆境中成长,揭开末世真相。
  •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历史的踪迹与思考

    胡亦民同志提供给读者的这本《历史的踪迹与思考》是一位革命老同志几十年风雨历程的生动记录,正如亦民同志所说:“不是自传,也不是无所不包的回忆录,仅仅是自己走入人世间以来80年人生历程的踪迹与思考。”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回忆录的独具特色的书,它透过书中辑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稿、书信、诗歌,清晰地勾画出亦民同志几十年的战斗、工作和生活面貌,使我们看到,亦民同志一生的战斗历程,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联。
  • 霸凰强穿:老祖宗,求别闹!

    霸凰强穿:老祖宗,求别闹!

    遇到小凤凰前:伴侣最是多余,不过是多了软肋罢了,不需要。遇到小凤凰后:虽然是不同神魂碎片,但都是我,你能爱上个世界的我,为什么就不能爱这个世界的我?凤筱:老祖宗,这,这不一样,您别闹了。被迫上了转轮台前往十个世界收集法则碎片,却被碎片中十个不同性格的老祖宗分身追着撩。撩就算了,还相互吃醋。本文1v1,十个神魂分身最后会归一。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渡月桥边鸢尾花

    渡月桥边鸢尾花

    十里长堤跨水一粟,芳间旧亭在寺一屿。繁花四界眺山一方,来世情缘在桥一边。那跨越来世的爱情,你可否参透。那久许不变的承诺,我一定来还。
  • 只道寻常0a

    只道寻常0a

    “我喜欢你。”“好巧啊,我也是。”这便是摩羯,我不是享受孤独,我只是,在给拥有入场券的ta一个主动的机会。女孩从来就不期望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恋,她只希望,能够与相爱的人携手,平平淡淡的走过一生,一同走到奈何桥边,喝下桥边人递来的孟婆汤,再道一句,下辈子再见,便足矣。男孩从未想过,自己这毫无亮光的未来会缀女孩的身影,是就此妥协,还是依旧按照之前的计划完成此生夙愿?人们总会忽略平凡,但是,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意味着生命的火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