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5700000016

第16章 梁启超谈儒学:君子不怨天,不尤人(5)

古人虽然在关于“变革”的学说和经验上都远不如我们,但他们深明变革的重要性。每个时代都会在社会上掀起声势浩大的变革浪潮,比如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以及后来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一次次变法,推动社会产生重大变革,获得巨大进步,为时代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种变革一直到了后世还在继续,比如北魏孝文帝进行的风俗改革。

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自太武帝去世之后,国家政治日益腐败,鲜卑族认为自己血统高贵,因此经常压迫百姓,导致民怨不断,人民纷纷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即位之后,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让各民族呈现出大融合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孝文帝首先对官员的俸禄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国家对贪污腐败的打击力度;随后,又在土地方面实行“均田制”,将多余出来的土地全部分到农民手中,但凡成年男子,都可以得到耕地四十亩,而妇女则减少一半,每人二十亩,通过这种方式鼓励百姓耕作,另外还分给农民桑地,全面鼓励耕织。但是,百姓也必须遵从政府的政令,每年要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赋税,同时还要定期的服兵役。如果拥有耕地的百姓意外身亡,那么除了桑田以外,其他的耕地都应该归还政府。这样一来,可供农民耕种的田地就变得多出很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必然也可以迅速稳定下来,最主要的是还能增加北魏政府的国库收入。

北魏孝文帝是一个身怀雄才大略的明君,他想要在政治上做出一番事业,不说后无来者,但也一定要做到前无古人,至少在北魏历史上无人可出其右。在他看来,如果北魏想要巩固自身的统治,就必须从汉人入手,积极吸取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改革鲜卑族落后的文化习俗。为此,孝文帝决定将北魏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移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但是,孝文帝担心臣子们反对他的这一主张,于是他先谎称要挥军南下,扫灭南齐。在一次朝会上,他提出了这个构想,不出所料,立即遭到了众位大臣的一致反对。其中,反对声最大的要属任城王拓跋澄。

看到这种情形,孝文帝十分生气,说:“整个国家都是我的,我想对谁用兵就对谁用兵,你竟敢阻挠我?”拓跋澄丝毫不惧,据理力争,反驳道:“国家自然是陛下的,可我是你的臣子,有责任对你的行为进行提醒,我深知用兵的危险,因此我不得不讲。”

孝文帝沉默了一会儿,直接宣布退朝。但是,随后他又将拓跋澄召进宫里,见到对方后,直接说:“其实,刚才我在朝堂上对你发火,是为了吓唬诸位大臣。实际上,我认为平城是一个可以宣扬武力的地方,不适合进行整治改革。如今我想要改变我们鲜卑族的一些不好的风俗,因此必须要迁都。这次我之所以说要挥军南下伐齐,主要目的是想借这个机会,将北魏的都城迁到中原去,你认为如何呢?”

拓跋澄听了孝文帝的解释后,恍然大悟,经过简单分析,他认为孝文帝的主张可行。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亲自率领三十万将士挥军南下,从北魏都城平城出发,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此时正值雨水期,在行军过程中正好碰上了秋雨,而且这雨足足下了一个月,道路泥泞坎坷,对行军造成了诸多不便。在他们赶到了洛阳后,只在这里稍作休整,然后孝文帝便立即披挂上马,准备出城,继续向南齐进发。

大臣们本来就不支持南下伐齐,这时又遇上了阴雨连绵,都感觉不是什么好兆头,于是纷纷上前劝阻。孝文帝十分严肃地说:“此次南下伐齐,可谓是兴师动众,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如果半路回去,那岂不是让后世笑掉大牙。如果你们不支持我南下伐齐,那么我就将国都迁移到洛阳,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众位大臣听了,面面相觑,默不作声。孝文帝趁热打铁地说道:“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听我口令,赞成迁都洛阳的站在左侧,不赞成的站在右侧。”

这时,队伍中的一位贵族上前说:“如果陛下立即停止南下伐齐,那么就算是要将都城迁移到洛阳,我们也不会反对。”虽然依然有很多大臣不支持孝文帝迁都,但听到可以停止伐齐后,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看到大势已定,于是直接在洛阳展开部署,随后又命城王拓跋澄赶去平城,向一些顽固的皇亲国戚,宣扬迁都洛阳的好处。另外,他还亲自跑到平城,将众多王公贵族的老臣召集起来,共同商讨迁都事宜。

平城的王公贵族有很多人依然不同意迁都。他们例举出各种各样迁都的坏处,想让孝文帝收回成命,不料却被孝文帝一一驳倒。最后,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就说:“迁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可以动摇根基的大事,谁也不知道吉凶祸福,所以,还是占卜一卦,测测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孝文帝说:“人们之所以会卜卦,主要目的是解决一些让人犹豫不决的事情。而关于迁都的事,已经不存在任何疑问了,所以没必要进行占卜了。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那么我们就应该以四海为家,走南闯北,体验各处的风俗习惯,实地考察民情,所以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北魏历史上又不是没出现过迁都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咱们这个时代,就不能迁了呢?”

王公贵族全都被孝文帝驳得哑口无言,于是,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直接敲定了。

国都正式迁到洛阳之后,孝文帝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决定对鲜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进一步改革。

有一次,在朝堂上,他跟众位大臣一起商讨这件事。他说:“大家认为主动革新、移风易俗好,还是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自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好,接下来我将会宣布改革风俗的条例,任何人都不可违背。”

接着,孝文帝当场宣布了几条法令:鲜卑族整体改说汉语,不过因为三十岁以上的人已经形成习惯,立即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慢慢来,但是三十岁以下者,尤其是在朝中为官的,必须改说汉语,如果有人胆敢违反,轻者降职,重者撤职;规定官民统一着装汉人服装;鼓励鲜卑人与汉族通婚,并改用汉姓。北魏皇室复姓拓跋,但是自改革条令颁布以后,整个皇室一律改姓元。而孝文帝的名字元宏,就是改用汉姓之后起的。

北魏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促使北魏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空前提升,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为全国乃至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动力。

在梁启超看来,这种变革无疑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因为只有不断地进行变革,才能让社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如今这个时代,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不过,任何事物在改变的时候,都是十分困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经历时间的检验和社会以及周边环境的检验,只有通过了检验,才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如果固步自封,不肯做出改变,那么连继续存在下去的希望也会丢失掉。因此,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必须进行自我变革,只有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一切事物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只有经历了变革,才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一个安稳的生产环境,安静地去发展和持续进步。

同类推荐
  •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书读完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代大家金克木先生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汇编。读书、读人、读物,更多的是一种读书的态度,心无旁骛的态度。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中经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经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们,和那些以特殊方式与城联系,即把城作为审美对象的人们搜寻城,我更感兴趣于其间的联结,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当我试图讲述城对于人的塑造,和对于创造其形象者艺术思维的干预时,不能不暗自怀着兴奋。
  • 文房四宝古韵

    文房四宝古韵

    周丽霞主编的《文房四宝古韵》主要介绍了文房四宝,包括挥毫天下毛笔(毛笔发明与早期发展、汉代毛笔发展与别称);翰墨春秋古墨(墨的起源及古墨特点、秦汉时期韦诞开创制墨、唐代奚氏的精湛制墨、宋元时期的制墨与墨礼);一纸千金纸张(东汉宣纸与左伯纸、魏晋南北朝时纸的推广、唐代纸张的丰富种类、宋代发达的造纸技术);名砚奇珍砚台(先秦古砚与汉魏三足砚、唐代端砚的源起与成名、宋代砚台的形制与洮砚、元明清砚台发展与制砚)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至尊废材:绝色阴阳师

    至尊废材:绝色阴阳师

    亿亿万年前,天地动荡,天地间万灵为了保卫家园纷纷于投身大战中。无数灵种在此大战中被灭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稳坐龙头的古老世家,龙家却在大战过后,大厦轰然倾倒。天令被封、血脉被封,整个龙家被打入无间炼狱,暗无天日。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余一道生机。天令出世,血脉重组,风起云涌,天地变色!一令出号阴阳两界!且看她如何执掌天令,掌天罚之狱。巡万界,解救天下苍生,行无数功德之举。
  • 他就在那儿

    他就在那儿

    这部散文集是孙惠芬多年来在创作感悟、读书经验、人生阅历、心路甘苦、人性心理等方面饱经岁月的磨砺,积淀下来的灵性文字,其中也不难看出,她在小说之外对乡村和女性的持续关注。这是本有质感和深度的散文集,对读者来说会有不少干货,还能时不时就拨动一下你的心弦,让人找到共鸣和惊喜。
  • 快穿:boss要上位

    快穿:boss要上位

    系统:我们的口号是:上位!!!我们的目标是:集分上位!!!我们的希望是:装逼集分上位!!!季欢墨:呵,说的好听,怎么不自己去啊!#女主性格多变,系统性格多变##一个戏精女主上位过程中不小心上了男主##一个尽会出馊主意的系统#【ps:请不要被女主迷惑,我们是一本正经的快(装)穿(逼)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之我是富婆

    穿越之我是富婆

    她…凌如烟凌家第七代继承人,人生理想就是以败光家产为目地,可是为什么钱越花越多呢!一觉醒来,二十一世纪的凌如烟穿越了,没关系到哪咱都能成首富,可是明明只是想赚赚钱,走向人生巅峰的,可是身后的某男是怎么回事啊……“你说怎么回事,睡都睡过了还想不认账吗?”凌如烟“………………”某男“岳父岳母大人,你家缺女婿吗?”凌父“……………”凌母“…………”某男“倒插门的那种…”
  • 浪漫抽筋

    浪漫抽筋

    岳父曾经是我的主任。我们的主任。县政府办的头。岳父名叫王宗杰。但叫来叫去不知怎么就被叫成了王总结。当然不是我们把“王宗杰”叫成了“王总结”。我们不敢也不会。我们叫主任时连“王”字也不要,就叫“主任”。“主任好。”“主任辛苦了。”“主任给你汇个报。”这是另一种境界。我们觉得叫“主任”怎么听都比叫“王主任”显得亲近。不信你试试。你叫你的上司,不管他是局长书记科长哪怕比虱子还小的什么长。你去掉那个姓,直接叫“局长书记科长什么长”,保准比拖泥带水带给姓氏来得亲近多了。
  •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传统积淀与现代言说

    本书将传统的积淀与现代言说结合起来,从作为新文学源头的神话传统、文艺思想的多元化探索、文学史的本土化言说、新媒介形态下的文学四个方面阐述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
  • 阿修罗大陆战纪

    阿修罗大陆战纪

    这是关于一个与太阳系平行的类太阳系星系中一个类地行星的阿修罗大陆上的战争与爱恨情仇。
  • 先婚后爱夫人别跑

    先婚后爱夫人别跑

    娇妻逃出国,五年后带娃回归,又落“魔掌”“滚啊!”娄瑾然脸上沾满了泪水,被逼的不停靠后挪动。“你为什么不能尝试喜欢我?”他脸上浮上一丝苦涩,捏着娄瑾然的肩膀愤怒问道,哪怕是一丝也好。她愣了愣“你是个变态!我需要的是自由!你滚开啊!”几秒钟后才从她嘴里蹦出这么句话。“自由?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我给过你机会,你不珍惜怪谁?”顾疾冷眼望着她,眼底透露出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沉。“咎由自取?”娄瑾然轻声笑了笑,“对!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顾疾!我不爱你、恶心你都是你咎由自取的!”顾疾没听他把话说完,就直接将她拦腰抱起,任她怎么反抗,死死抱住,“把后面的男人一起带上!”说完直径走进了机舱。追妻路漫漫,五年后的时光截然不同…追获妻心
  • 边城忆事

    边城忆事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讲述了一段最纯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凄凉的谜。傩送和翠翠最终能否走到一起?故事的结局到底是喜是悲?续篇《边城忆事》将揭开谜底。郑重声明:本文美不及《边城》万分之一,笔者才疏学浅,之所以敢以敝帚画西施,完全是出于对沈老和《边城》的热爱。